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路视觉Transformer的图像风格迁移
1
作者 纪宗杏 贝佳 +1 位作者 刘润泽 任桐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8-2497,共10页
图像风格迁移旨在根据风格图像调整内容图像的视觉属性,使其保留原始内容的同时呈现出特定风格样式,从而生成具有视觉吸引力的风格化图像。针对现有代表性方法大多未考虑不同图像域间的编码差异,专注提取图像局部特征而忽视了全局上下... 图像风格迁移旨在根据风格图像调整内容图像的视觉属性,使其保留原始内容的同时呈现出特定风格样式,从而生成具有视觉吸引力的风格化图像。针对现有代表性方法大多未考虑不同图像域间的编码差异,专注提取图像局部特征而忽视了全局上下文信息的重要性,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双路视觉Transformer的图像风格迁移方法Bi-Trans,对内容图像域和风格图像域进行独立编码,提取风格参数向量以离散化表征图像风格,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与条件实例归一化(CIN)将内容图像标定至目标域风格,从而生成风格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是内容保留度还是风格还原度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风格迁移 视觉transformer 任意风格化 条件实例归一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变量相关性改进的风电场Transformer中长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士哲 王霄慧 刘帅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8,107,共8页
挖掘风电场多变量相关性对提高中长期的预测精度具有积极影响。针对Transformer模型在捕获多变量间相关性方面的不足,提出考虑多变量相关性的多变量中长期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多变量独立嵌入(MIE)对风电场多变量进行独立建模;然后,使用... 挖掘风电场多变量相关性对提高中长期的预测精度具有积极影响。针对Transformer模型在捕获多变量间相关性方面的不足,提出考虑多变量相关性的多变量中长期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多变量独立嵌入(MIE)对风电场多变量进行独立建模;然后,使用二维概率稀疏注意力(TPSA)提取时间和变量间的特征信息;最后,通过多层式编码器-解码器(MED)将多尺度的特征信息聚合,一次性输出预测结果。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与LSTM模型、Transformer模型、Informer模型相比,均方误差在各预测时长分别降低了42.58%~66.83%,32.58%~53.49%,14.38%~30.92%,并通过消融实验验证和分析了所提改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相关性 transformer模型 多变量独立嵌入 二维概率稀疏注意力 多层式编码器-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风格对建筑企业员工安全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剑 尤梦月 黄倩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39,共8页
为帮助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背景下维持安全的生产环境,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432名建筑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建筑企业中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风格对建筑企业员工安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显著正... 为帮助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背景下维持安全的生产环境,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432名建筑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建筑企业中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风格对建筑企业员工安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的安全创新行为,且变革型领导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强;组织层面的安全氛围以及个体层面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风格与安全创新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风格对员工安全创新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更强。研究结果可为建筑企业提高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创新 领导风格 变革型领导 交易型领导 创新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文献与图像中孔子的衣冠形制及圣像建构
4
作者 王玲 王芙蓉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0-327,共8页
在“君道-师道”易位背景下,孔子身份的认知与画像中的衣冠特征均发生了变化。以文献与图像中记录的孔子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学、设计学等学科视角与方法,通过梳理衮冕与朝服服制的传承与演变,分析唐宋两代《衣服令》及相关历史文... 在“君道-师道”易位背景下,孔子身份的认知与画像中的衣冠特征均发生了变化。以文献与图像中记录的孔子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学、设计学等学科视角与方法,通过梳理衮冕与朝服服制的传承与演变,分析唐宋两代《衣服令》及相关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探讨其中衣冠形制与孔子所着衣冠表征的身份之间的联系。与汉代孔子像着儒服章甫为主的士儒身份不同,唐代孔子像的衣冠一改前制,主要为身着朝服或衮冕的“大司寇”“上公”“王”的形象。孔子圣像的建构过程,反映了唐宋两代在礼服制度上的承袭与演变。唐宋图像中孔子的衣冠形制,呈现出表达寓教为主和政治功能的图像学特征。这些特征对孔子“儒者”与“官吏”形象的符号化重构及多重身份传播,起到了关键的形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孔子像 衮冕 衣冠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向度与内在驱动——基于生产关系变革视角的考察
5
