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2024年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研究进展述评
1
作者 秦勇 易同生 汪凌霞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共17页
【背景】煤炭地下气化(UCG)技术产业化是保障清洁能源供给安全的一个可能解决方案,当前新一轮UCG技术探索热潮方兴未艾。【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国际文献,评述2023-2024年期间UCG技术研究进展,分析UCG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未来重... 【背景】煤炭地下气化(UCG)技术产业化是保障清洁能源供给安全的一个可能解决方案,当前新一轮UCG技术探索热潮方兴未艾。【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国际文献,评述2023-2024年期间UCG技术研究进展,分析UCG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未来重点探索方向。【进展】提出了基于UCG的煤炭能源开发利用变革性技术,认为发展UCG–煤层气资源–CO_(2)封存与利用(UCG–CBM–CCUS)协同高效联产工艺技术是推进UCG技术产业化的关键。UCG生产动态与过程控制研究重点范围有所扩大,完善了UCG传热传质模型和模拟方法并建立了UCG腔体生长过程主要参数数学模型,探讨了UCG生产行为对炉内温度、压力、气化剂配方、注气工艺的响应特点和变化规律,论证了UCG生产富氢气体的天然优势和成本优势,揭示声发射定位技术在UCG生产动态监控中的潜在多项功能。UCG安全研究关注重点集中在运行安全、地下水安全、地表沉降防控、碳减排4个方面,研究了UCG粗煤气爆炸特性、井筒喷淋降温措施和管材抗氢腐蚀特点,初步开发出耐高温回填新材料,提出了多种UCG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形成多种UCG地面沉降及残余沉降预测方法,提出了UCG碳减排基本策略及“碳调减”主动减排策略。UCG地质约束与选区选址评价、井下关键装备与工具、技术经济性评价等方面研究进展显著,地质评价高度关注UCG工程行为对地层条件的响应,提出和论证了催化剂注入工艺、新型点火方式、外加电磁场激励加热、气化剂注入方式和工艺改进等新设想,成功研制可燃套管、连续管等关键装备工具,多种新工艺新技术设想颇具新意和潜在实用价值。研究展示了UCG粗煤气生产和利用的经济竞争力。首次实施UCGECBM(煤层气增产)高效联采新工艺现场技术验证。【展望】鉴于近期UCG现场实践揭示的重大问题,提出了UCG地质-工程一体化、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关键装备工具研发三大未来重点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技术策略 控制与安全 现场试验 进展 未来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下飞轮储能自动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陈翠琴 符传健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8-1550,共3页
飞轮储能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量储存方式,在电力系统调频、交通运输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其控制策略的优化对于实现高效储能至关重要。对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飞轮储能自动控制策略中的应用,文章... 飞轮储能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量储存方式,在电力系统调频、交通运输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其控制策略的优化对于实现高效储能至关重要。对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飞轮储能自动控制策略中的应用,文章首先概述了飞轮储能技术的研究进程,随后详细分析了数据挖掘下的飞轮储能自动控制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技术原理种类,以及实际控制流程,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控制 技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虱缨小蜂控制稻飞虱的有机水稻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3
作者 张居念 洪集体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害虫的有效防治是有机水稻种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多年试验和实践,总结制定了有机水稻害虫防治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种植地的选择、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适宜的播种栽插期、稻虱缨小蜂栖息地的构建、稻虱缨小蜂的田间释放技术、... 害虫的有效防治是有机水稻种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多年试验和实践,总结制定了有机水稻害虫防治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种植地的选择、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适宜的播种栽插期、稻虱缨小蜂栖息地的构建、稻虱缨小蜂的田间释放技术、水稻螟虫农业、物理和生物等综合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水稻 稻虱缨小蜂 害虫防治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技工教育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作根 隋梦园 周明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共5页
以科技创新为重心与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象征着生产力的显著跃升,是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技工教育已然成为新时代亟须关注的重点议题。从理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技工教育存在认识论逻辑、价... 以科技创新为重心与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象征着生产力的显著跃升,是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技工教育已然成为新时代亟须关注的重点议题。从理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技工教育存在认识论逻辑、价值论逻辑与技术论逻辑。从实践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技工教育存在理念缺失与新旧思维难融、师资缺位与校企合作乏力、数字缺芯与技数结合不紧等现实困境。为推动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当健全技工教育价值体系、落实技工教育主体责任和激活技工教育数智动力,从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格局和增强新质人才技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工教育 立德树人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灌溉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于珍珍 汪春 +3 位作者 王宏轩 李海亮 孙海天 张秀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2-300,共9页
