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NA技术在河流水库生境鱼类多样性评估中的应用——以重庆玉滩湖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子伟 谢浪 +5 位作者 刘寒文 邓华堂 田辉伍 薛洋 陈大庆 段辛斌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6-1105,共10页
玉滩湖是重庆市西部四大供水工程之一,有2条入河河流,是一个典型的多栖境生态系统。截至目前,尚未见玉滩湖鱼类组成和多样性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环境DNA(eDNA)技术,与传统鱼类网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玉滩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和... 玉滩湖是重庆市西部四大供水工程之一,有2条入河河流,是一个典型的多栖境生态系统。截至目前,尚未见玉滩湖鱼类组成和多样性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环境DNA(eDNA)技术,与传统鱼类网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玉滩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探索eDNA技术在河流水库生境鱼类多样性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应用eDNA技术共检测出鱼类36种,隶属于4目11科32属,物种相对序列丰度分析发现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相对丰度较高;传统鱼类网具调查共检测出21种鱼类,隶属于3目9科20属。eDNA技术与传统鱼类网具调查共检测出鱼类42种,其中15种为共有物种,占传统鱼类网具调查鱼类总数的71.43%。基于序列丰度的α和β多样性分析表明,湖区、河口和入库缓冲区鱼类组成和多样性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河口和入库缓冲区的鱼类多样性高于湖区。综上,eDNA技术在鱼类物种检出率上高于传统鱼类网具调查,eDNA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无损伤性鱼类资源监测辅助手段,在河流水库生境资源监测中进一步增加监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滩湖 EDNA 鱼类多样性 河流水库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干流藻密度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及蓝藻水华防控策略研究
2
作者 钟宇 尚可 +6 位作者 田石强 李耀宇 付广义 陈颖 郭晶 李濠 苏樑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为研究湖库型河流藻密度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选取湘江干流5个典型区段18个国控、省控断面,通过采样分析、数据收集等方式获取藻密度、优势门类、微囊藻毒素、水质(总磷、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水文(流速)、气象(气温、降雨量、... 为研究湖库型河流藻密度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选取湘江干流5个典型区段18个国控、省控断面,通过采样分析、数据收集等方式获取藻密度、优势门类、微囊藻毒素、水质(总磷、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水文(流速)、气象(气温、降雨量、风速)等数据,分析湘江各区段水质特征及水华发生现状,研究环境因子对藻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湘江干流5个典型区段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但流经衡阳段时,污染物浓度有所升高;湘江各区段优势门类均为蓝藻门,微囊藻毒素均未检出;藻密度除株洲段在6月达到最大值外,其他区段均为9月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表明,藻密度与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流速、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水质、水文和气象条件均影响蓝藻水华发生,其中总磷、降水量、气温对藻密度的影响较大。基于环境因子对藻密度的影响,从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管控外源污染输入、加强水动力控制、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等方面提出蓝藻水华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湖库型河流 饮用水安全 蓝藻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湖碳酸盐岩油藏勘探突破与启示
3
作者 王必金 包汉勇 +5 位作者 吴世强 刘爱武 郭丽彬 俞映月 徐毓珠 赵文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历经60年勘探,资源探明率达70%以上,常规砂岩油藏勘探程度高,潜江组盐湖碳酸盐岩发育,研究和勘探程度低,是潜在的重要增储领域。通过加强岩相学、测井解释等基础研究,开展老井资料重新认识,认为潜江组湖相碳酸盐岩在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历经60年勘探,资源探明率达70%以上,常规砂岩油藏勘探程度高,潜江组盐湖碳酸盐岩发育,研究和勘探程度低,是潜在的重要增储领域。通过加强岩相学、测井解释等基础研究,开展老井资料重新认识,认为潜江组湖相碳酸盐岩在纵向上多个层位发育,累计厚度超百米。识别出颗粒碳酸盐岩、泥晶碳酸盐岩、颗粒混积岩和细粒混积岩4类主要岩石类型,平面上碳酸盐岩有利区呈环带分布;开展成藏条件的再认识,潜江组泥晶碳酸盐岩和颗粒混积岩为潜江组优质烃源岩,以及颗粒碳酸盐岩和颗粒混积岩为优质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岩相控藏,储集物性控富”的油气富集特征。研究新认识指导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气勘探,在潭口地区和钟市地区连续取得突破,具有超亿吨资源潜力,成为勘探增储的现实接替新领域。通过勘探实践得到4点重要启示,对深化江汉盆地盐湖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以及东部类似断陷盆地新领域的扩大勘探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 盐湖 潜江组 碳酸盐岩油藏 成藏认识 勘探突破 重要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尾消落带生态综合修复技术与应用
4
