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生成构式理论看“NP之VP”构式的句法语义 |
杨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名词性成分的名物化及其对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意义 |
潘瑶瑶
|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NP+好+V/A”的多义同构性及其承继理据的历时考察 |
胡丽珍
雷冬平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4
|
基于构式家族观念的“NP的VP”及相关结构 |
方绪军
刘华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5
|
“NP+一个”格式 |
张则顺
丁崇明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6
|
也谈“NP+的+VP”偏正结构 |
吴早生
郭艺丁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7
|
及物性视角下“NP_受+VP”的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 |
许红花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
8
|
上古汉语几种特殊的“NP之VP”结构 |
孙洪伟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9
|
“NP的A_单”的构成及与相关结构的关系 |
方绪军
刘德贝
魏邵川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0
|
“NP+的+VP”结构和相关难题的破解 |
周国光
|
《汉语学报》
|
2007 |
15
|
|
|
11
|
“NP的不X_单”的构成、使用及“不X_单”的指称化 |
方绪军
赵会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2
|
也谈“NP+的+VP”结构 |
徐阳春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3
|
“NP呢?A”句式对NP的多维制约 |
李晟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4
|
从认知图景看“NP1+(的)+NP2”的语义理解 |
卢英顺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5
|
从判断句前件扩展看“(NP)是SV的O”句式的形成 |
肖小平
龙海平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6
|
两种不同的容器隐喻——“NP_抽+里”和“NP_抽+内”的认知语义差异 |
曹爽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0 |
|
|
17
|
功用义“NP可以VP”句的语义要求与句法实现 |
尹常乐
袁毓林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8
|
浅谈现代汉语“NP+的+VP”结构——兼与陆俭明教授商榷 |
游红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19
|
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及其范畴 |
付岩
陈宗利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
20
|
双宾结构与两种特殊句式的生成 |
刘宇
|
《汉语学报》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