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the Yinan Gold Deposit,Shandong 被引量:1
1
作者 S.Y.Dong~(1,2),X.X.Gu~1,K.Li~3,Y.M.Zhang~1,L.Liu~1,W.B.Cheng~1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School of Earth Science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3.Sichuan Institute of Metallurgical Geology and Exploration,Chengdu 610051,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17-217,共1页
Based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tonic -magmatic evolution of region and Tanlu fault zone,we have discussed ore-bearing magmatic rocks petrochemistry,strontium and lead isotope,and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Based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tonic -magmatic evolution of region and Tanlu fault zone,we have discussed ore-bearing magmatic rocks petrochemistry,strontium and lead isotope,and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Yinan skarn deposit in this paper.The petrochemical features show that the ore-bearing magmatic rocks are calc-alkaline rocks of sub-alkaline series formed d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CHEMISTRY strontium ISOTOPE lead ISOTOP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Yinan gold deposit granite-greenstone belt Tanlu fault zone tectonic-magmatic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rigi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of(Laozhaiwan gold deposit, Yunnan Province
2
作者 ZHAO DeKun CHEN CuiHua +3 位作者 ZHANG Yan GU XueXiang TU ZongLin DAI HongZhang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53-854,共2页
"Golden triangle"area bordered on Yunnan-Guizhou-Guangxi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concentration areas.Deep understanding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Guizhou and Guangxi Pro... "Golden triangle"area bordered on Yunnan-Guizhou-Guangxi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concentration areas.Deep understanding of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Guizhou and Guangxi Province had reached through several decades studies,bu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very complex in the southeastern Yunnan,and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produced in the southeastern Yunnan we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merica,few studies were taken there.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field work,studies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ing with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were taken,and analysis the genesis of Laozhaiwan gold deposit.The types of alteration in Laozhaiwan gold deposit were mainly silicification and pyritization,and Gold grade was high when silicification and pyritization were both occurred.It could be caculated that fluid density(g/cm3)varied from 0.7 to 4.9,salinity varied from 0.76%to 0.95%and ore-forming pressure(Pa)varied from 1.81×105 to 49.96×105 according to fluid inclusion test results,showed that Laozhaiwan gold deposit was hypabyssal hydrothermal deposit in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salinity.According to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combining with H-O isotope,made theδD-δ18O figure,showed that the fluid of the deposit rooted in formation water and mixed with meteoric waters 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rigi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Laozhaiwan gold deposit Yunnan Provi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硫-铅同位素对胶东旧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约束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浩 孙唯品 +3 位作者 李华 张拴亮 于小亮 陈华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3-974,I0024-I0041,共30页
