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GAN-GP和Mean Teacher的WiFi使能跨域人体行为识别
1
作者 史心玥 夏文超 +3 位作者 赵海涛 杨丽花 阮欣雨 常天水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2-1199,共8页
人体行为识别(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HAR)是当前众多研究工作的基石,对于推动人机交互和智能数字化转型具有巨大潜力。由于目标域样本较难采集,现有方法在跨域识别方面表现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WiFi使能跨域HAR方法,... 人体行为识别(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HAR)是当前众多研究工作的基石,对于推动人机交互和智能数字化转型具有巨大潜力。由于目标域样本较难采集,现有方法在跨域识别方面表现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WiFi使能跨域HAR方法,从WiFi信号中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并转化为图像,在基于Wasserstein距离和梯度的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中引入双判别器,通过与源域样本和单目标域样本特征联合对抗,生成同时带有双域特征的虚拟样本。该方法还结合基于Mean Teacher的半监督学习设计识别分类(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RC)模块,通过对有标记样本与无标记样本分别构造损失函数,进行整体一致性损失的评估,实现对目标域样本的识别。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在减轻目标域样本采集压力的同时,实现较高的检测精度,在手势与动作的数据集上测试准确率分别达到92.71%和8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生成对抗网络 Mean teacher模型 跨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at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South Korea
2
作者 Fu Qiong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1-70,共20页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are one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s,and their cross-cultural sociocultural adaption,psychological adaption,and job adaption are in need of in-d...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are one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s,and their cross-cultural sociocultural adaption,psychological adaption,and job adaption are in need of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at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South Korea during 2022-2023 through surveys and personal interview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eachers’adaptation was best in terms of work,followed by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and weakest in terms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In terms of work adaptation,atten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adapting to teaching language and teaching methods.In terms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the focus should be on adapting to personal communication.In terms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anxiety.The study also focused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as well as the true inner feelings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The study found that factors such as English proficiency,gender,education,professional background,and overseas experience had little impact on teachers’cross-cultural adaptation,while factors such as Korean proficiency,participation in cross-cultural training before going to South Korea,understanding of Korean culture before going to South Korea,and length of time spent in working in South Korea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This study provides reliable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going to South Korea to improve their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bilities and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South Korea Confucius Institu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析与应对 被引量:1
3
作者 俞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为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家底”,我们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以2000年进入新世纪作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社会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之根。为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家底”,我们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以2000年进入新世纪作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社会转型或社会变迁),横跨22年。根据文献检索与筛选标准,1096篇纳入效应量的元分析,被试总人数573609名。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抑郁问题、强迫问题、焦虑问题;小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强迫问题、抑郁问题、躯体化问题和焦虑问题;中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是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问题;大学教师检出率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为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问题、焦虑问题。据此,提出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打好“组合拳”,即国家层面政策先行、学校层面适度减负、家庭层面期望合理,以此扼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恶化趋势,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固本强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群体 检出率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实证研究综述
4
作者 王安琪 张庆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3,共12页
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对于二语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本文使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 12 Plus,对2011-2023年SSCI、A&HCI和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二语教师TPACK的65项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并有以下三个发现:此类研究大致... 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对于二语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本文使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 12 Plus,对2011-2023年SSCI、A&HCI和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二语教师TPACK的65项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并有以下三个发现:此类研究大致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发文数量呈增长趋势;研究内容可分为五类:教师TPACK现状、教师TPACK发展、TPACK框架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TPACK量具开发、教师TPACK的作用与应用;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质性研究偏少且方法较为单一、自我报告型数据占主导等情况。本文在系统梳理评析现有实证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基础上,对后疫情时代二语教育领域的教师TPACK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二语教师 实证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破解在线研修中教师的“共享困境”?——基于fsQCA的隐私感知类型与应对策略组态研究
5
作者 李梦 王玥 +1 位作者 汪基德 郝兆杰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3期86-95,共10页
