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布朗族民歌发展现况看音乐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
作者 杨民康 《艺术探索》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布朗弹唱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中国布朗族新兴民歌形式,尽管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它对传统民歌有较好的继承和发展,仍然拥有传统民歌的种种文化特征,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包括布朗弹唱和... 布朗弹唱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中国布朗族新兴民歌形式,尽管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它对传统民歌有较好的继承和发展,仍然拥有传统民歌的种种文化特征,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包括布朗弹唱和泼水节在内,显现传承+建构特征的一类当代民族文化事象,无形中成为当地群众对本民族传统音乐进行自我传承和保护的一道“隔离带”,由此形成以本民族为基本范围的,具有对内、对外两种不同功能的节庆仪式话语系统和适用于官方、民间不同需求的两套策略。这种在新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民族文化观和艺术观,以及由当地群众自发形成的对于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观念意识,值得我们重视和展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族民歌 布朗弹唱 音乐非遗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路径
2
作者 陈思彤 刘晓霞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有力保障。以文化创新保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形态打下坚实基础。文章通过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时代内涵与...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有力保障。以文化创新保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形态打下坚实基础。文章通过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时代内涵与价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指导,从保护、挖掘、阐释文化遗产,科技赋能创新文化形态和对外交流升华文化底蕴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实现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何与何为
3
作者 郭敏科 王娟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与传承,并从人民向善、社会进步、文脉传承、民族复兴等多个角度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与传承,并从人民向善、社会进步、文脉传承、民族复兴等多个角度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科学回答了“何为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怎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系统阐发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及举措,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也有助于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传统美德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转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创新——基于创新动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 卢泓方 +1 位作者 于龙振 姜禹辰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共16页
智能化转型是推动数实融合、加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采用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从创新动机视角出发,考察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业创新的直接影响效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间接调节机制及... 智能化转型是推动数实融合、加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采用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从创新动机视角出发,考察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业创新的直接影响效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间接调节机制及多维度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转型能促进企业创新,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处理后保持不变。进一步将智能化转型分为智能化转型广度和智能化转型深度进行分析,发现前者具有促进效应而后者具有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智能化转型和企业创新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总体上会弱化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对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反而能增强智能化转型对实质性创新的促进效果。异质性分析显示,处于生命周期衰退期阶段、高人力资本结构及国有股权性质的样本企业,其智能化转型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而企业应着眼未来,以实质性创新打造长期竞争优势;政府应稳定政策预期,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政企双向奔赴,方能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转型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创新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两创” 绽放新姿——新时代舞蹈艺术揽胜
5
作者 茅慧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7期36-44,I0002,共10页
新时代以来,在“两个结合”和“两创”方针指导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新作中呈现的人民性更加深邃,人民的风姿仪态更加自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舞台意境更加高妙和神奇;中国古典舞创作者更加深入探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文化元... 新时代以来,在“两个结合”和“两创”方针指导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新作中呈现的人民性更加深邃,人民的风姿仪态更加自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舞台意境更加高妙和神奇;中国古典舞创作者更加深入探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文化元素,从历史文物和艺术遗产中提取舞蹈元素,再加以时代审美观照下的动态演绎,成为中国古典舞创作的一股强劲潮流;舞剧更是进入井喷式发展的马力全开时期,近200部舞剧不仅在现实题材方面勇猛推进,题材和舞台呈现样式也多姿多彩,与民同情,与时共进。中国舞蹈驶入全面推进、迅猛成长的快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舞蹈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民族民间舞 古典舞 舞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创”方针引领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探析
6
作者 姚芬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两创”方针引领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是由职业教育性质决定的,是发挥校本文化功能、彰显高职教育类型教育特色和活力的内在要求。基于“两创”方针的指导,高职院校应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校本文化的体系化建设;立足办学历史,弘扬校史文化... “两创”方针引领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是由职业教育性质决定的,是发挥校本文化功能、彰显高职教育类型教育特色和活力的内在要求。基于“两创”方针的指导,高职院校应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校本文化的体系化建设;立足办学历史,弘扬校史文化,厚植校本文化底色;传承办学传统,坚持职教之路,彰显类型教育特色;立足人才培养,讲好校友故事,彰显校本文化功能;立足课程建设,注重融合创新,丰富校本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创”方针 高职院校 校本文化 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 校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智慧适应协调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与营建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浩曦 荣玥芳 +1 位作者 陈云谦 黄金川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3,共8页
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等因子的影响下,乡村建设的韧性缺失日益凸显,传统生态智慧的承袭与转译亦遭遇现代性危机,如何从传统生态智慧中吸取经验以助力韧性乡村建设成为研究热点,也是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基于此... 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等因子的影响下,乡村建设的韧性缺失日益凸显,传统生态智慧的承袭与转译亦遭遇现代性危机,如何从传统生态智慧中吸取经验以助力韧性乡村建设成为研究热点,也是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基于此,构建面向生态智慧适应协调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包括韧性乡村人居营建技术与方法谱系、人地协调的生态智慧认知维度、生态智慧与韧性乡建相融合的优化利用模式,并结合西南山地、黄河流域、新疆绿洲、东北边境这4个典型案例,阐述生态智慧在韧性乡村建设领域中的应用,旨在重新审视传统生态智慧在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传承与利用价值,助力实现生态智慧的创新性发展及其在韧性乡村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韧性乡村 认知框架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营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于杨简易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金枝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6期1-7,17,共8页
