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CHIEVEMENT AND DEVELOPMENTOF CHINESE MINING GEOLOGY
1
作者 Wang Yishui Peng Gong Li Suiyuan(China National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rproa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The mining geological work had been conducted in China since the ancient time. From 14 th to 18 th century, the output of iron mine reached to 6450 t annually. During 1763 to 1773, the annual output of copper in Yunna... The mining geological work had been conducted in China since the ancient time. From 14 th to 18 th century, the output of iron mine reached to 6450 t annually. During 1763 to 1773, the annual output of copper in Yunnan Province was 9200 t. In modern time, Chinese mining industry grew slowly. However, in 1950′s the mining geological organization were established in eac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nd its affiliated mining companies. A set of regulations had also been established systematically. The mining geology has made the great contribution to reserve the mineral resources and to raise the economical benefit. Now resource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mine sites. The tasks facing us in future are to look for new deposits for old mine companies which are in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extend their service period; to involve in research for improv ing min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and raise the economic benefit; to develop the technical market, and to provide service for development of mining industry rel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geolo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china〖WT5B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关键矿产的对外策略及内在动因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行姝 袁征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8,共15页
当前全球正处于绿色转型与数字转型之中,关键矿产的经济与战略意义不断提升。2022年12月,加拿大政府出台了《关键矿产战略》,并大幅调整相关政策。在此背景下,加拿大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对外政策实践表现出“西热东冷”的突出特征,即加强... 当前全球正处于绿色转型与数字转型之中,关键矿产的经济与战略意义不断提升。2022年12月,加拿大政府出台了《关键矿产战略》,并大幅调整相关政策。在此背景下,加拿大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对外政策实践表现出“西热东冷”的突出特征,即加强与西方盟友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同时对中国设置相关限制。加拿大关键矿产对外策略受到经济发展、同盟利得、治理需求三种内在动机驱动。关键矿产在加拿大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供应链延伸可将该国塑造为关键矿产及相关先进技术产业强国。加拿大与盟友的关键矿产合作可为其带来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有助于巩固该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中等强国”地位。全球矿产治理薄弱为加拿大发挥治理优势提供了机遇,可提升该国在全球矿产治理中的地位。中国应密切关注加拿大关键矿产政策动向,准确把握其对外策略,以便超越大国竞争逻辑下的狭隘国家安全观,为全球矿产治理提出建设性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关键矿产 对外策略 中国 全球矿产资源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钒矿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建华 张勇 +3 位作者 李立兴 叶会寿 李厚民 付雪瑞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共21页
【研究目的】钒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用途广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钒资源大国,无论是总资源量还是产量、消费量均排列全球第一,对中国钒矿资源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研究目的】钒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用途广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钒资源大国,无论是总资源量还是产量、消费量均排列全球第一,对中国钒矿资源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全国钒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钒矿资源潜力评价。【研究结果】与黑色岩系有关的沉积型钒矿是中国查明资源量占比最多的钒矿类型,主要集中分布于扬子地块南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及塔里木地块北缘,海侵、生物有机质、热水流体共同作用下沉积的黑色岩系地层是寻找该类型矿床最重要的找矿要素。其次为与基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型钒矿,主要分布于攀西裂谷、华北地台北缘及天山一带,成矿主要与深大断裂有关,带状分布的构造-岩浆岩带是寻找该类型矿床最重要的要素。潜在资源预测共圈定了213个预测区,包括A类预测区32个,B类预测区85个,C类预测区96个。【结论】综合考虑中国钒矿资源在全球供需链中的位置,以及中国钒矿品位较低、共伴生矿多、矿物组成复杂的特点,结合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资源浪费较大的现状,建议为巩固和培养中国钒资源优势,对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应加大找矿投入,保证已有钒产业基地产能需求;对沉积型钒矿,应加强选冶技术研发,提高综合回收率;同时应加强高档钒产品的开发,提高对钒矿资源的高效、高端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矿 沉积黑色岩系型 岩浆钒钛磁铁矿型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 矿产勘查工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硼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找矿远景区预测
4
