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
1
作者 王永红 《集成电路应用》 2025年第1期412-414,共3页
阐述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学科融合对课程设计的影响。针对学科融合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难点,提出课程改革策略,包括课程内容整合与重构、跨学科合作与教师培训、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建立持续改进和反馈机制。
关键词 python程序设计 学科融合 多元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一模式三层级多评价”教学改革
2
作者 杨悦 刘鼎立 +1 位作者 许贵林 余弦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8期123-128,共6页
文章针对“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一模式三层级多评价”的教学改革思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融合项目驱动与翻转课堂,构建3层渐进式项目体系,融入思政教育、企业实践和学科竞赛... 文章针对“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一模式三层级多评价”的教学改革思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融合项目驱动与翻转课堂,构建3层渐进式项目体系,融入思政教育、企业实践和学科竞赛元素。同时,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过程与结果评价、同伴与教师评价。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渐进式项目体系 多元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Python编程在医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查昶玮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在医学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该文旨在评估其在医学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潜能和挑战,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通过例举生成式人工智能,如文心一言在赋能Python...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在医学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该文旨在评估其在医学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潜能和挑战,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通过例举生成式人工智能,如文心一言在赋能Python编程中处理医学数据的具体实践,揭示其在医学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一般方法和路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卓越的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力,极大简化数据分析的过程,降低技术难度门槛,并提高分析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医学数据分析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python编程 医学 数据分析 文心一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下“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4
作者 万莹 《数字通信世界》 2025年第4期226-228,共3页
在数智化发展的背景下,Python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其程序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是新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现阶段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在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资源开发与学生兴趣激发等方面... 在数智化发展的背景下,Python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其程序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是新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现阶段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在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资源开发与学生兴趣激发等方面的挑战,深入挖掘编程规范与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并将其与Python课程知识点有机结合。通过数智赋能的多种课程思政融合途径,在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类专业 课程思政 python程序设计 数智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的Python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园园 曹蕾 +1 位作者 王丹丹 阳维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在新医科背景下,分析医学生开设Python编程课程的重要意义。针对在医学生Python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从课程组织、教材选择、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将医学数据管理与Python编程教学深度融合,设计并实践了新的Python课程教学方法。经过... 在新医科背景下,分析医学生开设Python编程课程的重要意义。针对在医学生Python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从课程组织、教材选择、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将医学数据管理与Python编程教学深度融合,设计并实践了新的Python课程教学方法。经过4年多的教学研究实践,将Python的代码实现与医学知识相融合,启发学生通过实际医学项目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课程在增强学生学习Python编程兴趣和提高Python应用能力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程组以高质量教育培育高水平、高素质、高融合医科人才为目标,通过医学信息数据处理案例为中心组织课堂,紧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培养新医科人才,服务于“健康中国”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python课程 案例驱动 教学设计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序渐进式教学方法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艳玲 彭红霞 彭显琪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3期95-99,共5页
针对Python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时不足、Python语言的学习难度分层递增等问题,文章提出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归纳梳理、知识迁移、融入应用、对比分析、项目实践的方法开展系统而有效的编程教学,采用逐级巩固的循序渐进式教学方法... 针对Python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时不足、Python语言的学习难度分层递增等问题,文章提出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归纳梳理、知识迁移、融入应用、对比分析、项目实践的方法开展系统而有效的编程教学,采用逐级巩固的循序渐进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Python的知识和技术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 循序渐进式教学方法 知识迁移 关联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ArcGIS环境下基于Python实现钻孔数据批量导入及检索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阿那尔 张浩鸣 +1 位作者 王磊 杨玉霞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11期14-16,共3页