传统灌溉方式尤其是过度灌溉,容易导致土壤中的水分积累,降低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根部遭受低氧胁迫会造成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增氧灌溉技术通过将氧气注入土壤,改善土壤氧气含量,进而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 传统灌溉方式尤其是过度灌溉,容易导致土壤中的水分积累,降低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根部遭受低氧胁迫会造成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增氧灌溉技术通过将氧气注入土壤,改善土壤氧气含量,进而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在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为此,总结了不同土壤增氧方式和设备的发展情况,系统论述了增氧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应着重于研究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提高增氧灌溉技术生产效率和建立田间智能化增氧调控系统,以推动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灌溉 技术体系 多元化发展 智能调控 CiteSp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智化转型技术路径探索
6
作者 刘常永 王勇 +4 位作者 杜谨宏 王成 齐硕 刘通浩 王军霞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固定污染源监测是生态环境精准化管控的基础,亟须进行数智化转型,以更好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当前,固定污染源监测面临着监测技术与需求不匹配、造假问题突出而技术防控能力薄弱、监测数据应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感知-监管... 固定污染源监测是生态环境精准化管控的基础,亟须进行数智化转型,以更好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当前,固定污染源监测面临着监测技术与需求不匹配、造假问题突出而技术防控能力薄弱、监测数据应用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感知-监管-应用”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智化转型技术路径。在感知方面,形成“天-空-地-厂-口”立体感知技术体系;在监管方面,建设覆盖监测点位、设备、样品、数据传输、管理平台等的穿透式监管技术体系;在应用方面,推动企业、区域、行业三级协同应用。通过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智化转型,获取更加满足管理需求的监测感知数据,并保证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加强数据应用以提升监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污染源 数智化转型 技术防控 立体监测 穿透式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7
作者 冯翰林 林宇渊 +4 位作者 杨厚邦 李银金 孙希宁 任小玉 王立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型空间类规划,在开展规划环评时需要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创新应用。在现有规划环评理论方法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关系理论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明确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必要性。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技术框架,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方面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用于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生态环境源头防控体系;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建立了空间适应性评价方法,用于解决空间单元和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冲突问题;给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跟踪监测、执法督察等管理制度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全过程的主要路径。结合海南省部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案例,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技术框架在不同类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环评过程中的应用特点,强调了建立部门间互动交流的工作机制和规范评价技术方法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环评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环评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资源环境承载力 技术框架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除草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展望
8
作者 余忠义 王洪宇 +3 位作者 何雄奎 赵磊 王媛媛 孙海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32-145,共14页
[目的/意义]农田草害制约着作物种植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激光除草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保防控田间杂草革新方法,具有环保、高效、灵活和自动化特点,可以很好地减少人力需求,降低化学药剂用量和污染,极大地缓解农田劳动力短缺、作物减产压力... [目的/意义]农田草害制约着作物种植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激光除草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保防控田间杂草革新方法,具有环保、高效、灵活和自动化特点,可以很好地减少人力需求,降低化学药剂用量和污染,极大地缓解农田劳动力短缺、作物减产压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进展]首先介绍了激光除草技术的研究背景,概述了激光除草技术体系和作业系统,围绕激光除草机器人关键技术展开论述和讨论,涵盖杂草自动识别定位技术、机器人导航与路径规划、除草执行机构控制技术,以及整机研制等进展。最后结合国内外激光除草机器人的发展现状,综述了激光除草机器人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结论/展望]激光除草属于精密的智能化除草方式,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开发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促进了除草机器人田间实际应用和推广示范。结合不同地区田间草害,未来还应开展大量的激光除草室内外杂草实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激光田间除草的技术可行性并获取准确的激光能耗、效率和效益等数据,为激光除草的装备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除草 技术原理 智能系统 识别定位 执行控制 激光除草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龚涛 卢宁 郑宏远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3,共5页
