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聚对中国林产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方淼 李申睿 +1 位作者 高帅印 吴成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基于2013—2020年中国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门槛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中国林产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林产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初期产业集聚度的上升会加... 基于2013—2020年中国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门槛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中国林产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林产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初期产业集聚度的上升会加剧碳排放,但当集聚水平跨越门槛值后逐步降低。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其他行业,造纸行业因资源依赖度高、能耗大,碳排放强度对产业集聚水平更敏感;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产业集聚与林产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U”型关系。此外,产业集聚带来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据此,建议结合区域林产工业实际情况,推进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技术突破和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联盟合作,提高产业链效率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林产工业 碳排放强度 倒“U”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正弦信号注入的大功率并网逆变器电网阻抗在线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禹风 杨淑英 +2 位作者 谢震 汪令祥 张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26-4037,I0023,共13页
文中研究基于多正弦扰动信号注入的大功率并网逆变器电网阻抗测量技术。选取多正弦信号作为电压扰动,参考空间光场理论中的Gerchberg-Saxton相位恢复算法对扰动信号进行优化设计;剪辑函数作为其中的关键要素,能够决定扰动信号时域波峰... 文中研究基于多正弦扰动信号注入的大功率并网逆变器电网阻抗测量技术。选取多正弦信号作为电压扰动,参考空间光场理论中的Gerchberg-Saxton相位恢复算法对扰动信号进行优化设计;剪辑函数作为其中的关键要素,能够决定扰动信号时域波峰的剪辑速度和剪辑能力;为提升上述性能,提出采用反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算法中的对数剪辑函数,仿真结果表明,相位恢复算法的剪辑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随后,通过逆变器将扰动信号注入电网,采用Gauss-Newton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采集到的扰动信号特征谐波频率点的信息进行曲线拟合,获取当前电网阻抗信息;最后,于搭建的1.5 MW并网逆变器RT-Lab平台进行多弱电网场景下的阻抗测量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并网逆变器 电网阻抗测量 多正弦信号 扰动信号设计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价值链长度:延伸还是缩短?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文婷 甘清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基于2000—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间投入产出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指标数据库,实证研究数字技术和价值链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与价值链长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发展初期数字技术有滞后效应,随后带来... 本文基于2000—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间投入产出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指标数据库,实证研究数字技术和价值链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与价值链长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发展初期数字技术有滞后效应,随后带来价值链的延伸,当发展体量过大时,发展失调又带来价值链缩短。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价值链长度起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技术通过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倒U型关系影响价值链长度。同时,由于不同行业特征以及不同价值链类型差别,数字技术对价值链长度的影响还具有异质性。调节效应表明,作为数字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高质量体现和成果展示,产业智能化对数字技术与价值链长度的倒U型关系也起正向调节作用,产业智能化水平较高时,曲线会变得陡峭且拐点推迟出现,进而促进数字技术的高质量发展,这有助于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价值链长度 短链化 倒U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网络溢出模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梦雯 刘传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实现“节能”与“减排”双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重维度的检验发现,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产业在地区间的布局和对要素吸引力改变产业集聚程度影响碳排放强度;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嵌入各个行业,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强度影响碳排放强度。本文为数字经济政策制定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倒“N”型曲线 空间关联网络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风而行还是顺势而为?——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栋 蓝发钦 国文婷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8,共15页
文章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面临的资源约束困境和保守观望情绪是“倒U”型关系形... 文章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面临的资源约束困境和保守观望情绪是“倒U”型关系形成的重要机制;企业ESG投资可以有效对冲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但这种对冲关系具有选择效应;“倒U”型关系在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加敏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投资间的“倒U”型关系可以更好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ESG投资 “倒U”型曲线 资源约束困境 保守观望情绪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进入的碳排放效应及其对碳达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翔 姜璐 于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9,共15页
在不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引进外资究竟会如何影响双碳目标的实现?为回答这一问题,使用2001—2019年省份-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并结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构建双重差... 在不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引进外资究竟会如何影响双碳目标的实现?为回答这一问题,使用2001—2019年省份-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并结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外资准入政策的碳排放效应、作用机制、异质性及其与碳达峰的关系。结果表明:外资准入政策显著降低了碳排放水平,且该政策主要通过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实现碳减排;外资准入政策对东部地区碳排放无显著影响,对中部地区和北方地区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和南方地区碳排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高碳排放行业,该政策对非高碳排放行业的碳减排作用更为突出;拓展分析发现,外资进入规模与碳排放量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且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大多数行业尚未跨过拐点。因此,进一步放松外资准入政策、持续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并根据地区及行业异质性制定差异化的“负面清单”等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准入政策 碳排放 双重差分法 分省分行业 “倒U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谦卑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
7
作者 孙秀丽 郭宁 +1 位作者 郑方 赵曙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1,277,共10页
