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验知识的载人潜水器无动力潜浮运动预报
1
作者 胡中惠 刘帅 +2 位作者 曲文新 叶聪 胡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8-32,共5页
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和上浮通常采用无动力下潜和上浮的运动方式。本文以载人潜水器受力分析为基础,基于经验公式估算方法,建立载人潜水器无动力潜浮运动预报模型;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所建... 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和上浮通常采用无动力下潜和上浮的运动方式。本文以载人潜水器受力分析为基础,基于经验公式估算方法,建立载人潜水器无动力潜浮运动预报模型;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所建立的潜浮运动预报模型对无动力潜浮运动进行预报,并将预报结果同海上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预报模型的潜浮运动速度预报结果与海试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误差在12%以内,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在论证阶段或设计初期,为深海载人潜水器无动力潜浮运动的预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经验公式 潜浮运动 无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流作用下的载人潜水器Z形操纵运动仿真研究
2
作者 钟后阳 李德军 +3 位作者 陈嘉伟 刘辰辰 黄欢 陈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6,共5页
研究海流下的载人潜水器机动Z形操纵性能,为海流环境下的安全航行进行评估。本文以某小型载人潜水器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其完整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CFD计算得到的水动力参数。然后对其水平面Z形操纵运动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考虑小型... 研究海流下的载人潜水器机动Z形操纵性能,为海流环境下的安全航行进行评估。本文以某小型载人潜水器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其完整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CFD计算得到的水动力参数。然后对其水平面Z形操纵运动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考虑小型载人潜水器复杂环境下易受干扰,对不同海流方向(横向、迎向和45°)下的Z形操纵运动、不同海流大小下的Z形操纵运动、迎流下的时变海流下的Z形操纵运动开展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载人潜水器运动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特点,在无海流下的情况下,载人潜水器具备灵活机动性,航行稳定;在有海流干扰下,航行轨迹出现偏移,但整体航行稳定,表明该载人潜水器操纵性能良好;通过3种海流干扰下的运动仿真对比发现,迎向海流对Z形操纵运动影响最小;在遭遇影响大小周期性变时变海流时,潜水器Z形运动稳定,但航向角的峰值不断变化,该影响会造成潜水器航行的不对称性,引起航迹的周期性横移。该研究可为载人潜水器操纵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Z形运动 操纵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材料在载人潜水器框架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旻 李宇杰 +2 位作者 李玲珑 沈允生 杨申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8-53,共6页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低温韧性,是加工制造深海载人潜水器载体框架的理想材料。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钛合金框架设计为例,阐述框架的设计原则、选材分析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以及承载试验...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低温韧性,是加工制造深海载人潜水器载体框架的理想材料。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钛合金框架设计为例,阐述框架的设计原则、选材分析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以及承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框架的选材和设计具备合理性,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高度契合,切实有效地评估了潜水器承载外部载荷的状况,为大型同类非规则大跨距框架的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载人潜水器 载体框架 载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任务的载人深潜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卉 余隋怀 +2 位作者 陈登凯 张伟 陈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3-1693,共11页
为更好地识别复杂任务环境下深海载人潜水器驾驶舱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评估方法。以悬停采样任务为研究对象,运用决策阶梯模型及任务-网络建模技术识别复杂任务相关人机交互信息元及逻辑关... 为更好地识别复杂任务环境下深海载人潜水器驾驶舱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评估方法。以悬停采样任务为研究对象,运用决策阶梯模型及任务-网络建模技术识别复杂任务相关人机交互信息元及逻辑关联,构建交互信息复杂网络模型。基于网络拓扑特征参数,从节点间逻辑影响关系的角度提出节点全局及局部影响效应评估指标,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层级权重指标对交互信息节点重要度综合值进行计算,得出悬停采样任务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排序。将排序结果与其他4种算法进行对比,在证明计算有效的基础上,邀请潜航员结合实际任务流程对交互信息进行主观重要度评估。结果显示,研究所得重要度排序结果与潜航员主观排序结果呈强相关,且对重要交互信息元的识别结果与潜航员主观感知相符合,验证了所提方法识别复杂任务人机交互信息重要度差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人机交互 信息重要性 复杂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载人潜水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伟 杨申申 +2 位作者 何巍巍 李德军 郑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1,共6页
