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发热技术的艾灸功能针织服装设计研究
1
作者 刘佳丽 王传春 +1 位作者 刘亚侠 宋彦杰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缓解白领人群因久坐导致的肩颈疼痛、腰部疲劳为出发点,基于中医穴位艾灸疗法,分析中医艾灸对缓解人体疲劳的作用及应用原理,设计开发集理疗、时尚为一体的智能电发热服装,包括一款缓解腰部疼痛的针织连衣裙和缓解肩颈疼痛的针织上衣... 以缓解白领人群因久坐导致的肩颈疼痛、腰部疲劳为出发点,基于中医穴位艾灸疗法,分析中医艾灸对缓解人体疲劳的作用及应用原理,设计开发集理疗、时尚为一体的智能电发热服装,包括一款缓解腰部疼痛的针织连衣裙和缓解肩颈疼痛的针织上衣。详细阐述设计思路及功能原理、艾灸功能模块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并对成衣的加热功能性及穿着舒适性进行测试评价。结果表明,设计制作的服装理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人体肩颈部及腰部疲劳疼痛,且兼具功能性与时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发热服装 中医艾灸 碳纳米管发热片 保健理疗 穴位加热 服装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和谐与多元并置的居住生活——居住环境规划与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2
作者 王毛真 张倩 《住区》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当前,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的转型新时期。西建大建筑学专业近年来的居住课程教学便从这一当代背景出发,关注居民的生活类型、家庭的行为诉求,每年均选取不同... 当前,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的转型新时期。西建大建筑学专业近年来的居住课程教学便从这一当代背景出发,关注居民的生活类型、家庭的行为诉求,每年均选取不同城市环境、密度的用地。希望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城市环境背景之下人们的居住生活特征,来认识和理解居住环境及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城市中多元化的居住环境规划与居住建筑设计问题,满足人们多重和谐与多元并置的居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规划 住宅设计 居住课程教学 多元化的居住环境与居住建筑 存量提质改造 增量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皱形式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与创新
3
作者 商雪艳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褶皱是塑造服装风格和设计感的重要手法之一,在服装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褶皱元素的综合运用不仅有助于展现多样化的服装风格,还能强化服装的造型结构,提升整体美感。本文从褶皱的定义、表现形式及创新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褶皱是塑造服装风格和设计感的重要手法之一,在服装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褶皱元素的综合运用不仅有助于展现多样化的服装风格,还能强化服装的造型结构,提升整体美感。本文从褶皱的定义、表现形式及创新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讨褶皱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 服装设计 服装造型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服装版片的设计理论和项目实践应用
4
作者 孟泽涵 《丝网印刷》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结合实际项目,讨论了一种可转换为背包的多功能衣片设计。通过对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用户体验的综合分析,展示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不仅涵盖了衣片多功能设计的理念和测试,还详细阐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 结合实际项目,讨论了一种可转换为背包的多功能衣片设计。通过对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用户体验的综合分析,展示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不仅涵盖了衣片多功能设计的理念和测试,还详细阐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提供了将理论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多功能服装 结构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5
作者 黄涛 《纺织报告》 202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潜力巨大。文章旨在探寻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成效以及教学策略的优化方向,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不仅解析了传统“服...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潜力巨大。文章旨在探寻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成效以及教学策略的优化方向,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不仅解析了传统“服装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手段及其存在的局限,还介绍了现代教学方法及其成效,进而归结出当下教学中主要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以化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服装产品设计”课程 教学策略优化 教育信息化 实践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结构逻辑与材料适用的体育建筑设计课程建设
6