胶东旧店金矿床位于胶西北地区招平断裂西南缘,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招掖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旧店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研究及多种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旨在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该矿床发育两期... 胶东旧店金矿床位于胶西北地区招平断裂西南缘,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招掖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旧店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研究及多种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旨在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该矿床发育两期独立的金矿化阶段:黄铁矿-烟灰色石英阶段以及石英-菱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在两阶段中,金矿物均与黄铁矿呈现紧密的共生关系。笔者利用LA-MC-ICP-MS对两阶段发育的黄铁矿进行了原位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阶段黄铁矿的S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δ^(34)S值集中在7.59‰~8.66‰,表明其S同位素可能主要继承自前寒武系荆山群变质岩与玲珑花岗岩,这明显不同于招平断裂带中段-北段金矿床存在中基性脉岩同源硫的加入,这一差异可能是造成招平断裂带南北成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笔者还对两阶段中与金矿物共生的方铅矿开展了原位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阶段方铅矿的Pb同位素组成也较为相近,^(206)Pb/^(204)Pb为17.007~17.100,^(207)Pb/^(204)Pb为15.440~15.464,^(208)Pb/^(204)Pb为37.519~37.615。结合区域金矿床原位Pb同位素测试结果并排除变质岩可能的贡献后,表明旧店金矿的Pb同位素可能与中基性脉岩同源的深部物质密切相关。因此,招平断裂南段缺乏大型-超大型金矿可能与深源物质(特别是深源硫)的加入较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店金矿床 原位硫-Pb同位素 LA-MC-ICP-MS 招平断裂带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卤胺聚合物表面修饰金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
4
作者 萨仁格日乐 梁靖 +5 位作者 关少钰 常宇佳 张佳博 梁楠 亢静 董阿力德尔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262,共11页
由致病菌引发的各类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持续威胁.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导致抗生素效力逐步减弱.然而,目前多数纳米材料主要以单一组分抗菌为主,其单一性和片面性阻碍了对微生物污染的全面预防和高效控制.为了预防和遏制细菌耐药... 由致病菌引发的各类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持续威胁.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导致抗生素效力逐步减弱.然而,目前多数纳米材料主要以单一组分抗菌为主,其单一性和片面性阻碍了对微生物污染的全面预防和高效控制.为了预防和遏制细菌耐药性的滋生与蔓延,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复合多种抗菌材料构建多元抗菌体系的方法,以实现多组分协同杀菌效果.将高效杀菌的N-卤胺聚合物与具备光热效应(PTT)的金纳米粒子(AuNP)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的AuNP@pAMPS-Cl-b-PEG纳米抗菌材料.该材料可充分发挥光热与化学抗菌机制的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抑制细菌,降低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该方法为联合抗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材料 N-卤胺 金纳米粒子 光热效应 活性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碳负载纳米金颗粒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梦茹 丁杰 +1 位作者 孙福祺 何岸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具有结构化孔道的介孔碳材料是纳米颗粒物良好的载体,可以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物的聚集。在介孔碳上负载纳米金颗粒物(AuNPs)合成的复合材料具备大比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可调控的孔径和孔道结构、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可再生性等多重优势... 具有结构化孔道的介孔碳材料是纳米颗粒物良好的载体,可以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物的聚集。在介孔碳上负载纳米金颗粒物(AuNPs)合成的复合材料具备大比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可调控的孔径和孔道结构、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可再生性等多重优势。综述了介孔碳负载AuNPs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如浸渍法、离子交换法、沉积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以及复合材料在化学传感器、能源储存和分离吸附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表征技术在揭示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和界面特性中的作用,指出复合材料与其他活性材料结合或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复合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材料 纳米金颗粒 环境功能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土堆—沙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含矿二长花岗岩年代学研究
6
作者 方耀珩 杨群 +4 位作者 彭晓蕾 王斌 李婵 李昊喆 陈思彤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7-481,共15页
