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0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habilitation of bauxite residue to support soil development and grassland establishment 被引量:8
1
作者 XUE Sheng-g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53-360,共8页
Rehabilitation(amendment and vegetation establishment)on bauxite residue is viewed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stabilize the surface and initiate soil development.However,such approaches are inhibited by high pH,high e... Rehabilitation(amendment and vegetation establishment)on bauxite residue is viewed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stabilize the surface and initiate soil development.However,such approaches are inhibited by high pH,high exchangeable sodium(ESP)and poor nutrient status.Amendment with gypsum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resid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romoting seed establishment and growth.Application of organics(e.g.compost)can address nutrient deficiencies but supplemental fertilizer additions may be required.A series of germination bioassays were performed on residue to determine candidate species and optimum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rates.Subsequent field trials assessed establishment of grassland species Holcus lanatus and Trifolium pratense as well a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mended residue.Follow up monitoring over five years assessed elemental content in grassland and species dynamics.With co-application of the amendments several grassland species can grow on the residue.Over time other plant species can invade the restored area and fast growing nutrient demanding grasses are replaced.Scrub species can establish within a 5 Yr period and there is evidence of nutrient cycling.High pH,sodicity and nutrient deficiencies are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to establishing grassland on residue.Following restoration several plant species can grow on amended resid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xite residue substrate amendment soil development soil formation in bauxite residue vegetation establish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Index of Enviromental Engineering by Using Carrier of Waste Material for Belt Seeding Establish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DUOLi-an LIWen-hu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0年第1期50-57,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elt seeding establishment of adhesive bonded fabric,applied indexes of belt seeding establishment effect were studied using carrier combination of several kinds of waste meterials under...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elt seeding establishment of adhesive bonded fabric,applied indexes of belt seeding establishment effect were studied using carrier combination of several kinds of waste meterials under soil cov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depended on the coordinated characteristics of carrier combination from turfgrass and waste materials.It was testified that production of belt seeding was feasible using a certain kind of waste material carrier under given conditions.The study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applying ev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o belt seeding establishment of waste materials and developing nwe indu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FGRASS waste material belt seeding belt seeding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Field Sites to Study Frost Heaving and Related Landforms in Southern Yakutia,Russia
3
作者 Urban An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5-246,共2页
Frost heaving processes have been a focus of study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Factors controlling frost heave development were investigated over several decades.The mechanisms involved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numero... Frost heaving processes have been a focus of study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Factors controlling frost heave development were investigated over several decades.The mechanisms involved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numerous field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s. However,despite this long history of fr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ST heaving FROST mound SOUTHERN YAKUTIA establishment of FIELD SI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iew of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Theory Innovation Over the 70 Year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4
