1
|
中国“新世纪一代”与美国“反正统一代”之比较 |
宋德孝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2
|
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以王国维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的发展变化为中心 |
夏中义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3
|
论古籍辨伪的拨乱反正 |
杨善群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拨乱反正时期中共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
吴志军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5
|
为党为国为民 无私无畏无愧——胡耀邦拨乱反正与拨乱反正中的胡耀邦 |
陈述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6
|
朱熹:“科举制”拨乱反正的理想主义者 |
黄强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7
|
试论拨乱反正时期权威理论的重塑与演进 |
吴志军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重放的鲜花》与“拨乱反正” |
吴舒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9
|
“十七年文学”:红线黑线有异,实行专政则一——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年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
王彬彬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0
|
“拨乱反正”:过渡期的文学批评——以1976-1978年《人民日报》为中心的梳理 |
窦金龙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略论拨乱反正时期的无政府主义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视野下的学术史分析 |
吴志军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关于F-反正规的极大子群与s-完备 |
高辉
高胜哲
尹丽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关于N(2,2,0)代数的反正则半群 |
陈露
|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4
|
郭沫若与《反正前后》 |
王炎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5
|
回眸历史 关怀现实——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经典成果与历史经验 |
任淑艳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新时期初期拨乱反正史学思潮初探 |
邓京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17
|
从政治批判到学术研究:拨乱反正时期的刘少奇研究 |
吴志军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第四次文代大会与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樊锐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9
|
胡耀邦在拨乱反正中的历史贡献 |
李正华
|
《毛泽东研究》
|
2015 |
0 |
|
20
|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与新时期拨乱反正 |
王然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