作者 柳青青 王学求 +6 位作者 张必敏 周建 王玮 刘汉粮 刘东盛 周怡宁 常婵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硼是一种新兴战略矿产,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硼的需求持续上升,硼矿资源勘查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依托中国地球化学基准值计划所采集的3380件汇水域深层土壤数据,提供了全国B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特征。全国汇水域... 硼是一种新兴战略矿产,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硼的需求持续上升,硼矿资源勘查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依托中国地球化学基准值计划所采集的3380件汇水域深层土壤数据,提供了全国B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特征。全国汇水域土壤深层样品B平均含量为46.4μg/g,B整体上具有南高北低、连片分布的特点,可划分为5个地球化学分区,分别为东北与内蒙古东部地区(Ⅰ)、西北部地区(Ⅱ)、华北地区(Ⅲ)、青藏地区(Ⅳ)和南方地区(Ⅴ)。以B含量70.9和52.4μg/g(累频85%)分别作为南北方异常下限,共圈定出37个B地球化学异常,在全国圈定10个地球化学省和9个小规模异常。根据B异常空间分布,结合地质背景和硼矿床分布,进一步划分出9个成矿远景区,建议加大盐湖型硼矿的找矿勘查力度,并将硬岩(海相沉积)型硼矿作为下一步勘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球化学基准 找矿远景区 深层土壤 地球化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与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庆祝陈毓川院士九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专辑特邀主编寄语
5
作者 王登红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共6页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面组织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推动加强国内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从源头上完...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面组织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推动加强国内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从源头上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采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国资源家底,全面反映矿产勘查成果和成矿规律,以陈毓川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于2012年起牵头组织实施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截至目前,研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200多部志书评审验收,其中,正式出版发行了88部。在《地球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本专辑共汇集了18篇论文,内容主要涉及到部分全国性矿种组志书和省级矿产地质志研编成果,涵盖铀、锰、铜、铅锌、高纯石英原料矿、金、银、锂、化工等重要矿产篇以及新疆、青海、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河北、吉林等省级篇。通过对已有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开展了成矿预测,提出了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找矿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产地质志 重要矿种 重要省份 找矿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矿产资源形势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娟 胡容波 +3 位作者 周起忠 崔荣国 林博磊 赵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2024年全球抗击通胀之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球经济保持了韧性。全球矿业市场稳中有升,投资者对矿业市场的信心有所增强。随着全球供应链扰动缓解、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需求,大部分矿产品价格持续回调。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2024年中... 2024年全球抗击通胀之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球经济保持了韧性。全球矿业市场稳中有升,投资者对矿业市场的信心有所增强。随着全球供应链扰动缓解、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需求,大部分矿产品价格持续回调。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2024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中国矿业市场发展持续向好,表现为: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加大,地质勘查投资连续三年超千亿元,探矿权投放力度加大,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增长,采选业企业利润处于历史高位。主要矿产品生产平稳向好,铁矿石、十种有色金属等均保持增长。能源安全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原油和天然气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能源绿色化清洁化效果进一步凸显,能源结构转型加快,清洁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不断提升,同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矿产品贸易保持增长,矿产品贸易总额占全国商品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处于高位,煤炭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10%,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分别为72.1%、42.4%和79.7%。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会增加。应克服矿业发展面临的ESG挑战,加大国内找矿力度,同时加强矿业国际合作,提高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地质勘查 能源结构 清洁能源 ESG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稀土产业链安全研究:来自境外亚太地区的潜在挑战
7
作者 高平风 李倩 +2 位作者 刘业娇 玉小 刘小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9,共13页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稀土产业链“去中国化”的产业布局构成对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竞争地位的潜在挑战。本文围绕亚太地区即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稀土资源开发组织和产业链国际合作展开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稀土产业链“去中国化”的产业布局构成对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竞争地位的潜在挑战。本文围绕亚太地区即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稀土资源开发组织和产业链国际合作展开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亚太地区是全球稀土供应链和产业链最活跃的区域,其不仅资源产量大,而且生产产能逐渐形成规模、产业链相对完整。亚太地区稀土产业链:澳大利亚资源为核心—马来西亚/越南粗加工—韩国和日本深加工—终端产品进入美国,满足军民两用终端市场应用。