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_3N-hBN体系合成cBN单晶“V”形区的相变热力学 被引量:5
1
作者 吕美哲 许斌 +2 位作者 杨红梅 郭晓斐 温振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1-307,共7页
利用静态高温高压触媒法合成优质cBN单晶,合成温度和压强范围形成一"V"形区域。从Gibbs自由能(△G)角度分析了采用Li3N为触媒合成cBN单晶时,不同物相在"V"形区及其扩大区域(1600~2200 K、4.8~6.0 GPa)内向cBN相变... 利用静态高温高压触媒法合成优质cBN单晶,合成温度和压强范围形成一"V"形区域。从Gibbs自由能(△G)角度分析了采用Li3N为触媒合成cBN单晶时,不同物相在"V"形区及其扩大区域(1600~2200 K、4.8~6.0 GPa)内向cBN相变的可能性。分别计算了高温高压下hBN+Li3N→Li3BN2、hBN→cBN和Li3BN2→cBN+Li3N三个反应的△G。结果表明:在"V"形区及其扩大区域内,前二个反应的△G均为负值,分别为-35^-10 kJ/mol和-25^-19kJ/mol;而第三个反应的△G有正有负,其正值范围形成了一个温度、压强的"V"形区域。该"V"形区基本覆盖了以前文献中提到的"V"形区。这说明在合成优质cBN单晶的温度压强范围内,Li3BN2稳定存在,不能分解出cBN。Li3N触媒体系内的cBN可能源自hBN的直接相变,而非Li3BN2的分解。但分析表明Li3BN2促进了hBN→cBN的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N单晶 “v”形区 相变热力学 Gibbs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Si对纯Fe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友进 贾晓鹏 马红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97-1699,共3页
研究了添加剂Si对纯Fe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实验中将一定比例的无定形Si粉直接添加到Fe-C粉末体系中并均匀混合,利用高温高压条件,进行掺Si合成金刚石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体系中Si的掺入,合成金刚石的最低压力点及温度明显... 研究了添加剂Si对纯Fe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实验中将一定比例的无定形Si粉直接添加到Fe-C粉末体系中并均匀混合,利用高温高压条件,进行掺Si合成金刚石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体系中Si的掺入,合成金刚石的最低压力点及温度明显降低,"V"形区发生了移动;并且考察了Fe-C、Fe-Si-C两种体系中合成金刚石的情况;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发现Fe-Si-C体系合成出的晶体晶形完整,且多为八面体,颜色比Fe-C体系合成的晶体要浅,经红外光谱检测,Fe-Si-C体系合成出的晶体含氮量明显低于Fe-C体系所合成的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金刚石 “v”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条与长丝间距对Sirofil成纱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钱军 余燕平 +1 位作者 俞建勇 王善元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分析了Sirofil纺纱过程中“V”形区的动态变化及粗纱须条与长丝间距大小对“V”形区形状和单纱受力的影响,认为间距增大会使“V”形区夹角增大、单纱段长度变长,并以此为依据,保持其他工艺参数不变,改变粗纱与长丝间距大小,试纺Sirofil... 分析了Sirofil纺纱过程中“V”形区的动态变化及粗纱须条与长丝间距大小对“V”形区形状和单纱受力的影响,认为间距增大会使“V”形区夹角增大、单纱段长度变长,并以此为依据,保持其他工艺参数不变,改变粗纱与长丝间距大小,试纺Sirofil纱,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比较讨论间距大小对Sirofil成纱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间距增大,成纱直径系数趋小、毛羽减少、强伸性与条干均呈非单调性变化;综合考虑成纱结构和性能,在其他参数相同时,Sirofil最佳成纱间距为12~1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距 SIROFIL纱 “v”形区 成纱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