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3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ress of Double Star Program 2006—2008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Zhenxing CAO Jinbin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5-389,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atus of two satellites of Double Star Program,and a part of scientific results based on the data of Double Star Program obtained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6-2008.Other scientific results in th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atus of two satellites of Double Star Program,and a part of scientific results based on the data of Double Star Program obtained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6-2008.Other scientific results in the magnetospheric physics research can be found in "Multi scale physical process in the magnetosphere" of this iss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空间 双星探测计划 中国 研究进展 空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ress of Double Star Program
2
作者 LIU Zhenxing CAO Jinbin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13,共7页
The Double Star Programme (DSP) is the first joint space mission between China and ESA. The mission, which is made of two spacecraft,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ospheric 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 t... The Double Star Programme (DSP) is the first joint space mission between China and ESA. The mission, which is made of two spacecraft,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ospheric global processes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e interplanetary disturbanc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luster mission. The first spacecraft, TC-1 (Tan Ce means "Explorer"), was launched on 30 December 2003, and the second one, TC-2, on 25 July 2004 on board two Chinese Long March 2C.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and success of DSP, both CNSA and ESA approved the extension of DSP. This paper presents DSP mission and some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ults made based on the data of D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STAR program MAGNETOSPHE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blockchain bee colony double inhibition labor division algorithm for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task with application to UAV swarm task allocation 被引量:7
3
作者 WU Husheng LI Hao XIAO Renb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80-1199,共20页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of bee colony to solve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or have higher dimensional attributes and undertake sudden tasks.Using the idea of clustering,after clu...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of bee colony to solve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or have higher dimensional attributes and undertake sudden tasks.Using the idea of clustering,after clustering tasks according to spatio-temporal attributes,the clustered groups are linked into task sub-chains according to similarity.Then,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usters,the child chains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task chain.Therefore,the limitation is solved that the task chain in the bee colony algorithm can only be connected according to one dimension.When a sudden task occurs,a method of inserting a small number of tasks into the original task chain and a task chain reconstruction method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sudden tasks and the number of remaining tasks.Through the above improvements,the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process tasks with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and burst tasks.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algorithm,a task allocation model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group is constructed,and a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improved bee colony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and each attribute in the UAV group is proposed.Task assign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The study uses the self-adju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e colony to achieve task allocation.Simulation verification and algorithm comparison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stronger planning advantages and algorith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e colony double inhibition labor division algorithm high dimensional attribute sudden task reforming the task chain task alloc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Double Differential- mode Current Injection and Radiation Test Method 被引量:1
4
作者 PAN Xiaodong WEI Guanghui +2 位作者 FAN Lisi LU Xinfu YANG Zhe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31-2037,共7页
There are the application scope limits for single differential-mode current injection test method, so in order to carry out injection susceptibility test for two-pieces equipment inter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a cab... There are the application scope limits for single differential-mode current injection test method, so in order to carry out injection susceptibility test for two-pieces equipment inter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a cable simultaneously, a double differential-mode current in- jection test method (DDMCI) is proposed. The method adopted the equivalence source wave theorem and Baum-Liu-Tesche(BLT) equation as its theory foundation. The equivalent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injection voltage and radiation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is derived, and the phas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njection voltage sources is confirm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equivalent injection voltage sour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 parameter of directional coupling device, the transmission line length, and the source vector in BLT equation, bu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wo equipment pieces. Therefore, by choosing the right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double injection voltage sources, the DDMCI test is equivalent to the radiation test for two interconnected equipment of a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方法 差模电流 辐射测试 电流注入 等价 BLT方程 相位关系 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witching Overvoltage Front Time and Switching Impulse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for UHV AC Transmission Line of Chinese Pilot Project and Double-circuit Project 被引量:2