该文以地震工程钻孔数据的批量处理为案例,探讨了如何结合Arc GIS10.8版本中的Python脚本编程以及ArcToolbox工具箱,开发自动化的数据批量导入和检索程序。这一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导入和筛选,有效提高了工作流程的效率。
关键词 钻孔数据规范化处理 脚本编程 数据检索 自动化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t技术的Python课程教学实践
8
作者 钱颖雪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6期113-116,共4页
文章分析了在电子信息专业核心课程Python教学中引入Git版本控制工具的可行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应用。研究发现,通过Git平台,师生可以共同学习编程语言、分享开发经验、协同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 文章分析了在电子信息专业核心课程Python教学中引入Git版本控制工具的可行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应用。研究发现,通过Git平台,师生可以共同学习编程语言、分享开发经验、协同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使用Git进行教学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一定要求,须要克服一些潜在问题。文章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充分发挥Git技术优势,推动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技术 版本控制 python课程教学 电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Python数据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9
作者 李菁菁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0期140-144,共5页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文章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收录的国内2000—2023年616篇有关Python数据分析课程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掌握Python数据分析课程研究的发展脉络、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等内容,根据分析结果,结...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文章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收录的国内2000—2023年616篇有关Python数据分析课程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掌握Python数据分析课程研究的发展脉络、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等内容,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教学日常发现Python数据分析课程目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繁杂,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单一,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实例与职业需求存在脱节,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针对问题从Python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例三个方面提出建设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数据分析课程 python数据分析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Python的子结构拟动力混合试验
10
作者 彭紫沁 徐志洪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2期62-66,共5页
[目的]为提高结构混合试验的真实性,搭建基于Abaqus-Python的子结构拟动力混合试验系统。[方法]借助Abaqus软件代替自主编制的数值积分算法程序,利用Python语言编制数据接口程序,实现Abauqs软件与LFV-L型动态多功能测试设备之间的通信,... [目的]为提高结构混合试验的真实性,搭建基于Abaqus-Python的子结构拟动力混合试验系统。[方法]借助Abaqus软件代替自主编制的数值积分算法程序,利用Python语言编制数据接口程序,实现Abauqs软件与LFV-L型动态多功能测试设备之间的通信,搭建子结构拟动力混合试验系统。[结果]对含黏弹性阻尼器的多层框架结构进行混合试验,其时程响应结果与Abauqs整体模拟结果拟合较好。[结论]验证了所搭建的混合试验系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可行性与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结构技术 结构混合试验 python ABAQUS 数据接口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Python课程实践教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荣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0期99-101,共3页
针对“Python语言编程”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不足、与学科专业实际项目结合度不高以及与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脱钩等问题,文章结合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从成果出发逆向构建实践教学内容3层体系,建立包含实际应用背景、... 针对“Python语言编程”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不足、与学科专业实际项目结合度不高以及与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脱钩等问题,文章结合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从成果出发逆向构建实践教学内容3层体系,建立包含实际应用背景、多学科多领域问题以及前沿信息技术的Python案例资源库。通过实践,该课程改革方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思维、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改善了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程序设计 OBE理念 新工科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文涛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2期344-346,共3页
阐述Python解释器是一种基于软件平台拓展设计的计算机语言编程技术手段。分析Python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优势,具有简单便捷、针对性强、跨平台性、生态系统完善的特点。探讨应用方法,包括用于数据挖掘、软件测试、数据科学、网站... 阐述Python解释器是一种基于软件平台拓展设计的计算机语言编程技术手段。分析Python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优势,具有简单便捷、针对性强、跨平台性、生态系统完善的特点。探讨应用方法,包括用于数据挖掘、软件测试、数据科学、网站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python解释器 计算机软件 设计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的Python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蓝庆青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2期371-373,共3页
阐述针对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提出基于学科交叉的Python语言教学实践体系,包括重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案例,用Python语言进行实现,利用Python语言在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优势,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 阐述针对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提出基于学科交叉的Python语言教学实践体系,包括重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案例,用Python语言进行实现,利用Python语言在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优势,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语言 程序设计 学科交叉 机器学习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计算思维的“Python程序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