作者 Meng Pengf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5-224,共10页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entral leader-group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ave been continuously exploring and innovating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theory in terms of its value 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entral leader-group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ave been continuously exploring and innovating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theory in terms of its value target,ideological construction,working style,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s.This proces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ive stages:the founding stage in Mao Zedong’s era,the development stage in Deng Xiaoping’s ear,the promotion stage in Jiang Zemin’s times,the deepening stage under Hu Jintao’s leadership,and the stage of further innovation by Xi Jinping in the new era,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heritance,development as well as scientificity and 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year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theory progress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from Functio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5
作者 Zhou Li-qun Ph. D. of Economic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NANKAI UNIVERSITY. Deputy Dean of College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3期13-18,共6页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mands the furtherintensific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operating system (MOS)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efficiency in the man-agem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mands the furtherintensific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operating system (MOS)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efficiency i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assets,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perating b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from Functio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the Post -Yan' an Literary Road
6
作者 Zhang Liq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延安 文学艺术 艺术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生育期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解振兴 朱业宝 +5 位作者 施龙清 董萌 张居念 连玲 吴春珠 姜照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生育期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为再生稻种植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人工移栽、机械移栽和直播3种种植方式,研究了再生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 【目的】明确不同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生育期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为再生稻种植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人工移栽、机械移栽和直播3种种植方式,研究了再生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生育阶段温光资源利用状况。【结果】再生稻头季产量表现为直播>人工移栽>机械移栽,其中直播和人工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机械移栽;再生季产量直播和机械移栽均较人工移栽显著提高。在产量构成方面,头季和再生季有效穗数均表现为机械移栽和直播较人工移栽显著增加,而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表现为机械移栽和直播较人工移栽降低。头季全生育期机械移栽和直播较人工移栽分别缩短了4和14 d,主要差异时期为播种-齐穗期,与播种期推迟有关;再生季全生育期人工移栽和机械移栽相同,直播较二者均缩短了5 d。头季机械移栽和直播的日均温度均高于人工移栽,而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均低于人工移栽;再生季机械移栽的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与人工移栽相当,直播明显减少。从温光利用效率来看,头季有效积温生产效率、光合有效辐射生产效率和热量利用率均表现为直播最高,人工移栽次之,机械移栽最低;再生季表现为直播最高,机械移栽次之,人工移栽最低。【结论】再生稻3种种植方式下,直播的有效穗数多、总产量最高、温光资源利用效率高,说明选用分蘖能力中等的再生稻品种结合直播可作为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应用于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再生稻 水稻产量 温光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护人责任的实体法与程序法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啸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
监护人责任属于替代责任。监护人是侵权责任的主体,应当直接向被侵权人承担全部的侵权责任,而非相应的责任或补充责任。《民法典》第1188条第2款要求从有财产的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的部分才由监护人赔偿,该规定过于保护... 监护人责任属于替代责任。监护人是侵权责任的主体,应当直接向被侵权人承担全部的侵权责任,而非相应的责任或补充责任。《民法典》第1188条第2款要求从有财产的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的部分才由监护人赔偿,该规定过于保护被侵权人以及监护人,忽视对被监护人的保护。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应当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即承担的是连带责任。离异夫妻中未与未成年人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也应当承担全部的监护人责任。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不承担监护人责任。继父母收养继子女后,应当承担监护人责任,被监护人的生父母不再承担监护人责任。教唆人、帮助人的侵权责任与未尽到监护职责的监护人承担的相应的责任以及监护人与有过错的受托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所承担的侵权责任的关系都属于部分的连带责任。在监护人责任诉讼中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属于共同被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监护人责任 补充责任 相应的责任 部分连带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民行交叉案中空白罪状的补充与适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庄劲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84,共17页