作者 刘伟 刘明 岳天宇 《中外建筑》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文章以长安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四年级所开设的体育建筑设计专题课程为例,阐释其教学理念以遵循结构逻辑和材料适用为核心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高年级学生在大跨度体育建筑及其他公共建筑设计中教授相应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文章以长安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四年级所开设的体育建筑设计专题课程为例,阐释其教学理念以遵循结构逻辑和材料适用为核心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高年级学生在大跨度体育建筑及其他公共建筑设计中教授相应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在建设进程中的模型制作与表达、参数化设计、联合教学及评图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研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建筑设计 课程建设 结构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褶皱形态的参数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一品 李小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4,共6页
在服装结构设计趋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背景下,褶皱形态的量化表征存在种类繁杂、影响因素多等问题。通过分析服装褶皱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基于款式特征参数的褶皱形态量化表征方法,建立服装褶皱形态二维平面款式与三维结构间的映射关系... 在服装结构设计趋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背景下,褶皱形态的量化表征存在种类繁杂、影响因素多等问题。通过分析服装褶皱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基于款式特征参数的褶皱形态量化表征方法,建立服装褶皱形态二维平面款式与三维结构间的映射关系。选取了比较典型的6种褶皱形态,制作了5款裙装,在满足同一面料、裙长、纱线方向及观察视角的条件下,进行14个款式特征参数量化估计值与测量值对照实验,得到22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约束和描述不同褶皱类型,且量化估计值与测量值在95%的置信区间下具有显著相关性。该量化方法直观准确,灵活高效,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工程实用性,能有效地实现服装褶皱形态的量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褶皱 褶皱形态 参数化表征 结构设计 智能制版 服装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户外钓鱼服设计研究
8
作者 古丽珠 邹岚 +2 位作者 郭艳 何一帆 梁秋华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63-67,80,共6页
设计一款户外钓鱼服,以提升户外探险员溺水自救能力,同时具备防蚊虫性能和定位功能。为了更精确地定位溺水人员,采用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与服装的拆卸式结合,利用TDOA的Fang算法进行定位计算。采用低功耗射频识别技术,确保位置信息... 设计一款户外钓鱼服,以提升户外探险员溺水自救能力,同时具备防蚊虫性能和定位功能。为了更精确地定位溺水人员,采用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与服装的拆卸式结合,利用TDOA的Fang算法进行定位计算。采用低功耗射频识别技术,确保位置信息准确传递,以便快速救援户外钓鱼溺水人员。论述射频识别的技术原理和户外功能服的设计思路、设计原理、款式设计、面料挑选,并对户外钓鱼服进行功能测评。得出结论:在户外钓鱼服中嵌入的频率识别芯片,能够迅速捕获并反馈位置信息,从而显著提升户外钓鱼意外溺水者的生存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工程学 钓鱼服 自救 户外功能服 可拆卸结构设计 定位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服装设计中的结构创新与实用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朝辉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81-83,共3页
随着消费者对服装个性化和功能性需求的日益增加,多功能服装设计采用先进的纺织技术,不断推进服装功能的多样化,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 多功能服装 服装设计 结构创新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服装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轲允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73-75,共3页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在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和美观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服装设计会在考虑服装外观的基础上,注重服装与人体之间的互动,以适应不同体型消费者的穿着需求和活动范围。深入探讨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服装结...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在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和美观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服装设计会在考虑服装外观的基础上,注重服装与人体之间的互动,以适应不同体型消费者的穿着需求和活动范围。深入探讨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服装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为服装设计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服装设计向着舒适性和功能性的方向发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工程 服装结构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寒服开口设计对其保暖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李鑫鑫 马亮 王云仪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3,共7页
