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posal on the Brand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Industry under the Legal Perspective
1
作者 Yang J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9-256,共8页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w carbon industry is depended on the brand strategy;brand strateg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low carbon industry.The brand strategy is the important support and the security of low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w carbon industry is depended on the brand strategy;brand strateg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low carbon industry.The brand strategy is the important support and the security of low carbon industry;it is also the part and parc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industry.Its spiritual connotation ow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legal attributes,the brand strategy of low carbon industry i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which is to us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to provide the powerful legal support and legal protection when the low carbon industry setting up and developing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erfection of low carbon industry.Our legal system about the low carbon industry still remains lots of defects and weakness,how to use the existing legal system to develop the brand strategy of the low carbon industry is as important as making up for the shortage of the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战略 法律思考 产业 低碳 知识产权法 组成部分 法律制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中国氢能发展回顾、面临挑战及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 许宝进 +1 位作者 梁斌 赵苑瑾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92,共14页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中国能源多元化和清洁化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氢能与低碳能源体系相结合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动力引擎”。为了推动氢能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基于氢能在“双碳”目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调研了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中国能源多元化和清洁化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氢能与低碳能源体系相结合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动力引擎”。为了推动氢能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基于氢能在“双碳”目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调研了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氢能国家战略与地区政策,指出了氢能行业发展前景、存在的挑战以及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氢能产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然而用氢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②在氢能产业链中,“制、储、运、用”各环节的底层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影响了产业协同推进的效率。③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顶层设计仍需加码;氢能产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④根据国情提出了4条氢能未来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分别为完善氢能专项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机制,落实国家氢能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氢能技术攻关,创新驱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聚焦氢能安全体系,为氢工业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推动氢能走向全球化,在合作中谋发展。结论认为,“双碳”目标下中国氢能产业未来有望出现星火燎原之势,应多方联动突破氢能产业相关瓶颈,实现从示范应用到商业化的跨越发展,尽快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碳达峰 碳中和 氢战略 发展前景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颜鹏 胡强 +8 位作者 冷杨 董雅洁 黄福印 罗莹 张洁 李征珍 张少博 付建玉 李鑫 《中国茶叶》 2025年第2期14-19,共6页
开发并建立统一、标准的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实现茶产业固碳减排,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加快茶产业生态价值转化和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围绕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介绍了当前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相关国际、国内标准,比较目... 开发并建立统一、标准的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实现茶产业固碳减排,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加快茶产业生态价值转化和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围绕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介绍了当前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相关国际、国内标准,比较目前已经发布的茶叶碳足迹核算标准间的差异,指出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的关键要点,明确后期应当开展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以期为规范化茶叶碳足迹核算提供技术指导,为茶园/茶叶碳汇进入碳交易市场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更好服务于我国茶产业生态、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茶叶 碳足迹 碳排放 碳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包装柔性版印刷产业现状与碳排放研究