②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稀土产业链整合,该产业链形成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体现了美国对关键产业的控制能力。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均是美国的“贸易伙伴关系”国家,可从贸易中获得美国的关税优惠。另外,美国不愿意接受稀土产业链前端污染成本,产业环境规制尚没有改变,因此,亚太地区稀土产业链为越南参与预留了空间。④从长远看,亚太地区稀土产业链或对中国稀土海外市场构成竞争,其不仅表现为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之间政府协作,还包括企业微观层面经济合约,稀土中游、下游企业用订单对前端企业生产投资作预付,构成了中国境外稀土全产业链成本和风险共担。建议国家坚定保护中国稀土产能集中度高的优势,限制国内产业转移和产能境外输出,不断提升稀土产品科技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以及自动化科技应用水平。此为应对美国主导的稀土产业链竞争的根本策略,也是遏制越南等国家劳动力要素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在全球大国经济竞争的当下,中国需将产业和产能留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战略性矿产资源 去中国化 国际合作 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 被引量:1
8
作者 施玉北 李蓉 +1 位作者 曾妍 程胜辉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201,共18页
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及《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础,重点对云南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地质调查、勘查及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矿产种类、矿产地、矿床类型、查明资源储量及找矿潜力、开发... 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及《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础,重点对云南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地质调查、勘查及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矿产种类、矿产地、矿床类型、查明资源储量及找矿潜力、开发历史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矿产资源特点,以成矿省为单元对云南矿产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各成矿省成矿集中度(强度)依次为上扬子(陆块)成矿省→三江(造山带)成矿省→华南(陆块)成矿省→腾冲(造山系)成矿省,各时代成矿强度依次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前寒武纪。首次厘定出云南省各时空域矿种全覆盖的矿床成矿系列59个、矿床成矿亚系列60个,构建了云南省区域成矿谱系,对重要的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特征进行了总结,深化了对云南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的认识。提出云南具有巨大找矿潜力、近期可望实现找矿突破的香格里拉普朗-麻花坪地区钨铍铜多金属等13个远景区带,重点阐述了2个关键及重要矿产找矿远景区带(矿集区)勘查部署建议,对指导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云南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产地质志 云南卷 云南矿产资源 时空分布规律 矿床成矿系列 区域成矿谱系 新一轮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勘查技术在水厂铁矿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闫世杰 苗勇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41-645,共5页
为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长,探讨如何在保障工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勘查与开发,以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水厂铁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资源紧张局面及勘查需求。通过对比多种勘查技术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 为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长,探讨如何在保障工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勘查与开发,以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水厂铁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资源紧张局面及勘查需求。通过对比多种勘查技术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用钻孔勘查与物理勘查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于2016—2017年间完成该区域的资源勘查工作。勘查结果显示,钻孔勘查能够提供直接的岩芯样本,物理勘查则可快速获取大范围地质信息,两者结合显著提高了资源储量的估算精度。具体而言,水厂铁矿的资源储量级别从推断级提升至控制级,资源量增加了约20%,有效满足了露天开采及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资源规划要求。研究表明,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勘查技术可降低勘查成本、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为类似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提供技术参考,推动行业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勘查模式转型,有助于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与工业体系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查技术 钻孔勘查 物理勘查 资源储量估算 矿产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科学新思维观与新时代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施俊法 吴林强 +4 位作者 王泉 方圆 杨宗喜 姚晓峰 贾德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7-560,共14页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构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力求使地质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守正与创新、发展与保护的逻辑出发,研究提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并分析其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构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力求使地质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守正与创新、发展与保护的逻辑出发,研究提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并分析其意义。【研究结果】地质科学新思维观主要是:(1)地质大基础观,加强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加强全国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空间国情调查,深化对地球认知的水平。