为探究开口设计对防寒服隔热性能的影响程度,文章对门襟、袖口及领口三个主要的服装开口进行排列组合,通过暖体假人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开口设计对防寒服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开口的优化设计均对防寒服总热阻有显著影... 为探究开口设计对防寒服隔热性能的影响程度,文章对门襟、袖口及领口三个主要的服装开口进行排列组合,通过暖体假人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开口设计对防寒服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开口的优化设计均对防寒服总热阻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程度为领口>袖口>门襟,同时温度会影响三种开口设计对服装隔热性能的提升效果;5℃时服装总热阻最大提升率达7.20%,-10℃时同款防寒服总热阻仅提升5.27%。门襟设计对上臂、下胸及后腰部位的服装隔热性能提升明显,局部服装热阻变化率达6%;环境温度5℃下袖口束紧设计可将手部及下臂部位的服装局部热阻提升7.00%;领口束紧设计可将下胸、腹部、后背、后腰部位的服装局部热阻提升10.00%。研究结果可为防寒服的开口结构设计提供量化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寒服 服装结构 开口设计 暖体假人 服装热阻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防护服标准现状与功能性需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亚萍 白子竹 席永忠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介绍了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与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标准现状,分析对比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异同,提出工业化防护服向医用化转型的思路。结合工作人员穿用体验,提出医用防护服在号型规格、收口设计、置物袋和标志等方面的结构需求,以及影响... 介绍了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与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标准现状,分析对比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异同,提出工业化防护服向医用化转型的思路。结合工作人员穿用体验,提出医用防护服在号型规格、收口设计、置物袋和标志等方面的结构需求,以及影响舒适性的透湿透气性能、防水性能、等级与洗消程序的功能性需求。最后,提出生产环境友好型、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期待早日研发出智能化面料以提高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性能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 标准 结构设计 功能性 可重复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建模软件的服装结构创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静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服装设计和生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3D建模软件为服装结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实现服装设计的个性化,推动服装产业向着更加高效、精准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3D建模软件 服装结构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装褶饰袖结构设计及其技术原理
14
作者 李大猛 邹平 阮胜坤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2,共8页
褶饰袖是将褶饰与衣袖相结合的一种创新袖型,但立体裁剪较难实现复杂的褶饰袖,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褶饰袖分类及其造型形态与结构,在东华女装袖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平面结构设计及立体试样的方式,根据褶饰袖款式设计,运用平行、扇形... 褶饰袖是将褶饰与衣袖相结合的一种创新袖型,但立体裁剪较难实现复杂的褶饰袖,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褶饰袖分类及其造型形态与结构,在东华女装袖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平面结构设计及立体试样的方式,根据褶饰袖款式设计,运用平行、扇形、混合切展的方式来确定褶量,完成女装褶饰袖结构设计及样板制作。针对各类型复杂褶饰袖结构设计技术,总结褶饰袖结构设计技术原理与规则,有原型法、平行切展法、结构重点法、主褶饰线确定法、褶饰线类比及仿形法、闭合法、旋转扇形切展法、纸样折叠验证法、混合切展法、褶饰直接作图法、检验法、多种切展法等,这些规则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复杂女装褶饰结构设计中,为服装专业人员进行褶饰结构设计及制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饰袖 切展法 纸样设计 女装 袖型分类 技术原理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下肢防护功能针织裤装设计研究
15
作者 王适 梁然然 刘欢仪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文章以14.00~17.00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动作捕捉技术,获取青少年下肢关节运动数据作为依据,分析基于跑步运动情况下的青少年下肢重点防护部位需求。选取市面现有具有防护性、保暖性和透气性的功能性纱线,结合针织组织结构对下... 文章以14.00~17.00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动作捕捉技术,获取青少年下肢关节运动数据作为依据,分析基于跑步运动情况下的青少年下肢重点防护部位需求。选取市面现有具有防护性、保暖性和透气性的功能性纱线,结合针织组织结构对下肢不同区域进行功能结构分区设计,开发一款以下肢重点关节防护为主的青少年下肢防护功能针织裤,为青少年防护针织裤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裤装 下肢防护 青少年 防护裤装 功能服装 功能结构分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服装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6
作者 金倩 唐颖 胡玥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154,共8页
