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信狱”案与明代中叶的政治文化
1
作者 丁亮 潘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06,316,共11页
“广信狱”案是明代正德年间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与抚按三司等众多官员发生的互讦案件,并牵涉藩王与生员等多种政治势力,后为钦差燕忠介入审结。燕忠以“广信狱”案为切入口,撤换抚按等多名官员,贯彻朝廷剿匪的战略意图,继而惩处李梦阳... “广信狱”案是明代正德年间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与抚按三司等众多官员发生的互讦案件,并牵涉藩王与生员等多种政治势力,后为钦差燕忠介入审结。燕忠以“广信狱”案为切入口,撤换抚按等多名官员,贯彻朝廷剿匪的战略意图,继而惩处李梦阳与府学生员的“侵官”之举,整饬江西政治生态。但由于案情关系宁淮两藩,又有杨一清从中请托,最终仅对李梦阳从轻处罚。“宸濠之叛”以后,此案发生反转,李梦阳虽被参奏附逆而下狱,却在杨廷和、林俊等官员的回护下再次得以保全。总之,“广信狱”案是多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反映出一般性政治精英群体在既定政治场域中的选择与倾向,为我们深入理解明代中期政治生态的特点与变迁提供了经典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广信狱”案 李梦阳 “宸濠之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王出镇:安史乱后杜甫平叛思想的文化意义——以《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安史乱后,剑南道内外交困,杜甫于广德元年十二月底撰《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在表中,杜甫为剑南道治政提出“宗王出镇”“合并两川”的主张。前者与房琯、刘秩的政治主张一脉相承,因格于玄、肃二宗中枢政局的权力争夺和代宗对... 安史乱后,剑南道内外交困,杜甫于广德元年十二月底撰《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在表中,杜甫为剑南道治政提出“宗王出镇”“合并两川”的主张。前者与房琯、刘秩的政治主张一脉相承,因格于玄、肃二宗中枢政局的权力争夺和代宗对地方势力、宗王势力的防范,而被弃用。后者则与广德二年正月代宗的诏令内容基本吻合,表现出杜甫对时局的深刻体察与谋断。与杜甫颇具故谊的高适、李白也曾于安史乱后各撰表疏,针对时局,提出救治主张,然皆各因其弊而失败。相较之下,颇可见出杜甫策议之切中时弊,并可突破《旧唐书》本传语辞的藩篱,见出更为丰富、多元、立体的杜甫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史之乱 宗王出镇 平叛思想 政治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肃代时期剑南道政治地理研究(757—767)——以东西两川的分合为中心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乐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7,共11页
从至德二年到大历二年的十余年间,剑南道先后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复杂过程。至德二年,唐肃宗为了消除玄宗幸蜀的影响将剑南道析为东西两川,东川初治绵州,后改治梓州,领十三州之地。广德二年,唐代宗又因西南边患... 从至德二年到大历二年的十余年间,剑南道先后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复杂过程。至德二年,唐肃宗为了消除玄宗幸蜀的影响将剑南道析为东西两川,东川初治绵州,后改治梓州,领十三州之地。广德二年,唐代宗又因西南边患将两川合为一道。永泰元年蜀中诸将为争作节度使而攻伐不休,唐代宗命宰相杜鸿渐入蜀戡乱,最终再次分剑南为东西两川,东川初治梓州,后移遂州,旋复治梓州,只领八州。东西两川分立的格局为宋代在西南地区置川峡四路提供了蓝本。然而,东西两川分立未能彻底消除蜀中地方势力的离心倾向,反而加重了西川百姓的负担,并激化了两川之间的互相排斥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南道 东西两川 崔宁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阳顾氏递传明初“飞瀑连珠”臞仙琴样连珠式琴——概及明“宁衡益潞”王府斫琴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9,165,共14页
明代王府斫琴,世称“宁衡益潞”。宁王琴存世仅孤品“飞瀑连珠”琴。文章由厘清明代王府斫琴总体风格入手,于“飞瀑连珠”琴的器物特点做全面分析。并对明清谱集中有关“连珠琴式”的资料进行梳理,指出存在被称为“臞仙琴样”的特殊连珠... 明代王府斫琴,世称“宁衡益潞”。宁王琴存世仅孤品“飞瀑连珠”琴。文章由厘清明代王府斫琴总体风格入手,于“飞瀑连珠”琴的器物特点做全面分析。并对明清谱集中有关“连珠琴式”的资料进行梳理,指出存在被称为“臞仙琴样”的特殊连珠式,与“飞瀑连珠”琴的形制应有关联。因而此琴即为宁王琴。另外,文章对该器物的承传做了系统考证,由康熙末年开始,先后有辽阳李廷栋、长沙陆长森,光绪年间转归华阳顾氏,历五代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衡益潞 飞瀑连珠 连珠式琴 臞仙琴样 顾梅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武帝出镇皇子府佐安排对刘宋后期政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赫兆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6-224,共9页
刘宋孝武帝刘骏为出镇幼子挑选的府佐,主要来自自己的“代党”。在孝武朝三次大的战争中,这些人或为刘骏浴血奋战,或鲜明地表达了支持刘骏的立场,与孝武帝有着十分密切的故旧私恩关系。也正是利用这种密切关系,邓琬以报答孝武帝为由策... 刘宋孝武帝刘骏为出镇幼子挑选的府佐,主要来自自己的“代党”。在孝武朝三次大的战争中,这些人或为刘骏浴血奋战,或鲜明地表达了支持刘骏的立场,与孝武帝有着十分密切的故旧私恩关系。也正是利用这种密切关系,邓琬以报答孝武帝为由策划了子勋之乱。不同于邓琬为谋求私利,薛安都、崔道固、萧惠开和沈文秀拥护子勋,确实更多出自报答孝武帝恩遇的目的。孝武帝生前高度集权的统治方式在他突然去世后,造成了中央的权力真空,导致权力分裂与斗争升级。刘宋后期皇室内部的斗争,一定程度上是孝武帝专制统治的政治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孝武帝 出镇皇子府佐 子勋之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晋覆亡的疫灾因素探析
6
作者 贾学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8-165,共8页
西晋“八王之乱”期间,政治中心的洛阳和关中等地区,发生过大规模的旱灾和疫灾。由于统治者没有及时对灾民采取救助措施,庶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很多人沦落为流人并加入反晋势力,促使整个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这时期内迁的氐羌匈奴诸部,看... 西晋“八王之乱”期间,政治中心的洛阳和关中等地区,发生过大规模的旱灾和疫灾。由于统治者没有及时对灾民采取救助措施,庶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很多人沦落为流人并加入反晋势力,促使整个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这时期内迁的氐羌匈奴诸部,看到上层统治分崩离析和下层社会陷入混乱,便趁机发动军事反叛,最终西晋政权走向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八王之乱” 疫灾 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