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初探
1
作者 毛金明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林业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是影响林业资源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因素,而病虫害综合治理则是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分析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 林业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是影响林业资源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因素,而病虫害综合治理则是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分析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强调在林业种植的过程中,完善病虫害防治的模式,科学采用先进的栽培种植技术,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栽培 种植技术 病虫害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
2
作者 邱大鹏 《种子科技》 2025年第5期148-150,共3页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农业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提高,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正不断创新。研究了农业种植技术、植保机械、无人机植保...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农业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提高,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正不断创新。研究了农业种植技术、植保机械、无人机植保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治理措施、生态友好型农业管理措施、农作物基因改良以及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关键进展,为植物保护技术应用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期望显著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生态可持续性,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的绿色转型和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技术 病虫害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的综合治理技术探析
3
作者 马小龙 《当代农机》 2025年第7期109-110,共2页
为分析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的综合治理技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综合治理技术在河湖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仅凭单一的治... 为分析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的综合治理技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综合治理技术在河湖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修复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仅凭单一的治理技术,难以提升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的效果和速度,应用综合治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河湖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技术 地下水超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晔 张守红 +4 位作者 李华林 齐元静 张志强 张建军 吴敬东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2057,共16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土资源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型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路径,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明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土资源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型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路径,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明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背景及意义、梳理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辨析了当前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观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框架与技术路线,从理论、技术、措施布局、效益提升、人地关系和谐等视角,凝练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科学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及其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综合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 技术框架体系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安全议题下网络综合治理的问题导向与实践进路
5
作者 许川川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0,共7页
网络综合治理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放眼数智技术深度变革的社会场景,网络空间的思想文化现状高度关涉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多维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和互联网内容建设,... 网络综合治理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放眼数智技术深度变革的社会场景,网络空间的思想文化现状高度关涉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多维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和互联网内容建设,起到了整顿乱象、凝聚共识和营造良性网络氛围的作用。然而,代际变化下的文化盲从风险、信息冲击下的价值混乱难题和复杂舆情中的文化乱象挑战等加剧了网络空间的不稳定性。为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引领,以打造综合治网格局为关键任务,以完善依法治网工作为重要保障,从而以良好的网络文化安全服务于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网络综合治理 数智技术 意识形态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轻、中度镉污染稻田“VIP+n”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唐熙雯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9期145-146,152,共3页
"VIP+n"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控制污染源头、调节土壤pH值、优化田间水分管理、推广低累积镉(Cd)品种加施用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植物提取、秸秆移除和生产改制等技术措施进行土壤重金属治理,主要适用于南... "VIP+n"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控制污染源头、调节土壤pH值、优化田间水分管理、推广低累积镉(Cd)品种加施用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植物提取、秸秆移除和生产改制等技术措施进行土壤重金属治理,主要适用于南方酸性轻、中度Cd污染稻田。该文详细阐述了"VIP+n"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在南方酸性轻、中度重金属Cd污染稻田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后续构建更科学精细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稻米镉 “vip”综合治理技术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方钰宁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该文介绍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对农田水利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采取植被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等多种措施,以便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田产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 该文介绍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对农田水利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采取植被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等多种措施,以便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田产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可以显著保护农田的生态安全、提高农田水利的可持续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农田水利建设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苏鹤 《河南农业》 2024年第5期12-12,23,共2页