为提高深海载人潜水器电机工作效率和故障诊断能力,并降低系统工作噪声,对直流无刷电机的高效低噪驱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具有智能相位控制功能的三相全波正弦波控制芯片TB6605结合智能功率模块(IPM)设计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采用... 为提高深海载人潜水器电机工作效率和故障诊断能力,并降低系统工作噪声,对直流无刷电机的高效低噪驱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具有智能相位控制功能的三相全波正弦波控制芯片TB6605结合智能功率模块(IPM)设计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采用单片机对系统的电压、电流、温度、转速、位置信息进行检测,为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对应用直流无刷电机的系统状态起到实时信息监测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在电机全转速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额定工况点效率高达90%以上,且在全转速范围内,提高了电机运转的平稳度,降低了系统噪声。研究成果对提高深海载人潜水器电机的工作效率和故障诊断能力,并降低系统工作噪声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直流无刷电机 超前角 智能相位控制 智能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维在载人潜水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姜磊 龙如银 +1 位作者 王育红 苏忻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系统思维以及系统方法论在复杂巨系统的设计上有着极大优势。载人潜水器作为一种大型装备,其设计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系统方法论。本文对载人潜水器的组成、功能等进行介绍,对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论应用于载人潜水器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系统思维以及系统方法论在复杂巨系统的设计上有着极大优势。载人潜水器作为一种大型装备,其设计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系统方法论。本文对载人潜水器的组成、功能等进行介绍,对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论应用于载人潜水器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系统方法论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示例,从载人潜水器总体、载人潜水器分系统之间、载人潜水器分系统自身等层面,对载人潜水器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系统方法进行介绍。最后,以生命支持分系统为例,从该系统的运行时长及故障数量角度出发,验证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论在该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思维 系统方法论 载人潜水器 生命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潜水器有机玻璃视窗蠕变-疲劳特性分析
7
作者 谌伟 张毅 +3 位作者 罗良 高华轩 徐双喜 吴轶钢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2,共4页
通过对棒状有机玻璃试样进行短期蠕变试验,揭示载人潜水器视窗玻璃材料的蠕变特性。开展有机玻璃蠕变断裂试验,获得有机玻璃材料的蠕变断裂寿命,给出蠕变断裂时间和保载应力水平成双对数线性相关的结论及相应的线性拟合方程,并开展拉伸... 通过对棒状有机玻璃试样进行短期蠕变试验,揭示载人潜水器视窗玻璃材料的蠕变特性。开展有机玻璃蠕变断裂试验,获得有机玻璃材料的蠕变断裂寿命,给出蠕变断裂时间和保载应力水平成双对数线性相关的结论及相应的线性拟合方程,并开展拉伸疲劳试验获得不同峰值应力下的拉伸疲劳寿命。对300 m观光潜器有机玻璃视窗在不同下潜深度下的应力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基于线性累计损伤理论的时间寿命分数法,实现对300 m载人潜水器有机玻璃视窗考虑保载蠕变的疲劳寿命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玻璃视窗 载人潜水器 疲劳寿命 蠕变-疲劳 时间寿命分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控制模拟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鸣宇 赵洋 +2 位作者 陶祎春 卢广宇 赵兵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5-2083,共9页
为了提高载人潜水器联调效率、增强技术扩展的可验证性,实现潜水器故障离线模拟仿真以及潜航员路基训练的目的,本文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为基础,结合虚拟仿真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全海深载人潜水... 为了提高载人潜水器联调效率、增强技术扩展的可验证性,实现潜水器故障离线模拟仿真以及潜航员路基训练的目的,本文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为基础,结合虚拟仿真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控制模拟器。该模拟器可实现潜水器在研制过程中控制系统本体功能验证与同步调试,以安全为基础提高研制效率;在潜水器运维过程中,可实现本体故障模拟复现、故障分析、模拟调试、潜水器下潜过程数据回放、潜航员模拟训练及科普展示等功能,既提高了潜水器联调效率,又能增强潜水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为我国模拟仿真装备的设计、开发与制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 控制系统 虚拟系统 仿真验证 三维建模 三维视景 虚拟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全通透耐压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瑜 何志豪 +1 位作者 李友洁 王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19,共6页
