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国际大循环”理论
1
作者 何小锋 《学术研究》 1988年第4期13-18,共6页
中国作为落后的大国,又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不宜用单一的“国际大循环”理论构筑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从长远看,应考虑建立包括大陆、港、澳、台、海南特区在内的多种循环的多模式的“中国经济圈”。
关键词 循环 珠江三角 中国对外开放 理论 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 劳动密集型产品 地区经济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翟培秀 李飞雪 +1 位作者 邱小倩 申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5-255,共11页
[目的]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发生机制,改善风险评估框架进而评估长三角地区各类景观生态风险,为长三角地区生态风险管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潜力-连通性-恢复力”三维视角构建生态受损概率指标体系,以生... [目的]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发生机制,改善风险评估框架进而评估长三角地区各类景观生态风险,为长三角地区生态风险管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潜力-连通性-恢复力”三维视角构建生态受损概率指标体系,以生态系统服务为评价终点,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受损概率两方面综合评估了长三角地区2000年、2010年、2020年景观生态风险,并判定研究区所处的风险适应性阶段。[结果](1)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指数总体表现为升高趋势,并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2)生态受损概率呈现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的空间特征,时序变化特征为围绕城市建成区先扩展后收缩;(3)景观生态风险总体较低,中低风险区域占大比例,高风险区集中在城市建成区周围,部分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风险值逐渐升高;(4)从适应性循环阶段来看,长三角地区部分地区已开始从快速发展向稳定可持续发展转变,处于开发阶段的区域减少,处于释放阶段的区域增加。[结论]适应性循环理论能够阐明生态本底、景观格局和动态过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作用机制,可以较好地融入生态风险预测框架,提高景观生态风险预测的有效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适应性循环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 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人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永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89,93,共3页
从“STS三角循环理论”入手 ,着重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定义和特征 (包括 :信息传媒素养、计算机素养、利用资源学习和终身学习素养等 ) ,以及阐明图书馆员要想成为信息素养人所必须具备的几方面的条件。
关键词 图书馆员 信息素养 “sts三角循环理论” 信息传媒素养 计算机素养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