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等教育70年十人谈(笔会)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应强 邬大光 +7 位作者 眭依凡 卢晓中 别敦荣 龚放 陈洪捷 陈廷柱 王建华 史静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22-50,共29页
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国家层面的思想上体现出从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指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特征;在大学和政府关系上表现为自主性从失落到逐渐回归;在高校内部管理模式上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吸取70年的经验教训,未... 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国家层面的思想上体现出从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指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特征;在大学和政府关系上表现为自主性从失落到逐渐回归;在高校内部管理模式上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吸取70年的经验教训,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注意以下方面:走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重藩篱,提升自身的成熟度和主体性;扎根中国大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推进大学校长专业化进程,实现“教育家办学”;继续探索较为理想和具有示范效应的院系设置模式;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还要支持和鼓励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注意淡化“排名”和“一流”在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思想 高校内部管理模式 教育家办学 院系设置调整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历程及展望——基于国家历次高等教育重大战略举措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车如山 邢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200,共9页
"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形成了以重点建设求突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资金投入为主要支持方式、以提高质量为内涵的路径。以"2011计划"和"双一流"战略为拐点,我国的... "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形成了以重点建设求突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资金投入为主要支持方式、以提高质量为内涵的路径。以"2011计划"和"双一流"战略为拐点,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又实现了建设程序从"先确定资格再建设"向"先建设再确定资格",建设内容从注重高校内部建设向注重高校内外部融合发展,建设标准从"偏重发达国家指标"向"彰显中国特色",以及建设效应从"局限于部分大学"向"力求辐射整个高等教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211工程 985工程 2011计划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靳敏 张铱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共7页
随着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作为新技术、新手段、新思维和新理念,能够有效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对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当前,高校运用大... 随着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作为新技术、新手段、新思维和新理念,能够有效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对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当前,高校运用大数据提升党建质量存在思维转变、技术能力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要树立"大党建"数据思维,构建"大党建"格局,并将大数据的特色优势贯穿其中,提升高校党建质量,为高校"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大数据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规律研究——来自6类项目人才简历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娟 王泽东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带来了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的“大流动”。通过对我国6类项目人才9534份简历信息的提取与统计,本研究初步分析了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的规律。本研究发现,超过1/3的大学高层次人才入职后发生流动,流动率随着学术层... 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带来了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的“大流动”。通过对我国6类项目人才9534份简历信息的提取与统计,本研究初步分析了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的规律。本研究发现,超过1/3的大学高层次人才入职后发生流动,流动率随着学术层级的提升而逐渐提高,但无明显学科差异;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次数离散度较大,但多集中且倾向于1次,不同学术层级、学科间差异较大;大学高层次人才平均约9年流动1次,并呈现出流动周期随着学术层级的提升而逐渐延长的趋势。项目人才称号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流动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科属性因素对流动行为的影响;在单位制到聘任制的演进性制度变迁进程中前者的影响力依然强大,这成为流动频率偏低的制度根源;大学高层次人才的流动速度与学术层级之间存在资历惩罚现象。基于此,我国需警惕项目人才称号作为强有力的流动资本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消除“双轨制”治理格局中的流动障碍;规范高端学术劳动力市场中的定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高层次人才 人才流动 流动规律 项目人才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的大学教师为何离去——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特色退休制度的兴弃及反拨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任玥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60,113,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20年,美国学术界经历了与我国今日颇似的历程——高水平大学日逾重视研究成果,以学科为指向的专业学术共同体成形、教师的"学科人"身份逐渐清晰。一流学者或为追求更开阔的学术发展平台、或优渥的...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20年,美国学术界经历了与我国今日颇似的历程——高水平大学日逾重视研究成果,以学科为指向的专业学术共同体成形、教师的"学科人"身份逐渐清晰。一流学者或为追求更开阔的学术发展平台、或优渥的薪资待遇,而更加频繁地校际流动。与我国大多数大学相似——案例大学虽在某些学科领域具有相当实力,但尚不足以独占鳌头,须不断充实人才、力保优势。不幸的是,在这一时期,大学废弃了一批以退休制度为代表的学校特色制度,有效的人才聚拢圩堤溃塌,英才外流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学 “双一流” 特色制度建设 人才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杜春 时玉坤 于晴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9,共6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东北地区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接着运用DEA-BCC模型测算2015-2017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结果发现:被...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东北地区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接着运用DEA-BCC模型测算2015-2017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结果发现:被测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水平较高,但高校个体与群体之间均存在明显差距;高校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出不足,次要原因在于投入冗余和科研管理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因子分析 DEA-BC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中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思考 被引量:26
7
作者 周南平 蔡媛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4,共6页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以行业为依托,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双一流”建设中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行业特色弱化、学科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等困境。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行...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以行业为依托,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双一流”建设中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行业特色弱化、学科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等困境。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形成并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分类施策,立足于学校声誉的建立、行业引领力的树立、多元资源渠道的形成等方面,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 “双一流”建设 分类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扭曲到重构:四十年来高等教育与高校学术期刊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26
8
作者 朱剑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高校学术期刊自诞生起即与高等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高校学术期刊特别是综合性学报总是围绕本校中心工作运作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持续的外延式发展对高校学术期刊影响至深:一方面,为高校学术期刊总量拓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一校... 高校学术期刊自诞生起即与高等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高校学术期刊特别是综合性学报总是围绕本校中心工作运作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持续的外延式发展对高校学术期刊影响至深:一方面,为高校学术期刊总量拓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一校一刊模式在21世纪初最终形成;另一方面,"窗口""园地"成为高校学术期刊的基本定位,展示功能消解了学术平台的属性。当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特别是对标国际的"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学术评价的参照系发生了质性改变,国际学术期刊发文量成为硬性指标,大多尚未走出国门的高校学术期刊欲为此中心工作服务时已力不从心,边缘化成为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追根寻源,执着于一校一综合性学报而缺乏与学科体系配套的专业化、规模化、体系化、国际化的整体设计,是高校学术期刊规划和建设的最大败笔。重构高等教育与高校学术期刊关系的努力二十年前就已开始,但进展艰难,直到今天,仍是高教界、高校学术期刊界和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报 学术期刊 “双一流”建设 学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省际分布分析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博 邱均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7,共6页
通过对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学科的省际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水平大学的省际分布明显不均衡。造成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包括国家政策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 通过对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学科的省际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水平大学的省际分布明显不均衡。造成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包括国家政策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区位历史因素等。提升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省施策,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和人才引进力度,助力高校发展水平跃升;三是采取分类评价策略,引入市场机制,激发高校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省际分布 原因探究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