在深海资源开发和发展深海技术的背景下,我国完成了载人潜水器的谱系化建设。近年随着对水下观测需求的增加,全通透载人潜水器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有机玻璃试件压缩试验的结果,在LS-DYNA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试件模拟失效模式... 在深海资源开发和发展深海技术的背景下,我国完成了载人潜水器的谱系化建设。近年随着对水下观测需求的增加,全通透载人潜水器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有机玻璃试件压缩试验的结果,在LS-DYNA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试件模拟失效模式与试验结果对比,对典型的全透明深海耐压载人潜水器的失效分析进行敏感性研究。在准静态外压下进行极限强度分析之前,进行一阶线性屈曲模态分析以模拟初始几何缺陷。对有机玻璃载人潜水器的耐压壳失效形式和极限载荷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特定厚度半径比的有机玻璃载人潜水器的临界载荷,为其制造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耐压结构 有限元分析 极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主驾座椅工效学测评
10
作者 李洋洋 叶聪 石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157,共7页
为满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安全、高效地开展深海潜航作业的需求,对影响潜航员舱内作业效率的舱内因素及舱外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载人舱内潜航员在复杂人-机-环境系统状态下的作业特点,明确了载人舱人-机-环境系统应保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 为满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安全、高效地开展深海潜航作业的需求,对影响潜航员舱内作业效率的舱内因素及舱外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载人舱内潜航员在复杂人-机-环境系统状态下的作业特点,明确了载人舱人-机-环境系统应保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通过对潜航员在深海载人潜水器载人舱内的舒适性分析,提出基于生理和心理多参数耦合的载人舱主驾驶座椅工效学测评方法。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座椅,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主驾驶座椅易导致潜航员肌肉疲劳、焦虑感上升及舒适度降低,通过对座椅腰靠角度的调节可有效改善潜航员在载人舱狭小空间内的舒适性。深海载人潜水器在设计主驾座椅时综合考虑人-机-环境因素配备腰靠支撑单元,可进一步提升潜航员深海潜航的作业效率。多参数耦合的工效学测评方法为今后载人潜水器座椅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载人舱 人-机-环境 驾驶 工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耐压结构微裂纹损伤识别与定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瑜 张朝骅 +1 位作者 佟佳洋 刘慧一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52,共6页
深海耐压壳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性能本构模型和以疲劳寿命预测为目标的结构参数评估模型上,其损伤识别和定量评估方法的研究尚不成熟。本文针对深海耐压结构,基于电磁感应和涡流热效应,探究瞬态温度响应与微裂纹损伤间的关系,以实现... 深海耐压壳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性能本构模型和以疲劳寿命预测为目标的结构参数评估模型上,其损伤识别和定量评估方法的研究尚不成熟。本文针对深海耐压结构,基于电磁感应和涡流热效应,探究瞬态温度响应与微裂纹损伤间的关系,以实现耐压壳关键部位微裂纹的量化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将弥补耐压壳服役安全性研究中无损伤监测的空白,为深海耐压壳微裂纹损伤识别提供原创方法及理论依据,保障目前在役深海潜水器的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载人潜水器 耐压结构 微裂纹损伤 瞬态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潜水器动态控制分配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星 浦吉铭 刘飞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6-1643,共8页
潜水器系统在水下工作时,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影响.同时,为了提高机动性与容错能力,载人潜水器采用了过驱动设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抗干扰控制器与动态控制分配的双层控制结构,使得受干扰影响的潜水器系统在满足相关约束... 潜水器系统在水下工作时,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影响.同时,为了提高机动性与容错能力,载人潜水器采用了过驱动设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抗干扰控制器与动态控制分配的双层控制结构,使得受干扰影响的潜水器系统在满足相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能够将期望的力与力矩分配到各个推进器以完成控制目标,并克服了静态控制分配方法忽略执行器动态特性的缺点.首先,建立潜水器的动力学模型与执行器的动态模型;其次,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干扰估计信息利用反步法设计运动控制器,获得期望控制律;此外,考虑执行器动态特性,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动态控制分配算法,求取每一个执行器的实际推力;最后,使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本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控制分配 过驱动 抗干扰控制 载人潜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觉智 蒋磊 杨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2-288,共7页