胶东土堆—沙旺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是牟平—乳山成矿带西侧新探明的金矿床。为探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并明确矿化时间,选择主成矿阶段载金黄铁矿和闪锌矿样品开展S、Pb同位素测试,对成矿期二长花岗岩开展Pb同位素测试和LA-ICP-MS锆... 胶东土堆—沙旺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是牟平—乳山成矿带西侧新探明的金矿床。为探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并明确矿化时间,选择主成矿阶段载金黄铁矿和闪锌矿样品开展S、Pb同位素测试,对成矿期二长花岗岩开展Pb同位素测试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研究。黄铁矿和闪锌矿的δ34S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6‰~2.2‰和-1.5‰~0.7‰,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硫化物Pb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与208Pb/204Pb测试结果分别为18.147~18.347、15.496~15.589和38.247~38.423。二长花岗岩Pb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测试结果分别为18.244~18.350、15.486~15.557和38.259~38.363,硫化物和二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Pb同位素特征,表明土堆—沙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二长花岗岩,且壳—幔混源特征显著。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二长花岗岩LA-ICP-MS同位素测年结果为(116±2)Ma(N=17,MSWD=2.4),该年龄与区域上大规模金矿化事件的时间基本一致,表明金矿化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在早白垩世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致使华北克拉通发生岩石圈拆沉减薄和大规模地幔上涌,引起壳—幔物质交换,形成二长花岗质岩浆,分异出的含矿热液沿NE向构造断裂向上运移至浅部形成土堆—沙旺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二长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土堆—沙旺金矿床 胶莱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排山楼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来自T4矿体C-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约束
7
作者 刘春发 刘彦兵 +1 位作者 刘必政 徐立为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排山楼金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一处大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太古宇建平群中,受EW向和NE向2组韧性剪切带控制,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关系密切,长久以来关于其矿床成因类型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以近年新揭露的T4矿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矿床地质... 排山楼金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一处大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太古宇建平群中,受EW向和NE向2组韧性剪切带控制,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关系密切,长久以来关于其矿床成因类型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以近年新揭露的T4矿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矿床地质和C、O、S、Pb同位素研究,厘定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探讨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矿石热液碳酸盐矿物δ^(13)C_(V-PDB)值为-7.0‰~-2.1‰,δ^(18)O_(V-SMOW)值为12.2‰~16.7‰。相较于高于庄组白云质大理岩,热液碳酸盐矿物C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但O同位素组成明显亏损,暗示成矿流体中的C来源于高于庄组白云质大理岩的溶解。矿石黄铁矿δ^(34)S_(V-CDT)值介于0.5‰~7.5‰之间,其双峰值(2.9‰和6.7‰)与建平群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类δ^(34)S_(V-CDT)值一致,表明S主要来源于建平群变质岩和燕山期岩浆硫的混合。矿石黄铁矿^(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分别为16.585~18.432,15.299~15.698,37.159~38.982。在Pb演化图解中主要投点于地幔和下地壳区域,表明排山楼金矿床铅以壳幔混合为主,金属来源于建平群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类。结合晚中生代区域构造-岩浆演化背景,认为在晚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域伸展、岩石圈快速减薄的背景下,排山楼地区韧性剪切作用导致前寒武纪岩石发生动力变质作用形成含矿变质热液,运移过程中有岩浆热液、大气降水及围岩成矿物质参与,最终在构造有利部位发生水岩反应导致成矿物质迅速沉淀,排山楼金矿床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山楼金矿 C-O-S-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华北克拉通北缘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及资源潜力
8
作者 祁尧刚 孟勇 +6 位作者 周霖 朱兴明 王伟 张吉廷 郑若蕾 许星辰 李得忠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7-510,共14页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有找矿意义的金矿类型,查明区带上该类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金矿找矿突破意义重大。在梳理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带上该类金矿床成...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有找矿意义的金矿类型,查明区带上该类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金矿找矿突破意义重大。在梳理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带上该类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分布严格受控于断裂,成矿时代集中在印支期;该类金矿床在成矿要素和成矿模型上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就位于NW、NWW向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中,中—晚三叠世岩浆作用占据成矿物质的主导位置,老地层中的Au元素可能不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成矿带上显示出中—东部分布密集,西部稀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成矿带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规律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模式