填补空白罪状时,刑法应否从属于作为补充规范的民事、行政规范,取决于补充规范在空白罪状中居于何种地位。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依赖于授权立法理论和法秩序统一原理,应立足于空白罪状的法律解释结构。补充规范并非刑法的法律渊源,而是... 填补空白罪状时,刑法应否从属于作为补充规范的民事、行政规范,取决于补充规范在空白罪状中居于何种地位。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依赖于授权立法理论和法秩序统一原理,应立足于空白罪状的法律解释结构。补充规范并非刑法的法律渊源,而是刑法的解释渊源。补充空白罪状,就是参考而非遵照补充规范解释空白要素的过程。在空白罪状中,刑法和补充规范存在位阶关系,作为解释渊源的补充规范须服从于被解释的刑法。若二者存在价值目标、调整行为、归责规则、预设语境的差异,应在解释中修正补充规范的相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行交叉 空白罪状 补充规范 解释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及结果研究
10
作者 许婷婷 余琴 +4 位作者 柯颂庆 蔡雁 谢松丽 熊晶 赵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0-537,共8页
目的:对武汉地区执行归队策略的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再次献血情况、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献血者归队策略的合理性、有效性,为归队流程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2020年1月到2023年12月符合武汉血液中心归队条件并主动申请归队的献血者实... 目的:对武汉地区执行归队策略的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再次献血情况、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献血者归队策略的合理性、有效性,为归队流程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2020年1月到2023年12月符合武汉血液中心归队条件并主动申请归队的献血者实施归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按照归队策略,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平行进行,血清学检测使用两个不同厂家试剂进行ELISA初筛,初筛反应性样本进行双孔复试,HBV/HCV/HIV核酸检测采用RT-PCR单检模式。对既往HBV单试剂反应性归队献血者补充HBcAb化学发光检测,TP单试剂反应性归队献血者若归队检测呈单试剂反应性则补充TP抗体确证试验,既往HIV单试剂反应性归队献血者若归队检测呈单试剂反应性则送疾控中心进行确证实验。结果:符合归队条件献血者7098名,其中716名主动申请归队,436名成功归队,251名进入下一轮归队流程,29名不能归队。各年度归队者符合解除献血屏蔽要求的比率分别为66.67%(42/63)、54.73%(81/148)、60.71%(136/224)、62.99%(177/281),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归队成功的献血者中有275名再次参加献血,各年度再次献血比率分别为76.19%(32/42)、72.84%(59/81)、61.76%(84/136)、56.50%(100/177),献血后有31名献血者再次不合格永久屏蔽。归队结果在屏蔽项目、文化程度、年龄、是否结婚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采供血机构实施的归队策略能够有效召回部分献血者,减少献血者负面情绪,增加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献血者归队 归队策略 补充实验 确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研究——基于稳中求进的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辉 陈煜斌 唐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2-315,共14页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超大发展中经济体的规模优势、国家创新系统的技术优势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优势,充分具备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但我国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面临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素市...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超大发展中经济体的规模优势、国家创新系统的技术优势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优势,充分具备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但我国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面临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素市场发育不够充分、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等问题和挑战。“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稳”的主基调,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工作方法,将新发展理念作为路径遵循,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路径保障,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同时,要把握“进”的大方向,以“技术—要素—产业”的耦合与质变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驱动,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结构载体,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以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竞争优势,在“先立后破”中实现稳与进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中求进 先立后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SIM模型的不同水氮条件下旱作麦田N_(2)O排放参数敏感性分析
12
作者 董莉霞 徐子翔 +2 位作者 李广 逯玉兰 聂志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9-136,共8页
作物模型参数敏感性的正确分析结果,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应用的准确性。为探究作物模型中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的敏感因素,该研究采用扩展傅里叶振幅灵敏度检验(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方法,以春小麦... 作物模型参数敏感性的正确分析结果,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应用的准确性。为探究作物模型中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的敏感因素,该研究采用扩展傅里叶振幅灵敏度检验(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方法,以春小麦品种‘定西35号’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施氮梯度和3个补灌梯度,对APSIM模型中旱作麦田土壤N_(2)O排放的作物品种参数、土壤参数和气象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水氮变化组合下,光周期作物敏感指数(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ndex,PS)是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最敏感的作物品种参数,其敏感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随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水氮变化组合下,土壤容重(bulk density,BD)是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最敏感的土壤参数。其敏感性总体上随施氮量和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强。不同水氮变化组合下,日最高温度(max temperature,Max)是影响旱作麦田N_(2)O排放最敏感的气象参数,随施氮量的增加敏感性整体逐渐减小,随补灌量的增加,敏感性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APSIM模型中旱作麦田土壤N_(2)O排放各参数的敏感性贡献,为模型的参数率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分析 APSIM模型 EFAST方法 施氮量 补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我国高职专科助产专业布点院校数量变化、分布及其区域性差异研究