作者 朱仔伟 钟文军 +3 位作者 廖伟 梅雅茹 赵玉枭 冯激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水陆频繁变动的库尾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和湿地功能退化,是水库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域。当前应对“夏高水,秋冬长旱”的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效果并不理想。在景德镇市玉田湖库尾消落带应用林泽生态系统构建和生境多样化再造的综合修... 水陆频繁变动的库尾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和湿地功能退化,是水库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域。当前应对“夏高水,秋冬长旱”的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效果并不理想。在景德镇市玉田湖库尾消落带应用林泽生态系统构建和生境多样化再造的综合修复技术,在消落带设置低堰碟形湖和生境岛,低堰和生境岛以中山杉等乔木优化构建林泽生境,林下搭配灌木,构建了近自然的“乔-灌-草”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林泽-生境再造综合修复技术实施后消落带湿地功能得到恢复,玉田湖区域景观质量得到提升,消落带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达1.69,库尾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明显。该修复模式可为亚热带湖库库尾消落带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尾消落带湿地 综合修复模式 林泽构建 生境多样化 生态修复 玉田湖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单元智能划分的湖泊-三角洲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
5
作者 赵天沛 赵勇 +4 位作者 谭茂金 李久娣 李博 王安龙 叶俊琦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6,共9页
在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且孔隙类型多样、渗透率低,此类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面临挑战。渗透率是储层评价和产能预测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渗透率测井解释方法精度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这一难题,分析了影响... 在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且孔隙类型多样、渗透率低,此类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面临挑战。渗透率是储层评价和产能预测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渗透率测井解释方法精度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这一难题,分析了影响储层渗透性的微观因素(孔隙结构)和宏观因素(流动单元),而且孔隙结构与流动单元密切相关,提出了岩石类型与流动单元指数(FZI)大小分类构建渗透率模型的方法。首先,分析岩心实验结果,确定岩石类型,计算岩心流动单元指数并利用累计频率法进行类型细分,针对每种类型构建相应的渗透率模型。然后,选取敏感测井实验构建标签,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构建最佳模型,预测储层流动单元指数。最后,将孔隙度测井和流动单元指数代入相应的分类模型,计算出渗透率。将该方法应用于XH凹陷HG组低孔、低渗储层的渗透率预测进行应用,渗透率预测对数误差约为0.18,比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直接预测渗透率的效果好。新的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包括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和基于机理或知识驱动的物理模型构建,体现了数模双驱智能思想,显著提高了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精度,为其他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渗透率预测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三角洲沉积 致密砂岩储层 流动单元指数 深度神经网络 数模双驱智能 渗透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晔 张守红 +4 位作者 李华林 齐元静 张志强 张建军 吴敬东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2057,共16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土资源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型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路径,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明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土资源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型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路径,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明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背景及意义、梳理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辨析了当前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观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框架与技术路线,从理论、技术、措施布局、效益提升、人地关系和谐等视角,凝练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科学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及其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综合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 技术框架体系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谷歌地球引擎和多维特征集构建的艾比湖流域长时序景观分类模型
7
作者 雷焯越 蒲智 周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