9
作者 吴明刚 邱敦方 +8 位作者 宋子崇 田福泉 吕鹏瑞 许道学 牛警徽 Rahnama Zohreh 张永林 范德江 钟世华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4,共15页
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地处胶东金成矿省西北部、招平断裂带南段,是该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虽然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但由于规模较小,矿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次研究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之上,... 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地处胶东金成矿省西北部、招平断裂带南段,是该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虽然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但由于规模较小,矿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次研究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之上,开展了含矿石英脉中石英氢氧同位素和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以期揭示成矿流体和金属来源,厘定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旧店金矿床成矿过程可分为早成矿阶段(I)、主成矿阶段(II)和晚成矿阶段(III)3个阶段,其中主成矿阶段是金矿化主要发育阶段,包括中粗粒黄铁矿阶段(II1)、细粒–微细粒黄铁矿阶段(II2)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3)3个亚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早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_(H2O)值为2.22‰~4.64‰,δD_(V-SMOW)值为-90.2‰~-72.2‰,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_(H2O)值为1.17‰~4.36‰,δD_(V-SMOW)值为-84.3‰~-77.1‰,晚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_(H2O)值为-0.01‰~4.28‰,δD_(V-SMOW)值为-97.7‰~-87.1‰。旧店金矿床早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随着流体演化,大气降水逐步混入且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硫同位素无明显差异,δ34S值大多为7.65‰~10.10‰(平均值为8.87‰),这一范围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中生代花岗岩特征十分类似。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旧店金矿成矿模式:晚侏罗世,旧店地区大量含金的古老变质岩基底发生重熔,形成玲珑型花岗岩;在早白垩晚期受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和软流圈上涌影响,花岗岩和变质岩残留体中的金发生活化富集,并在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组成的混合流体作用下,在招平断裂带下盘次级断裂构造中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模式 旧店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黄金绿色冶金发展潜力研究
10
作者 柴立元 颜旭 +5 位作者 杨洪英 王云燕 佟琳琳 王海鹰 史美清 韩雯雯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黄金是稀缺的全球性战略资源,黄金工业亟需顺应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趋势,以绿色冶金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绿色冶金技术发展、氰化尾渣处理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黄金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资源约束、环境挑战... 黄金是稀缺的全球性战略资源,黄金工业亟需顺应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趋势,以绿色冶金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绿色冶金技术发展、氰化尾渣处理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黄金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资源约束、环境挑战、科技应用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我国黄金工业的需求背景与行业概况,从国际、国内两方面系统梳理了黄金绿色冶金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进一步讨论了黄金氰化尾渣处理现状及技术应用情况。在全面把握黄金工业现状的基础上,研判了黄金绿色冶金技术发展潜力,提出了有色伴生金冶炼和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是突破传统黄金资源限制的重要方向、高端新材料是黄金科技属性彰显下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智能化转型是黄金工业生产模式革新与效率提升的战略路径、产业融合集群化是黄金工业生态重构与协同创新的优选方案等技术性判断。为此建议,加强黄金氰化尾渣安全利用与“生态回归”大规模消纳、加强黄金科技属性开发与高端利用、推进有色金属-黄金产业融合发展,精准保障我国黄金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 绿色冶金 无氰提金 氰化尾渣 黄金高端材料 有色金属-黄金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易源海 毛茂 +1 位作者 彭嘉欢 李慧杨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53-165,共13页