作者 王珂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5,共9页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动因和过程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向度既体现在提供动力支撑和衡量标准的“双重作用”,也体现在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生成的“...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动因和过程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向度既体现在提供动力支撑和衡量标准的“双重作用”,也体现在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生成的“创造性破坏”。新型生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生产关系变革的直接产物,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内驱力。一方面,它能够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有效整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资源,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另一方面,它能够确保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正确性、提升其效能、强化其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节特征提取融合的中国山水画风格迁移
6
作者 胡景浩 耿国华 +2 位作者 熊美均 李思怡 张雨禾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中国山水画风格迁移的目标是在保持原有山水真实场景图像内容的前提下,引入传统中国画作特征,以生成具有中国山水画艺术特征的图像。近年,由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对抗生成网络(GAN)几乎主导了包括风格迁移在内的大... 中国山水画风格迁移的目标是在保持原有山水真实场景图像内容的前提下,引入传统中国画作特征,以生成具有中国山水画艺术特征的图像。近年,由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对抗生成网络(GAN)几乎主导了包括风格迁移在内的大部分图像生成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真实场景在风格迁移过程中易丢失语义,GAN网络训练出现模型坍塌,CNN风格迁移方法出现棋盘效应等。视觉Transformer模型为图像处理任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训练需大量数据且计算复杂。为了解决生成中国画过程中由上述因素引起的图像质量低及细节特征丢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能基于细节特征提取融合的中国山水画风格迁移网络,即SSTR(swin style transfer transformer)。该网络在StyTr^(2)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Swin–Transformer模型,利用视觉Transformer的强语义性保留山水场景的特征;同时利用Swin–Transformer模型的分层体系结构及滑窗操作计算注意力机制,提取更多的山水画艺术风格细节,同时降低模型训练复杂度;最后,引入一个CNN解码器细化生成目标图像。本文利用公开视觉数据集COCO 2014与公开山水画数据集进行训练、验证与测试,并将结果与基线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STR在处理中国山水画风格迁移任务中,风格损失和内容损失分别为1.35和1.88,在风格损失上优于StyTr^(2),表现出了优异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图像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风格迁移 视觉transformer模型 Swin–transformer模型 中国画 孪生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武术现代化转型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文友 荆纪东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武术现代化转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中”变武的概念、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近代以来武术依照西方体育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在以“西”变武中不断迷失自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武术现代化转型需以中...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武术现代化转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中”变武的概念、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近代以来武术依照西方体育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在以“西”变武中不断迷失自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武术现代化转型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脉,以武术发展现状为依据,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论引导,即实现武术现代化转型“以‘中’变武”的根本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中”变武需要相关参与部门的深度融合,保障武术现代化转型的系统性;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实现武者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武术产业,为武术现代化转型奠定物质基础;同时,需要树立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改编武术技艺,升级传承方式;坚定武术文化自信,树立平等的武术文化交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武术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以“中”变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新质生产力、数实融合与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兴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亦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应然之举。