以新疆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域,整合历史遥感影像数据与现场地表特征考察,将艾比湖流域景观类型划分为6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以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提供的艾比湖流域2002—2023年(2002、2008、2013、2018、2... 以新疆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域,整合历史遥感影像数据与现场地表特征考察,将艾比湖流域景观类型划分为6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以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提供的艾比湖流域2002—2023年(2002、2008、2013、2018、2023年)的陆地卫星(Landsat)影像为基础数据源,以艾比湖流域长时序景观分类为评价指标,光谱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归一化水体指数、归一化建筑指数)、地形特征(海拔、坡度、坡向)、纹理特征(角二阶矩阵、对比度、相关性、熵、协方差、逆方差、总和平均值)为影响因素,从光谱指数、地形特征、纹理特征三个角度构建并筛选最优多维特征模型;分别运用分类回归树(CART)、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树(GBT)、支持向量机(SVM)机器学习算法,对艾比湖流域长时序景观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对比4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精度,遴选最适用于艾比湖流域的景观分类模型。结果表明:(1)应用谷歌地球引擎云计算平台,能够高效处理、分析及可视化研究区近22 a的景观分类结果。(2)3类特征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光谱指数(31.52%)、地形特征(17.18%)、纹理特征(3.83%)。地形特征在单一特征中分类精度最高;光谱特征联合纹理特征,在双特征配置中对提高研究区景观分类精度呈现出较好效果;而整合光谱指数、地形特征、纹理特征的模型,能够在任一特征组合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研究区景观分类模型精度。(3)4种分类算法融合光谱、地形、纹理特征,分类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分类回归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在5期(2002、2008、2013、2018、2023年)影像中的总体分类精度不低于93%,卡帕系数(Kappa)不低于0.92,最适用于艾比湖流域景观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分类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艾比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产水服务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赛超 薛万来 +5 位作者 吴卿 范霄寒 李文忠 朱莎莎 刘小丹 刘可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7,共10页
产水服务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类型之一,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分析其上游流域产水服务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对保障首都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产水量模型,对研究区密云水库上游流域2000年、2010年... 产水服务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类型之一,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分析其上游流域产水服务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对保障首都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产水量模型,对研究区密云水库上游流域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产水量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并采用多情景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对产水量时空变化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产水量空间格局变化较大,整体趋势由西高东低变为东高西低,产水量最大值为2010年的8.87×10^(8)m^( 3);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水能力依次为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水域;降水量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研究区产水量时空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降水量对产水量空间异质性解释力较弱,但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产水量空间异质性的解释力显著增加,表明其对产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产水量 地理探测器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蓝藻藻华防治原理及原位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文鑫茹 张立秋 封莉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8,I0007,共10页
受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持续影响,湖库蓝藻藻华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藻类生长特性分析藻华防治原理,结合国内外典型治理案例总结了常见湖库原位控藻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优劣,提出了相关技术发展的... 受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持续影响,湖库蓝藻藻华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藻类生长特性分析藻华防治原理,结合国内外典型治理案例总结了常见湖库原位控藻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优劣,提出了相关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蓝藻藻华治理需要实现技术完善、革新与综合运用。一方面,防控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不同水体条件制定预防、应急、维稳的一体化策略,以实现湖库长期控藻与水质改善的目标;另一方面,开发绿色经济、高效稳定的藻华治理技术是原位防治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中化感物质缓释微球技术作为一项生态友好型治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加快实际应用转化,推动解决湖库藻华治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 蓝藻藻华 原位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lls Lake水库内溶解物输运模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杰 林晶 吴增茂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3-420,共8页