近年来,智能控制技术在现代工程研究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地位,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为工程机械实现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多可能。在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系统控制精度的提高确保工业生产更为可靠安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本文... 近年来,智能控制技术在现代工程研究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地位,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为工程机械实现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多可能。在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系统控制精度的提高确保工业生产更为可靠安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本文从智能控制技术的内容出发,介绍了各种智能控制技术理论方法,并根据智能技术方法,探讨了智能控制技术在各类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同时,分析研究了未来工程机械在智能化控制下的关键性问题和技术体系,为工程机械控制技术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技术 工程机械 关键性问题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发展的理论演进与国际经验启示
10
作者 魏峰群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5,124,共8页
在当前我国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时期,全面认识国际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的理论发展与成熟经验是规范技术工具、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逻辑—理念—范式”分析框架,尝试梳理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中的一系... 在当前我国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时期,全面认识国际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的理论发展与成熟经验是规范技术工具、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逻辑—理念—范式”分析框架,尝试梳理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导向与核心理念,从中进一步总结提炼其所蕴含的流程管控、技术方法和实施管理3个方面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并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障碍因素,提出应对规划转型升级的方向性策略,以实现规划逻辑与价值目标的升级,规划理念与研究内容的适应性转向,以及规划范式与管理政策的创新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游憩空间规划 逻辑—理念—范式 流程管控 技术方法 实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洪模型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葛云鹏 施益军 +3 位作者 徐丽华 冯矛 翟炜 汤俊卿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尽管城市雨洪模型在防洪减灾领域研究成果丰硕,但少有研究从模型的应用需求视角进行总结。该文基于灾害风险全生命周期视角,详细梳理了雨洪模型在灾前预防、灾时响应、灾后恢复三大阶段六类应用场景中的研究内容、重点和方法,并归纳了... 尽管城市雨洪模型在防洪减灾领域研究成果丰硕,但少有研究从模型的应用需求视角进行总结。该文基于灾害风险全生命周期视角,详细梳理了雨洪模型在灾前预防、灾时响应、灾后恢复三大阶段六类应用场景中的研究内容、重点和方法,并归纳了模型在各应用场景中的差异和内在联系。虽然不同应用场景对于数据和模型功能的需求各异,但雨洪模型在三个阶段的应用呈现出风险认知的连续递进性和治理措施的紧密衔接性。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完善基础数据库、推动模型耦合与集成化、促进跨学科融合及各应用场景协同合作,以期为城市防洪减灾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雨洪模型 城市洪涝 防洪减灾 应用场景 技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实践探索——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12
作者 薛强 于雷 +5 位作者 李敏辉 牛韧 廖程浩 蒋楠 路路 秦昌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是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融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和成果基础上,基于GIS空间统计方法构建了大气污染物...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是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融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和成果基础上,基于GIS空间统计方法构建了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清单,使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大气污染物和CO_(2)的减排量,使用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相对程度评估方法评估了措施协同性,构建了本地化的减污降碳措施库,使用CMAQ模型评估了措施优化后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减污降碳协同管控重点区域位于增城区南部,重点行业包括热电联产、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摩托车整车制造等。2)基于产排污系数法、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相对程度评估指数等方法,定量评估了措施的协同减排量和协同性,构建了12项本地化的减污降碳措施,其中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涂装工艺升级、低氮分级燃烧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展现出较好的综合减排效益。3)基于GIS空间映射识别方法,识别了5个有待优化的环境管控单元,重点和一般管控单元分别为3个、2个。4)通过CMAQ模型对清单优化前后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了纳入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措施后的直接减排效益和间接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益。SO_(2)、NO_(x)、颗粒物以及VOCs的减排量分别为76、288、58、139 t,CO_(2)减排量为53万t。空气中PM_(2.5)、SO_(2)、NO_(2)浓度分别下降了0.254、1.844和2.893μg/m^(3)。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减污降碳 协同管控 技术路径 准入清单优化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桃小食心虫化学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13