甚于此,本文从理论层面梳理金融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并以2013—2023年期间我国(未含港澳台)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多种计量模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亦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应然之举。甚于此,本文从理论层面梳理金融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并以2013—2023年期间我国(未含港澳台)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金融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金融新质生产力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且该效应呈现“数字基础建设发达地区﹥数字基础建设落后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较高﹥产业结构高级化较低地区”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数实融合在金融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金融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增的单门槛效应。故而,建议以“新”致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数”强“实”,加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多点施力,因地制宜发展金融新质生产力,以期最大化释放金融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红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新质生产力 数实融合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风化”语境中日本僧侣文学的发生——以《怀风藻》所载僧诗为中心
9
作者 乐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4,共12页
《怀风藻》中的僧诗是早期日本僧侣文学的代表作品。这些僧诗的创作与接受,揭示了日本僧侣文学的发生契机。僧侣通过参与由通晓汉文化的精英集团主导的汉诗创作,获得统治者对其特权阶层身份的认可。统治者则出于利用佛教巩固政权、彰显... 《怀风藻》中的僧诗是早期日本僧侣文学的代表作品。这些僧诗的创作与接受,揭示了日本僧侣文学的发生契机。僧侣通过参与由通晓汉文化的精英集团主导的汉诗创作,获得统治者对其特权阶层身份的认可。统治者则出于利用佛教巩固政权、彰显德化的需要,支持僧侣获取汉文学创作所必需的文化素养。此外,他们还将自己对中国名士之风的想象寄托在僧侣身上,努力营造道俗共同参与文学创作的盛世文明图景。僧侣文学的这种发生机制,体现了7至8世纪日本“唐风化”变革中,汉文学与佛教所扮演的特殊文化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风藻》 日本僧侣文学 “唐风化” 文化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界融合理念的苏州公园更新改造
10
作者 刘亚飞 李臻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66-69,共4页
本文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对江苏苏州公园进行更新改造设计,从开放边界、场景植入、全龄友好、植物配置、文化传承5个方面提出改造策略。该公园建设年代久远,部分存在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等问题,暂无法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公园更新改造... 本文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对江苏苏州公园进行更新改造设计,从开放边界、场景植入、全龄友好、植物配置、文化传承5个方面提出改造策略。该公园建设年代久远,部分存在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等问题,暂无法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公园更新改造以开放共享、全龄友好、以人为本和文化传承为核心理念。改造策略具体包括拆除围墙、增加入口、试点开放共享城市公园绿地等,使公园与周边社区有机融合;举办池畔阅读活动,开展林下曲艺欣赏,设立康养平台,营建苏式休闲生活场景;将公园北部结合自然山水设计为静态休闲区,南部结合花坛广场设计为动态活力区,增加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设置无障碍设施等;优化植物的种植模式,丰富植物的空间类型;保留民德亭、法式花园、欧式门柱等历史遗迹,举办传统节庆、文化讲座等文化活动,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本次实践为老旧公园功能的全面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界融合 公园更新改造 开放共享 苏式生活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和政策取向解读及其档案学新质化路向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帖伟芝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指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新型劳动者队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等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导引,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着力点。政策取向上围绕健全新型举国体...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指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新型劳动者队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等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导引,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着力点。政策取向上围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政策的协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展开探索,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奠定政策基底。基于此,档案学新质化发展可以归纳为新质化转型升级、创新型人才支撑、数智化组织服务三个基本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生产要素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中国式现代化 档案学 新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甘肃民乐县花红洞石窟“龟兹风格”壁画初探