13
作者 谢宜南 叶红 +3 位作者 罗洁 白玲 王璟 王瑾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共5页
目的 分析我国近10年高职专科助产专业布点院校数量变化及地区分布,为优化专业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4-2024年开设高职专科助产专业布点院校变化。对2024年专业布点院校数量、层次等进行描述性统计;结合人口、出生人口、地理面积,... 目的 分析我国近10年高职专科助产专业布点院校数量变化及地区分布,为优化专业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4-2024年开设高职专科助产专业布点院校变化。对2024年专业布点院校数量、层次等进行描述性统计;结合人口、出生人口、地理面积,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区域分布差异。结果 近10年来高职专科助产专业布点数量增长“先快后慢”。截至2024年底,高职专科助产专业布点院校共276所,院校类型多样,平均每省级行政区8.90所;全国每千万人口、每十万出生人口和每十万平方千米开设高职专科助产专业院校分别为1.96所、2.89所和2.87所。按人口、出生人口配置布点院校分布较均衡。按地理面积配置分布不均衡,差异主要源于地区内,地区间差异也较大。结论 建议控规模、提质量,尽快将高职专科助产专业纳入国控专业;通过“职普融通”拓宽升学通道,提高助产士学历层次;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省级医教协同,动态调整优化助产专业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专科 助产专业 专业设置 区域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密闭腔室工频建弧过程及建弧率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袁涛 邓明海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杨鸣 范荣全 曾文慧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8-940,共13页
多腔室快速灭弧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灭弧性能良好、能有效抑制雷电冲击闪络引起的线路跳闸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配电网线路防雷措施备受关注。然而,半密闭腔室作为多腔室快速灭弧装置的基本单元,腔室内冲击放电电弧稳定转换为工频续流... 多腔室快速灭弧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灭弧性能良好、能有效抑制雷电冲击闪络引起的线路跳闸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配电网线路防雷措施备受关注。然而,半密闭腔室作为多腔室快速灭弧装置的基本单元,腔室内冲击放电电弧稳定转换为工频续流电弧的过程尚不明确,缺乏对半密闭腔室工频建弧率的深入研究。为分析半密闭腔室工频建弧过程及建弧率的影响因素,该文搭建半密闭腔室雷电冲击联合10 kV工频电压试验平台,测量了半密闭腔室冲击击穿后的电压、电流波形,探究了冲击放电电弧稳定转换为工频续流电弧的过程,对比分析普通间隙与半密闭腔室间隙的建弧率,并进一步探究半密闭腔室串联后的效果,发现多腔室灭弧结构可通过快速吹弧有效抑制冲击放电电弧向工频续流电弧的转变,将其工频建弧率限制在较低水平。同时,为了探究半密闭腔室建弧率的影响因素,该文通过改变腔室结构和电极半径分析其对工频建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大腔室体积及气流量有助于防止高温气体在腔室内的堵塞,促进工频续流电弧的能量耗散,降低工频建弧率;一定程度地减小电极半径有助于增强冲击放电电弧的磁缩效应,抑制电弧弧柱直径的发展,降低工频建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密闭腔室 工频建弧过程 建弧率 腔室结构 电极半径 气体堵塞 磁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五唯立四维”: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立识别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德全 刘璐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80,共20页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改革是“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体,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破不立的总体原则。本文立足基础教育实践视域,从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与“立”两方面展开实证研究,以...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改革是“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体,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破不立的总体原则。本文立足基础教育实践视域,从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与“立”两方面展开实证研究,以期通过“破”除“唯”与“立”新“维”的双向发力,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助力和参考。一方面,通过对全国范围内1355名基础教育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破五唯”的政策认知、情意认同和行为趋向水平,识别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落地状况。研究发现,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政策认知薄弱,内生动力不足;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成效受到教师多样化背景的影响;基础教育教师对“破五唯”的政策认知、情意认同和行为趋向水平密切相关,能够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本研究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开展了两轮专家征询,构建了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立四维”的价值体系,包括“立德”“立志”“立能”“立行”四个一级维度及下属20个二级维度,据此提出以“立四维”的价值体系综合引领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具体包括: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应以“立德”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以“立志”突破“五唯”的边界与限度;以“立能”聚焦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以“立行”转向具体个人的实践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基础教育 破五唯 立四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回补充调查的法理定位与优化路径
16
作者 常保国 胡雨晴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
退回补充调查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创设的新制度,其法理定位不明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在性质定位上,退回补充调查的决定主体是检察机关、实施主体是监察机关,退回补充调查期间调取证据在需遵守监察规则的同时又受到刑事诉... 退回补充调查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创设的新制度,其法理定位不明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在性质定位上,退回补充调查的决定主体是检察机关、实施主体是监察机关,退回补充调查期间调取证据在需遵守监察规则的同时又受到刑事诉讼规范的统摄,退回补充调查发挥着“监察-诉讼”程序衔接以及实现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之间“配合制约”目标的价值,因而兼具监察和诉讼的双重属性。在阶段定位上,退回补充调查的程序启动决定权和期间案件主导权等在检察机关,因而原则上应属于审查起诉阶段,只有监察机关重新对案件作出处理才退回到监察调查阶段。基于此,退回补充调查的优化应合理平衡其监察属性和诉讼属性,强化权力制约和程序控制,并完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回补充调查 监察调查 审查起诉 程序倒流 退回补充侦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时可延展水稻辅助授粉无人飞机设计与作业参数优选