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通过138家企业的多源多时点数据,探讨了CEO谦卑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CEO谦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容错氛围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容错氛... 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通过138家企业的多源多时点数据,探讨了CEO谦卑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CEO谦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容错氛围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容错氛围中介了CEO谦卑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倒U形关系;高绩效要求负向调节CEO谦卑和容错氛围与企业绩效的倒U形关系,当企业高绩效要求越低时,倒U形关系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谦卑 容错氛围 企业绩效 高绩效要求 倒U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王亚芬 肖晓飞 高铁梅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1,共7页
笔者首先计算了几种度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结论;其次估计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高、中、低各阶层可支配收入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得出结... 笔者首先计算了几种度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结论;其次估计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高、中、低各阶层可支配收入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遏制高收入阶层可支配收入,可以减小基尼系数,从而降低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通过模型发现,我国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倒U型规律,说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收入分配差距有望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倒U曲线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内的逆变器无功调节能力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于洋 黄亚峰 +2 位作者 严干贵 李龙 常青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70-75,共6页
针对光伏逆变器稳态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逆变器运行控制特点和无功调节能力。构建逆变器电压调整模式和系统无功补偿模式的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该方案在发电同时利用其本身自有无功调节能力来作为无功补偿设备的补充以减少无功补偿设... 针对光伏逆变器稳态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逆变器运行控制特点和无功调节能力。构建逆变器电压调整模式和系统无功补偿模式的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该方案在发电同时利用其本身自有无功调节能力来作为无功补偿设备的补充以减少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容量。在该方案中根据电网需求无功得出光伏电站P-λ运行关系曲线,通过验证证明该策略在满足系统无功需求的同时降低了电能损耗,增加经济效益。最后以某光伏电站实际案例搭建psat仿真对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无功调节能力 电压调整 P-λ运行关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曲线研究——以深圳欢乐谷为例 被引量:43
10
作者 董观志 刘萍 梁增贤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6,共5页
游客量直接决定主题公园的经营绩效,游客满意度是影响游客量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对深圳华侨城三大主题公园的预调研,构建了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曲线模型;然后以深圳欢乐谷为例,通过回归分析,对主题公园的游客满意度曲线进行了... 游客量直接决定主题公园的经营绩效,游客满意度是影响游客量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对深圳华侨城三大主题公园的预调研,构建了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曲线模型;然后以深圳欢乐谷为例,通过回归分析,对主题公园的游客满意度曲线进行了拟合检验,发现主题公园的游客满意度曲线表现为倒"U"形。为了使主题公园经营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倒"U"形模型,本文将游客满意度曲线划分为5个区间,针对每个区间给出了提高游客满意度水平的策略,为主题公园稳定游客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U”形模型 回归分析 游客满意度曲线 主题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坝反滤料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汉龙 杨贵 陈育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30-2034,2039,共6页
采用多功能静动三轴仪开展了筑坝反滤料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建议了一个综合反应固结应力比、孔隙比和试验级配特征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计算公式。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固结应力比对最大动剪切模量... 采用多功能静动三轴仪开展了筑坝反滤料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建议了一个综合反应固结应力比、孔隙比和试验级配特征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计算公式。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固结应力比对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可采用幂函数来进行拟合,孔隙比的影响可采用指数函数来进行拟合,试验级配的影响可通过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的线性函数来表达。各种影响因素对阻尼比均有影响,但各种情况下的阻尼比试验结果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采用平均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滤料 固结应力比 孔隙比 试验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3
12
作者 刘军 徐康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102,共12页
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聚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并同时导致区域差距的产生。区域差距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聚集区与非聚集区经济发展的自然落差;二是四大区域之间产业聚集增... 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聚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并同时导致区域差距的产生。区域差距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聚集区与非聚集区经济发展的自然落差;二是四大区域之间产业聚集增长效应的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产业聚集程度的不同导致外部规模经济、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产业聚集增长效应符合"倒N"型假说,并验证了当前中国的产业聚集增长效应处于"倒N"型曲线的中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聚集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倒N”型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生产率与高学历人力资本——基于上海市文化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方文中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2-68,共7页
本文基于上海市2 568家文化企业2008—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文化产业生产率与高学历人力资本投入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倒U型"关系,并且最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生产率的高学历人员应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5%左右;(2)... 本文基于上海市2 568家文化企业2008—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文化产业生产率与高学历人力资本投入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倒U型"关系,并且最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生产率的高学历人员应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5%左右;(2)现阶段上海市绝大多数文化企业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因此合理增加高学历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3)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创意开发人才是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所在,因此政府应当在相关人才培训、专业设置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生产率 高学历人力资本 倒U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突破与政策应对——基于地区收入差距视角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文 赵果庆 徐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8,共13页
