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逆向”流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玥弢
仲伟周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人口"逆向迁移流动现象,是与城市化的人口集聚效应相悖的人口逆流现象。人口的迁移流动必然给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必然给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影响,近年,出现的"非转农"现象即是人口"逆向"迁移...
人口"逆向迁移流动现象,是与城市化的人口集聚效应相悖的人口逆流现象。人口的迁移流动必然给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必然给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影响,近年,出现的"非转农"现象即是人口"逆向"迁移流动的具体表现之一。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纷纷申请农村户口,东南沿海人口的"双向流动",中西部地区"引凤回巢"政策吸引返乡落户等现实问题,从根源上探究"农转非"现象出现的动因,通过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各项城市化政策,提出要继续调整城乡发展战略,实现平衡发展,深化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改革,以期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转农
人口“逆向”迁移流动
制度政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的城市化:争论与思考
被引量:
12
2
作者
蔡继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偏重于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而言,所强调的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无论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工业化进程,也无论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都严重滞后。鉴于土地...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偏重于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而言,所强调的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无论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工业化进程,也无论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都严重滞后。鉴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采取以特大和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模式,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农民自主推进城市化进程,用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取代所有制歧视,并相应建立保护基本农田的机制、土地开源节流机制和加快人口城市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镇化
城市群
以人为本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
农民自主型城市化
用途管制
物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战略应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
被引量:
40
3
作者
蔡继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79,共4页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这一战略与12年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这一战略与12年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显然,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当务之急是加快2.8亿农民工的市民化,并争取在2050年全面现代化实现之时,使真实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只有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并完成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村户均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把振兴乡村的战略落到实处,为农业现代化逐步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
人地矛盾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民消费空间转向及其对“人的城镇化”作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吴业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9,共10页
农村改革后,农业劳动力外流和农村空间结构调整使农民消费空间出现"内萎缩""外转移"特点,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乡村消费空间,农民物质消费空间、文化消费空间、服务消费空间纷纷向城镇转移并...
农村改革后,农业劳动力外流和农村空间结构调整使农民消费空间出现"内萎缩""外转移"特点,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乡村消费空间,农民物质消费空间、文化消费空间、服务消费空间纷纷向城镇转移并使多数农民拥有城乡双重消费空间。农民消费空间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具有耦合关系,它是"人的城镇化"的先决条件和实现手段。如此,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差,增加城市低端消费空间,开放城镇服务空间,不仅能推动农民消费空间城镇化发展,而且可以以此为引擎和纽带,促进城乡空间对接和居民互动,进而促进人的城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消费空间
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民市民化模式及其法律应对
被引量:
5
5
作者
黄爱教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农民市民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是权利张扬、权利意识觉醒的社会,农民市民化实质上是农民权利张扬的过程,是农民权利社会化的重要体现。基于权利视野,比较分析农民市民化的国...
农民市民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是权利张扬、权利意识觉醒的社会,农民市民化实质上是农民权利张扬的过程,是农民权利社会化的重要体现。基于权利视野,比较分析农民市民化的国际模式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应选取权利普适型模式,切实保障农民权利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现代化
权利
法律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城市化与居住空间再生产——以昆明和重庆的“农转城”为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农转城"不仅仅是土地和"人"的城市化,还涉及居住空间的社会再生产以及"人"与"空间"的有效融合问题。以微观的、日常生活的视角来考察"农转城"之后的居住区,本文分析了以下三种不同...
"农转城"不仅仅是土地和"人"的城市化,还涉及居住空间的社会再生产以及"人"与"空间"的有效融合问题。以微观的、日常生活的视角来考察"农转城"之后的居住区,本文分析了以下三种不同居住空间对搬迁后农民生活的影响和再造:1.农民被迁至更边缘的地区但保留了传统的居住方式和社区;2.农民与开发商协调重建了高层楼房的居住小区,改变了居住方式但保留了原先的社区;3.农民被安置在新建的经济适用房小区,既改变了居住格局又改变了社区生活。作为欧盟"城镇化中国:中国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一部分,1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居民的生活环境、邻里关系、社区重建、基层治理以及冲突解决(尤其是拆迁农民与当地居民的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以作为空间生产主体的"农转城"居民、物业以及社区组织为核心,来探讨"农转城"的居住空间改变和再生产过程,以及在快速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空间再造所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转城
日常生活
空间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进城农民工的类型差异与政府政策实施
7
作者
李英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6-60,共5页
根据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性质和处境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各种类型农民工的处境和地位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也不尽相同。城市政府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政策,不仅有助干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有利于...
根据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性质和处境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各种类型农民工的处境和地位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也不尽相同。城市政府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政策,不仅有助干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有利于发挥他们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类型差异
政府政策
中国
城市政府
就业工作
生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被引量:
198
8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0,共26页
农民工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安排下,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在全国11个省(区、市)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报...