作者 王思宇 胡增丽 +2 位作者 赵飞 邢鲲 李伟伟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对山西省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现状进行了概述,系统阐述了化学防控技术的原理与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山西省桃小食心虫的化学防控技术体系,包括药剂防治、人工防治、辅助防治及综合防治技术。剖析了山西省桃小食心... 对山西省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现状进行了概述,系统阐述了化学防控技术的原理与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山西省桃小食心虫的化学防控技术体系,包括药剂防治、人工防治、辅助防治及综合防治技术。剖析了山西省桃小食心虫化学防控体系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为我省桃小食心虫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化学防控 技术体系 效果评价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罗甸地区蜂糖李栽培技术
14
作者 文燕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9-10,共2页
蜂糖李作为一种珍贵水果,因其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喜爱。该文通过对蜂糖李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针对其病虫害发生规律,探讨蜂糖李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旨在为果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贵州地区农... 蜂糖李作为一种珍贵水果,因其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喜爱。该文通过对蜂糖李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针对其病虫害发生规律,探讨蜂糖李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旨在为果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贵州地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糖李 栽培 技术要点 病虫害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养殖病害防控技术研究
15
作者 刘晓丽 尹向辉 +3 位作者 李璐 孙朝娣 杨蕾 孙绍永 《河北渔业》 2025年第8期10-13,共4页
为解决河北省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设施化养殖中疫病频发的问题,在沧州和唐山地区,分别构建了用外海水、盐田卤水、地下浅层卤水三种不同水源的设施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开展疫病防控技术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源... 为解决河北省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设施化养殖中疫病频发的问题,在沧州和唐山地区,分别构建了用外海水、盐田卤水、地下浅层卤水三种不同水源的设施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开展疫病防控技术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源处理、设施消毒、苗种筛选、水质调控等技术措施,显著降低了病害发生率,实现了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为设施化养殖对虾健康高效发展提供技术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设施化养殖 病害防控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RNA干扰技术类农药
16
作者 简秋 宗伏霖 +3 位作者 郑尊涛 高歆越 段丽芳 庄慧千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7期5-7,30,共4页
本文介绍了RNAi农药的定义、作用机制、关键技术控制点,以及与化学农药风险管控的区别,以期为国内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RNAi农药 关键技术控制点 与化学农药风险管控的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变革与展望 被引量:14
17
作者 伍永平 郎丁 +14 位作者 贠东风 解盘石 王红伟 高喜才 罗生虎 曾佑富 吕文玉 张艳丽 胡博胜 皇甫靖宇 周邦远 黄国春 王丽 李俊明 刘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1,共27页
大倾角煤层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赋存样式之一。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广泛性与区域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涉及该类煤层开采,在中西部地区储量丰富、产量大、生产集中程度高。在赋存条件上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不... 大倾角煤层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赋存样式之一。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广泛性与区域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涉及该类煤层开采,在中西部地区储量丰富、产量大、生产集中程度高。在赋存条件上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不同区域成煤时期不一,构造控煤过程迥异,形成了多样且复杂的开采条件,催生了不同的开采技术要求。大倾角煤层开采的技术难度大。煤层倾角导致采场围岩运动破坏呈现非对称性显现特征,支护系统稳定性控制与“三机”配套与协同、采准巷道布置与支护、工作面“人-机”环境安全保障等工作的难度显著加剧,严重制约了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大倾角煤层开采的区域经济需求强,该类煤层赋存与生产较集中的区域多见以煤炭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利用对区域能源保供、民生保障、经济保稳具有兜底作用。长期以来,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变革聚焦于解决“难”与“需”的矛盾,在采煤方法与工艺、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成套装备研制与应用3个方面不断完善、创新、发展,实现了由非机械化向机械化开采的转变,安全产效水平大幅提升,人员劳动强度大幅下降,作业环境显著改善。