14
作者 王彦群 张著 +1 位作者 谢渠 高贤强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9期79-82,共4页
文章以慕课和雨课堂为平台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3个方面进行“Python程序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线上教学以学习通为平台,以问题为驱动;线下教学以面向计算思维的案例为驱动,在课堂上借助雨课堂平台实施多样化的... 文章以慕课和雨课堂为平台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3个方面进行“Python程序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线上教学以学习通为平台,以问题为驱动;线下教学以面向计算思维的案例为驱动,在课堂上借助雨课堂平台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知识的内化。面向计算思维的“Python程序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Python语言课程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慕课 雨课堂 “python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编程的高程异常模型解析方法
15
作者 孙跃龙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158-160,165,共4页
该文主要介绍高程异常的概念以及解析高程异常模型的方法。首先解释高程异常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然后详细描述解析高程异常模型的过程,包括文件结构和编码方式。接着,该文介绍利用Python编程实现高程异常值获取的方法,包括读取文件信息和... 该文主要介绍高程异常的概念以及解析高程异常模型的方法。首先解释高程异常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然后详细描述解析高程异常模型的过程,包括文件结构和编码方式。接着,该文介绍利用Python编程实现高程异常值获取的方法,包括读取文件信息和插值计算。最后,该文总结使用Python编程解析Trimble GGF高程异常模型的方法,并讨论插值方法的优劣以及拟合曲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编程 高程异常 插值方法 文件结构 编码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开发的地震余震序列统计程序
16
作者 孟令升 刘爱华 +2 位作者 张雁翔 马龙辰 徐建权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4期46-49,共4页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活动频次高、强度大、灾害重、影响广,2008年汶川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给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深刻总结与反思,要求地震行业提高为社...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活动频次高、强度大、灾害重、影响广,2008年汶川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给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深刻总结与反思,要求地震行业提高为社会各界提供地震专业信息服务的能力。余震序列作为震后紧急会商的重要资料,其统计的时效性要求也相应提高。近年来,Python语言在数据库处理、数据统计处理、程序开发方面已成为新的趋势。余震序列统计程序基于Python语言开发,利用该程序,对地震编目数据库数据进行筛选、导出、整理,并产出符合上报要求的Word文档,实现对地震余震序列的即时产出。利用该程序进行余震统计,可极大地减轻地震一线工作人员工作量,为科研人员判断地震趋势和政府部门制定救援方案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数据,有效助力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余震统计 程序研发 地震余震序列 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评测技术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平台设计
17
作者 胡星彤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9期53-55,共3页
常规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平台易受请求标签交换作用影响,综合运行性能不佳,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在线评测技术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硬件部分设计了FMC高速数据连接器和MAX1479ATE+C2R存储芯片,软件部... 常规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平台易受请求标签交换作用影响,综合运行性能不佳,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在线评测技术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硬件部分设计了FMC高速数据连接器和MAX1479ATE+C2R存储芯片,软件部分设计“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自主学习功能模块。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的综合性能良好,不存在运行异常问题,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提高“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评测技术 “python程序设计” 课程 自主学习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思维教学策略分析
18
作者 江三林 兰师丹 李振军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4期76-77,共2页
阐述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程序设计思维的特点,探讨课程教学策略,包括项目式学习、创新挑战、小组合作、互动教学以及评价与反馈,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程序设计思维基础。
关键词 程序设计思维 python 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分析
19
作者 阮小方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3期224-225,共2页
阐述Python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实现课程中的教学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提升。探讨实践项目中的模块应用,包括数据分析、Web开发,使学生能够运用Python解决真实问题。
关键词 程序设计 python 教学合作 实践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科考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存储
20
作者 钟金波 李湘湘 《中国修船》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科考船作业任务多、外部数据种类多样、数据独立且缺乏方便的采集和存储接口,同时科学家对于作业点位的导航数据及环境数据存在时效性需求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个系统,该系统基于Python编程,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科考作业导航... 针对目前国内科考船作业任务多、外部数据种类多样、数据独立且缺乏方便的采集和存储接口,同时科学家对于作业点位的导航数据及环境数据存在时效性需求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个系统,该系统基于Python编程,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科考作业导航数据、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并分发到每一个实验室,能实时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并保存到本地电脑。该数据的采集与存储系统已经在“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科考船上得到了实践应用,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和可扩展性,满足科学家对于船舶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将提供更加实用和方便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考察船 数据实时采集与存储 python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