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是海洋装备与关键技术材料进行压力测试的必要实验系统。传统一体式筒体结构的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已经无法满足“全海深”背景下大容积和大压力的测试需求。基于预应力钢丝缠绕技术,研制了一套大型深海超高... 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是海洋装备与关键技术材料进行压力测试的必要实验系统。传统一体式筒体结构的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已经无法满足“全海深”背景下大容积和大压力的测试需求。基于预应力钢丝缠绕技术,研制了一套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该套装置筒体内径2.8m,筒深4.0m,最高工作压力180MPa,能够实现筒内环境数据采集及压力比例自动控制。运用该装置圆满完成了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固体浮力材料和载人球壳的压力试验,为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10909m奠定了非常重要基础。相对于传统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具有更高的承压性能和安全性能,突破了预应力钢丝缠绕框架式主机结构设计及研制、比例加卸压控制技术、大孔径密封结构设计及在线超高压检测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研制大容积、大压力的深海环境模拟技术与装备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 压力测试 全海深 预应力钢丝缠绕 载人潜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潜器砰击载荷数值预报方法研究
14
作者 刘见德 俞白兮 赵青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8-1027,共10页
本文针对载人潜器水面零航速漂浮状态下的入水砰击载荷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给出基于频域和时域运动响应结果进行砰击压力预报的计算流程,推导砰击压力极值计算公式,并对某载人潜器进行频域和时域砰击压力预报。根据计算结果发现:频域方法... 本文针对载人潜器水面零航速漂浮状态下的入水砰击载荷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给出基于频域和时域运动响应结果进行砰击压力预报的计算流程,推导砰击压力极值计算公式,并对某载人潜器进行频域和时域砰击压力预报。根据计算结果发现:频域方法由于未考虑船体运动和波面倾角对入水角的影响,适用于计算船体摇荡对入水角影响不大的船型;对于载人潜器,艇体的大幅运动会使入水角减小,导致砰击压力系数的明显增大,此时应基于时域方法进行砰击载荷计算,以避免砰击载荷的低估;在零航速工况下,潜器在迎浪一侧的砰击压力会明显大于另一侧,因此艉部在随浪下的砰击压力较大,而艏部则在迎浪工况下砰击压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器 砰击载荷 频域 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载人潜水器上浮姿态水动力特性分析
15
作者 王杉 黄佳鑫 王永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7-42,共6页
为研究深潜器在不同上浮姿态下的水动力特性,本文对1∶36的“蛟龙”号深潜器缩比简化模型进行水动力试验。通过六分量传感器得到不同上浮姿态下深潜器的阻力、升力和俯仰力矩,基于傅里叶变换方法获得升力功率谱;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法拍摄... 为研究深潜器在不同上浮姿态下的水动力特性,本文对1∶36的“蛟龙”号深潜器缩比简化模型进行水动力试验。通过六分量传感器得到不同上浮姿态下深潜器的阻力、升力和俯仰力矩,基于傅里叶变换方法获得升力功率谱;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法拍摄深潜器尾流流场,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获得流场主要模态。结果表明,相比于垂直上浮姿态,以30°纵倾角上浮时阻力下降了38.2%,升力大小上涨了98.9%,俯仰力矩下降了20.8%,尾部尾流区漩涡消失,最大湍动能下降了33.6%;POD一阶模态下,上浮纵倾角从0°增加到10°,尾部尾流逆流区域面积减小,首部尾流高速区域面积增加,导致首部压力下降,尾部压力增大,使得升力方向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上浮姿态 傅里叶变换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特性指标与推力分配的载人潜水器容错控制
16
作者 方星 阮中一 +2 位作者 张琪杰 刘飞 高翔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4-1273,共10页
载人潜水器在深海复杂恶劣的环境中运行,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和推进器故障的困扰,本文将干扰特性指标与基于推力分配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载人潜水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非线性... 载人潜水器在深海复杂恶劣的环境中运行,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和推进器故障的困扰,本文将干扰特性指标与基于推力分配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载人潜水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估计系统所受的集总干扰,并设计无推进器故障时的控制器;然后,针对推进器故障问题,引入权重矩阵进行推力分配以保护故障推进器,并设计了干扰特性指标表示干扰的性质对跟踪误差和推力损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干扰特性指标与推力分配的新型容错控制方法,李雅普诺夫方法保证了该控制算法的理论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利用可用干扰与补偿有害干扰,并将可用的干扰能量用于补偿故障推进器的推力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干扰特性指标 推力分配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7000米级海上试验 被引量:41
17