(2)地质大资源观,将全部地质要素进行整体调查、开发与保护,实现各类地质要素资源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能源和战略性矿产是最核心的地质资源,地质工作要把保障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摆在首位。(3)地质大生态观,发挥地质工作在促进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中的作用,解决生态系统问题或维护生态系统功能。(4)地质大数据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实现地质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5)地质大系统观,将地球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作为整体综合考虑,维持地球系统稳定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传统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结论】基于新思维观,新时代地质工作要:树立地质大基础观,提高基础地质调查水平,深化对地球发展演化的认知;树立地质大资源观,巩固传统地质找矿工作,实现新一轮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拓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新领域;树立地质大生态观,开辟生态地质,为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地质解决方案;树立地质大数据观,构建地质科学研究新范式,为社会需求提供智慧化地质解决方案;树立地质大系统观,发展和完善地球系统科学,建立新一代地质科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查 生态文明 地质大基础观 地质大资源观 地质大生态观 地质大数据观 地质大系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历程、重要进展及其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登红 黄凡 +7 位作者 王岩 陈郑辉 徐志刚 朱明玉 秦锦华 江彪 秦燕 赵云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6-1279,共14页
作为新中国第一套矿产资源领域大型专业志书,《中国矿产地质志》自2014年全面启动以来,已部署开展120余项研编任务,计划完成230余部志书。在全国630余家单位、4500余名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完成了200多部志书的终审,其中,正... 作为新中国第一套矿产资源领域大型专业志书,《中国矿产地质志》自2014年全面启动以来,已部署开展120余项研编任务,计划完成230余部志书。在全国630余家单位、4500余名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完成了200多部志书的终审,其中,正式出版发行了87部,总页数近6万页,约1.3亿字。通过志书研编,基本摸清了全国已发现矿种和矿产地现状,系统编制了新一代矿产地分布图、矿产地质图和成矿规律图,全面展示了矿产资源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研判了中国矿产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奠定了基础。通过全面总结中国百余年地质勘查成果,深化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研究,建立了多尺度的成矿模式和找矿勘查模型,创新和发展了成矿系列理论。秉承“边研编、边出版、边服务”的原则,志书成果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矿产勘查部署、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等方面,特别是在指导三稀、铁、金、锂、铝土矿、石墨、萤石、石英等矿种找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地质志 进展和成果 找矿突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矿产资源分类细目”的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志刚 朱明玉 +1 位作者 黄凡 王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8-1460,共23页
矿产资源的科学分类,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矿产资源分类体系,对提升矿产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对各省已发现矿种(矿产)的梳理(2014~2015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的矿产资源分... 矿产资源的科学分类,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矿产资源分类体系,对提升矿产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对各省已发现矿种(矿产)的梳理(2014~2015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的矿产资源分类细目和《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2014年修订本)为基础,提出矿产资源分类的5个原则,确定了《中国矿产地质志》182个矿种的矿产资源分类方案,并对非金属各矿种按照矿物岩石自然属性进行了科学排序,在全国各省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经过各省矿产地质志6年的研编工作(2016~2021年),进一步对全国已发现矿种进行了梳理,因此,有必要对全国矿产资源分类细目作出完善,特别是对非金属矿产分类。文章提出了完善矿产资源分类的四项原则和建议方案,将全国已发现矿种数调整为17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分类 分类原则和方案 矿产地质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铬矿资源特征及2021—2035年铬供需形势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照志 潘昭帅 +2 位作者 车东 闫强 吴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1209,共19页
【研究目的】铬矿作为我国关键性矿产之一,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矿种。我国铬矿资源匮乏,资源禀赋不佳,产量低,长期以来,铬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研究铬矿未来供需情况,对于铬矿资源产业良性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方... 【研究目的】铬矿作为我国关键性矿产之一,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矿种。我国铬矿资源匮乏,资源禀赋不佳,产量低,长期以来,铬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研究铬矿未来供需情况,对于铬矿资源产业良性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方法】本文对我国铬矿床地质、空间分布和资源储量等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我国铬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我国铬供应量,并进一步利用铬部门消费法、人均不锈钢产量“S”形法、ARIMA模型法(不锈钢)等预测方法,分高、中、低3种情景对我国2021—2035年不锈钢产量和铬需求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1)2021—2035年我国矿山铬年预测产量(矿石量)为15~20万t,二次铬预测产量(铬金属量)在182~284万t内;(2)在中情景下,2021—2035年我国铬需求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峰值点为2030年。2021—2030年我国人均不锈钢产量呈上升趋势,2030年到达峰值点,届时人均不锈钢产量35 kg,不锈钢产量5005万t,折铬总需求量945.39万t;之后逐渐下降,到2035年人均不锈钢产量降至30 kg,不锈钢产量4280万t,铬总需求量808.44万t。(3)2021—2035年,我国铬供需形势严峻,矿山铬对外依存度99%以上,若利用二次铬产量,则铬对外依存度降至69%以上。【结论】2021—2035年我国铬供需形势仍将严峻,缺口仍需大量进口矿石来补充。据此,提出加强铬矿地质勘查工作力度、力争实现铬矿找矿突破,重视二次铬回收利用、发展二次铬回收产业,加强铬矿产品储备、保障铬矿产品供应安全,优化铬矿产品结构,利用境外铬矿资源产品等对策结论。本文所形成的认识结论、对策建议对我国编制矿产资源规划、制定铬矿资源管理政策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矿资源 人均不锈钢产量 不锈钢产量"S"形法 需求预测 供需形势 矿产勘查工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地质矿产特征与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14
