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SIV) H3n2亚型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感颗粒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志洪 李修元 +3 位作者 张梦楠 刘林洁 杨峰 敖素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11,共6页
目的观察上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1.25 mg/kg)和上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4、8、12 g/kg),鼻腔接种H1N1流感病毒建立流感病毒肺部感染小... 目的观察上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1.25 mg/kg)和上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4、8、12 g/kg),鼻腔接种H1N1流感病毒建立流感病毒肺部感染小鼠模型,给药干预7 d。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检测肺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ELISA法检测肺组织IL-4、IFN-γ、CCL3、CCL25、CXC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JAK2、STAT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上感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含水量降低(P<0.01),肺泡灌洗液病毒滴度降低(P<0.01),肺组织损伤减轻,肺组织IL-4水平升高(P<0.05,P<0.01),IFN-γ、CCL3、CCL25、CXCL-10水平降低(P<0.05,P<0.01),外周血CD3^(+)、CD4^(+)T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均降低(P<0.01),肺组织JAK2、STAT 3 mRNA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上感颗粒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免疫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能力和减轻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感颗粒 H1n1流感病毒 炎症反应 细胞免疫 JAK2/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CaTi_(2)O_(5)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3
作者 刘煜新 董伟霞 +2 位作者 赵高凌 包启富 李萍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0,共7页
亚稳相CaTi_(2)O_(5)作为新型光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其理论结构与光学性质为设计和研制新型高效光催化剂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论文对N掺杂前后CaTi_(2)O_(5)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其结构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亚稳相CaTi_(2)O_(5)作为新型光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其理论结构与光学性质为设计和研制新型高效光催化剂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论文对N掺杂前后CaTi_(2)O_(5)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其结构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验对其理论进行了验证,并阐述了N掺杂CaTi_(2)O_(5)的可见光催化增强机制。结果分析表明:与纯CaTi_(2)O_(5)相比,N掺杂进去后CaTi_(2)O_(5)形成能数值为负值,表明了N掺杂后CaTi_(2)O_(5)的状态处于稳定;N掺杂后CaTi_(2)O_(5)禁带宽度减小,其减小的数值为0.734 eV,表明了电子在从价带到导带跃迁过程中所需的总能量降低,N掺入后有效地扩大了CaTi_(2)O_(5)对可见光波段的响应范围。通过实验证实N掺入CaTi_(2)O_(5)后不仅拓宽了可见光波段的响应范围,而且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_(2)O_(5) n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可见光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为主体的双溶剂吸收剂用于CO_(2)捕集
4
作者 刘岳能 吴亚杰 +2 位作者 曹蒙欢 单楠烁 苟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9,共9页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_(2)O、2-EEMPA/AMP/DMF/H_(2)O和2-EEMPA/PZ/DMF/H_(2)O)。考察了3种吸收剂体系在不同活性组分、溶剂配比下对CO_(2)的吸收和解吸性能,并与质量分数30%单乙醇胺(30%MEA)水溶液(简称为30%MEA)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2-EEMPA、PZ、DMF、H_(2)O的质量比为20∶10∶40∶30的2-EEMPA/PZ/DMF/H_(2)O吸收剂(20E10P40D30H)具有最佳性能,CO_(2)解吸负载量达到0.573 mol CO_(2)/mol胺,是30%MEA(0.274 mol CO_(2)/mol胺)的2.09倍;在80℃下CO_(2)解吸率为82.7%,较30%MEA(54.6%)提高28.1%,且解吸能耗(18.9 kJ/g CO_(2))仅为30%MEA(54.6 kJ/g CO_(2))的34.6%;经过5次吸收-解吸循环后,20E10P40D30H的CO_(2)吸收负载量仍保持在0.609 mol CO_(2)/mol胺,比30%MEA(0.369 mol CO_(2)/mol胺)提高了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 双溶剂 复配 解吸能耗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1的N_2”比喻结构中“的”的隐现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越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6,共6页
"N1的N2"比喻结构中N1为本体、N2为喻体时"的"一定不能缺省;"的"的缺省只可能出现于N1为喻体、N2为本体的情形中。这取决于三个方面:结构中"的"是否是定语的标志;N1本身是否具备描写功能或区... "N1的N2"比喻结构中N1为本体、N2为喻体时"的"一定不能缺省;"的"的缺省只可能出现于N1为喻体、N2为本体的情形中。这取决于三个方面:结构中"的"是否是定语的标志;N1本身是否具备描写功能或区别功能,二者谁处于强势地位;实现语义理解时N1的指称功能是否陈述化了。此外,该结构内涵定语的身份亦可解释"的"的隐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的n2”比喻结构 指称陈述化 内涵定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新架构:1+2+N
