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O”型冒落及耗氧非均匀采空区自燃分布特征
被引量:80
- 1
-
-
作者
李宗翔
衣刚
武建国
郭达
赵春景
赵丹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风部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4-48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086)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2008S112-08-219)
-
文摘
从采空区自燃温度场计算角度,研究了基于"O"型冒落压实及耗氧非均匀性采空区自燃分布特征。建立了采空区非线性渗流-多组分气体-温度场和非均匀耗氧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矿井通风和工作面推进的动态变化;给出一种按"O"型圈压实分布来描述顶板岩层冒落的模型表达式;考虑到灌浆、灌注水、喷洒阻化剂和局部风流变化等导致采空区耗氧非均匀性,构造了阻化后耗氧非均匀0-1随机变化模型;模拟结果中表明(显示),尽管区域耗氧存在波动,阻化后的采空区整体耗氧能力在下降,表征温度有所降低,CO分布区域大大缩小,模拟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研究指出采空区耗氧非均匀性模型,能够解释实际采空区自燃升温的突变性和因素多变性的影响过程,成果对于工作面后方采空区遗留煤的防灭火工作起到了辅助指导作用。
-
关键词
“o”型冒落
非均匀耗氧
采空区自燃
非线性渗流
气体分布
G3数值模拟
-
Keywords
"o" type risked falling
non-uniform oxygen consumption
spontaneous combustion for goaf
nonlinear seepage
gas distrib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3
-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基于非均匀场的采空区自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梁建明
-
机构
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
-
出处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EC0807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09)
-
文摘
为了研究"O"型垮落压实和耗氧非均匀的采空区自然发火特点,构建采空区非线性渗流-多组分气体-温度场和非均匀耗氧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矿井通风和工作面推进的动态变化;给出一种描述顶板岩层冒落按"O"型圈压实分布的模型表达式;考虑到灌浆、灌注水和喷洒阻化剂和局部风流变化等导致采空区耗氧非均匀性,构造灌浆-阻化剂耗氧非均匀0-1随机变化模型;模拟计算显示,虽然局部耗氧发生波动,但实施阻化措施后的采空区耗氧能力整体发生减弱,证明温度开始下降,CO分布区域显著缩小,模拟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研究指出采空区耗氧非均匀性模型,能够解释实际采空区自燃升温的突变和多变因素影响过程,成果对于工作面后方采空区遗留煤的防灭火工作起到了辅助指导作用。
-
关键词
采空区自燃
“o”型冒落
非线性渗流
气体分布
非均匀耗氧
-
Keywords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o" type caving
nonlinear seepage
gas distribution
non-uniform oxygen consumption
-
分类号
TD7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8204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特性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崔永青
孙亮
-
机构
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山西焦煤科技》
2019年第8期20-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09)
-
文摘
为了研究“O”型垮落压实和耗氧非均匀的采空区自然发火特点,构建采空区非线性渗流—多组分气体—温度场和非均匀耗氧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矿井通风和工作面推进的动态变化;给出一种描述顶板岩层冒落按“O”型圈压实分布的模型表达式;考虑到灌浆、灌注水和喷洒阻化剂和局部风流变化等导致采空区耗氧非均匀性,构造灌浆—阻化剂耗氧非均匀0-1随机变化模型;模拟计算显示,虽然局部耗氧发生波动,但实施阻化措施后的采空区耗氧能力整体发生减弱,证明温度开始下降,CO分布区域显著缩小,模拟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研究指出采空区耗氧非均匀性模型,能够解释实际采空区自燃升温的突变和多变因素影响过程,成果对于工作面后方采空区遗留煤的防灭火工作起到了辅助指导作用。
-
关键词
采空区自燃
“o”型冒落
非线性渗流
气体分布
非均匀耗氧
-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综放工作面不同风量下自燃“三带”时空分布研究
- 4
-
-
作者
常江涛
-
机构
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
-
出处
《煤》
2025年第5期22-28,共7页
-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32300420081)。
-
文摘
为了确定鹤壁中泰矿业3110工作面废弃煤自燃的风险,通过数值模拟与孔隙率优化和现场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全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和工作面漏风规律。确定了工作面的自燃危险区域,并确定了最佳供风量和安全开采速度。结果表明,氧化带在进风侧和回风侧分别90~135 m和15~44 m.采空区进风侧的漏风强度最高,工作面中部的漏风速度最低,符合“O”型冒落的特点。此外,模拟了800 m^(3)/min、1100 m^(3)/min、1300 m^(3)/min和1500 m^(3)/min不同供风量对采空区“三带”的影响。结果表明,供风量越大,氧化带的宽度和深度增加。综合考虑氧化带宽度与工作面安全开采速度和供风量的关系,选定的供风量为1100 m^(3)/min,安全开采速度为1.26 m/d.此外,采用密闭墙和氮气注入相结合的防火技术进行现场防火。氮气注入流量为410~500 m^(3)/h,减少了漏风,缩小了氧化带的宽度,并显著降低了采空区自燃的风险。
-
关键词
自燃“三带”
采空区
“o”型冒落
风量
Comsol
-
Keywords
spontaneous combustion"three zones"
goaf
"o"type caving
air volume
Comsol
-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