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评“国际大循环”理论
- 1
-
-
作者
何小锋
-
机构
香港东南经济信息中心
-
出处
《学术研究》
1988年第4期13-18,共6页
-
文摘
中国作为落后的大国,又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不宜用单一的“国际大循环”理论构筑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从长远看,应考虑建立包括大陆、港、澳、台、海南特区在内的多种循环的多模式的“中国经济圈”。
-
关键词
大循环
珠江三角洲
中国对外开放
理论
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
劳动密集型产品
地区经济
国际市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长三角地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评估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翟培秀
李飞雪
邱小倩
申婷
-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5-255,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个体动态空间决策及其驱动下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研究”(41671386)。
-
文摘
[目的]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发生机制,改善风险评估框架进而评估长三角地区各类景观生态风险,为长三角地区生态风险管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潜力-连通性-恢复力”三维视角构建生态受损概率指标体系,以生态系统服务为评价终点,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受损概率两方面综合评估了长三角地区2000年、2010年、2020年景观生态风险,并判定研究区所处的风险适应性阶段。[结果](1)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指数总体表现为升高趋势,并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2)生态受损概率呈现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的空间特征,时序变化特征为围绕城市建成区先扩展后收缩;(3)景观生态风险总体较低,中低风险区域占大比例,高风险区集中在城市建成区周围,部分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风险值逐渐升高;(4)从适应性循环阶段来看,长三角地区部分地区已开始从快速发展向稳定可持续发展转变,处于开发阶段的区域减少,处于释放阶段的区域增加。[结论]适应性循环理论能够阐明生态本底、景观格局和动态过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作用机制,可以较好地融入生态风险预测框架,提高景观生态风险预测的有效性、准确性。
-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适应性循环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
长三角地区
-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daptive cycle theory
ecosystem service
Yangtze River Delta
-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浅析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人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张永军
-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89,93,共3页
-
文摘
从“STS三角循环理论”入手 ,着重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定义和特征 (包括 :信息传媒素养、计算机素养、利用资源学习和终身学习素养等 ) ,以及阐明图书馆员要想成为信息素养人所必须具备的几方面的条件。
-
关键词
图书馆员
信息素养
“sts三角循环理论”
信息传媒素养
计算机素养
终身学习
-
分类号
G251.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