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生“我的”,何生“的我”:“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词汇——构式语用学阐释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小红 侯国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文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角度来分析"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形式特征和构式义效。这类构式可分为5小类:NP的+人称代词、VP的+人称代词、AP的+人称代词、PP的+人称代词、CP的+人称代词。"X的+人称代词"作为半图式构式,... 本文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角度来分析"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形式特征和构式义效。这类构式可分为5小类:NP的+人称代词、VP的+人称代词、AP的+人称代词、PP的+人称代词、CP的+人称代词。"X的+人称代词"作为半图式构式,其构式义和构式效可融合处理,共计有7种义效:标识身份、标明状态、交代事由、设定时空、抒发情感、前后衔接、暗含比对。文章最后展开了初步的跨语言对比,发现该构式在汉语和日语中的出现频率远高于英语等欧洲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的+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 词汇-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称对比、构式网络与“人称代词+这个NP”
2
作者 郭威 张韧 《外文研究》 2023年第2期10-16,105,106,共9页
前人(李文浩2020)对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的用法和分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结论缺乏预测性和概括性。本文从构式语法框架思考“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的功能以及从语法知识网络视角研究该构式功能和形式特征的来源。本文认... 前人(李文浩2020)对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的用法和分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结论缺乏预测性和概括性。本文从构式语法框架思考“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的功能以及从语法知识网络视角研究该构式功能和形式特征的来源。本文认为“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是以“人称代词”为中心语,“这个NP”为描写修饰成分的同位结构,功能是通过对比人称代词指称的某个范畴成员与同类成员之间的差别,突出人称代词的特性,从而实现句子语义的合理解读,这个功能可以解释与此构式相关的一些特点,比如固定语序、“这个”的不可替代性。从构式网络的视角描写“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与相关构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解释了该构式在功能和形式上的继承,另一方面体现了言语者编码解码是在语法网络的不同层次上提取相关形式和功能配对的构式,而不需要再求助于初始范畴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这个NP” 语法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评价性构式“这N+让+人称代词+V的”
3
作者 朱铭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3年第6期76-81,共6页
“这N+让+人称代词+V的”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习语性构式。该构式派生自口语构式“这NV的”,具有表达负面评价立场的功能。其构式义可以概括为说话人对某事物或事态作出负面评价的同时,确立了自己对施事者(或称责任者)的负面评价立... “这N+让+人称代词+V的”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习语性构式。该构式派生自口语构式“这NV的”,具有表达负面评价立场的功能。其构式义可以概括为说话人对某事物或事态作出负面评价的同时,确立了自己对施事者(或称责任者)的负面评价立场。“这N+让+人称代词+V的”构式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礼貌原则、交互主观性的驱动,另一方面是因为交互激活模式、最小偏离原则产生的适切性判断,该构式最终在高频使用和语境吸收中实现了负面评价立场的规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N+让+人称代词+V的” 评价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