5
作者 ZHOU Peihong HE Huiwe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1-1794,共14页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输电 交流输电线路 中国国家标准 操作过电压 软件计算 时间脉冲 试点项目 绝缘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ult Locator Using Two-end Unsynchronized Measurements for UHV Series Compensated Double-circuit Lines
6
作者 M. Fulczyk P. Balcerek +2 位作者 J. Izykowski E. Rosolowski M. M. Saha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23-2529,共7页
An accurate fault location algorithm for double-circuit series compensated lines is presented.Use of two-end unsynchronized measurements of current and voltage signals is considered.The algorithm applies two subroutin... An accurate fault location algorithm for double-circuit series compensated lines is presented.Use of two-end unsynchronized measurements of current and voltage signals is considered.The algorithm applies two subroutines,designated for locating faults on particular line sections,and additionally the procedure for selecting the valid subroutine.The subroutines are formulated with use of the generalized fault loop model and the distributed parameter line model is applied.Performed ATP-EMTP based evaluation has shown the validity of the derived fault location algorithm and its high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端非同步测量法 串联补偿 线路故障 定位仪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产教融合:内涵、难点与突破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宏强 岳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50,共5页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融合新格局的形成,在实施模式上促进普适性模式的本土化和再创新。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实施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中还存在高质量的治理模式、组织实施、绩效目标三个关键难题,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形式和功能、数量和实效的关系。为此,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产教融合,要促进产教融合能力和自主办学权力相统一;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绩评价改革;以组织治理改革发挥联合体、共同体功能;优化政府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春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国家“双高计划”是立足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第一轮5年投入700多亿元,建成197所院校、253个高水平专业群,覆盖18个专业大类,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但是,也存在专业群建设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育人成效的关注... 国家“双高计划”是立足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第一轮5年投入700多亿元,建成197所院校、253个高水平专业群,覆盖18个专业大类,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但是,也存在专业群建设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育人成效的关注度不够、立地式研发成果还不强等问题。第二轮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目标,由“基础好、条件好”向“服务好、支撑好”转变,为实现该目标,要以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目标指引,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供给质量和结构,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双高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英杰 孙东东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8,共13页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尤其是西部高校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亟待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教师培育政策子工具使用不足;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高校对人才培养政策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制定高层次人才政策时,应适度增强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运用,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师培育相关政策;西部地区高校应改善办公实验条件,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南部、西部和北部高校应加快制定人才培养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高层次人才 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内容要素 二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成效、现实困境与调适路径——基于首期“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21,共7页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首期“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群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站...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首期“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群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站在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的新起点,对专业群建设困境进行多维解构,发现仍存在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治理底层逻辑不清晰、资源整合缺乏系统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第二期“双高计划”中专业群建设实现突破创新,应发挥复杂系统要素协同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群生态系统;优化群内要素协同演化网络,充分发挥专业群协同创新溢出效应;明晰多元利益主体治理权限,提升专业群生态系统治理整体效能;聚焦发展情境建立有效评价,加快推进专业群整体生态协同优化。在的现实困境,立足第二期“双高计划”启动的现实背景,围绕职业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使命,探讨教育强国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调适路径,以期推进专业群建设的能级提升,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群 院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郜永杰 秦永平 +1 位作者 刘永存 刘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板受力特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场检测,隧道内纵连式道床板贯通裂纹多位于隧道仰拱施工缝处,该类裂纹系仰拱填充层导致的反射裂纹;(2)在混凝土收缩作用下,隧道基础纵向刚度系数越大,施工缝处道床板拉应力越大;(3)隧道洞口考虑负温梯度45℃/m,道床板最大应力为2.02 MPa,洞内受基础变形影响较大,15 mm基础变形下最大应力为1.88 MPa;(4)在混凝土收缩和基础沉降变形荷载作用下,并考虑回填层裂纹发展,最大应力可达2.61 MPa,道床板易开裂;(5)为解决纵连道床板裂纹多发问题,提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化设计,建议隧道洞口道床板长度6 m、洞内道床板长度12 m,采用道床板和隧道基底植筋连接的限位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裂纹 受力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玉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双师双能”培育现代匠才;聚焦科创属性、科技赋能、科教融汇,提高科技支撑力;推进高质量教育教学,确保民生保障力;加强协同育人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育创新活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打造职教“金师”;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内驱力;营造正面社会舆论氛围,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治理视域下“双高建设计划”的现实价值、内涵要义和建设逻辑 被引量:2
13
作者 霍丽娟 吴升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1,共7页