17
作者 姜锐 林键沁 +3 位作者 林宗辉 刘爱民 邓孔洪 周志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无人飞机在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电动农用无人飞机续航时间短,换电频次高,难以充分利用短暂的有效授粉时间窗口,影响授粉效率。为解决无人飞机辅助授粉续航时间短的问题,同时优选作业参数以提高辅助授粉作业效果... 无人飞机在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电动农用无人飞机续航时间短,换电频次高,难以充分利用短暂的有效授粉时间窗口,影响授粉效率。为解决无人飞机辅助授粉续航时间短的问题,同时优选作业参数以提高辅助授粉作业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多电池组分时并联配电方案的航时可延展辅助授粉无人飞机,最大续航时间达到50 min。采用基于LBM(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样机旋翼产生的下洗风场进行了仿真,优选出飞行速度4.5 m/s和飞行高度2 m(距离父本冠层)的作业参数。为验证样机辅助授粉效果和优选作业参数的有效性,设计了样机、四旋翼、六旋翼3种机型杂交水稻制种田间辅助授粉对比试验,并通过采集单视野平均花粉粒数、结实率、制种产量以及续航时间4个维度数据进行离差标准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试验续航时间(42 min)、辅助授粉作业效率(10.5 hm^(2)/架次)、单视野平均花粉粒数(6.98粒,农艺上要求至少3粒)和制种产量(1996.5 kg/hm^(2))以及综合评分均优于另外两种对照机型。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无人飞机辅助授粉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飞机 杂交水稻制种 辅助授粉 续航时间 风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穴盘苗多末端补苗移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童俊华 王钦源 +3 位作者 李振 娄海峰 李亚涛 武飞龙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235,共9页
在温室穴盘育苗过程中,存在种苗漏播、长势不良等现象,为保证出厂苗品级,需要将这些劣苗的苗坨剔除并补栽健康钵苗。现有的取苗末端执行器主要适用于大苗龄钵体苗,对小苗龄、弱根系钵体苗适应性差,为此设计了一种适用小空间取植苗的柔... 在温室穴盘育苗过程中,存在种苗漏播、长势不良等现象,为保证出厂苗品级,需要将这些劣苗的苗坨剔除并补栽健康钵苗。现有的取苗末端执行器主要适用于大苗龄钵体苗,对小苗龄、弱根系钵体苗适应性差,为此设计了一种适用小空间取植苗的柔性末端执行器及其成排多末端补苗作业机构。柔性末端执行器可单独控制,在取苗时爪片下降过程中逐步收拢,对苗坨形成渐进式夹紧作业。以一串红、石竹、四季海棠、矮牵牛穴盘苗为研究对象,对柔性取植末端执行器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开展柔性取植末端执行器的三因素三水平补苗移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苗坨完整度的试验因素由大到小为爪片间距、爪片宽度、基质含水率,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为爪片间距21 mm,爪片宽度18 mm,基质含水率55%~60%。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对穴盘苗进行末端执行器补苗移植性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钵苗移植成功后其苗坨完整度在85%以上,满足补苗移植作业需求,整机补苗效率为2105株/h(约为68盘/h),该研究可为温室穴盘育苗自动化补苗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穴盘苗 补苗移植 渐进式夹取 多末端执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中国群发性极端温度事件演变特征及数据集的建立
19
作者 况雪源 张耀存 +2 位作者 黄丹青 薛道凯 成柯蒙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基于中国区域1961—2020年逐日气温站点观测资料,考虑极端事件的时空关联性,利用群发性极端事件识别方法,对近60年中国群发性高温天气、酷热天气、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及剧烈降温等5类极端温度事件进行了识别并建立了数据集,分析了不同... 基于中国区域1961—2020年逐日气温站点观测资料,考虑极端事件的时空关联性,利用群发性极端事件识别方法,对近60年中国群发性高温天气、酷热天气、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及剧烈降温等5类极端温度事件进行了识别并建立了数据集,分析了不同类型群发性极端温度事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群发性高温及酷热天气事件主要发生于夏季,高发区位于新疆地区和江淮流域,综合强度排名前十的事件有7次发生于2000年以后,且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显著增强;群发性剧烈降温事件主要发生于除夏季外的其余三个季节,内蒙古及东北南部发生频率最高,长江以南地区次之,近年来群发性剧烈降温事件发生频数略有下降,但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及降温强度却保持稳定;群发性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在全年全区域均有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前者各项指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后者呈显著下降趋势。本数据集的建立为深入理解极端温度事件的演变规律及机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群发性极端温度事件 演变特征 数据集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段补光在海南阳光玫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20
作者 胡福初 罗激光 +7 位作者 张晶 黄正恩 王祥和 韩冰 陈哲 王会芳 冯学杰 王海波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26-32,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时间段补光对海南省冬春季节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设置傍晚补光(18:00-21:00)、午夜补光(23:30-2:30)和凌晨补光(3:30-6:30)3个不同时间段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和分析不同处理下葡萄枝梢状态、叶片质量、果... 为了探讨不同时间段补光对海南省冬春季节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设置傍晚补光(18:00-21:00)、午夜补光(23:30-2:30)和凌晨补光(3:30-6:30)3个不同时间段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和分析不同处理下葡萄枝梢状态、叶片质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补光处理的葡萄枝梢长度、粗度、节数以及叶片数量和叶片质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补光处理的单株产量为对照的4~5倍,其中傍晚补光产量最高(14.26 kg),午夜补光次之(13.85 kg),凌晨补光最低(13.17 kg);补光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单穗重和单穗果粒数,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的商品性;不同补光处理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午夜补光中断夜长与凌晨补光、傍晚补光延长日长具有相似的效果。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补光处理促进葡萄枝梢和叶片的生长,为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营养保障和物质基础。研究结果将为海南热区冬春季节葡萄生产技术瓶颈的突破和补光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补光技术 应用效果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