6
作者 赵路军 吴刚 +2 位作者 邵嘉铭 刘彦波 褚健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38-4851,共14页
智能工厂建设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双轮驱动下,各地区各行业已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新模式、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建设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双轮驱动下,各地区各行业已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新模式、数字化车间等样板案例,制造业在自动化补课、信息化提升、智能化引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然而,随着智能制造进入深水区,数据孤岛、集成困难、个性化需求、价值创造等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制约智能工厂建设的瓶颈,建成企业普遍认可的“真正”智能工厂依然任重道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工业软件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新架构:1+2+N(1个工厂操作系统+2个自动化+N个工业APPs),以期能帮助企业解决智能工厂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指导企业更好地利用新技术与业务进行融合创新,达到企业生产自主运行和企业管理卓越运营的智能工厂新范式。同时,本文在某化工企业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中对这一新架构进行了实践验证。展望未来,随着技术发展与产品的不断成熟,希望本架构可以得到业界更为普遍的认可和采用,成为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架构的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工业 智能工厂 建设架构 1+2+n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矿业企业财务数智化“1+2+N”管控模式探析
7
作者 王诗然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26,共5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驱动传统行业不断瓦解与重构,带来了新的行业竞争。矿业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经济实体,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资源调整、环保...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驱动传统行业不断瓦解与重构,带来了新的行业竞争。矿业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经济实体,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资源调整、环保合规、政策变化等,这些风险会对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随着数智化、智能化管理模式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渐向数智化模式转变,推动财务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从而为财务人员从事个性化、服务型、管控性的增值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本文基于新形势下矿业企业财务数智化发展现状,探讨建设企业“1+2+N”财务数智化管控模式,不断促进财务转型升级,以便更好服务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企业 智能化 财务管理 财务数智化 1+2+n”管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探讨海昆肾喜含药血清对N2a/APP695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妍华 季敬 +2 位作者 彭娇 何珊 付先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8,共8页
目的研究海昆肾喜(haikun shenxi,HKSX)含药血清对N2a/APP695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HKSX含药血清,高效薄层色谱(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应用含药血清干预N2a/APP695细胞,MT... 目的研究海昆肾喜(haikun shenxi,HKSX)含药血清对N2a/APP695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HKSX含药血清,高效薄层色谱(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应用含药血清干预N2a/APP695细胞,MTT检测HKSX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ELISA检测Aβ_(1-42)含量;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DCFH-DA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TP检测试剂盒检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评价线粒体功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TEN诱导的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light chain-3,LC3)及p-Tau S396蛋白的表达;设置线粒体自噬抑制剂Mdivi-1干预组,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p-Tau S396蛋白表达,ELISA检测Aβ_(1-42)含量,验证HKSX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线粒体自噬密切相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MC)相比,HKSX低、中、高剂量组Aβ_(1-42)含量明显降低,高剂量组尤为明显(P<0.01);线粒体膜电位及ROS含量明显降低(P<0.01)、ATP含量升高(P<0.01);PINK1、Parkin(P<0.01)及LC3Ⅱ(P<0.01)的表达增加,而p62的表达降低(P<0.01),p-Tau S396蛋白亦降低(P<0.01);而Mdivi-1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HKSX对PINK1、Parkin蛋白的活化(P<0.01)及对p-Tau S396和Aβ_(1-42)的清除(P<0.01),表明HKSX的神经保护作用依赖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结论HKSX能够提高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蛋白的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提高线粒体功能,抑制Aβ及p-Tau S396蛋白在神经细胞中的沉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从而起到防治AD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海昆肾喜含药血清 化浊排毒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 n2a/App6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辛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复配无水吸收剂的CO_(2)吸收与解吸实验研究