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凭借其高效的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利用能力,已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性能提升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备受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青睐。目前,基于铱(Ⅲ)和铂(Ⅱ)的磷光配合物在OLED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两类金属的稀缺... 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凭借其高效的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利用能力,已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性能提升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备受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青睐。目前,基于铱(Ⅲ)和铂(Ⅱ)的磷光配合物在OLED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两类金属的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机显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具有显著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通过灵活的配体设计策略,能够展现出磷光或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的发光特性,为高效OLED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通过优化分子结构和器件制备工艺,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已展现出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器件稳定性。本文综述了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围绕磷光与TADF两种发光机制,深入剖析了金(Ⅲ)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Ⅲ)配合物 磷光 热活化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卡宾(NHC)配体的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易源海 毛茂 +1 位作者 周芷晴 李慧杨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现接近100%的发光量子产率,被视为发光材料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氮杂环卡宾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剖析不同配体基团的选择策略,结合分子设计原理,探讨分子结构与其光电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材料在提升OLED性能方面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金(Ⅰ)配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活化延迟荧光 氮杂环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旧店金矿29号矿脉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基于流体包裹体以及H-O-S同位素的证据
13
作者 刘欢 鲁浩 +4 位作者 史猛 林大伟 尹升 张鲁涛 宋维雨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2-925,共14页
胶东旧店金矿床位于招平断裂带南段,是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的中型金矿床。本文以胶东地区旧店金矿29号矿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石中的石英和黄铁矿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和H-O-S同位素的测试,以明确胶东旧店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元素来... 胶东旧店金矿床位于招平断裂带南段,是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的中型金矿床。本文以胶东地区旧店金矿29号矿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石中的石英和黄铁矿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和H-O-S同位素的测试,以明确胶东旧店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元素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旧店金矿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CO_(2)-H_(2)O三相包裹体及少量纯CO_(2)单相包裹体为基本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93.4~340.9℃,峰值分布于250~290℃之间,盐度为(4.8~12.5)wt%NaCl_(eqv),是中温、中低盐度和富含CO_(2)的流体系统。石英的δ^(18)O_(V-SMOW)=11.6‰~12.4‰,δD_(V-SMOW)=-83.0‰~-76.4‰,对应的流体δ^(18)O_(H_(2)O)=3.5‰~4.3‰,黄铁矿的δ^(34)S=7.6‰~8.5‰,平均为8.1‰,表现出深源岩浆流体的特征,且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混入了地壳流体和大气降水。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导致了该矿床中金的沉淀,而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热隆-伸展构造为流体的富集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店金矿床 29号脉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金属纯度测量研究
14
作者 周涛 张见营 +2 位作者 崔彦杰 唐一川 吴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1-1337,共7页
高纯金属作为先进材料和化学成分量溯源的基础原料,其杂质和纯度量值是重要指标。全杂质元素扣除,即扣除包括非金属和气体元素等杂质的纯度测量方法已成为高纯金属纯度定值的权威方法。该文以高纯金纯度标准物质(GBW02793)为例,详细介... 高纯金属作为先进材料和化学成分量溯源的基础原料,其杂质和纯度量值是重要指标。全杂质元素扣除,即扣除包括非金属和气体元素等杂质的纯度测量方法已成为高纯金属纯度定值的权威方法。该文以高纯金纯度标准物质(GBW02793)为例,详细介绍了辉光放电质谱法、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燃烧红外法和惰气熔融-红外热导法等多种方法在纯度测量中的研究要点。对引起辉光放电质谱测量偏差的重要因素—相对灵敏度因子进行了修正,将测量不确定度从200%降至30%。分别采用辉光放电质谱法和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两种方法对高含量的金属杂质元素Na、Fe、Cu进行测量,方法结果一致。痕量气体元素H、C、N、S采用惰气熔融-红外热导法和燃烧红外法进行测量,其含量分别为0.35、0.51、0.45、0.85 mg/kg,均低于定量下限。采用惰气熔融-红外热导法和二次离子质谱法对痕量氧含量进行了测量,两种方法结果相近。同时对惰性气体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含量进行了合理评估,并对纯度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最终得到扣除94种杂质元素的高纯金标准物质中金的质量分数为99.9995%,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金属 纯度 辉光放电质谱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成矿带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S-Pb-C-O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约束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卫东 魏立勇 +6 位作者 高永宝 刘天航 吴欢欢 葛战林 何佳乐 杨冰 孙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126,共16页