4
作者 莫黎昕 胡海翔 +5 位作者 安粒 张立峥 辛智青 刘蓝天 邢贯栋 李路海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199,共9页
柔性版印刷具有绿色环保、高速生产、可与多种印刷工艺组合等优点,在欧美各国的包装印刷市场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绿色发展以及“双碳”战略的提出,柔性版印刷在环保、碳减排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期。本研究通... 柔性版印刷具有绿色环保、高速生产、可与多种印刷工艺组合等优点,在欧美各国的包装印刷市场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绿色发展以及“双碳”战略的提出,柔性版印刷在环保、碳减排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期。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等方式,调研了中国包装柔性版印刷产业的发展现状,获取了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包装印刷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数据;通过设定边界条件,计算了印刷品功能单位碳排放量。研究发现:在本次调研中,水性柔性版印刷产品碳排放最低,其次是溶剂型柔性版印刷产品,溶剂凹版印刷产品碳排放相对较高。因此,应提倡包装印刷企业加大柔性版印刷技术与水性油墨的应用力度,助力我国包装印刷行业早日达成碳中和与绿色环保生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印刷 柔性版印刷 凹版印刷 碳排放 “双碳”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核能发展情景研究
5
作者 杨勇 周培德 +3 位作者 叶国安 杨红义 胡赟 宋英韵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33,共7页
核能是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低碳能源。核能大规模、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铀资源供应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两大挑战。为最大化利用天然铀资源,减少长寿命废物总量,实现核裂变能长期可持续发展,快堆及其先进闭式核燃料循环是首选技术路线... 核能是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低碳能源。核能大规模、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铀资源供应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两大挑战。为最大化利用天然铀资源,减少长寿命废物总量,实现核裂变能长期可持续发展,快堆及其先进闭式核燃料循环是首选技术路线。本文基于目前我国核电发展格局及未来发展展望,绘制了压水堆和快堆匹配发展的先进核能发展情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燃料循环 一体化快堆 核能发展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实践
6
作者 周勇 彭帅 周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3,19,共8页
[目的]为实现轨道交通的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特对绿色低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方法]深圳地铁6号线以全寿命周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综合选线优化敷设方式(高架为主),创新应用高架线路综合减振降噪技术、预制装配式... [目的]为实现轨道交通的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特对绿色低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方法]深圳地铁6号线以全寿命周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综合选线优化敷设方式(高架为主),创新应用高架线路综合减振降噪技术、预制装配式绿色建造(如U形梁、浮置板轨道)、分布式光伏发电、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生态海绵车辆段设计、智慧化云平台及TOD(公交引导发展)模式土地集约化利用等系统性技术,探索绿色低碳规划设计与实践路径。[结果及结论]深圳地铁6号线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成效显著:较全地下方案节省建设成本约45%(109亿元),减少建设期碳排放240万t;运营期能耗降低40%(年节电3360万kW·h),25年累计减排58万t;光伏与再生制动技术年发电节电678万kW·h;土地开发收益预期达300亿元。该案例为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集成方案,证明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可通过系统性创新协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绿色低碳 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领域碳减排:挑战与应对
7
作者 王谋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1,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伴随着碳排放的大幅增加。工业领域能否实现碳减排目标是我国高质量实现“碳达峰”和顺利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基于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现状,实现碳减排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伴随着碳排放的大幅增加。工业领域能否实现碳减排目标是我国高质量实现“碳达峰”和顺利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基于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现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挑战主要包括:一是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各区域工业化进程不均衡;三是国外技术封锁增加技术获取和改进难度;四是转移排放总量较大;五是地缘政治博弈影响。面向未来,为实现工业领域碳减排亟须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深挖工业领域节能潜力;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鼓励产能转移,降低资源能源消费;协同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目标,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双碳”目标 碳减排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数智化策略研究
8