农民工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安排下,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在全国11个省(区、市)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报告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作用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针对农民工存在的十大方面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并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与改善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等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方面阐明了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二元结构
城乡统筹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英洪
《农业工程》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快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北京应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是空间布局合理的城市化,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城市化,是善待外来人口的城市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城市化,是生态环境友好的城市化,是发展民主法治的城市化。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以人为本
农民权益
外来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逆向”流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玥弢
仲伟周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D051)
文摘
人口"逆向迁移流动现象,是与城市化的人口集聚效应相悖的人口逆流现象。人口的迁移流动必然给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必然给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影响,近年,出现的"非转农"现象即是人口"逆向"迁移流动的具体表现之一。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纷纷申请农村户口,东南沿海人口的"双向流动",中西部地区"引凤回巢"政策吸引返乡落户等现实问题,从根源上探究"农转非"现象出现的动因,通过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各项城市化政策,提出要继续调整城乡发展战略,实现平衡发展,深化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改革,以期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进程。
关键词
非转农
人口“逆向”迁移流动
制度政策因素
Keywords
“urban people turn to farmers”
Population“Reverse”Migration flow
Institutional Policy Factors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的城市化:争论与思考
被引量:
12
2
作者
蔡继明
机构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文摘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偏重于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而言,所强调的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无论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工业化进程,也无论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都严重滞后。鉴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采取以特大和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模式,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农民自主推进城市化进程,用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取代所有制歧视,并相应建立保护基本农田的机制、土地开源节流机制和加快人口城市化的机制。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镇化
城市群
以人为本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
农民自主型城市化
用途管制
物权法
Keywords
urban
ization
urban
and county
urban
agglomeration
people
-oriented
government-oriented
urban
ization
farmers
" autonomy
urban
ization
use control
the property law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战略应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
被引量:
40
3
作者
蔡继明
机构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79,共4页
文摘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这一战略与12年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显然,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当务之急是加快2.8亿农民工的市民化,并争取在2050年全面现代化实现之时,使真实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只有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并完成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村户均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把振兴乡村的战略落到实处,为农业现代化逐步创造条件。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
人地矛盾
新型城镇化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sues on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people
-land contradiction
new
urban
ization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消费空间转向及其对“人的城镇化”作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吴业苗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国家治理与政府创新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阈下‘人的城镇化’实践问题与体制创新研究"(15ASH015)
文摘
农村改革后,农业劳动力外流和农村空间结构调整使农民消费空间出现"内萎缩""外转移"特点,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乡村消费空间,农民物质消费空间、文化消费空间、服务消费空间纷纷向城镇转移并使多数农民拥有城乡双重消费空间。农民消费空间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具有耦合关系,它是"人的城镇化"的先决条件和实现手段。如此,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差,增加城市低端消费空间,开放城镇服务空间,不仅能推动农民消费空间城镇化发展,而且可以以此为引擎和纽带,促进城乡空间对接和居民互动,进而促进人的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农民消费空间
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Keywords
farmer
's consumption space
people
-centered
urban
ization
New
urban
ization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市民化模式及其法律应对
被引量:
5
5
作者
黄爱教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2007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法律规制研究--以山东为例"。
文摘
农民市民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是权利张扬、权利意识觉醒的社会,农民市民化实质上是农民权利张扬的过程,是农民权利社会化的重要体现。基于权利视野,比较分析农民市民化的国际模式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应选取权利普适型模式,切实保障农民权利的实现。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现代化
权利
法律应对
Keywords
turn
farmers
into
urban
residents
modernization
rights
countermeasures in law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城市化与居住空间再生产——以昆明和重庆的“农转城”为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慧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50,共8页
文摘
"农转城"不仅仅是土地和"人"的城市化,还涉及居住空间的社会再生产以及"人"与"空间"的有效融合问题。以微观的、日常生活的视角来考察"农转城"之后的居住区,本文分析了以下三种不同居住空间对搬迁后农民生活的影响和再造:1.农民被迁至更边缘的地区但保留了传统的居住方式和社区;2.农民与开发商协调重建了高层楼房的居住小区,改变了居住方式但保留了原先的社区;3.农民被安置在新建的经济适用房小区,既改变了居住格局又改变了社区生活。作为欧盟"城镇化中国:中国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一部分,1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居民的生活环境、邻里关系、社区重建、基层治理以及冲突解决(尤其是拆迁农民与当地居民的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以作为空间生产主体的"农转城"居民、物业以及社区组织为核心,来探讨"农转城"的居住空间改变和再生产过程,以及在快速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空间再造所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
城市化
农转城
日常生活
空间实践
Keywords
urban
ization
farmers
-
turn
ed-residents
everyday life
space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进城农民工的类型差异与政府政策实施
7
作者
李英东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6-60,共5页
文摘
根据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性质和处境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各种类型农民工的处境和地位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也不尽相同。城市政府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政策,不仅有助干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有利于发挥他们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类型差异
政府政策
中国
城市政府
就业工作
生活状况
Keywords
farmer
-
turn
ed workers,
urban
government, policy chioce
分类号
D422.8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被引量:
198
8
机构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0,共26页
文摘
农民工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安排下,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在全国11个省(区、市)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报告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作用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针对农民工存在的十大方面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并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与改善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等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方面阐明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农民工
二元结构
城乡统筹
劳动力转移
Keywords
farmer
-
turn
ed workers
dual structur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ransfer of labor force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英洪
机构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9CKS012)
文摘
在快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北京应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是空间布局合理的城市化,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城市化,是善待外来人口的城市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城市化,是生态环境友好的城市化,是发展民主法治的城市化。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以人为本
农民权益
外来人口
Keywords
New
urban
ization,
people
-oriented,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Transient population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逆向”流动研究
吴玥弢
仲伟周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的城市化:争论与思考
蔡继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乡村振兴战略应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
蔡继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农民消费空间转向及其对“人的城镇化”作用
吴业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农民市民化模式及其法律应对
黄爱教
《重庆社会科学》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代中国城市化与居住空间再生产——以昆明和重庆的“农转城”为例
张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进城农民工的类型差异与政府政策实施
李英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9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张英洪
《农业工程》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