溶解物在水库内的输运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研究水库内物质输运的过程和机制,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Falls Lake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EFDC三维数值模型对物质在水库内的输运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示踪物平均年龄和滞留时间的分布以... 溶解物在水库内的输运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研究水库内物质输运的过程和机制,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Falls Lake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EFDC三维数值模型对物质在水库内的输运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示踪物平均年龄和滞留时间的分布以及变化。结果显示:理想状态下,流量决定溶解物的输运过程;实际情况中,除流量外,水库的即时蓄水量是影响输运过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水库结构和径流分布是导致示踪物在各区域局地滞留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llslake水库 物质输运 平均年龄 滞留时间 EFD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型水源地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启佳 马千里 +6 位作者 苟婷 梁荣昌 陈思莉 黄大伟 赵瑞 冯雁辉 姚玲爱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405,共16页
湖库型水源地不同水域(取水口、湖/库区、湾区)对蓝藻水华灾害的容忍度以及对生态安全的需求具有空间异质性,对应急处置技术的过程选择与实际应用提出更为精准的技术要求.当前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种类繁多,面对湖库型水源地蓝藻水华暴... 湖库型水源地不同水域(取水口、湖/库区、湾区)对蓝藻水华灾害的容忍度以及对生态安全的需求具有空间异质性,对应急处置技术的过程选择与实际应用提出更为精准的技术要求.当前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种类繁多,面对湖库型水源地蓝藻水华暴发的特殊情景,如何针对不同水域选择高效且安全的应急处置技术是应急主体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本文首先从藻水快速分离、环境因素调节与生理生长抑制三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当前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的理论基础,为技术筛选与应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按照空间异质性对湖库水源地不同处置区域进行划分,为高敏感取水口水域推荐拦截、打捞、过滤与引清调度等处置技术,为湖/库区梳理曝气推流、加压控藻、超声波、气浮与磁分离等处置技术,为湾区总结絮凝、改性粘土、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植物化感与微生物控藻等处置技术;最后,综合比选各项技术在不同水域施用的技术要求、技术优点、作用时间与应用成本等,为湖库型水源地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筛选与应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型水源地 蓝藻水华 应急处置 区域控藻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洞庭湖水系分形维数值与地质灾害关联性研究
12
作者 胡梓悦 张润鑫 +1 位作者 马悦 彭年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4-545,共12页
洞庭湖流域作为长江中游的生态屏障,其水系结构形态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耦合机制,日益成为亟须深入研究的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命题。本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洞庭湖水系流域分形维... 洞庭湖流域作为长江中游的生态屏障,其水系结构形态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耦合机制,日益成为亟须深入研究的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命题。本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洞庭湖水系流域分形维数值(D值)进行研究,并结合该地区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分布密度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洞庭湖总体水系的分形维数值为1.65,该流域地貌处于侵蚀发育阶段的壮年期,流域水系分形维数值呈递增同心圆结构分布。其中,湘江和沅江流域的分形维数值大于1.70,河网结构复杂,支流多且流量大;资水流域和澧水流域及洞庭湖环湖区的分形维数值为1.62~1.65,河网结构简单,支流较少且流量小,反映出两者在地形地貌、岩性组成和水文特征方面的显著差异。通过灾害关联性研究表明,分形维数值越高,流域水系越复杂,河流对地表的切割和岩层的侵蚀作用越显著,从而更易诱发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水系 分形维数值 地质灾害 侵蚀作用 滑坡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峰湖建设对区域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童锦施 周向阳 +1 位作者 任东兴 赵珊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6,共13页