作者 崔维成 刘峰 +3 位作者 胡震 朱敏 郭威 刘诚刚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1-1143,共13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和2011年7~8月,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的海上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和2011年7~8月,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的海上试验任务。文章主要介绍了在2012年6月3日~7月16日之间完成的7000米级海上试验,内容包括海上试验的基本情况、海试取得的主要技术和应用成果、海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以及对今后投入应用的启示,最后给出7000米级海上试验的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海上试验 技术成果 故障处理 海试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无动力潜浮运动分析系统开发 被引量:22
18
作者 潘彬彬 崔维成 +1 位作者 叶聪 刘正元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71,共14页
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级海试中,D44潜次首次实现了全程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为改进载人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文章对D44潜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可变体积收缩率的概念来改进潜器无... 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级海试中,D44潜次首次实现了全程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为改进载人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文章对D44潜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可变体积收缩率的概念来改进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开发出了更为可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无动力潜浮运动分析系统,为7 000米级海试以及今后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无动力潜浮 体积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复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帅 何卫平 +3 位作者 陈登凯 叶聪 徐伟哲 樊皓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89,193,共8页
为改善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强约束条件下舱室空间舒适性特征,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舱室可视化空间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将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三维数字化数据与潜航员人体数据... 为改善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强约束条件下舱室空间舒适性特征,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舱室可视化空间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将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三维数字化数据与潜航员人体数据相结合,构建数字化虚拟仿真模型;以快速相应与评估为标准,将人体舒适性进行分区,并对载人潜水器空间与功能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依托人体生理学特征获取人体舒适性区域特征及空间约束映射,建立7项评估指标;结合6项人因评估工具构建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模型,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空间舒适性可视化评估系统,并通过某型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优化设计,对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和可视化评估原型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研究表明,不同的任务作业姿态严重影响人体舒适性评估的准确性,狭小的舱室空间及舱内设备的布局进一步增大了作业姿态评估的难度.采用空间舒适性复合评估方法能够准确的描述多种姿态下空间舒适性程度,同时多源和可视化的技术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间设计方案评估效率以及评估结果的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舱室设计 空间舒适性 人机工效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号载人深潜器的研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崔维成 徐芑南 +4 位作者 刘涛 胡震 杨有宁 胡勇 马岭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5,共9页
为了满足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COMRA)在国际公海区域进行深海资源勘探的要求,国家科技部在"十五"期间立项研制出了大深度载人深潜器——"和谐"号。该载人深潜器的研制在国内是一个技术跨越非常大的项目,... 为了满足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COMRA)在国际公海区域进行深海资源勘探的要求,国家科技部在"十五"期间立项研制出了大深度载人深潜器——"和谐"号。该载人深潜器的研制在国内是一个技术跨越非常大的项目,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克服国际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目前,"和谐"号潜水器已完成总装,正在进行水池试验。水池试验结束后就可以进行海上试验。本文主要介绍"和谐"号载人深潜器的研制过程,重点介绍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中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勘探 载人深潜器 无人潜水器 系统 分系统 四要素 总体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