作为教育数据的生产者与受益者,在线研修中教师的隐私决策制约数据要素流通效能。既有研究因未系统解析群体隐私感知异质性,导致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度防护倾向,抑制教育数据的价值转化。为此,亟需构建隐私治理框架实现数据效用与权益保护... 作为教育数据的生产者与受益者,在线研修中教师的隐私决策制约数据要素流通效能。既有研究因未系统解析群体隐私感知异质性,导致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度防护倾向,抑制教育数据的价值转化。为此,亟需构建隐私治理框架实现数据效用与权益保护的协同优化。文章首先运用隐私计算理论的基本变量法进行聚类分析,将教师隐私感知类型划分为评估平衡型、收益导向型、整体疏离型三类。随后,文章引入变量并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进一步明确了隐私共享应对偏好的组态类型(包括互利式、折中式、裹挟式)和隐私保护应对偏好的组态类型(包括对抗式、选择式、警觉式)。研究发现,教师隐私应对行为存在悖论,其中风险规避并非核心诱因,而先前经验对其决策影响较大,且共享偏好受情境影响显著。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教师在隐私问题上的独特诉求和行为偏好,旨在为制定更具个性化的隐私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平衡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关系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计算 教师研修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功能效应、价值审思与优化空间
6
作者 孙芳芳 闫志军 +1 位作者 高绣叶 臧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机制有待优化、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尚待拓宽、助力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亟待创新以及辐射职业教育吸引力效应功能仍需加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优化教学能力比赛功能的路径:建立比赛与日常教学和基层教研的互动机制;完善行动导向的教学标准,健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建立比赛结果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解释模型;建立教学能力比赛的过程性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 职教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7
作者 王永丰 刘宁宁 +2 位作者 王莉 李建民 张伟阳 《职业技术》 2025年第3期67-71,82,共6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提升,是落实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建设任务和“双高”建设重点任务的关键。基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应用型教科研能力、社会实践服务能力,既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又...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提升,是落实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建设任务和“双高”建设重点任务的关键。基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应用型教科研能力、社会实践服务能力,既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又是落实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关键所在。依托校企合作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以项目驱动深入推进“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丰富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果,实现校企合作协同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打造跨界融合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师工作室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然困境与推进策略
8
作者 阮树堂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实施的重要举措。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盼。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困境亟须解决,比如制度不完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实施的重要举措。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盼。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困境亟须解决,比如制度不完善、培养路径不清晰和团队建设不充分等。基于此,从冰山理论模型出发,探索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教师个体的外显素质和内隐素质的协同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策略,以期能够赋能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建设,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数字人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赵一鸣 郑乔治 沈校亮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6,共16页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be Studio软件设计虚拟数字人教学的视频材料,招募用户观看教学视频并测量用户的主观感受,对在线学习中虚拟教师授课的情境进行探究。[结果/结论]虚拟数字人的吸引力、拟人化特征通过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态度和学习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积极影响在线学习效果,拟人化到学习效果的中介路径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准社会互动对学习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对学习效果存在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 虚拟人 虚拟教师 学习效果 准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语教师技术使用认知与行为意向研究——基于国内外量化研究的MASEM分析
10
作者 于金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8,共13页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外语教师技术使用认知与行为意向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并对选取的文献进行了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路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对技术使用态度没有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有很强...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外语教师技术使用认知与行为意向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并对选取的文献进行了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路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对技术使用态度没有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有很强的中介效应,且对技术使用态度与行为意向有很强的正向影响;技术使用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以及行为意向都存在很强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技术使用的便利条件对感知易用性与行为意向有很强的正向直接影响。该研究对提升我国外语教师技术利用率、促进教育信息化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师 技术使用 元分析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知识图谱的河北省地方高校教师融合素养评价研究
11
作者 田冰洁 徐丽沙 《数字通信世界》 2025年第3期193-195,198,共4页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聚焦教师信息技术、科技前沿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能力,将知识图谱引入教师融合素养评价,从教师的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策略、自我发展等多元角度,...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聚焦教师信息技术、科技前沿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能力,将知识图谱引入教师融合素养评价,从教师的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策略、自我发展等多元角度,设计并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评价模型,诊断教师目前融合素养的发展状态与特征,并针对河北省内部分高校教师进行实践应用,依据可视化评价结果,从培训体系建设、数字化课程设计和创设学习型组织等方面提出提升教师融合素养的对策建议,助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转型与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高校教师 融合素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民办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
12
作者 赵玉兰 余微微 张建龙 《数字通信世界》 2025年第2期189-191,共3页
数字化时代深刻改变着教育领域,对民办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出新挑战。本文探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分析所面临障碍并提出有效路径,旨在助力民办高校教师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高校教师 数字素养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路径
13
作者 谢冰蕾 林雄斌 +1 位作者 霍婷婷 李加林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落实高校“为党育人”使命是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重要任务。在分析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的时代意义基础上,指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亟须解决的五大问题,从强班子、讲政治、严... 落实高校“为党育人”使命是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重要任务。在分析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的时代意义基础上,指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亟须解决的五大问题,从强班子、讲政治、严纪律、比贡献、重协同等方面构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培育路径,以期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校“为党育人”的使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 基层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教育本质,夯实基础教学,提升师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机化学教学中“故与新”六重奏的设计与实践