依据“易更三圣”,《易经》的产生始于伏羲画卦,后由周文王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为六十四卦。之后,孔子为其作传,实现了《易经》由上古卜筮之书到德性阐发的话语性转变,周文王和孔子都分别实现了对《易经》的“两创”... 依据“易更三圣”,《易经》的产生始于伏羲画卦,后由周文王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为六十四卦。之后,孔子为其作传,实现了《易经》由上古卜筮之书到德性阐发的话语性转变,周文王和孔子都分别实现了对《易经》的“两创”。本文对《易经》的创造性转化体现在:依据杨简“道一”用极简的数学等式将《易经》蕴含的智慧呈现出来,实现了《易经》的科学语境转化。对《易经》的创新性发展体现在:针对义理无相的“一”开敷出不同的有相,此等式将晦涩难懂的无相、有相及相与相之间的义理至简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此等式将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六十四卦、以至于无限的万物同时囊括在一个等式中,深奥的简洁,充拓了孔子《易经》的生成义理。一方面此数学等式囊括并解释《易经》义理,另一方面,反过来通过等式集合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易经》之奥。此等式如同矫正器一般,具有系统全面、简约清晰、勘误纠偏及正本清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道一” “易更三圣” 杨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设计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杨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航天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设计已经是大势所趋。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自身的技术特点为文化遗产的虚拟展示、感...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航天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设计已经是大势所趋。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自身的技术特点为文化遗产的虚拟展示、感官体验、品牌塑造带来新的创意增长点,不仅能够形成一系列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策略,更对多维度相关方产生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应用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沉浸式体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式家具传统纹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静 梁俊威 李泽添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7期115-117,共3页
广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广式家具传统纹样正经历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本文提出了创新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技术手段与工艺创新等一系列... 广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广式家具传统纹样正经历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本文提出了创新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技术手段与工艺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对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式家具 传统纹样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发展向度看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理论与实践
11
作者 向云驹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6期26-36,I0002,共12页
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反思中国文化,必须更加重视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内质和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其中蕴含着的生命性、血脉性、基因性、恒久性、文明性、人类性、世界性、现代性。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间的重要属性:文化与文化的类型差异和异同问... 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反思中国文化,必须更加重视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内质和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其中蕴含着的生命性、血脉性、基因性、恒久性、文明性、人类性、世界性、现代性。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间的重要属性:文化与文化的类型差异和异同问题,即文化的个性与共性及其相异相同的贯穿性问题。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今天,文化自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骨气、志气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是我们解答这个时代命题的科学方法论。由于文艺的形象性、可视性、独创性、审美性,整个中国的形象正在伟大的文明重塑和再现之中,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美学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规律性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范式变迁视角下转型创新政策的演进逻辑、核心驱动力及优化建议
12
作者 吴逸菲 《创新科技》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基于历史分析视角,提炼出创新政策演化的3个阶段,明确当前正处于创新政策的转型阶段,并通过理论分析,挖掘转型创新政策的内涵。运用政策范式理论,试图厘清转型创新政策的演进逻辑和核心驱动力,为转型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 基于历史分析视角,提炼出创新政策演化的3个阶段,明确当前正处于创新政策的转型阶段,并通过理论分析,挖掘转型创新政策的内涵。运用政策范式理论,试图厘清转型创新政策的演进逻辑和核心驱动力,为转型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针对中国转型创新政策面临的双重失调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扩大社会组织参与,塑造良性互动的转型创新环境;鼓励用户创新,构建广泛的创新主体网络;增强政策目标的协调性,发挥转型创新政策的综合协调作用;提升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建立具有韧性的转型创新政策工具选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创新政策 政策范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科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创新路径——《黑神话:悟空》对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若干启示
13
作者 刘泽斌 孙晶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5期25-33,112,共10页
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通过创新演绎传统神话故事,创造了一种艺术与科技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的崭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探索了以游戏为媒介传播中华文... 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通过创新演绎传统神话故事,创造了一种艺术与科技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的崭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探索了以游戏为媒介传播中华文化的创新路径,打破了文化“出海”的瓶颈,拓展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这一模式也显示了科技驱动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可能性,预示着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神话:悟空》 艺术与科技融合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出海”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南地区花瑶挑花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14
作者 关红 罗雅琪 《纺织报告》 2024年第4期125-127,共3页
花瑶挑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花瑶民族传统技艺的代表,还蕴含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精湛的工艺特色。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花瑶挑花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文章梳理了花瑶挑花的历史沿... 花瑶挑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花瑶民族传统技艺的代表,还蕴含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精湛的工艺特色。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花瑶挑花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文章梳理了花瑶挑花的历史沿革,并通过分析其文化与艺术价值、保护现状及面临的困境,从传承机制、传播途径和表现形态等方面提出花瑶挑花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路径,为花瑶挑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视角和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瑶挑花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色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以库尔班大叔红色家训为例
15