"中等收入陷阱"在本质上是收入与增长非线性相关系,而威廉姆森拐点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提出空间基尼系数的一个分解框架,并运用威廉姆森"倒U型"理... "中等收入陷阱"在本质上是收入与增长非线性相关系,而威廉姆森拐点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提出空间基尼系数的一个分解框架,并运用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更确切地说是S型关系。以平滑转化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存在人均GDP为4 189.30美元拐点,并于2005年越过拐点,但进入地区差距收敛的"高体制"路径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国在政策应对上要进一步通过实施高起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宏观配套政策,配合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从而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地区基尼系数 威廉姆森倒U型曲线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机组风系统变频调节特性的分析与测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军 刘泽华 +1 位作者 谢东 蒋新波 《流体机械》 CSCD 2004年第5期9-11,共3页
阐述了变频调节和阀门调节空调机组风系统风量的特性 ,通过分析、测试与研究 ,得到了两种调节方法下的调节性能曲线。同时 ,对变频调节的节能效果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风系统 调节特性 性能曲线 节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型”拐点测度——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洪丽 尹康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1,共10页
基于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城镇化的推进使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规律,拐点出现在城镇化率为46.07%的时候,约在2009年出现。同时,由于中国... 基于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城镇化的推进使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规律,拐点出现在城镇化率为46.07%的时候,约在2009年出现。同时,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平衡性,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显著呈"倒U型",不过其拐点与全国相比出现在更早的时期和城镇化水平更高的位置;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型"影响并不显著,中部地区显著处于城镇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其"倒U型"拐点尚未出现,而西部地区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转折点可能会出现的更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倒U型”曲线 拐点 系统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基于中国高速公路网与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叶炜 林善浪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2,共5页
高速公路的建设究竟是会导致地区生产要素的外流,还是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在本地,学界存在不同的证据与观点。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利用人工搜集的1998—2007年地级市层面高速公路里程数据及中国工业企业库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面板DK标... 高速公路的建设究竟是会导致地区生产要素的外流,还是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在本地,学界存在不同的证据与观点。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利用人工搜集的1998—2007年地级市层面高速公路里程数据及中国工业企业库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面板DK标准误回归模型分别从地区与行业层面实证研究了高速公路发展对于地级市制造业集聚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级市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的增加,总体产业呈现先"集聚"后"扩散"的"倒U型"分布现象,且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影响效果不同。分行业来看,高速公路的发展对于东部地区矿产品加工业,重化工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以及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行业的集聚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产业集聚 倒U型 空间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总漏感随频率变化的异步电机参数离线辨识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超英 谷海青 寇丽萍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9,共8页
针对电机转子的鼠笼结构会导致总漏感随电流频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给激磁电感和转子电阻的测量带来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离线辨识电机参数的算法。采用直流实验结合最小二乘法辨识定子电阻,采用低频交流实验辨识激磁电感和转子电阻,且... 针对电机转子的鼠笼结构会导致总漏感随电流频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给激磁电感和转子电阻的测量带来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离线辨识电机参数的算法。采用直流实验结合最小二乘法辨识定子电阻,采用低频交流实验辨识激磁电感和转子电阻,且激磁电感和转子电阻的辨识无需电机总漏感参数,从而消除了转子漏感参数变化给辨识带来的影响。另外,辨识算法辨识逆变器的非线性压降模型并对逆变器压降进行补偿以提高算法精度,激磁电感的辨识在不同激磁水平下进行以得到电机的激磁曲线。在TMS320F28035实验平台上实现辨识算法,验证了算法的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鼠笼结构 逆变器非线性压降模型 激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镇扩张的道路网络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润润 胡业翠 +1 位作者 郑新奇 郑云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9,96,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北京市1985、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交通道路网络图,探索北京城镇扩张与交通道路之间规律,为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借助GIS软件分析城镇扩张与道路密度间关系,建立城镇扩张—道路网络回归模型... 研究目的:基于北京市1985、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交通道路网络图,探索北京城镇扩张与交通道路之间规律,为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借助GIS软件分析城镇扩张与道路密度间关系,建立城镇扩张—道路网络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当道路密度不超过9.0×103km/km2时,北京市城镇扩张速度与道路网络密度呈倒U型曲线关系,转折点位于道路密度为3.5×103km/km2处;道路密度超过9.0×103km/km2时,城镇不再扩张。北京市三环以内城镇用地基本处于不再扩张状态,五环以内包括五环周边区域,城镇发展速度随道路网络密度增加而减小,五环以外城镇扩张速度主要呈现随道路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研究结论:为避免城镇用地的快速扩张,特别是远郊区县应强化土地的高效利用,合理规划交通道路,从而实现城镇用地与道路网络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倒U型曲线 回归模型 城镇扩张 道路网络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及理论解释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波 王章留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5,共7页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很少受到关注。2001年,Anderson和Betancourt指出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没有给出理论解释。选取我国各省1993-200...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很少受到关注。2001年,Anderson和Betancourt指出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没有给出理论解释。选取我国各省1993-2008年的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比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规律。将流通服务看作流通部门的产出,构建流通部门的CES生产函数,对这一规律进行了理论解释。研究启示是:流通业比重变化存在客观规律,不能因流通业属于传统服务业而忽视甚至试图降低其在GDP中的比重,需要遵循这一规律,为服务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比重 省级面板数据 倒U型曲线 CES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