蔬菜属高效经济型作物,生产复种指数较高,易出现连作障碍问题,尤其是设施生产,空间相对密闭、内部环境易出现水热失衡及每茬蔬菜生长期较长,连作障碍问题更为突出。河南省是设施蔬菜生产大省,年产量为1600多万t,对河南省蔬菜稳产保供起... 蔬菜属高效经济型作物,生产复种指数较高,易出现连作障碍问题,尤其是设施生产,空间相对密闭、内部环境易出现水热失衡及每茬蔬菜生长期较长,连作障碍问题更为突出。河南省是设施蔬菜生产大省,年产量为1600多万t,对河南省蔬菜稳产保供起到显著作用。但由于部分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长年种植的蔬菜种类较为单一,生产管理较为粗放,造成土壤出现连作障碍问题,制约了河南省设施蔬菜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生产 连作障碍 蔬菜种类 综合治理技术 复种指数 高质量发展 经济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9
作者 李雪娟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5期208-210,共3页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是一种以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和耕作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方法,其目的是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维护...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是一种以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和耕作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方法,其目的是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增加粮食生产。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这一技术具有明显的生态防护效应,可以提高农田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土壤侵蚀带来的各种损失。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今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农田水利建设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耕地综合治理技术示范推广现场会在湖南省岳阳县召开
10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4期11-11,共1页
为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退化耕地治理”要求,进一步推动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2024年4月11—12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湖南省岳阳县召开酸化耕地综合治理技术示范推广现场会,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农业农... 为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退化耕地治理”要求,进一步推动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2024年4月11—12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湖南省岳阳县召开酸化耕地综合治理技术示范推广现场会,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有关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马常宝出席会议并总结讲话。会议指出,开展酸化耕地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耕地保护 综合治理技术 示范推广 具体举措 农业绿色发展 技术人员 岳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山杏、大扁杏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创新与实践
11
作者 周艾君 《河北农机》 202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本研究针对北方地区山杏和大扁杏普遍面临的病虫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技术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引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与环保相结合的策略,本研究旨在提高果树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同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 本研究针对北方地区山杏和大扁杏普遍面临的病虫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技术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引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与环保相结合的策略,本研究旨在提高果树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同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研究选取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杏和大扁杏种植园作为实验基地,通过严格的田间试验和数据分析,发现综合治理技术显著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且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本研究的成果不仅为北方地区山杏和大扁杏的病虫害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也为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病虫害 大扁杏病虫害 综合治理 技术创新 可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制定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框架 被引量:34
12
作者 褚俊英 王浩 +3 位作者 周祖昊 王春懿 张海萍 牛存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4,共7页
针对我国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制定过程中理论和技术框架缺失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探索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制定的基础理论,即宏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中观的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以及微观的“木桶理论”;构建了流域综... 针对我国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制定过程中理论和技术框架缺失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探索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制定的基础理论,即宏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中观的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以及微观的“木桶理论”;构建了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即流域统筹、单元控制、系统均衡;以流域面临的水问题为导向,系统构建了由机理分析、量化模拟、规划集成和方案确定4个关联耦合层次构成的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制定技术框架;对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制定主要层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方案 技术框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与综合治理技术研发 被引量:37
13
作者 蒋勇军 刘秀明 +5 位作者 何师意 何丙辉 谢建平 罗维均 白晓永 肖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92-7097,共6页
深入揭示流域尺度水-土-生资源格局和研发因地制宜的水-土-生治理技术是"十三五"石漠化治理工程的主要瓶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2016YFC0502300)针对... 深入揭示流域尺度水-土-生资源格局和研发因地制宜的水-土-生治理技术是"十三五"石漠化治理工程的主要瓶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2016YFC0502300)针对槽谷区特点,锁定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和五个关键技术,从过程机理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3个层面解剖区域水/土/生物资源分布格局与地质地貌之间的关系,阐明石漠化过程中的相关生态变化机理,因地制宜地研发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地上/下流/漏失阻控与生态恢复技术;研发野生砧木及经济树种互作效应与优化配套技术,构建槽谷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模式并示范推广,为区域生态改善和贫困问题解决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石漠化 综合治理技术 生态恢复 喀斯特槽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忠佩 张桃林 +3 位作者 杨艳生 王兴祥 何园球 曾希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7,共6页