作者 邓赞松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新疆红色家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蕴含着我党红色精神又有着新疆独特的地域风格特征,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新疆红色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不仅对我国传统家训及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研究有着较高的价值,... 新疆红色家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蕴含着我党红色精神又有着新疆独特的地域风格特征,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新疆红色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不仅对我国传统家训及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研究有着较高的价值,对促进当今新疆高质量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库尔班大叔红色家训为例,梳理库尔班大叔红色家训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体现,阐述新疆红色家训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意义,并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进行思考,以期更好地发挥新疆红色家训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新实践,更好建设美丽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色家训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库尔班大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满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价值探究——以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魁府”为例
16
作者 刘志宏 李姝诺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纽带,表达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维护各民族间的伟大团结,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典型性分析和创新性转化,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魁府”...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纽带,表达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维护各民族间的伟大团结,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典型性分析和创新性转化,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魁府”,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美学价值,分析少数民族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价值与其内部的历史价值,并针对少数民族建筑的价值分析创造性转化方向,结合“魁府”建筑的地理位置分析满族镇现状问题和村镇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满族传统村落民居创新性转化解决方案,以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适应新时代语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传统村落 满族民居建筑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舞蹈:创新转化,蓄势待发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延杰 任文惠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64-77,I0004,共15页
2022年的中国舞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艺术创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舞蹈批评方面都出现新的热点、争议和探讨。本文在回顾这一年舞蹈作品演出的基础上,梳理了舞蹈界在新媒体传播以及跨界融合背景下关于舞蹈艺术... 2022年的中国舞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艺术创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舞蹈批评方面都出现新的热点、争议和探讨。本文在回顾这一年舞蹈作品演出的基础上,梳理了舞蹈界在新媒体传播以及跨界融合背景下关于舞蹈艺术本体发展和当代性的探讨;提出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下舞蹈艺术面临的机遇和调整;回顾了舞蹈界在本土与国际的视角下对中国式现代化舞蹈道路的探索,以及在舞蹈评论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批评精神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舞蹈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新媒体 跨界 学科建设 舞蹈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性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18
作者 金民卿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73-80,共8页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具有特定的社会制度内涵和时代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不能泛化为对一切现存文化的自信,更不能狭义化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必然,更是新时...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具有特定的社会制度内涵和时代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不能泛化为对一切现存文化的自信,更不能狭义化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必然,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应该坚定文化指导思想、文化判断标准、文化发展方法、文化创新成果等方面的自信,使之从应然走向实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人自己的理论解释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并以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文化标准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传统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江畅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年第1期53-64,共12页
实现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大时代课题。要从理论上回答这一重大课题,需要解决何谓传统价值观、为什么要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转化和发展意味着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和... 实现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大时代课题。要从理论上回答这一重大课题,需要解决何谓传统价值观、为什么要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转化和发展意味着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和发展以及怎样认识和处理实现这种转化和发展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实现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为了使我们正在建设的当代中国价值观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从而使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更具有中国特色,更具有浓厚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同时建设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价值观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中国梦需要增强创造活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中国梦"最基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必然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必然由中华文化来驱动、来支撑、来引领。因而要实现"中国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质上是在当代历史条... "中国梦"最基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必然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必然由中华文化来驱动、来支撑、来引领。因而要实现"中国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质上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使这种曾有的"强势文明"创造出"新的辉煌"。中国"有令人敬畏的帝国历史以及慎重而耐心的战略传统,并对未来越来越感到自信"。这就是当代历史条件下的"强势文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还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我们的文化建设之所以要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是增强自身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一是顺应现代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趋势,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二是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需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创新的特质,从增强创造活力的视角来看这个"两手抓",我以为"文化传承"这一手要抓的是"继承创新",而"文化发展"这一手则是要抓"集成创新"。"城镇化"进程使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不得不考虑"转型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相对于"继承创新"而言更需要"集成创新"。实现"集成创新",我们需要培养、强化自主意识、跨界意识、协同意识、前瞻意识这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中国梦 中华文化 创造活力 改革 文化创新 集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