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值与“数量名”结构的话题重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妍超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数量名”结构中,“一量名”结构所引入实体的话题重要性比“多量名”结构强。这主要体现在,“一量名”引入实体的平均回指次数明显多于“多量名”;“一量名”形式比“多量名”更常用于存现句;“多量名”所引入实体在下文的延续方式和... “数量名”结构中,“一量名”结构所引入实体的话题重要性比“多量名”结构强。这主要体现在,“一量名”引入实体的平均回指次数明显多于“多量名”;“一量名”形式比“多量名”更常用于存现句;“多量名”所引入实体在下文的延续方式和“一量名”不同,包括合指延续和分指延续两种。“一量名”和“多量名”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一量名”可以指称个体性事物,而“多量名”只能指称集合性事物。叙事语篇中,个体性事物有充当重要话题的优势。不过,在特定的语篇类型、事件类型的需求下,集合性事物也可能具有较高的话题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名”结构 “一量名”结构 话题重要性 个体 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同形量词论析——以甲骨文、金文及民间契约文书为研究材料 被引量:1
2
作者 黑学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27-129,共3页
N1+MUN+N2格式是量词就近取材创造原则最初的一种体现,至迟到殷周时代,伴随着量词的产生而出现。N2作为量词初级阶段的产物,具备量词的性质和功能,但因弊端甚多,最终只是昙花一现,留下为数不多的一些例证。依照其与所计量名词同形的特点... N1+MUN+N2格式是量词就近取材创造原则最初的一种体现,至迟到殷周时代,伴随着量词的产生而出现。N2作为量词初级阶段的产物,具备量词的性质和功能,但因弊端甚多,最终只是昙花一现,留下为数不多的一些例证。依照其与所计量名词同形的特点,将N2确定为同形量词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num+cl格式 n1+num+n2格式 同形量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在数量结构中的分布与语义解释——兼谈测量的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琼鹏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6,共14页
"多"在数量结构中的分布和语义解释受到量词、数词、名词的性质以及"多"字结构所在的句法环境的影响。文章引入测量的视角,对这一系列看似错综复杂的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文章提出,"多"的使用条件具有双... "多"在数量结构中的分布和语义解释受到量词、数词、名词的性质以及"多"字结构所在的句法环境的影响。文章引入测量的视角,对这一系列看似错综复杂的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文章提出,"多"的使用条件具有双重性:1)只有具有内部结构性,即能够被"部分-整体"关系所定义的属性,才能成为"多"的语义作用对象;2)"多"不但要求其语义作用对象满足"部分-整体"关系的定义,并且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也必须维持相应的"部分-整体"关系。这一单调性限制不但为深刻说明"多"的分布和语义解释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汉语中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类别量词与其他量词等的分立提供了语义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字数量结构 单调性限制 测量语法 汉语数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词+大+名词”短语浅探
4
作者 谷晓恒 李晓云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4,共6页
本文对“数词+大+名词”短语进行较为全面的描写,认为该短语中的数词以“一”至“十”十个基数词为主,且不同的基数词使用频率不均衡,对后面的名词会起制约作用;形容词“大”是用来突显这一短语结构所示语义信息的标记形式;名词以双音... 本文对“数词+大+名词”短语进行较为全面的描写,认为该短语中的数词以“一”至“十”十个基数词为主,且不同的基数词使用频率不均衡,对后面的名词会起制约作用;形容词“大”是用来突显这一短语结构所示语义信息的标记形式;名词以双音节抽象名词为主,包括程度、根由、性质、事件、策略等几类。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该短语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和语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词+大+名词”短语 语法功能 语义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