14
作者 汪朝阳 石光 +6 位作者 罗时荷 曾卓 龙玉华 蒋华卫 朱育林 陶敬奇 刘升建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有机化学是面向化学、生物、材料、环境等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华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秉承“温故知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授人以渔”引领,重视学生个性化成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形态教材等教... 有机化学是面向化学、生物、材料、环境等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华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秉承“温故知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授人以渔”引领,重视学生个性化成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形态教材等教学平台,基于“线下”与“线上”结合、互动,打造“学-研-教”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实施多元、灵活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对标卓越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个性化的优秀师范生)培养,重整出融合、渗透化学史、绿色化学知识的有机化学教学大格局,构建了具有“‘故与新’的‘六重奏’”创新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创新实践,课程育人成效显著,2020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教学 课程教学模式 化学师范生 教育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15
作者 康小孟 唐明军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2-76,共5页
“双师型”教师既是职业院校教师从业的“标配”,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支撑和显著特征。以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作为切入点,首先从核心素养、育人理念以及发展认知三个方面阐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 “双师型”教师既是职业院校教师从业的“标配”,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支撑和显著特征。以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作为切入点,首先从核心素养、育人理念以及发展认知三个方面阐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其次,从认定标准和规范无法统一、教师队伍来源单一、教师双师素质认定内驱力不足以及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匮乏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理兼收医学类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16
作者 刘欲文 黄贞贞 +3 位作者 谢敏 崔然 赵发琼 周金平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大学化学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理兼收专业大学化学教学面临学生基础差异大、自主学习能力偏弱、课程内容较庞杂、与专业结合不强等挑战。秉承以生为... 大学化学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理兼收专业大学化学教学面临学生基础差异大、自主学习能力偏弱、课程内容较庞杂、与专业结合不强等挑战。秉承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入分类分班教学、精炼内容、巧用案例;发展读书会、导图展、作业谈等课堂微活动;创设双师、科学评价增强课程专业特色和课堂张力。上述举措有利于提高课程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趣味性,对高质量准新医科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 因材施教 双师 读书会 巧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公正性的原则、流程与实践路径
17
作者 鲍传友 任荣 任俐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1,共10页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不畅”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建设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瓶颈。基于程序公正性理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的设计经验,通过对我国T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不畅”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建设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瓶颈。基于程序公正性理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的设计经验,通过对我国T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的调研,提出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公正性的六项原则,即标准性和差别性相结合原则、准确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人际尊重原则、参与性原则及情理结合原则。在这些原则基础上,细化我国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的流程。为确保此流程的实现需要做到:政策制定“纵横联动”,达成利益群体共识;考核标准“分层量化”,提供科学考评依据;执行机构“优化权责”,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竞争机制“民主公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评价监督“主体多元”,构建协同配合模式;帮扶培训“补救优先”,遵循情理结合原则;维权保障“精准有效”,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退出 程序公正性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选择与未来进路——基于政策工具视角
18
作者 洪秀敏 宋秋菊 朱文婷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6,共13页
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基于“政策工具—建设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发现在政策工具维度上,当前我国托育服务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型工具使用最多,命令型工具次之,激励型工具和系统变革型工具较为缺... 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基于“政策工具—建设要素”的二维分析框架,发现在政策工具维度上,当前我国托育服务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型工具使用最多,命令型工具次之,激励型工具和系统变革型工具较为缺乏;建设要素维度呈现类别化的特点,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政策偏失转向有效均衡、基本规范转向内涵建设、差异管理转向精准服务的挑战。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坚持动态平衡的系统思维,丰富并优化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完善“发展保障”类建设要素,推动人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强政策工具与建设要素的适切性,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服务 托育服务人才队伍 政策工具 生育支持 权益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建赋能高校外语教师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19
作者 许丹凌 刘瑛 +2 位作者 陈红 朱莉莉 王元奕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82-85,共4页
我国高校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性问题,并切实落实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高校外语教师作为中西语言和文化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在文化自信的... 我国高校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性问题,并切实落实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高校外语教师作为中西语言和文化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在文化自信的守护和传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高校外语教师应通过丰富党建活动、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认识,并引导教育学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高校党建 高校外语教师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专业核心素养的教师育人评价标准研究
20
作者 李小菊 张宠元 +1 位作者 王晨 吕凯 《时代汽车》 2025年第3期76-78,共3页
随着现代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教师的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依托核心素养理论,分析了汽车教育现状,并探讨了核心素养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符合汽车专业特点的教师... 随着现代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教师的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依托核心素养理论,分析了汽车教育现状,并探讨了核心素养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符合汽车专业特点的教师育人评价标准,旨在引导教师关注专业素养的培养,确保教学活动与行业需求同步。本文设计的评价体系明确了评价的架构和指标,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为汽车专业教育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工具。通过该研究的评价体系构建,旨在推动汽车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专业教育 核心素养 教师育人 评价标准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