作者 杜明军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基于XGBoost模型及对接SHAP算法,2003—2022年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作用价值存在异质性。绿色金融、经济基础条件及政策环境类变量,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总量和强度等目标变量的影响,具有多元作... 基于XGBoost模型及对接SHAP算法,2003—2022年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因素作用价值存在异质性。绿色金融、经济基础条件及政策环境类变量,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总量和强度等目标变量的影响,具有多元作用共性,也表现出多元差异性。新能源发展与能源送储系统的统筹衔接矛盾突出,政府补贴激励新能源发展的模式有待改善,新能源产业链发展面临着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与突破技术缺陷及破解收益不佳等多重瓶颈,绿色金融规制亟须满足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投融资需求。要紧抓数智化赋能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新机遇,推进数智化赋能政府引领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新模式,推进数智化赋能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多元目标间的和谐共进,推进数智化赋能绿色金融规制区域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投融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双控” 碳排放“双控” 影响因素识别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货运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效用函数的多目标优化
9
作者 薛锋 周琳 王金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7-2878,共12页
货运结构的优化是加速实现低碳货物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交通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以广东省货运结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双碳”目标下的多目标货运结构优化模型,并以货运效用最大、碳排放强度最小为目标,采用... 货运结构的优化是加速实现低碳货物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交通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以广东省货运结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双碳”目标下的多目标货运结构优化模型,并以货运效用最大、碳排放强度最小为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结果发现,广东省自2019年在调整运输结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颇有成效;经模型优化后的货运总周转量普遍上升,单位周转量的碳排放量普遍下降;相较于原方案,综合最优解方案的单位周转量的碳排放量和耗能分别减少了9.43%和12.13%,优于原运输结构。据此,研究从融合发展节能减排技术、落实碳减排责任和物流网络路径优化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为推动货运领域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绿色发展 货运结构 碳减排 “双碳”目标 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碳中和加权指数构建与投资绩效研究
10
作者 齐岳 齐竹君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不断丰富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式和工具。当前我国碳中和指数与基金普遍使用筛选加权策略,投资组合集中于低碳行业和高碳转型行业,导致行业集中度过高、风险分散不足的问题。为克服这一局限,可以使用基本面加权法...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不断丰富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式和工具。当前我国碳中和指数与基金普遍使用筛选加权策略,投资组合集中于低碳行业和高碳转型行业,导致行业集中度过高、风险分散不足的问题。为克服这一局限,可以使用基本面加权法与上市公司碳中和评价数据,构建碳中和加权指数。该指数既能考虑碳中和因素,又能在理论上将资产选择范围扩大至全行业,利用跨行业的多样化配置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提升长期稳健收益。选取上证50为样本的投资绩效检验表明,碳中和加权指数能够获得显著超过上证50的超额收益。为避免样本调换对结论的影响,使用市值加权等方法构造基准指数,发现碳中和加权指数的业绩表现依然更优。上述发现对开发更多样化的低碳投资产品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产业,促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指数构建 投资绩效检验 基本面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配额分配的法律属性与法律控制
11
作者 王清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69,共12页
碳排放配额分配在碳市场交易制度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具备促进分配正义、实现激励相融等复合功能。传统行政行为理论范式之下的行政许可说、行政确认说等,要么针对配额分配的起始节点进行判断,要么面向配额分配的结果节点进... 碳排放配额分配在碳市场交易制度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具备促进分配正义、实现激励相融等复合功能。传统行政行为理论范式之下的行政许可说、行政确认说等,要么针对配额分配的起始节点进行判断,要么面向配额分配的结果节点进行判断,不能完全涵盖配额分配活动全貌。分配行政理论虽然呈现了利益或负担分配的基本样态,但其与配额分配属于不同范畴,故不宜将配额分配纳入分配行政予以定位。配额分配主要是指由设定配额总量、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制定和执行配额分配方案等组成的多阶段、复合性行政活动。在行政过程论范式之下,碳排放配额分配分别呈现出内部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等不同法律属性,需要分别从创设依据、优化程序设置以及完善救济机制等方面对不同属性的配额分配活动施以相应法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配额分配 行政许可 行政确认 分配行政 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低碳发展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文明演进的多特征空间全息图谱:与控碳经济战略体系的协同构筑
12