作者 何学洲 陈秀法 +4 位作者 张振芳 李玉龙 陈喜峰 张伟波 吴松洋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缅甸位于中国西南和印度洋之间,是“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西南通向印度洋、连接东南亚的便捷通道。缅甸固体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低,因而具有良好的矿业投资前景,尤其是近年来缅甸政府陆续更新... 缅甸位于中国西南和印度洋之间,是“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西南通向印度洋、连接东南亚的便捷通道。缅甸固体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低,因而具有良好的矿业投资前景,尤其是近年来缅甸政府陆续更新了矿业政策,对外国赴缅矿业投资的限制进行了优化,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缅进行矿业勘查开发,振兴缅甸矿业经济。文中介绍了缅甸地质与矿产资源概况、近十年勘查开发形势及主要矿山开发现状,重点解读了近年来缅甸政府颁发的新的《矿业法》和《矿业法实施细则》等文件,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缅甸矿业政策的新变化、新动向和新趋势,为中资企业开展缅甸矿业投资开发提供依据。同时,提出相关的建议,包括需要及时跟进矿业市场动态、了解在缅项目负面清单、科学把握政策要点、提前研判与缅甸政府合作的优劣模式以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笔者分析缅甸资源禀赋和矿业开发现状、深入解读缅甸新颁布的矿业法和矿业政策,对企业在缅甸矿产勘查和矿业投资合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矿产资源 矿业政策 矿业管理 投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质矿产勘查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世滔 李楠 +4 位作者 肖克炎 宋相龙 孙莉 阴江宁 范建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7,共7页
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决定了高效、科学勘查和利用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勘查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同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进,以及保... 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决定了高效、科学勘查和利用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勘查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同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进,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求,对地质勘查领域的软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总结了大数据挖掘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的研究现状,并以“探矿者”地质矿产勘查软件系统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软件旨在通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为地质工作者提供高效准确工具,提升勘查效率和精度,推动我国矿产勘查工作智能化发展。软件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涵盖空间数据管理、地质勘查计算机制图、三维地质建模、资源量估算和三维立体预测五个功能模块。空间数据管理模块支持多源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地质勘查计算机制图模块可生成标准地质图件并支持自动化制图;三维地质建模模块能对复杂地质体建模展示;资源量估算模块集成多种方法科学评价资源量;三维立体预测模块提供三维空间预测矿产资源工具。五个功能模块协同工作,提升地质工作者效率和矿产资源评价准确性,为勘查工作提供支持。在开发过程中,探矿者软件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现有软件的优点,并通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关键突破。特别是智能预测模块引入了卷积神经网络(CNN),能够挖掘多源地质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提供高效且精准的资源潜力预测;结合先进的可视化技术,支持实时交互和动态更新,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和便捷的操作体验。在实际工作中,探矿者软件已在全国多地开展了广泛应用,如在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使用探矿者软件构建了矿体、断裂、蚀变矿物、地球化学元素等三维模型30余个,圈定了多个深部预测靶区和外围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金矿体单钻孔揭露矿体累计真厚度达40~51 m,平均品位为0.53~0.82 g/t,找矿效果显著。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地质矿产勘查软件系统将继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性能,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更加高效、准确的工具,推动地质勘查领域的智能化变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矿产勘查软件系统 探矿者 地质勘查计算机制图 三维地质建模 资源量估算 三维立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矿资源特征及新能源背景下需求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昭帅 张照志 +3 位作者 车东 张涛 张兰英 杨巍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4-1569,共16页
【研究目的】银作为重要的贵金属,兼具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对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系统性地分析中国银矿资源特征,研究未来需求趋势,对中国银产业减排布局、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从银产业发展的角度入手... 【研究目的】银作为重要的贵金属,兼具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对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系统性地分析中国银矿资源特征,研究未来需求趋势,对中国银产业减排布局、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从银产业发展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中国银的应用、地质、供需和市场等特征,总结了中国银矿的资源现状。根据工业银和非工业银的需求驱动差异,运用S−curve和ARIMA模型预测了2022—2035年中国银的需求。