大型水库建设将改变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喀斯特区域建成的大型水库万峰湖为对象,基于高分辨率降水产品,分析水库建设前后区域平均降水量的年、季变化特征,对比建库前后降水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水汽输送通量及路径、水库建设、地形... 大型水库建设将改变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喀斯特区域建成的大型水库万峰湖为对象,基于高分辨率降水产品,分析水库建设前后区域平均降水量的年、季变化特征,对比建库前后降水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水汽输送通量及路径、水库建设、地形特征因子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峰湖建设后局地降水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明显改变,降水量的改变在不同季节也有所差异:夏秋季降水表现为减小、而春冬季表现为增加的特征;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贡献度分析表明水汽输送通量及路径方向是影响该区域降水的主导因子,建库后相对水库距离对研究区降水的重要性略有增强,反映出来自水库的陆源水汽贡献度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对于水库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洪旱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库 区域降水 时空变化 影响机制 万峰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额洪量分配的防洪排涝联合调度模型
14
作者 覃馨漫 徐斌 +7 位作者 王慧丽 杨雪松 杨富宝 蒋佳怡 谭佳颖 李泽坤 李江缘 李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2-580,共9页
水库-湖泊系统防洪排涝调度本质是大系统、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直接建模求解效率低且解集过大。针对水库-湖泊系统防洪排涝的问题提出超额洪量的概念以及大、中、小不同量级与空间组成的洪水超额洪量分配原则,将防洪排涝多目标优化问... 水库-湖泊系统防洪排涝调度本质是大系统、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直接建模求解效率低且解集过大。针对水库-湖泊系统防洪排涝的问题提出超额洪量的概念以及大、中、小不同量级与空间组成的洪水超额洪量分配原则,将防洪排涝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构建基于超额洪量分配的水库-湖泊系统防洪排涝联合调度模型。以巢湖流域为例,选取历史典型洪水过程进行模拟与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量级大小的洪水,该模型调度在实现水库与湖泊蓄洪安全均衡、控制湖泊水位不超警、缩减流域淹没损失方面均优于现行调度规则。本研究可为水库-湖泊系统防洪排涝联合调度提供一种新建模与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湖泊系统 超额洪量分配 防洪排涝 联合调度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小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例
15
作者 孙店泰 王昕 +2 位作者 姜欣 吴元超 刘玉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07,共7页
为了掌握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的流域面源污染现状,探讨区域污染物排放风险及防控对策,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研究区,采用输出系数法结合等标污染负荷强度,对研究区2022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分布特征进行估算和分析,划分污染排... 为了掌握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的流域面源污染现状,探讨区域污染物排放风险及防控对策,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研究区,采用输出系数法结合等标污染负荷强度,对研究区2022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分布特征进行估算和分析,划分污染排放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偏低,高污染地区主要位于流域上游;研究区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源,生活源和种植源污染排放相对较少,养殖源主导区域占比较高且多分布于流域上游;研究区污染风险呈现由下游(西南部)至上游(东北部)递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等标污染负荷强度 山丘区小流域 乔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草狗牙根生态堤防草坪工程实践与管理技术
16
作者 沈发兴 付方林 +3 位作者 刘洪光 昝玉亭 徐燕星 肖胜生 《草学》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翡翠草”为暖季型狗牙根属矮生百慕大新颖草坪草种,2012年于生产中选育,经10年繁殖推广,建植面积超过2000万m^(2),受到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广大地区建植单位好评。该品种表现适应性强、蔓延迅速、草层低矮、叶色为罕见的墨绿色(水肥充足... “翡翠草”为暖季型狗牙根属矮生百慕大新颖草坪草种,2012年于生产中选育,经10年繁殖推广,建植面积超过2000万m^(2),受到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广大地区建植单位好评。该品种表现适应性强、蔓延迅速、草层低矮、叶色为罕见的墨绿色(水肥充足时呈淡蓝色)、节短、叶短宽、较耐高温干旱、再生力强,适于河湖生态堤防和城市绿化建设。通过2.5 a鄱阳湖区生态堤防草坪建设的观察研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该草种的性状特征、草坪轻简节本管理技术,为翡翠草生态堤防草坪推广示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草 狗牙根 鄱阳湖区 生态堤防 建植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洲滩植被淹没时间变化对其分布格局的影响
17
作者 陈前 邹业爱 +5 位作者 田恬 刘派 张雨河 李峰 田茂军 肖妮娜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6-1856,共11页