9
作者 何彦 田英林 +3 位作者 杜庶铭 王乐萌 付东 张盼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1-337,342,共8页
选取异辛胺(EHA)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组合作为新型无水吸收剂,探讨了其在捕集模拟烟气中CO_(2)时的吸收与解吸性能变化,并分析了其循环性能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HA-DMF无水吸收剂在高浓度下具有更高的吸收容量和解吸速率,且在... 选取异辛胺(EHA)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组合作为新型无水吸收剂,探讨了其在捕集模拟烟气中CO_(2)时的吸收与解吸性能变化,并分析了其循环性能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HA-DMF无水吸收剂在高浓度下具有更高的吸收容量和解吸速率,且在循环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反应机理分析显示,EHA吸收CO_(2)生成氨基甲酸酯,而DMF作为助剂促进了CO_(2)的快速传递。此外,湿壁塔实验表明,CO_(2)吸收速率受CO_(2)负载增加和烟气流量减少而下降。综合上述分析,该复配吸收剂在工业应用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无水吸收剂 吸收-解吸性能 异辛胺 n n-二甲基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_nO_(2n+1)光催化性能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精成 王文邓 +2 位作者 卞建江 杨建华 黄富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5-1078,共4页
光催化剂BaTi_nO_(2n+1)(n=1,2和4)粉末是通过sol-gel法制得的聚合物前驱体在800℃下烧制而成.利用XRD粉末衍射和UV-Vis吸收光谱表征样品的物相和吸收光谱特性.在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测试中,采取甲基橙作为染料光降解的模型,研究了BaTiO_3... 光催化剂BaTi_nO_(2n+1)(n=1,2和4)粉末是通过sol-gel法制得的聚合物前驱体在800℃下烧制而成.利用XRD粉末衍射和UV-Vis吸收光谱表征样品的物相和吸收光谱特性.在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测试中,采取甲基橙作为染料光降解的模型,研究了BaTiO_3、BaTi_2O_5和BaTi_4O_9在各种酸性条件下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率,并初步探讨了其光催化性能差异的影响机制.实验表明,在相同的酸性条件下,三种钛酸钡BaTi_nO_(2n+1)(n=1,2和4)的光催化活性都随n的增大而增强,即BaTiO_3<BaTi_2O_5<BaTi_4O_9.引入堆积率(定义为单位晶胞内所有组成离子的体积占整个晶胞体积的百分比)的概念,堆积率越小,则表明材料晶体结构越开放.利用结构开放度的概念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即在这三种材料中,结构越开放,光催化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nP2n+1(n=1 2和4) 光催化 甲基橙 Sol—Gel pH值 堆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In)_n(n=1,2)小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的从头算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纪平 刘凤丽 +1 位作者 刘凤敏 于肇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0,共6页
本文采用从头算理论MP2方法研究了合金团簇(Cu In)n(n=1,2)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双原子分子Cu In几何参数、频率和解离能跟实验数据十分吻合.(Cu In)2团簇有五个稳定结构,基态结构是具有1A1/C2v对称性的蝴蝶结构,结合能为6.57 e V... 本文采用从头算理论MP2方法研究了合金团簇(Cu In)n(n=1,2)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双原子分子Cu In几何参数、频率和解离能跟实验数据十分吻合.(Cu In)2团簇有五个稳定结构,基态结构是具有1A1/C2v对称性的蝴蝶结构,结合能为6.57 e V.将计算结果与同族元素体系(Cu Al)2和(Cu Tl)2对比,无论是在构型上,还是在电子特性上都有相似性.文中给出了(Cu In)2稳定构型的电子结合能能谱,希望在实验上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In)n(n=1 2) MP2 稳定结构 电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淑华 韩一芳 +2 位作者 苏彤 鹿文英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欧洲、亚洲地区以往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序列,利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欧洲、亚洲地区以往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序列,利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所选序列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并用NJ法构建进化树;对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来源于猪A/H1N1流感病毒,与2005~2007年猪A/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7.5%~97.6%),与1930~2007年猪A/H1N1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时间进化关系;其重要抗原及拮抗宿主抗病毒能力的氨基酸位点基本没有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来源于猪A/H1N1流感病毒,NS基因编码蛋白拮抗宿主抗病毒能力并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结构蛋白 进化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Cu((C_(14)H_(10)N_2O_2))(C_5H_5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文贯 冯小龙 +1 位作者 刘宏文 王少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The novel