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政的存在形态及其学术殿堂建设论要
1
作者 张澍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1,F0002,共12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集中呈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成就样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创立了...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集中呈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成就样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唤醒性存在形态”,将其“工作性存在形态”发挥到极致,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创造其“专业性存在形态”“学科性存在形态”,创新性地打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殿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的质量,需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个方面着手,贯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境性方法论原则、学术性方法论原则、学理性方法论原则以及学究性方法论原则。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学术殿堂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实践和学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守正创新的基本理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丹 徐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亟须通过系统性改革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其关键在于“守正...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亟须通过系统性改革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命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其关键在于“守正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守正创新,就是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立德必然性、落实顶层设计与解决协同难题的教改必然性回应时代要求;用筑牢党的领导与思想铸魂的根本轴心、遵循认知发展与教育科学双重法则、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经纬锚定守正要义;用目标导向的分层课程衔接、问题导向的教材协同开发、实践导向的师资贯通培养、效能导向的保障机制联动,激活创新着力点,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活力与效能,为培育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合格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 一体化 守正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桐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农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经济文化等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在农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教育主导体系缺失、教育方法陈旧落后等现实困境,把握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原则,通过完... 农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经济文化等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在农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教育主导体系缺失、教育方法陈旧落后等现实困境,把握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原则,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盘活地区思政教育资源等策略,为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乡村振兴 特点 原则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进情感与信任:高校思政课践行“四真”要求的价值指向
4
作者 凡景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践行“四真”要求,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新时代深化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方向。高校思政课践行“四真”要求需要基于“讲道理”的课程本质、“立德树人”的课程任务、“政治引导”的课程功能等理论逻辑,引导教育... 践行“四真”要求,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新时代深化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方向。高校思政课践行“四真”要求需要基于“讲道理”的课程本质、“立德树人”的课程任务、“政治引导”的课程功能等理论逻辑,引导教育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在“四真”要求引领下,高校思政课需注重情感交流和信任建立,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在政治态度、政治觉悟、政治信仰和政治担当上实现全面提升。按照教学逻辑将“四真”要求准确融入教学全程,可通过设计“真问题”、创设“真情境”、激发“真情感”、组织“真实践”的教学引导,有效激活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共鸣与信任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情感 信任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价值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国家战略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实践与思政融入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华斌 盛硕 +2 位作者 王洁宁 史磊 姜芊孜 《园林》 2024年第9期118-124,共7页
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应用能力本位教育”。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课... 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应用能力本位教育”。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课程“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聚焦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将理论讲授、思政融入、案例解析等全面融入黄河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与设计理念、课程模块与思政融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典型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4个方面,总结课程教学实践与课程思政融入的经验,探索育人理念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创新,达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立德树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国家战略 风景园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 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8
6
作者 扶庆权 王蓉蓉 +2 位作者 彭娅 吕刘岩 陈守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9-355,共7页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OBE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组织、持续改进”的逆向设计教育理念。《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食...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OBE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组织、持续改进”的逆向设计教育理念。《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是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食品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急需挖掘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本文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每个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并基于OBE理念对思政元素进行构建,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付诸实施,使专业课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协同效应。通过对该课程思政元素的构建和实施,提高了学生对食品专业的认同感和职业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该课程研究成果期望为其它专业课程思政的构建和有效实施提供适当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工艺原理 OBE理念 混合式教学 构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7
7
作者 上官文丹 王黎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92,共6页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赋能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准则与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凝练和总结。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依据思想性与科学...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赋能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准则与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凝练和总结。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依据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学科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能动性与规律性相统一、开放性与共享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有序推进。要以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的规范管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等多维路径,推进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政课 教学模式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建构与困囿破解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杰 赵富学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5,共13页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及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进行系统建构和困囿破解。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是教师基于一般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课程德育要求,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反思...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及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进行系统建构和困囿破解。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是教师基于一般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课程德育要求,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反思,是在协调处理各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问题、关系、要素中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专业水准;内隐层面的价值、学科教学及学生学习思维与外显层面的理论、实践思维构成了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的二维结构,突出了育人性、具身性、关系性及生成性思维特征;通过起点构建、理性抉择、学科分析、逻辑链接、结构互演及意识增能,可厘清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的形成过程。面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因预设思维裹挟、实体思维割裂、离身思维束缚、工具思维固化及系统思维罅隙导致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及评价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需从价值引领、关系搭建、具身强化、生成转向及辩证统筹5个方面寻求适宜的破解策略,以精化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结构设计、深化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主体交互、突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身心统一、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应用水平及促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要素串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 体育课程思政 教学思维 教学规律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专业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9