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以来,洞庭湖湿地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影响了湿地植被的分布格局。然而,水文情势与植被分布格局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相关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方法分析了1995—2022年洞庭湖湿地植... 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以来,洞庭湖湿地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影响了湿地植被的分布格局。然而,水文情势与植被分布格局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相关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方法分析了1995—2022年洞庭湖湿地植被格局时空演变,并结合水文数据,探讨了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洲滩植被淹没时间变化对其分布格局的影响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东、西、南洞庭湖水位年际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三峡工程运行导致洞庭湖年均水位持续下降,平均下降幅度超过0.3 m,年内最高水位下降超过0.6 m,西、南洞庭湖高水位持续时间缩短,并逐渐向低水位转移;2) 1995—2022年,洞庭湖湿地植被面积不断增加,湿地植被整体呈正向演替趋势,具体表现为芦苇群落侵占苔草群落,苔草群落侵占光滩;3)与三峡工程运行前相比,运行后光滩→苔草、苔草→芦苇两个正向演替区域的淹没时间极显著下降,而苔草→光滩与芦苇→苔草这两个逆向演替区域淹没时间增加,但变化不显著,这表明淹没时间下降可能是洞庭湖湿地植被正向演替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演替 三峡工程 时空演变 水文变化 遥感监测 水文驱动机制 水文-植被关系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府间协商的边界水利纠纷治理实践及启示——以洪泽湖水量调蓄问题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周忠丽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行政区划之间的水利纠纷是流域治理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化解纠纷值得关注。以苏皖两省洪泽湖水量调蓄问题为例,基于利益、制度与文化维度,考察不同类型政府间协商化解水利纠纷的方式与成效。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同级政府之间... 行政区划之间的水利纠纷是流域治理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化解纠纷值得关注。以苏皖两省洪泽湖水量调蓄问题为例,基于利益、制度与文化维度,考察不同类型政府间协商化解水利纠纷的方式与成效。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同级政府之间的协商,还是上级政府的介入,抑或流域管理机构的统筹,都对解决洪泽湖水量调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当前我国流域治理的新挑战,不应仅局限于行政主导的协商与调处等措施,还须进一步加强流域利益共享型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推进流域治理法治化,推动水利技术革新,消除纠纷产生的根源,实现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 政府间协商 水利纠纷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未控区间来沙量研究
19
作者 范向军 朱玲玲 +1 位作者 高玉磊 陈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4,46,共5页
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库区未控区间来沙量大且对水库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基于水沙、断面等观测资料,采用水沙关系法、输沙模数法和水库淤积量反推法,计算出乌东德与白鹤滩库区未控区间来沙量。结果表明,2021~2023年,乌东德与白鹤... 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库区未控区间来沙量大且对水库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基于水沙、断面等观测资料,采用水沙关系法、输沙模数法和水库淤积量反推法,计算出乌东德与白鹤滩库区未控区间来沙量。结果表明,2021~2023年,乌东德与白鹤滩库区未控区间平均年输沙量约5100×10^(4)t,是水库淤积泥沙的主要来源,且白鹤滩库区未控区间来沙量较乌东德库区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 梯级水库 未控区间 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叶绿素产品的湖北省典型湖库水华预警监测研究
20
作者 张媛 熊晶 +1 位作者 汤敏喆 张煦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7-278,共12页
以湖北省典型湖库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实测数据,构建了适用于湖北省典型湖库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并在2023年2-10月开展了水华预警业务化应用示范。结果表明:(1)所构建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较高,能有效预警湖北省湖库... 以湖北省典型湖库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实测数据,构建了适用于湖北省典型湖库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并在2023年2-10月开展了水华预警业务化应用示范。结果表明:(1)所构建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的精度较高,能有效预警湖北省湖库水华的发生。(2)湖北省大多数湖库在监测时段内的水体平均叶绿素a浓度未达到水华预警级别,但龙感湖、斧头湖以及丹江口库区支流部分水域有触发预警的情况,存在水华发生风险。(3)对部分典型水域进行的长时序监测分析显示,洪湖虽未发生明显水华,但是叶绿素a浓度相对较高,高值时段主要集中于冬末春初(2-3月)和夏季(8-9月);龙感湖存在较高的水华发生风险,水华高发期主要集中于8-9月,高发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区北部水域;斧头湖存在较高的水华发生风险,高发期主要集中于6-10月,高发区域主要分布在近岸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演 典型湖库 叶绿素A 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