作者 张智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关于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研究,目前局限于文明形态的范畴,尚未融入文明演进的动因和效应等相关领域,因而限制了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为此,该研究将文明形态、碳排放效应与经济战略动因等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协同研究,以激发系统组合效应... 关于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研究,目前局限于文明形态的范畴,尚未融入文明演进的动因和效应等相关领域,因而限制了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为此,该研究将文明形态、碳排放效应与经济战略动因等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协同研究,以激发系统组合效应,从多个维度破解人类文明演进的全息密码,在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上,根据人类文明演进特点对“压力—状态—响应”及其拓展模型进行改进,得到“驱动—压力响应—状态”模型。由此构建人类文明演进的三级多特征空间模型,其中的主干作用路径为:文明动因空间→文明形态空间→文明效应空间。据此确定逆向的研究技术路线:效应→形态→动因。在文明效应空间,以温室效应为切入点,从文明演进全过程视域构建全域“双碳”曲线模型,为后续全域“双碳”目标的提出奠定基础;在文明形态空间,关注人类活动和来自效应空间反馈所引发的人类文明响应,通过对共生属性和科技文明两个关键维度的研究,探寻文明形态的演进规律,为文明动因空间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文明动因空间,依据文明形态演进要求和全域“双碳”目标,以经济模式和管理战略为核心动因体系,探讨从传统经济战略到全域“双碳”目标下的控碳经济战略的发展路径及其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驱动作用。最后综合研究多特征空间的整体演进规律。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关于文明效应,全域“双碳”曲线包含碳排放增长、碳达峰(+)、碳中和(+)等过程。②关于文明形态,产业与生态的共生模式历经从生态依赖到产业强利,再到互利共生的演进过程;科技文明历经生物文明、化学文明、物理文明和超生物文明的螺旋式上升过程。③关于文明动因,控碳经济战略历经面向碳达峰(+)的循环经济战略、面向碳中和的“循环+”经济战略、面向“碳中和+”的超循环经济战略等演进过程。④关于多特征空间的协同,传统—控碳经济战略的发展在系统结构上呈现出年轮模型的演化规律,由此构建人类文明演进的矩阵式全息图谱。最后基于以上成果,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演进 全息图谱 生态文明 “双碳”目标 绿色经济战略 多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世鑫 闫锋 +3 位作者 刘晓利 宋光春 李玉星 胡其会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6,共10页
二氧化碳的管道输送是碳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的关键环节,加快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技术发展、推动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建设是实现“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发展概况、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展开... 二氧化碳的管道输送是碳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的关键环节,加快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技术发展、推动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建设是实现“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发展概况、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二氧化碳输送管道的建设情况。接着,针对二氧化碳流组分、管输工艺、管道材料、腐蚀与防护、泄放与扩散及标准与规范探究了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双碳 管道 输送技术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税制体系的改革方向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帅 杨丹辉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2,共15页
绿色税制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制度支撑。中国已建立起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以资源税、消费税等多税种为辅,并配套多项税收优惠的绿色税收体系。但绿色税制在实施中也面临地方财政压力增大、政策兼容性不足等障碍和挑战... 绿色税制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制度支撑。中国已建立起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以资源税、消费税等多税种为辅,并配套多项税收优惠的绿色税收体系。但绿色税制在实施中也面临地方财政压力增大、政策兼容性不足等障碍和挑战,在激励节能降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导绿色消费等方面仍有局限性,且存在与财政体制不适配的难题。因此,需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做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绿色税制定位,改进税率,做到“加减并举,提质增效”;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加强绿色税收与其他政策协同,加快企业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转化;强化消费税调控,扩大绿色消费;深化央地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塑造包容性与创新性兼备的绿色发展方式。为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实践营造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税收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制 全面深化改革 “双碳目标”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实现“双碳”目标研究评述与展望
15
作者 万紫微 唐承财 徐虹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57,共17页
旅游目的地实现“双碳”目标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双碳”目标框架下遵循识别-测度-路径的逻辑,从旅游目的地碳源-碳汇体系、碳达峰碳中和预测、“双碳”目标实... 旅游目的地实现“双碳”目标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双碳”目标框架下遵循识别-测度-路径的逻辑,从旅游目的地碳源-碳汇体系、碳达峰碳中和预测、“双碳”目标实现路径3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述。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实现“双碳”目标研究历经3个阶段,研究视角从早期的单一关注旅游目的地碳排放量扩展至全面考量“双碳”目标下的问题,研究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多聚焦国家、区域层面的宏观、中观尺度,在测量碳排放量、识别影响因素以及预测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节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碳源汇识别与测度方法、“双碳”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解释等方面存在不足,微观层面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综合研究框架。文章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未来研究应加强基础研究、构建研究框架,强化多学科融合、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深化研究议题,并提出未来值得深入探索的7大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旅游目的地“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旅游目的地 碳达峰碳中和 低碳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 生态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田超深断控挥发性油藏高效开发政策