“双高建设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遵循“对接需求—机制创新—要素迭代”的建设逻辑框架,... “双高建设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遵循“对接需求—机制创新—要素迭代”的建设逻辑框架,围绕对接产业适配需求、思政引领贯穿全局、平台搭建聚合资源、数字赋能重塑生态、要素迭代提升内涵、服务贡献彰显效能等六个方面加强建设,旨在将教学改革关键变量转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其核心是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创新和职业教育的生态重塑,反映和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韧性治理,具有精准性、协同性、集成性和调适性的运行特征。未来建设中,应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的关系,谋划好专业内涵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关键要素与育人体系的关系,把握好改革任务举措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计划” 要素优化 韧性治理 教学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来自智慧城市试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志中 傅奕嘉 陈迁影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3,共13页
选取2006—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型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人... 选取2006—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新型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是智慧城市建设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主要作用渠道。此外,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医药制造、电子通信、计算机设备、医疗仪器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其对中东部地区、大规模、高等级城市的推动作用相对更强,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与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纳入同一框架进行分析,可以为推动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高技术产品 出口技术复杂度 智慧城市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现实困境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福春 梁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0,共9页
三螺旋模型理论是阐释政府、产业、院校在“双高建设计划”中协同创新的理论切入点。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主要体现在从“自身发展”转向“服务贡献”、国家战略牵引与地方特色赋能相结合、以“两体”共振实现产教双端供需... 三螺旋模型理论是阐释政府、产业、院校在“双高建设计划”中协同创新的理论切入点。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的目标逻辑主要体现在从“自身发展”转向“服务贡献”、国家战略牵引与地方特色赋能相结合、以“两体”共振实现产教双端供需适配、标准框架前置强调全过程评价。目前,职业院校开展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面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不强、对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的贡献度不高、产教融合协同机制不畅、院校特色化发展不鲜明、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深度不足等现实困境。针对上述问题,需构建“需求—供给—反馈”动态机制,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健全“制度—资源—评价”产教协同框架,推进“五金”要素协同升级;深化“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计划” 目标逻辑 现实困境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育人模式创新的基本经验、现实问题与优化策略——基于首期“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应中 刘晓宁 刘铭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8-32,共5页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建设教育强国等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育人模式创新的现实紧迫性。首期“双高计划”推进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基于价值、技能、认知三维逻辑,重塑育人目标、形塑育人合力、健全育人体系、精...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建设教育强国等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育人模式创新的现实紧迫性。首期“双高计划”推进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基于价值、技能、认知三维逻辑,重塑育人目标、形塑育人合力、健全育人体系、精细育人标准、跃升育人能级。但在育人路径实施、育人质量评价、育人模块衔接、育人主体协同等方面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成效的整体达成。基于此,在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应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育人路径;推进评价改革,聚力育人目标;深化“五育”融合,提高育人质量;压实企业责任,强化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刚 黄苗苗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2)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内部能力、提高外部市场关注和增加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内部能力 外部市场关注 政府补贴 高维固定效应 双碳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脉冲高产额中子发生器驱动电源研制
18
作者 董攀 王韬 +3 位作者 李杰 刘平 何佳龙 叶龙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真空弧中子发生器是一种短脉冲高产额的中子源,被广泛应用在石油测井、元素活化分析等领域。真空弧中子发生器的典型特点是放电弧流大、脉宽短,为此研制了一套大电流的真空弧放电及其引出电源,包含触发模块、主弧模块和引出模块等。触... 真空弧中子发生器是一种短脉冲高产额的中子源,被广泛应用在石油测井、元素活化分析等领域。真空弧中子发生器的典型特点是放电弧流大、脉宽短,为此研制了一套大电流的真空弧放电及其引出电源,包含触发模块、主弧模块和引出模块等。触发模块为LRC放电,输出电压峰值大于5kV。主弧模块采用LRCD半周期放电方式产生主弧电流,电流峰值大于600A,半高宽大于0.5μs。引出模块使用多倍压整流电路,将交流高压整流成所需的高压直流,输出电压峰值大于120kV,负载电流大于2A。根据设计方案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电源能很好地输出设定的电参数。最后制备了一套大电流真空弧放电及引出电源,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输出参数和设计值一致,可用来作为真空弧中子发生器驱动电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弧放电 大电流 LRC脉冲放电 LRCD放电 倍压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口混合放行下的干线红波带宽最小优化模型
19
作者 张鹏 吴照杰 +1 位作者 孙超 李文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现有干道协调控制方法主要是追求更大绿波带宽,但是由此产生的附加红波带对协调控制效果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建立基于交叉口混合放行的干线红波带宽最小化优化模型。模型以干线直行路径及左转路径红波带宽占周期比值加... 现有干道协调控制方法主要是追求更大绿波带宽,但是由此产生的附加红波带对协调控制效果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建立基于交叉口混合放行的干线红波带宽最小化优化模型。模型以干线直行路径及左转路径红波带宽占周期比值加权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双环相位和单独放行相位两种放行方式,并给出两种放行方式统一的内部相位差线性计算公式。任意交叉口均可指定放行方式,亦可自由选择。该模型采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确保获得最优解。以苏州市松陵大道的5个连续交叉口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Multiband、Pband和All-direction优化方案,本文模型有效减少了干线直行和左转车辆平均延误时间与停车次数,取得较优的干线绿波协调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干线协调 整数线性规划 红波带 单独放行 NEMA双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液复合锤头侧注式浇注工艺模拟及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缪燕平 张轩睿 +4 位作者 梁云昊 蔡冬根 吴孝泉 张伟强 王艳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153,共7页
锤式破碎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等行业。锤头包括锤柄及锤端,在使用过程中要求锤柄具备一定韧性,锤端具有高耐磨性。为使锤头不同部位具备不同性能,采用侧注式浇注方式生产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利用Procast软件模... 锤式破碎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等行业。锤头包括锤柄及锤端,在使用过程中要求锤柄具备一定韧性,锤端具有高耐磨性。为使锤头不同部位具备不同性能,采用侧注式浇注方式生产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利用Procast软件模拟铸造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的充型情况及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情况,并对锤头进行热处理,运用XRD、SEM、TEM、显微硬度仪等对复合锤头显微组织、元素的扩散行为以及硬度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侧注式浇冒系统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均匀,充型平稳;合理匹配浇注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可有效改善铸造缺陷;锤端高铬合金为马氏体,分布着呈骨架状的渗碳体和(Fe,Mn)_(3)C合金渗碳体,锤柄碳钢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和细小的回火屈氏体。锤端高铬部位的硬度达到57.65 HRC、碳钢锤柄的硬度为26.74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锤头 双液铸造 侧注式浇注 高铬合金 Procast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