20世纪90年代中期,川煤集团绿水洞煤矿首次成功实现了大倾角中厚煤层长壁综采,冲破了大倾角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禁区”。在此示范作用下,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大采高综采、薄煤层伪俯斜长壁综采三项首创性工程实践先后取得成功。这一过程中创新了工作面非线性限位布置与调斜方式,确立了“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多维交互控制模式,研发了工作面成套装备,取得良好收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与此同时,大倾角煤层开采仍存在许多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导致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与近水平/缓倾斜煤层相较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强化倾斜层状煤系地层煤岩体采动力学行为研究,揭示其对采场围岩灾变的控制机制,并实现量化表征;需进一步阐明岩体承载结构-采场装备群组系统间的多维动态作用过程与规律,完善装备与围岩多维动态多目标协同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实现技术转化应用。在科学问题取得突破的基础上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岩层控制、成套装备的系统性技术创新与研发,破解大倾角煤层开采安全-产效双提升的制约技术瓶颈,使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倾角上限在有可靠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向上延伸(扩展),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开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机械化开采 岩层控制 技术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渗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海燕 李福林 +4 位作者 张克峰 黄乾 于晓蕾 姜瑶 夏海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5,共8页
地下渗灌是一种地下微灌方法,通过埋设于地下的渗灌管将灌溉水引至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再利用土壤毛细管作用实现对作物根区直接供水,该灌水方法与“地下滴灌”的灌水过程实质相同。地下渗灌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利于作物生长,... 地下渗灌是一种地下微灌方法,通过埋设于地下的渗灌管将灌溉水引至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再利用土壤毛细管作用实现对作物根区直接供水,该灌水方法与“地下滴灌”的灌水过程实质相同。地下渗灌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利于作物生长,是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展地下渗灌的研究对于推动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地下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灌水技术参数、灌溉制度、渗灌管堵塞的影响及调控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供节水灌溉研究领域的学者参考。综述认为,与地下渗灌技术的生产实践相比,对其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限制了该技术的深入推广应用,主要表现在:地下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尚不够清晰;堵塞问题依然是目前阻碍地下渗灌技术应用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地下渗灌配水系统优化设计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建议今后开展各种不同渗灌条件下的水分入渗数值模拟分析;选取合适的处理水平,研究渗灌灌水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寻求最优灌水技术参数组合;针对地下渗灌条件下作物灌溉制度开展研究,形成一套合理完善的灌溉制度与试验方法;对于渗灌管出流规律、堵塞机理以及进入地下渗灌系统时灌溉水源水质关键参数的有效调控阈值等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灌 水分运移 技术参数 灌溉制度 精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暴力与道德宪治:基于系统论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德志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0,共18页
网络暴力是道德系统内在的自我强迫性增长所产生的结构性压迫。道德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演化出自我再生产的功能系统,由此获得了一种不受外部约束的内部增长态势。道德系统不仅侵蚀了个人心理系统,而且将自己偏执的理性强加给其他社会子系... 网络暴力是道德系统内在的自我强迫性增长所产生的结构性压迫。道德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演化出自我再生产的功能系统,由此获得了一种不受外部约束的内部增长态势。道德系统不仅侵蚀了个人心理系统,而且将自己偏执的理性强加给其他社会子系统。对网络暴力的现有法律治理模式可以被归纳为个人主义模式、组织主义模式与国家主义模式,但它们都难以限制道德系统的内在扩张性。系统自控模式主张对道德系统的限制只能来自道德系统自身,通过在系统内部建立对立结构来对系统的病态扩张加以限制。道德宪治就是对系统自控模式的规范化与合理化。道德宪治是通过宪法这个结构性耦合机制,来为道德系统设定社会自治的框架,从而在不破坏道德系统功能自治的前提下,在其内部建立“反向结构”,进而达到以道德限制道德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道德系统 系统自控模式 道德宪治 反思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运气与道德评估
20
作者 蒉益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212,共10页
道德运气问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提出了一个挑战。一方面我们接受控制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应当只对那些行为者可以控制的因素进行道德评估。另一方面,行为者不能控制的运气因素却总是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评估。本文首先检验和批评对这一... 道德运气问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提出了一个挑战。一方面我们接受控制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应当只对那些行为者可以控制的因素进行道德评估。另一方面,行为者不能控制的运气因素却总是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评估。本文首先检验和批评对这一挑战的各种主要的回应,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一种更准确的部分控制原则替代原来的完全控制原则。最后,我们展示这个新的原则可以被用来解答所有四种类型的道德运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运气 道德评估 道德责任 控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