16
作者 任文博 刘迪仁 +3 位作者 李小波 曹飞 刘学利 代金城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8-456,共9页
顺北油田超深断控挥发性油藏埋深大,厚度大,呈板状分布,开发过程中天然能量弱,能量和产量递减快。早期实践表明,快速注水和大排量注气容易导致井间高导流通道窜进,影响驱替效率和波及范围。提出气水复合立体注采模式,即以注水为主、注... 顺北油田超深断控挥发性油藏埋深大,厚度大,呈板状分布,开发过程中天然能量弱,能量和产量递减快。早期实践表明,快速注水和大排量注气容易导致井间高导流通道窜进,影响驱替效率和波及范围。提出气水复合立体注采模式,即以注水为主、注天然气为辅的复合驱替补能方式,构建水驱低注高采、气驱高注低采注采关系,建立注水注气复合立体注采井网。注水动用井间未波及剩余油、井周中—下部未动用剩余油,天然气驱替顶部阁楼型剩余油,提高驱替效率,扩大波及范围,实现油藏长期能量稳定。基于该技术政策指导典型气水复合驱单元,预测可提高采收率26.0%,地层压力恢复9.0 MPa,气油比下降至820 m3/t,流压恢复至4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碳酸盐岩 断控 挥发性油藏 气水复合注采 开发技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建设、平台经济与全要素碳生产率
17
作者 马少娟 何卓 许勇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9,共13页
“双碳”目标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对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进而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平台经济遮掩效应渠道,利用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双固定效应的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为基... “双碳”目标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对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进而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平台经济遮掩效应渠道,利用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双固定效应的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双碳”目标发展战略实施前后平台经济遮掩效应在数字化建设对全要素碳生产率影响的作用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建设与全要素碳生产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稳健;第二,平台经济在数字化建设对全要素碳生产率影响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遮掩效应;第三,“双碳”目标发展战略的实施削弱了平台经济的遮掩效应,进而强化了数字化建设对平台经济的正向影响。研究创新性地从平台经济遮掩效应的渠道出发,厘清了“双碳”目标发展战略、数字化建设、平台经济和全要素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全国各省份碳生产率的提升,出台因地制宜的减排降碳政策,助力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发展战略 平台经济 数字化建设 全要素碳生产率 遮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目标制定方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18
作者 李聪 于洋 曹洁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4,共6页
城市低碳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第一步,也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应用于城市层面的低碳发展目标的制定方法,按照技术路径的不同将方法归纳... 城市低碳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第一步,也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应用于城市层面的低碳发展目标的制定方法,按照技术路径的不同将方法归纳为目标分解法、情景分析法、快速匡算法和历史排放轨迹法,并从目标精度、目标动态性和方法的可重复性3个维度进行了横向对比。文章针对目前中国城市在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时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路径,期望能为我国城市选取适合的低碳发展目标制定方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规划 城市低碳发展目标 目标制定 方法比较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的社区建成环境更新提升规划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慧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19,共6页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我国对社区更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提出“双碳”背景下的社区建成环境更新提升规划策略:注重绿色空间的扩展与更新、提升蓝色空间的生态修复功能、关注交通系统的绿色转型、增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我国对社区更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提出“双碳”背景下的社区建成环境更新提升规划策略:注重绿色空间的扩展与更新、提升蓝色空间的生态修复功能、关注交通系统的绿色转型、增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以上海市长宁区西部地区为例,详细介绍其规划实践,以期能为“双碳”背景下类似地区的社区建成环境更新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背景 建成环境更新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户外运动产业低碳发展探析
20
作者 杨裕博 徐杰忠 +1 位作者 李改 周红萍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1,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双碳”目标下我国户外运动产业低碳发展的动因、困境,并提出路径。动因:国家政策引领,构建保障体系;科技创新赋能,重塑发展路径;公众消费升级,激活市场动能。困境:低碳标准体系不全,规范发展效能弱...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双碳”目标下我国户外运动产业低碳发展的动因、困境,并提出路径。动因:国家政策引领,构建保障体系;科技创新赋能,重塑发展路径;公众消费升级,激活市场动能。困境:低碳标准体系不全,规范发展效能弱化;低碳技术嵌入匮乏,阻碍绿色创新驱动;企业低碳转型缓慢,产业发展进程受阻;低碳消费动能受阻,消费潜力难以释放。路径:构建标准体系,助力低碳产业规范发展;强化技术创新,构建低碳技术支撑体系;纾解成本压力,提升企业低碳转型动力;培育低碳消费,促进低碳消费提质扩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户外运动产业 低碳发展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