为探究服装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服装的适应性设计理念,即需要考虑人体形态特征及穿着需求的适应性,主要包括身材适应性、性别适应性、心理适应性以及行为适应性;其次整理了适应性服装相关的设计案例,将现阶段适应性... 为探究服装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服装的适应性设计理念,即需要考虑人体形态特征及穿着需求的适应性,主要包括身材适应性、性别适应性、心理适应性以及行为适应性;其次整理了适应性服装相关的设计案例,将现阶段适应性服装设计的发展现状归纳为:基于穿着便利性、基于特定环境及功能需求和基于服装结构适体性的适应性设计;最后从款式结构方面梳理了服装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包括调节式、拆卸式和打开式。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适应性服装将围绕延长服装生命周期、适用于多场景穿戴、提升服装便利性、采用功能舒适性服装面料和环保可再生服装面料的方向发展。文章为适应性服装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服装 适应性服装面料 设计方法 功能服装 结构适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背景下适应和功能性需求的轻徒步服装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靓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4期12-14,共3页
轻徒步活动日益受到现代都市人群的青睐,对高功能性与适应性服装的需求不断增加。本研究探讨功能性与适应性新材料在轻徒步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升舒适性、环保性和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通过科学的需求分析、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轻徒步活动日益受到现代都市人群的青睐,对高功能性与适应性服装的需求不断增加。本研究探讨功能性与适应性新材料在轻徒步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升舒适性、环保性和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通过科学的需求分析、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优化轻徒步服装的性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研究结果为未来轻徒步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新材料 适应性新材料 轻徒步服装 生态设计 结构功能性设计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形体与服装结构设计的融合研究
18
作者 杨永 齐延娟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汉字经过长期的演化,逐渐发展出一套富有特色的图形。把汉字和服装图案相结合,是两种艺术形式的交融和借鉴,也是“中国风”服装走出国门的关键。因此对汉字形体与服装结构设计的融合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服装结构 服装设计 服装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工装的功能性设计研究
19
作者 王莉雲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81-83,共3页
工装的功能性设计在现代工作环境中不可或缺,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员工安全。不同工种的工装需兼顾职业性、经济性、美观性和功能性等需求,提升员工体验和企业形象。从服装功能性为切入点,以工装为重点,就面料、色彩、结构进行具体分析... 工装的功能性设计在现代工作环境中不可或缺,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员工安全。不同工种的工装需兼顾职业性、经济性、美观性和功能性等需求,提升员工体验和企业形象。从服装功能性为切入点,以工装为重点,就面料、色彩、结构进行具体分析,能够实现工装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装 功能设计 面料 色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强腐蚀环境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研究
20
作者 陈兆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5,共8页
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工程滨海盐田区域为强腐蚀性环境,为保证桥梁结构的长期运营安全,开展相关的耐久性研究,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是本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详细调研和分析该区域内桥梁工程的侵蚀性环境特点,对桥梁结构的暴露环境进行评... 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工程滨海盐田区域为强腐蚀性环境,为保证桥梁结构的长期运营安全,开展相关的耐久性研究,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是本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详细调研和分析该区域内桥梁工程的侵蚀性环境特点,对桥梁结构的暴露环境进行评定,开展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研究,形成如下研究成果。针对铁路工程面临的侵蚀性环境问题,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原则;对滨海强腐蚀环境桥梁桥墩承台和灌注桩高耐久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形成适用于滨海盐田强腐蚀环境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研究耐久性构造设计,提出构造设计原则及物理隔绝设计理念,提出提高耐久性结构设计控制措施,进行结构物理隔绝措施设计,有效地提高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针对本工程侵蚀性特点提出硅烷浸渍防护及耐蚀钢筋附加强化防护措施;研究和应用了透水模板布,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密实性;在工程现场建立暴露试验站,开发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无线监测系统,实现钢筋锈蚀全过程监测。通过滨海强腐蚀环境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研究,达到滨海盐田严酷服役条件下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的目的,同时为服役期桥梁结构耐久性后期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强腐蚀性环境 铁路桥梁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构造设计 透水模板布 无线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