作者 王莎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123-126,130,共5页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针对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素养不足、思政元素融入不深...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针对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素养不足、思政元素融入不深、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未来可从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采用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建立有效的专业课程隐性育人路径,以期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为课程思政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探索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洪春 胡凯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学术界从生态视角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形式。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形成过程的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架构概括为教育观、工具观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在实践中坚持政治主导、整体性和人本的指导原... 学术界从生态视角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形式。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形成过程的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架构概括为教育观、工具观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在实践中坚持政治主导、整体性和人本的指导原则,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形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观 指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合理法则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验 赵林涛 聂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在网络思潮多元化、复杂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发展,坚持科学指导与问题导向兼容并重、坚持"有理"、"有利"、"有节"交织共存的合理法则至... 在网络思潮多元化、复杂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发展,坚持科学指导与问题导向兼容并重、坚持"有理"、"有利"、"有节"交织共存的合理法则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潮 意识形态 有理原则 有利原则 有节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文化理念与基本原则 被引量:57
12
作者 吴寒斌 高虹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共同服务于高校立德育人这个目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促进二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共同服务于高校立德育人这个目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促进二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摆脱高校思政教育"孤岛"困境,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应然选择。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落实课程思政的育德效能,从对专业课教师的价值引领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要积极倡导"道术一体、德得相通、顺势而为"等文化理念;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认同规律看,教学设计还应坚持"小步子原则、观念冲突原则、情感共鸣原则、自主选择原则"等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文化理念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茶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构建 被引量:19
13
作者 饶苗苗 潘华实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8-382,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增强社会意识形态共识和加强社会团结的内在驱动力。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于滋养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与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挖掘茶艺、茶品、茶德及茶俗... 中华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增强社会意识形态共识和加强社会团结的内在驱动力。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于滋养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与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挖掘茶艺、茶品、茶德及茶俗的丰富内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积极探索二者融合建构的动力要素,推进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功能的协同发展,对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养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茶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建构的同向性、原则性及动力要素,以期为推动我国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建构 同向性 原则性 动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原理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艳军 娄慧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2,共6页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中被抽象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生命线”原理,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个体发展中所具有的“首位”地位、“引领”“...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中被抽象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生命线”原理,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个体发展中所具有的“首位”地位、“引领”“凝聚”作用和“保证”功能。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等理论是它的哲学依据。新时代它在以创新理论强化“引领”,以核心价值强化“凝聚”,以制度创新强化“保证”3方面得到了创新性发展,伴随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不懈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创新的渊薮和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原理 哲学依据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辉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6,74,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研究目标,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提炼党的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研究目标,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提炼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路径,即强化意识建设,调动并激发主客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紧扣“三融三讲”,以内容建设夯实教育效果;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育资源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研究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规范规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观”创新探讨之二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元问题元理论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概念及其与阶级及阶级社会的关系,对于创新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观"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 "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元问题元理论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概念及其与阶级及阶级社会的关系,对于创新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观"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源起及其历史的"上线"、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如何建构。确证"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管"立场、观点、方向、原则等规范、整合和主导作用,以政治的根本、长远、全局性的高端视域,去规约、统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内涵和职责范围,就要极为注重"根本性原则"教育。这是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观"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观 政治概念内涵 根本性原则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被引量:27
17
作者 洪晓楠 邱金英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4,共7页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借用库恩的"范式"...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从"范式"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有教材、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所获得的解题能力、大学生能否有效地化理论为方法和化理论为德性的能力以及能否有效地检测和考核大学生综合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对策是将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让大学生学会解题,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实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立德树人 “原理”课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新论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开甫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2,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准则。针对新时期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四条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的原则、政治导向原则、科学化原则和层次性原则。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原则 以人为本 政治导向 科学化 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食品保藏原理”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凡冰 李佳佳 +3 位作者 刘达玉 李云成 唐伟 邵洋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8期109-111,114,共4页
为了将“课程思政”成功应用于高校专业课程教育,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食品保藏原理”专业课程为例,在分析现有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相关研究的提出可为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保藏原理 课程思政 高校教学 专业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激励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志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8-200,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励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法,在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增强激励方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参与性和公平性,同时,综合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励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法,在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增强激励方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参与性和公平性,同时,综合运用理想信念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与奖惩激励等,使激励机制发挥最佳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