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族融合视域下十六国时期各民族政权建构与黄河城市文明“破坏-重构-再生”的韧性演进 |
何一民
刘清愔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进路 |
李玉文
白晋湘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16
|
|
3
|
汉唐体育文化的突出特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戴俭慧
司马昊翔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
严庆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1
|
|
5
|
汉代漆物的文化品格:美学的视角 |
潘天波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两汉魏晋时期的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及其格局 |
孙俊
武友德
潘玉君
骆华松
肖翔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7
|
明清时期蒙汉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基于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 |
黄孝东
张继焦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8
|
汉代陕西漆器文化探微 |
潘天波
胡玉康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澳门的文化多元与和谐——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讨论 |
周大鸣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10
|
论多民族国家视域中公民文化的成长与政治认同的建构 |
蔡文成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1
|
红河流域少数民族的水文化与农业文明 |
郑晓云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2
|
《后汉书·东夷列传》与秦汉时期东北边疆民族的民族志述论 |
段红云
王琦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3
|
基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视角的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
卢晓莉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4
|
秦汉时期越人的族群分布与文化认同 |
许智银
王彦霖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5
|
从当代蒙古族与汉族的族际婚看两个民族的文化互动 |
邢莉
那仁毕力格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6
|
汉代中南部政区扩展与民族关系变化研究 |
王文光
孙雪萍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7
|
论爨文化时期南中地区的夷汉民族融合 |
鲁刚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8
|
以“自述”之名:一个实验民族志写作个案——刘尧汉与《我在神鬼之间——一个彝族祭司的自述》的叙事建构 |
李菲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2
|
|
19
|
回汉农民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参与研究——以宁夏华一村为例 |
刘荣
马宝龙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20
|
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 |
汪高鑫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