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诗人徐志摩形象的全球传播及其世界文学价值
1
作者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1,共11页
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形象的全球传播迄今已近百年,进入21世纪以来,更呈现出多线交织、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徐志摩的剑桥史料考证与诗歌翻译都取得新进展,其文化身份与文学史地位得到进一步评价,其文学形象在海外传记、自传体小说中被多角... 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形象的全球传播迄今已近百年,进入21世纪以来,更呈现出多线交织、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徐志摩的剑桥史料考证与诗歌翻译都取得新进展,其文化身份与文学史地位得到进一步评价,其文学形象在海外传记、自传体小说中被多角度再塑造,“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则成为跨文化遗产利用的典范。所有这些塑造出一个整体性的“徐志摩形象”,构建出一个活跃的世界文学网络。徐志摩形象所提供的世界文学价值是融入式的、亲和的、建设性的;其全球传播从东方出发,深入到西方文学的内部,打破了西方学界只有一个西方中心的世界文学体系的妄念,将世界文学引向多系统、多中心的格局,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世界文学 《再别康桥》 剑桥大学 中国文学全球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别康桥》之及物性系统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国萍 周燕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的英译版本数量颇丰、质量各异。而对译文的评价亦是众说纷纭、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独辟蹊径,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视角,对诗篇原文及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旨在一方面揭示诗歌主题,一方面审...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的英译版本数量颇丰、质量各异。而对译文的评价亦是众说纷纭、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独辟蹊径,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视角,对诗篇原文及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旨在一方面揭示诗歌主题,一方面审视译文质量,同时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诗歌解读和诗歌翻译评价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系统 《再别康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别康桥》之及物性系统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国萍 周燕红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124,共4页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的原文及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旨在一方面揭示诗歌主题,一方面审视译文质量,同时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诗歌解读和诗歌翻译评价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系统 《再别康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选择·思考——关于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音乐创作 被引量:15
4
作者 彭志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9,共7页
文章围绕着我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及其音乐创作有关的问题展开思考 ,以求说明小剧场歌剧的基本特性、总结这部小剧场歌剧音乐创作的有关情况 ,以为这类新兴歌剧样式的繁荣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歌剧 小剧场歌剧 《再别康桥》 现代联曲体 主题 音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