12
作者 丁得天 周荣 王卫东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6,共10页
2023年新发现的甘肃民乐县花红洞石窟是一处小型石窟群,其中南区第2窟北壁残存有一幅横卷式壁画,内容为佛说法图及胁侍、供养菩萨。佛与胁侍菩萨的面容及其形象、画法均与克孜尔石窟同类题材高度近似,如佛像背光中“大雁衔环”的装饰图... 2023年新发现的甘肃民乐县花红洞石窟是一处小型石窟群,其中南区第2窟北壁残存有一幅横卷式壁画,内容为佛说法图及胁侍、供养菩萨。佛与胁侍菩萨的面容及其形象、画法均与克孜尔石窟同类题材高度近似,如佛像背光中“大雁衔环”的装饰图案,与克孜尔第123窟佛像背光中“大雁衔环”图案的位置、构图和配色几近一致,二者可能源于同一类粉本。个别装饰图案虽有来自河西本地和其他因素,但主体仍以龟兹风格为主,表明其可能直接受到龟兹晚期石窟的影响,据此将该窟及壁画的年代推定在8世纪左右,其来源可能是依照龟兹石窟的粉本绘制,或是来自西域龟兹地区的人物至河西地区开凿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红洞石窟 龟兹风格 大雁衔环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白水马家川摩崖造像调查与初步研究
13
作者 景玉薇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5,共7页
马家川摩崖造像位于陕西省白水县雷牙镇先进村,现存摩崖组合造像3处、题记3组。造像手法分为线刻和浅浮雕两种。其中3号造像保存较好,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像。通过与长安、洛阳地区佛教造像的对比分析,可知1、2号年代为7世纪末至8... 马家川摩崖造像位于陕西省白水县雷牙镇先进村,现存摩崖组合造像3处、题记3组。造像手法分为线刻和浅浮雕两种。其中3号造像保存较好,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像。通过与长安、洛阳地区佛教造像的对比分析,可知1、2号年代为7世纪末至8世纪初,3号造像年代亦为7世纪后半叶。该发现对研究关中东部地区唐代佛教造像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白水县 马家川摩崖造像 唐代 长安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健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1,共9页
作为传统生产力蝶变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重点产业全链条数智化改造升级的核心动力,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 作为传统生产力蝶变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重点产业全链条数智化改造升级的核心动力,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对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正向促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间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南方地区、小规模产业地区中,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数字化转型 创业活跃度 中国式现代化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演中心”语境下中国当代话剧文体的变革模式及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4,I0004,I0005,共8页
“导演中心制”的推行影响了话剧文体,“导演时代”的话剧文体与传统文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中国和西方在“导演中心”和话剧文体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变革模式。西方戏剧文体的变革和导演上位都以思想为先导。中国当代话剧文体的变革则... “导演中心制”的推行影响了话剧文体,“导演时代”的话剧文体与传统文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中国和西方在“导演中心”和话剧文体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变革模式。西方戏剧文体的变革和导演上位都以思想为先导。中国当代话剧文体的变革则同舞台形式的革新相关。文体变革模式的选择对中国当代话剧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整体而言,剧本的文学性和演出的文学性都有所下滑。从话剧文体变革模式可以见到中国话剧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思想缺席仍是制约中国话剧发展的最大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中心 戏剧文体 变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重塑——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旭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7,共17页
在人类学家所津津乐道的文化与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分野与融合,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支配领域,也有彼此共同性的转化空间,因此就需要在这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的理解机制,而不是任由两种概念不分彼此的混淆。人类发展... 在人类学家所津津乐道的文化与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分野与融合,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支配领域,也有彼此共同性的转化空间,因此就需要在这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的理解机制,而不是任由两种概念不分彼此的混淆。人类发展史中,文明自身所具有的否定性价值可谓是真正带动人类生活不断向前的动力所在,它促动着文明自身的跃升,从而构造出一种作为阶梯等级的文明模式结构,人类的文明相对于人类文化存在而言显然是在不断地阶梯性地向上攀升。相比于文明的躁动性特征,文化有着自身的静谧性,文化与文明这二者间都在发挥着各自对人的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方向性塑造作用。