copper?complex with salicyl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and pyridine ligands, Cu(C14H10N2O2)(C5H5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 The novel copper?complex with salicyl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and pyridine ligands, Cu(C14H10N2O2)(C5H5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21/c. The cell parameters are: a=1.6362(9)nm, b=1.7140(9)nm, c=1.2255(7)nm, β=105.168(9)°, V=3.317(3)nm3, Z=8, Dc=1.525g·cm-3, μ(MoKα)=1.334mm-1, F(000)=1560. The structure wasrefined to final R1=0.0376, wR2=0.0909. The copper?ion lies in a distorted square planar environment composed of two oxygen atoms, one nitrogen atom of tridentate acyhydrazone Schiff base ligand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the pyridine ligand. CCDC: 193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Cu(C14H10n2O2)(C5H5n) 合成 SCHIFF碱 酰腙 铜(Ⅱ)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抑菌活性及与BS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树平 韩立军 +3 位作者 潘燕 王大奇 赵翠 王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共8页
合成了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铜(Ⅱ)配合物[CuCl(C17H20Cl2N2)2].(NH4).Cl2,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222(16... 合成了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铜(Ⅱ)配合物[CuCl(C17H20Cl2N2)2].(NH4).Cl2,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222(16)nm,b=1.37899(17)nm,c=1.39806(19)nm;α=60.954(1)°,β=87.502(2)°,γ=65.970(1)°,V=2.0424(4)nm3,Dc=1.357 g/cm3,Z=2,F(000)=862,R1=0.0925,wR2=0.2668[I>2σ(I)],S=1.001.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与来自2个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1个末端氯原子配位,形成了轻微扭曲的四方锥几何构型,扭曲指数τ=0.04(1).抗菌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n≈1)及相关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0),结果表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依据F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给体(BSA)与受体(配合物)间的距离r=2.56 nm,说明配合物与BSA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n n'-双(4-氯苄基)-1 2-丙二胺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N_2H_(18)]_2[Mo_5O_(15)(HPO_4)_2]·H_2O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亚丰 崔巍 +3 位作者 朱广山 裘式纶 方千荣 王春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396,共3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 [C6 N2 H18]2 [Mo5O15(HPO4 ) 2 ]· H2 O,并通过 IR光谱、ICP、元素分析、差热与热重分析和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晶体属三方晶系 ,P3 (2 ) 2 1空间群 ,a=1 .1 2 3 1 (1 ) ...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 [C6 N2 H18]2 [Mo5O15(HPO4 ) 2 ]· H2 O,并通过 IR光谱、ICP、元素分析、差热与热重分析和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晶体属三方晶系 ,P3 (2 ) 2 1空间群 ,a=1 .1 2 3 1 (1 ) nm,c=2 .2 80 2 (5 ) nm,V=2 .4 91 1 (7) nm3,Dx=2 .83 5 Mg/m3,Z=6,最后的一致性因子 R=0 .0 2 2 7,w R=0 .0 675 .阴离子中 Mo5O15构成一环状结构 ,2个 HPO4 一个连在环的下方 ,一个连在环的上方 ,形成类似于“飞碟”状的结构 ,阳离子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n2H18]2[MoO15(HPO4)2]·H2O 水热合成 结构表征 聚氧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掺杂和N-F双掺杂锐钛矿相TiO_2(101)表面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英文)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琦丽 唐超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5-920,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N/F掺杂和N-F双掺杂锐钛矿相TiO2(101)表面的电子结构.由于DFT方法存在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带隙能的计算结果总是与实际值严重偏离的缺陷,本文也采用DFT+U(Hubbard系数)方法对模型的电子结构进...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N/F掺杂和N-F双掺杂锐钛矿相TiO2(101)表面的电子结构.