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5
1
作者 俞秋纬 陈一鸣 +1 位作者 沈强 周恩元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桡骨 不稳定骨折 骨折固定 t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鲍俊臣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例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术,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例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术,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这10例患者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为12~17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4.26±1.23)周。术后3个月这10例患者患侧踝关节的背伸角为31°~34°,平均背伸角为(31.57±1.31)°;其患侧踝关节的跖屈角为33°~39°,平均跖屈角为(36.15±1.57)°。术后,这10例患者均未出现患侧踝关节僵直、严重疼痛、骨折端畸形愈合及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这10例患者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患者进行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促进其骨折端的愈合,改善其患侧踝关节的功能,且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支撑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后踝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T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明敏 施平 +1 位作者 王玉明 盛誉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3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T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T型钢板内固定术的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比组(CON组,n=32)与临床路径护理组(CPN组,n=32)。在围手术期,对CPN组患者... 目的:探讨对接受T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T型钢板内固定术的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比组(CON组,n=32)与临床路径护理组(CPN组,n=32)。在围手术期,对CPN组患者与CON组患者分别进行临床路径护理与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CON组患者相比,CPN组患者术前的SAS评分、术后24 h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术后3 d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T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缓解其术前的焦虑情绪,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路径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行斜T型钢板固定术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加海 陈连锁 +1 位作者 刘西斌 辛海松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对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斜T型钢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均实施斜T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患者实施3~15个月随... 目的:观察对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斜T型钢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均实施斜T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患者实施3~15个月随访,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95.59%。结论:斜T型钢板固定术治疗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及内踝后丘 后踝 踝关节骨折 t钢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龚韶华 包朝鲁 石晓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5-47,共3页
目的比较斜T形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内固定组(33例)和外固定组(27例),内固定组行斜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外固定组行支架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内固定... 目的比较斜T形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内固定组(33例)和外固定组(27例),内固定组行斜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外固定组行支架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术后12个月评价两组腕关节功能,计算优良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术后12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优良率分别为81.82%、81.4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6%、11.11%,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12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均明显升高,且内固定组术后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均明显高于外固定组(P均<0.05)。两组术后12个月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旋前及旋后角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近期复位效果优于支架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 t钢板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T型钢板内固定术与单臂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比较
6
作者 沈红雷 王建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8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t钢板内固定 单臂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5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欧冬全 黄均雄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掌侧入路 t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国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3期198-199,202,共3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患者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手法闭合...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患者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优良率达90.0%,对照组优良率为86.7%;两组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轴向缩短长度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法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法临床效果相近,但是内固定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 t钢板内固定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史小雷 闫齐 +1 位作者 熊明月 崔永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1789-1791,共3页
目的比较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掌侧组(40例)和背侧组(40例)。掌侧组患者... 目的比较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掌侧组(40例)和背侧组(40例)。掌侧组患者接受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背侧组患者接受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情况(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台阶、桡骨高度、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背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50%(37/40)]高于掌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肿痛消失时间均短于掌侧组,术后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均大于掌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采用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型骨折 背侧双钢板内固定 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4期244-24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 :探讨分析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对研究组患者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石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然后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7.5%,对照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80.0%,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钢板 内固定结合外固定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国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0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目的:探讨分析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术,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继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8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通用环球西安西航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通用环球西安西航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三个月其患侧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桡骨的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患侧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患侧桡骨的高度、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促进其骨折端的愈合及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患者 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钢板内固定术与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建刚 张洁琼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1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比较用Y形钢板内固定术与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金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Y形钢板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钛板内... 目的 :比较用Y形钢板内固定术与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金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Y形钢板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钛板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毕至骨折处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患侧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与用Y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效果相比,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该病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促使该病患者患侧肘关节的功能尽快恢复,加快其骨折部位愈合的进程,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钢板内固定 钛板内固定 肱骨下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解剖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效果及对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杰 刘晓东 +4 位作者 刘九龙 王晓光 许光辉 吴朝修 袁建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86-90,共5页
目的比较L型解剖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效果及对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66例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类型固定材料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 目的比较L型解剖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效果及对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66例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类型固定材料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应用L型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1年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血管神经损伤、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型解剖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改善踝关节功能,但应用L型解剖锁定钢板更有利于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L型解剖锁定钢板 外侧解剖锁定钢板 骨折固定 螺旋骨折 预后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鹏 王玉 +3 位作者 张哲 高峰 孙焕建 许步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平...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5±7.3岁(25~74岁)。根据AO分类标准:A3型10例,C2型14例,C3型16例,均采用经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5个月(12~4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10~28周)。根据Grat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5%。1例患者术后出现正中神经麻痹但3个月后均自愈,1例患者出现下尺桡关节炎,2例患者出现关节间隙轻度狭窄但无腕关节功能障碍,未见骨感染、骨分离、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它可提供较好的轴向和角度稳定性并具有整体固定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粉碎性骨折 掌侧入路 t型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T形锁定钢板用于胸锁关节前脱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秀芳 疏致富 孙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5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斜T形锁定钢板用于胸锁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胸锁关节前脱位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斜T形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Rockwood评分法评定优4例,良2例;术后X线片示胸锁关节复位,内固定... 目的观察斜T形锁定钢板用于胸锁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胸锁关节前脱位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斜T形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Rockwood评分法评定优4例,良2例;术后X线片示胸锁关节复位,内固定位置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斜T形锁定钢板用于胸锁关节前脱位固定疗效确切,且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关节脱位 t锁定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术Giebel槽式钢板固定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茂斌 伍骥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 钢板固定 改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000年 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骨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光荣 林长生 +3 位作者 冷卫国 刘维 傅斌 代勇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8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骨折的实用性及其效果。方法对18例有移位的肩胛颈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放置斜T型钢板固定。手术时间为伤后3~11d。手术指征为肩盂下缘向内移位1cm以上或移位<1cm的浮肩损伤患者。结果 18例手... 目的探讨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骨折的实用性及其效果。方法对18例有移位的肩胛颈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放置斜T型钢板固定。手术时间为伤后3~11d。手术指征为肩盂下缘向内移位1cm以上或移位<1cm的浮肩损伤患者。结果 18例手术经过顺利,无神经和血管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1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术后2个月至1.5年,平均1年,全部病例骨折愈合。临床愈合时间:术后6~10周,平均8周。肩部功能恢复时间:8~18周,无肩峰撞击征、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按Hardegger标准评价: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骨折,符合肩胛颈局部解剖特点,选材合适,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 骨折固定 t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19
作者 郭新明 孙习勇 +2 位作者 杨勇 张成祺 李小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42侧)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30个月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本组优良率80.95%。...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42侧)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30个月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本组优良率80.95%。结论对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Y形钢板内固定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Y钢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被引量:2
20
作者 莫宗永 梁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9S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6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5例并且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35例患者均骨性愈合,随访7~16个月,按Nee...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6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5例并且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35例患者均骨性愈合,随访7~16个月,按Neer评分法优17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85.7%。结论:采用改良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近端移位骨折,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三叶钢板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