【研究结果】根据银矿的资源现状和需求预测结果,得出如下认识:(1)中国银矿具有“四多四少”的地质特征,即总量多、可利用资源少;小矿多、大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床多,独立矿床少;(2)随着银应用领域的不断增长,国内的矿山资源和再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进口银矿产品和其他精矿(用于生产副产银,如铅精矿、锌精矿等)来补充缺口;(3)2022—2035年,中国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5800 t增长到9500 t,年均增长率约为3.7%;(4)2022—2035年,中国工业银需求将迎来较快增长,从3800 t增长到7000 t,年均增长率为4.4%,光伏是拉动工业银需求增长的主要领域;(5)2022—2035年,中国非工业银的需求将缓慢增长,从2000 t增长到2500 t,年均增长率为1.7%。【结论】基于以上研究,为了更好地促进银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高度重视并提升银在未来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多手段保障银矿资源供应能力;(3)加大技术创新,开展深加工,提高工业银的产品附加值,为能源转型和高端制造提供保障;(4)建立国家与民间双重银储备与保障体系,避免银价大起大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特征 需求预测 新能源背景 矿产勘查工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矿产资源形势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郭娟 崔荣国 +1 位作者 周起忠 胡容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
2023年全球经济展现出明显的韧性,全球矿业市场趋稳,矿产品价格震荡回落,投资者对矿业市场的信心有所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回稳,中国矿业市场的发展持续向好。全国地质勘查投资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增长,采选业企业利润处... 2023年全球经济展现出明显的韧性,全球矿业市场趋稳,矿产品价格震荡回落,投资者对矿业市场的信心有所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回稳,中国矿业市场的发展持续向好。全国地质勘查投资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增长,采选业企业利润处于历史第二高位,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能源矿产产量创历史新高,能源结构转型加快,大宗矿产品进口持续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对清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而矿产受资源禀赋差异的限制,为了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在立足加大国内找矿力度的同时,加强矿业国际合作,提高矿产资源稳定供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矿业市场 矿产品 战略性矿产 地质勘查 能源结构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找矿勘查中的物化探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磊 陈东兴 +3 位作者 李磊 牟海萍 冯兴凯 邹立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5-598,共4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物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勘查中的应用,结合物理勘探与化学勘探的多种方法以提高勘查精度和效率。通过使用重力、磁性和化学分析等手段,本文旨在减少传统勘查误差,精确预测矿产资源分布,并尽量减少环境干扰。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深入分析了物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勘查中的应用,结合物理勘探与化学勘探的多种方法以提高勘查精度和效率。通过使用重力、磁性和化学分析等手段,本文旨在减少传统勘查误差,精确预测矿产资源分布,并尽量减少环境干扰。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提升了难以接触地区的找矿成功率,同时揭示了现代化勘查技术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技术和方法的持续改进的必要性。这不仅提高了勘查技术的实用性,也推动了地质勘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查 物化探方法 矿产资源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视域下的矿产领域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晨阳 王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1-194,共4页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在矿山生态修复、矿产资源调查监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等矿产领域已经开始应用和探索,实现了对矿产资源全面精准的管理,提升了矿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效率。本文系统介绍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背景情况,分...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在矿山生态修复、矿产资源调查监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等矿产领域已经开始应用和探索,实现了对矿产资源全面精准的管理,提升了矿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效率。本文系统介绍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背景情况,分析了实景三维相关技术在矿产领域的重要意义,梳理了我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在矿产领域的应用案例和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矿山生态修复 矿产资源调查监测 地质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海岸带矿产地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金 宫帅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5-218,共4页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海岸带矿产地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展示了极大的潜力与效益。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无人机在海岸带矿产地区的应用实例,结合高精度的传感器数据,有效地监测了海岸带地质沉降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技术能够提供迅速、精确...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海岸带矿产地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展示了极大的潜力与效益。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无人机在海岸带矿产地区的应用实例,结合高精度的传感器数据,有效地监测了海岸带地质沉降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技术能够提供迅速、精确的测绘数据,对于预防和减轻沿海地质灾害、矿区发展规划、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对无人机搭载的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等设备的数据处理,本文展示了无人机测绘在地形图生成和沉降趋势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最后,本文还探讨了该技术在未来地质监测中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现有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测绘 地质沉降监测 海岸带矿产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