由于DFT方法存在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带隙能的计算结果总是与实际值严重偏离的缺陷,本文也采用DFT+U(Hubbard系数)方法对模型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DFT的计算结果表明N掺杂后,N2p轨道与O2p和Ti3d价带轨道的混合会导致TiO2带隙能的降低,而F掺杂以及氧空位的引入对材料的电子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DFT+U的计算却给出截然不同的结果,N掺杂并没有导致带隙能的降低,而只是在带隙中引入一个孤立的杂质能级,反而F掺杂以及氧空位的引入带来明显的带隙能降低.DFT+U的计算结果与一些实验测量结果能够较好地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相TiO2(101)表面 n/F掺杂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3N2)n(n=1~4)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玉红 康龙 +3 位作者 张材荣 罗永春 武志敏 张梅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Mg3N2)n(n=1~4)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特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Mg3N2)n(n=1~4)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特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Mg3N2)n(n=1~4)团簇易形成笼状结构,其最稳定构型中N原子配位数以3、4较多见;团簇主要由Mg-N键组成,Mg-N键长为0.194~0.218 nm,Mg-Mg键长为0.262~0.298 nm;N原子的平均自然电荷为-2.06 e,Mg原子的平均自然电荷为+1.37 e;(Mg3N2)2团簇有相对较高的动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n2)n(n=1~4)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Ce_(1-x)Mn_xO_2:织构与晶相结构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青 徐柏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5-349,共5页
采用N2-吸附/脱附、XRD、Raman光谱和TEM等表征技术研究了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e1-xMnxO2(0≤x≤1)样品的织构及晶相结构.结果表明,Ce1-xMnxO2样品的N2吸附等温线为IV型,滞后环为H1型,最可几孔径处在2.5 ̄3.7nm范围.由XRD测得的样... 采用N2-吸附/脱附、XRD、Raman光谱和TEM等表征技术研究了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e1-xMnxO2(0≤x≤1)样品的织构及晶相结构.结果表明,Ce1-xMnxO2样品的N2吸附等温线为IV型,滞后环为H1型,最可几孔径处在2.5 ̄3.7nm范围.由XRD测得的样品晶粒大小与由TEM测定的颗粒尺寸相近,表明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但是样品的组成对颗粒大小有明显的影响,Mn浓度适中样品(x=0.3 ̄0.7)的颗粒(1 ̄5nm)明显小于低Mn浓度样品(x<0.3)和高Mn浓度样品(x>0.7)的颗粒(10 ̄50nm).尽管在x>0.7时,XRD未能检测到样品中有α-Mn2O3晶粒存在,但Raman光谱结果表明,所有Ce1-xMnxO2混合氧化物均以α-Mn2O3相和立方CeO2相Ce-Mn-O固溶体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1-xMnxO2 溶胶-凝胶法 n2-吸附/脱附 XRD RAMAn光谱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16)Ti)^(n±)(n=0-3)离子团簇中Ti原子对电子结构及其与H_2O分子相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以良 滑亚文 +1 位作者 蒋刚 陈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5-1322,共8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全电子自旋极化方法构建并优化出了最稳定的(Al16Ti)n±(n=0-3)离子团簇,研究了其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同时研究了水分子在(Al16Ti)n±(n=0-3)离子团簇表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研究结果与纯(Al17)n... 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全电子自旋极化方法构建并优化出了最稳定的(Al16Ti)n±(n=0-3)离子团簇,研究了其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同时研究了水分子在(Al16Ti)n±(n=0-3)离子团簇表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研究结果与纯(Al17)n±(n=0-3)离子团簇的电子结构及其与H2O分子的相互作用规律做了对比.通过电子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的空间分布,发现大部分的活性电子占据在Ti原子位置,少量电子根据曲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占据.通过分析最稳定的(Al16Ti H2O)n±(n=0-3)吸附化合物的几何结构可以看出,水分子都倾向于吸附在Ti原子上,并且为亲氧吸附.在所有的吸附化合物中,(Al16Ti H2O)+具有最短的平均O―H键长,比孤立H2O分子中的O―H键约长0.0003 nm,然后随着电子数的增加或减少,O―H键都会进一步被拉长.研究结果表明,Al团簇离子中Ti原子的掺杂可以有效提高H2O分子的解离效率.另外,在金属团簇的几何结构效应与杂质效应共同出现时,杂质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6Ti)n±(n=0-3)离子 H2O分子吸附 几何结构 电子结构 杂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lN(N=2-11)团簇基态结构的稳定性和磁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献伟 姚建刚 赵高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3-1119,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AlN(N=2-11)团簇进行构型优化和磁性计算.在考虑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得到了团簇的平衡构型及基态结构,并重点讨论了Co原子的sp-d杂化效应对体系稳定性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为偶数时,团簇...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AlN(N=2-11)团簇进行构型优化和磁性计算.在考虑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得到了团簇的平衡构型及基态结构,并重点讨论了Co原子的sp-d杂化效应对体系稳定性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为偶数时,团簇的基态为自旋双重态,Co原子磁矩随N增加整体上呈减小趋势;N为奇数时(除N=5为自旋三重态外),团簇的基态为自旋单重态,Co原子磁矩为零.N≥8时,Co原子陷入主团簇内部,体系的对称性降低,稳定性增强;轨道杂化增强了体系的稳定性,但减小了双重态和三重态体系中Co原子的磁矩;N=3,8,10是团簇CoAlN(N=2-11)的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n(n=2-11) 团簇 自旋多重度 基态结构 磁性 轨道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