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是北山成矿带内蒙古段最为典型的金矿床之一,其矿床成因存在较多争议,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文章基于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选取不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和方解石,开展原位S-Pb同位素和C-O同位素测试。研... 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是北山成矿带内蒙古段最为典型的金矿床之一,其矿床成因存在较多争议,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文章基于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选取不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和方解石,开展原位S-Pb同位素和C-O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δ34S值为-0.56‰~5.54‰,^(206)Pb/^(204)Pb比值为18.326~18.390,207Pb/^(204)Pb比值为15.563~15.645,^(208)Pb/^(204)Pb比值为38.226~38.390,铅同位素μ值变化范围为9.40~9.55,ω值变化范围为35.77~36.85,方铅矿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32~270 Ma,δ^(13)C值介于-0.04‰~2.93‰之间,表明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岩浆和地层混合来源性质,成矿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成矿作用晚期流体中混入了地层变质水。文章从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方面,结合前人对北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认识,提出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S-Pb同位素 C-O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老硐沟金多金属矿床 北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地区沂南金矿床成因:硫化物矿石与围岩稀土和微量元素的制约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亚东 马明 +3 位作者 蔡文艳 高继雷 张照录 孙祥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6-913,共18页
沂南金矿床为鲁西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产于早白垩世中酸性杂岩与新太古界—寒武系接触带及其附近。本次利用岩/矿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结果显示,成矿的闪长玢岩负Eu异常不显著,且早矿化... 沂南金矿床为鲁西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产于早白垩世中酸性杂岩与新太古界—寒武系接触带及其附近。本次利用岩/矿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结果显示,成矿的闪长玢岩负Eu异常不显著,且早矿化阶段发育大量磁铁矿,暗示早阶段成矿流体具有氧化性特征。晚(金)矿化阶段的黄铁矿和黄铜矿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负Eu异常显著,Ce异常不明显,且Hf/Sm、Nb/La值大于1,显示含F-的还原性流体特征。矿石的Y/Ho、Zr/Hf和Nb/Ta值变化较大,且黄铁矿Co/Ni>10,表明成矿流体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矿石与赋矿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且具有相同范围/趋势的微量元素比值,说明沂南杂岩体和碳酸盐岩提供了必要的成矿物质。综上,沂南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得到了较好的约束,同时也对区域范围内金矿成因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和黄铜矿 稀土和微量元素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来源 沂南金矿 鲁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新发现王庄金矿床矿物成分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五一 张振 +4 位作者 高永宝 魏立勇 贾彬 郑鑫 刘宁波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9,共13页
王庄金矿是2021年南秦岭地区找矿新发现的矿床,矿床类型为微细浸染型,矿体受构造和地层双重控制,呈层间破碎带产出。王庄金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通过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存于毒砂、含砷黄铁矿中,未见自... 王庄金矿是2021年南秦岭地区找矿新发现的矿床,矿床类型为微细浸染型,矿体受构造和地层双重控制,呈层间破碎带产出。王庄金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通过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存于毒砂、含砷黄铁矿中,未见自然金。结合野外工作,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其交生关系可将王庄金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Ⅰ.黄铁矿、石英脉成矿早阶段;Ⅱ.毒砂、黄铁矿、石英脉成矿主阶段;Ⅲ.石英脉伴少量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碳酸盐岩晚阶段。不同阶段的黄铁矿具有不同的微量元素特征:Ⅰ阶段黄铁矿贫As、Au,富Fe、S;Ⅱ、Ⅲ阶段黄铁矿具高As、Au,低S、Fe特征,且此阶段黄铁矿当中Au、As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王庄金矿矿石中黄铁矿Co/Ni均值为2.03,中位数为1.34,指示成矿主阶段形成的黄铁矿有岩浆流体的加入。且在Co/Ni<1及1.2<Co/Ni<2.5范围内存在两个含金集中区,表明可能存在两种不同流体的成矿作用。综合矿床地质及矿物组构特征初步认为,王庄金矿床存在多阶段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庄金矿 物质组成 黄铁矿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地区猪婆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焦阳 冯俊环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9,共11页