根据试验结果 ,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的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在不同耕作轮作措施下的变异特征 ,提出了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东南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2 1.5 %。水土流失量的年际间差异非常... 根据试验结果 ,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的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在不同耕作轮作措施下的变异特征 ,提出了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东南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2 1.5 %。水土流失量的年际间差异非常大 ,达 18~ 2 0倍 ,季节间的变化则主要受降雨分布、植被覆盖及人为活动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可以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量。采用综合治理技术 ,创造合适的水分和养分条件 ,是快速恢复水土流失区的植被和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渐飞 熊康宁 +1 位作者 苏孝良 周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1,127,共6页
采用SPOT影像(2.5m分辨率),利用3S技术勘察研究了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部分耕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荒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石漠化分布。根据流... 采用SPOT影像(2.5m分辨率),利用3S技术勘察研究了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部分耕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荒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石漠化分布。根据流域上、中、下游段生境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别对发生石漠化的各类土地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治理,以坡耕地林—草、林—粮、粮—草间作及轮作复合经营作为高人口压力下生态建设的突破口,以水资源提取—高位水池—管网调度利用为核心,建立了城郊型混农林草牧(禽)业模式,初步形成引领小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流域内水土流失与石漠化趋势得到遏制,流域土壤流失量减少了32%,人均收入增加了532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土地利用 石漠化 综合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综合治理体系构建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炳旭 董易之 +4 位作者 李文景 全林发 姚琼 徐淑 池艳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03-113,共11页
对近30年来国内外荔枝害虫防治技术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监测预警技术主要用于对荔枝蒂蛀虫、荔枝蝽和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适期的预测;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间伐疏植、回缩修剪、严控冬梢、清理落果、果园生草和间种豆科作物等;生... 对近30年来国内外荔枝害虫防治技术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监测预警技术主要用于对荔枝蒂蛀虫、荔枝蝽和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适期的预测;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间伐疏植、回缩修剪、严控冬梢、清理落果、果园生草和间种豆科作物等;生物防治技术包括释放天敌昆虫和施用生物农药等,人工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是目前荔枝上较为成功的“以虫治虫”例子,B.t.和绿僵菌制剂等生物农药对荔枝鳞翅目食叶害虫低龄幼虫有一定的防效;物理防治技术包括色诱、性诱、灯光诱杀和干扰等;化学防治仍是目前防治荔枝害虫最重要的手段,但正式登记的只有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除虫脲等药剂,而防效更好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等药剂尚有待登记。根据多年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提出在荔枝开花前和谢花后各施药1次以防治多种害虫为害或压低虫口基数;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对于荔枝蒂蛀虫要贯彻“兼前-抓中-控后”和“成虫、卵和初孵幼虫一起杀”的防控策略,在幼果期通过预测预报确定其防治适期可提高防效和减少施药次数;果实及时采收、采后及时修剪,保秋梢、控冬梢和冬季清园等措施都有助于压低虫口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害虫 防治技术 监测预警 综合治理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综合治理的多维嵌套理论与技术体系 被引量:24
17
作者 褚俊英 周祖昊 +1 位作者 王浩 戴东宸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3,共6页
在分析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构建了流域综合治理系统的多维嵌套理论构架,即主要体现在时间维、空间维、要素维、过程维以及调控维5个维度的耦合关联,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的三大关键技术体系:机理辨... 在分析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构建了流域综合治理系统的多维嵌套理论构架,即主要体现在时间维、空间维、要素维、过程维以及调控维5个维度的耦合关联,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的三大关键技术体系:机理辨识技术体系、定量综合模拟技术体系以及优化决策技术体系,旨在为我国流域综合治理实践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流域综合治理 多维嵌套构架 关键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CAD技术的广西天等县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初步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闫妍 胡宝清 +1 位作者 苏广实 王雷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85-29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平,利用3S-CAD技术对广西天等县岩溶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设计以RS技术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解译,以GIS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分析和输出,以GPS对样地等进行定位,以CAD技术进行工程制图... 为进一步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平,利用3S-CAD技术对广西天等县岩溶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设计以RS技术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解译,以GIS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分析和输出,以GPS对样地等进行定位,以CAD技术进行工程制图,并以小山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设计为例,通过提取该流域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空间分析,然后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确定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主要由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水利水保、草食畜牧组成,其中,封山育林805hm2,人工造林46hm2,水利水保工程引水渠7 462m,草食畜牧业面积330m2。工程总体布置点线面相结合,林草植被工程、水利水保工程和草食畜牧业工程分布配套,与传统的方法相比,3S-CAD技术具有设计速度快,工程布局科学合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CAD技术 石漠化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广西天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被引量:18
19
作者 薛德平 赵杰 范德兴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了解决工作面采掘期间瓦斯突出危险性和瓦斯超限问题,对杜儿坪煤矿62510综采工作面的瓦斯地质赋存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掘进预抽+回采工作面预抽+高低位倾向顶板裂隙钻孔抽采+联络巷密闭埋管采空区抽采"的瓦斯综合治理... 为了解决工作面采掘期间瓦斯突出危险性和瓦斯超限问题,对杜儿坪煤矿62510综采工作面的瓦斯地质赋存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掘进预抽+回采工作面预抽+高低位倾向顶板裂隙钻孔抽采+联络巷密闭埋管采空区抽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使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的瓦斯体积分数稳定在0.15%~0.30%,同时工作面单台抽采泵站瓦斯抽采混合量为15.95 m3/min,抽采率为6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顶板裂隙 顺层钻孔 综合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金安 吕环照 王启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系统调查莲藕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选用抗病虫品种为重点,协调使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技术,控制使用化学防治”的莲藕病虫害综... 在系统调查莲藕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选用抗病虫品种为重点,协调使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技术,控制使用化学防治”的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并将研究获得的各项防治技术运用于莲藕各生育期主要病虫的防治之中,然后选用各生育期主要病虫的最佳防治组合进行综合组装,形成通用于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病虫害 发生规律 综合治理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