面对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从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视角去考察,我们的文化应承担着一种不断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重塑的新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重塑 人工智能时代 文化转型人类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素养会触发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吗?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雨峰 卞一然 +1 位作者 高慧丽 常敬林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2,共10页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深入探索数据素养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以JD-R模型为基础,探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数据素养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包容型领导的边界影响。对双阶段收集的302份有效数据样本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深入探索数据素养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以JD-R模型为基础,探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数据素养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包容型领导的边界影响。对双阶段收集的302份有效数据样本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数据素养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数据素养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包容型领导不仅正向调节数据素养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还正向调节数据素养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素养 越轨创新行为 创新自我效能感 包容型领导 数字化转型 领导风格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至元初绘画作品中“单肩包”的样式、功能及其发展的社会因素
18
作者 邓莉丽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在中国服饰史上,与腰间悬挂系结的荷包、荷囊等小型包具相比,可供肩挎的、现代意义上的包则出现得较晚,元代之前几乎没有实物发现。文章基于晚唐至元初的绘画作品,从使用者身份的角度,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单肩包”,具体又包括“单肩挎包... 在中国服饰史上,与腰间悬挂系结的荷包、荷囊等小型包具相比,可供肩挎的、现代意义上的包则出现得较晚,元代之前几乎没有实物发现。文章基于晚唐至元初的绘画作品,从使用者身份的角度,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单肩包”,具体又包括“单肩挎包”及“斜挎包”的样式及功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促使其发展的社会因素,认为其发展与传教之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丝路之宗教文化、胡汉文化交流的产物;除此,亦受到蒙元游牧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至元初 单肩包 使用者 样式与功能 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雅俗流变与中唐乐人诗的新开拓
19
作者 柏红秀 张梦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3,I0005,共12页
中唐雅乐建制整体处于停滞状态,俗乐却因为君王喜好及朝廷鼓励与政策支持、宦官集团的高度重视及藩镇的着力追求而走向全面活跃,这种发展格局带来了中唐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由于诗歌的创作与表演是中国古代社会宴会的传统内容,宴乐之... 中唐雅乐建制整体处于停滞状态,俗乐却因为君王喜好及朝廷鼓励与政策支持、宦官集团的高度重视及藩镇的着力追求而走向全面活跃,这种发展格局带来了中唐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由于诗歌的创作与表演是中国古代社会宴会的传统内容,宴乐之风的全面兴盛对中唐诗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受此风气的影响,作为中唐音乐诗重要类别的乐人诗有了新开拓:就内容而言,淡化了乐人的容貌描写,重视刻画他们的表演神态,并以容貌来反衬精湛的技术;注重乐人的技艺描写,详及表演的过程、曲目和歌辞等;全方面描绘乐人的生活,包括拜师学艺、受雇表演、日常生活和人生归宿等;深入乐人的精神世界,涉及其对音乐的热爱精通、丰富情思、文学才华及对友谊爱情的珍视等。就情思而言,不但表达对宴会主人或乐人雇主的感谢,而且涉及诗人的自我人生感怀、对社会弊端的批判以及对过往历史的反思等。全面考查音乐雅俗流变、宴乐之风及中唐乐人诗三者的关联,对于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程的丰富及审美风尚的变迁等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雅俗流变 宴乐之风 中唐乐人诗 唐代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本土卫浴陶瓷行业在中国风格设计转化过程中的技术路径探究
20
作者 赵超 王开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9-167,198,共10页
目的面向中国本土卫浴陶瓷行业,选取国内某龙头卫浴陶瓷企业的资深卫浴陶瓷设计师,探究中国风格在本土卫浴陶瓷设计转化过程中的设计层级及具体设计转化路径。方法在扎根理论的研究框架下,通过半结构深度访谈的形式对14名一线设计专家... 目的面向中国本土卫浴陶瓷行业,选取国内某龙头卫浴陶瓷企业的资深卫浴陶瓷设计师,探究中国风格在本土卫浴陶瓷设计转化过程中的设计层级及具体设计转化路径。方法在扎根理论的研究框架下,通过半结构深度访谈的形式对14名一线设计专家展开深度访谈,经过对原始资料的编码归纳、合并整理,结合该企业曾发售过的中国风格卫浴陶瓷实际案例来展开中国风格设计转化路径探究。结果最终得到包含中国风格卫浴陶瓷产品外观元素层、中国风格卫浴陶瓷产品及人的影响因素层、中国风格卫浴陶瓷产品深层文化观念层等三层设计转化路径,各层级内又包含不同的中国风格卫浴陶瓷具体设计手法。结论明确中国风格在卫浴陶瓷设计转化过程中的具体设计路径有助于本土卫浴陶瓷行业从更整体视角展开中国风格卫浴陶瓷的设计制造,通过三层设计路径的联动配合,进一步提升中国美学风格在卫浴陶瓷设计中的有效传达,增强中国本土卫浴陶瓷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辨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格 卫浴陶瓷 扎根理论 设计分析 设计转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