猪婆沟金矿位于西秦岭之北秦岭鸳鸯镇-关子镇蛇绿混杂岩带的反“S”形构造的转折端,金矿体赋存在早古生代李子园群中,矿体的产出受NW向和NE向韧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矿体形态为脉状。矿床热液期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 猪婆沟金矿位于西秦岭之北秦岭鸳鸯镇-关子镇蛇绿混杂岩带的反“S”形构造的转折端,金矿体赋存在早古生代李子园群中,矿体的产出受NW向和NE向韧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矿体形态为脉状。矿床热液期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含子晶三相包裹体的冰点温度为-4.8~-4.3℃;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冰点温度为-5.3~-0.1℃。该阶段含子晶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1.3~198.6℃,平均为160.7℃;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8.9~285.3℃,平均为174.1℃。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值为130~170℃,峰值范围较宽。流体盐度为1.40~8.28%NaCleqv,平均为5.84%NaCleqv,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特征;石英δ18OH2O值为-3.29‰~4.42‰,δD值为-110.1‰~-86.6‰,成矿流体来源于原生岩浆水,在岩浆分异成矿的过程中,大气降水的含量逐渐增多。主成矿阶段黄铁矿和毒砂δ34S值为10.7‰~11.5‰,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岩浆岩和地层;Pb同位素组成相似,主要来源于造山带铅,有部分上地壳铅和地幔铅加入,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岩和地层两个端元,具有多期次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猪婆沟金矿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同位素地球化学 猪婆沟金矿 西秦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太矿集区八卦庙金矿区脉状铅锌矿化的物质来源研究: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证据
19
作者 高炫宇 李宇轩 +2 位作者 梁文静 袁洪林 安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8-1452,共15页
秦岭造山带凤太矿集区内发育层状—似层状和脉状两种类型的铅锌矿化,部分脉状铅锌矿化伴生产于金矿床中,其成矿物质来源仍未得到较好的约束。论文以八卦庙金矿区的脉状铅锌矿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硫化物原位微区S-Pb同位素研究方法,探... 秦岭造山带凤太矿集区内发育层状—似层状和脉状两种类型的铅锌矿化,部分脉状铅锌矿化伴生产于金矿床中,其成矿物质来源仍未得到较好的约束。论文以八卦庙金矿区的脉状铅锌矿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硫化物原位微区S-Pb同位素研究方法,探讨了脉状铅锌矿化的成矿物质来源。八卦庙金矿区的脉状铅锌矿化主要受NE和NW向断裂或裂隙控制,矿脉宽度通常为2~20 cm。矿石呈团块状或浸染状构造,其中矿石矿物以方铅矿和闪锌矿为主,另有少量黄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白云母、绢云母和少量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闪锌矿的δ^(34)S值相对集中(15.03‰~17.11‰),而黄铜矿(14.76‰~19.91‰)和方铅矿(12.12‰~21.88‰)的δ^(34)S值则变化较大;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非常均一。通过与区内可能物质源区S-Pb同位素对比研究,认为八卦庙金矿区脉状铅锌矿化的成矿物质来自于围岩变质过程中释放的变质流体,并有印支期岩浆热液的贡献,总体具有与金矿化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金矿化和脉状铅锌矿化在八卦庙矿区共生富集但又独立产出,可能受铅锌和金元素在热液体系中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铅锌矿化 八卦庙金矿 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来自与金成矿有关地质单元金含量的约束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文萱 宋明春 +5 位作者 李杰 董磊磊 赵润芊 张亮亮 李健 白天慧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1-797,共17页
胶东是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金矿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但对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为了科学合理地解释金矿床相对于各类围岩高达万倍的Au富集,通过系统采集胶东地区未遭受矿化蚀变的晚中生代花岗岩... 胶东是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金矿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但对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为了科学合理地解释金矿床相对于各类围岩高达万倍的Au富集,通过系统采集胶东地区未遭受矿化蚀变的晚中生代花岗岩和早前寒武纪变质岩样品,对其进行了Au元素含量测试。结果表明:97件花岗岩Au含量平均值为0.31×10^(-9),其中玲珑型、郭家岭型和伟德山型花岗岩的Au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5×10^(-9)、0.28×10^(-9)和0.35×10^(-9),397件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的Au含量平均值为1.05×10^(-9),总体与地壳中Au元素丰度和华北板块中Au含量平均值接近或偏低,但早前寒武纪变质岩中Au含量是晚中生代花岗岩中的3.39倍。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胶东地区不存在Au异常富集的源区或矿源岩(层),巨量金的成矿物质源自古老变质基底在晚中生代的部分熔融,在下地壳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的过程中,在超高温环境中约70%以上的金以类似“熔炼”的方式析出,并产生了贫金花岗岩。成矿前与岩浆活动相关的流体有利于Au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成矿期及其后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影响了流体的化学平衡,为金的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胶东金矿 晚中生代 贫金花岗岩 部分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