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VR的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疏散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白寒 杨帅 +2 位作者 冯旭杰 宋晓敏 董守放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5,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是很多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对其进行车站内火灾事故的仿真研究十分必要,以往既有行人模型研究主要采用微观仿真方法。基于广泛应用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以及智能体(Agent)模型,实现高真实度... 城市轨道交通是很多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对其进行车站内火灾事故的仿真研究十分必要,以往既有行人模型研究主要采用微观仿真方法。基于广泛应用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以及智能体(Agent)模型,实现高真实度的行人紧急疏散仿真;并通过整合研究成果,开发VR疏散仿真系统。采用Revit软件工具进行BIM建模,将完成后的BIM模型载入VR引擎Unity3D中,在Unity内完成BIM与VR的对接工作,实现外部VR设备对接,为BIM模型快速VR化提供技术支持,节省建模工作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规范的对比分析,在VR场景内实现虚拟火灾情景,设置不同的火灾工况与模式;对行人进行类别划分与参数赋予,结合C#编程与有限状态机原理,实现Agent根据环境条件自主进行状态切换,并进行相应的行为;开发VR疏散仿真系统,并针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系统案例应用。结合BIM、VR技术的诸多优点,并通过Agent模型构建,实现更加逼真的行人疏散仿真,开发出的VR系统在科研与工程应用领域也能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站 紧急疏散仿真 建筑信息模型 虚拟现实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VR技术的客运枢纽标识系统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晓华 任贵超 +1 位作者 王冰冰 陈志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优化客运枢纽标识系统设计,解决其指引功效评估的难题,以寻路理论为基础,利用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搭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场景,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完成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沉浸式寻路实... 为优化客运枢纽标识系统设计,解决其指引功效评估的难题,以寻路理论为基础,利用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搭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场景,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完成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沉浸式寻路实验,从而获取以寻路时间、转错弯次数及停驻观望次数为指标的被试寻路特征,进而采用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基于BIM+VR技术的多指标条件下综合客运枢纽标识系统评估及优化.结果表明,标识系统设计对被试寻路行为有显著影响.相较于旧版标识系统,被试在新版标识系统环境下流线1中的寻路时间及停驻观望次数显著性降低,转错弯次数无明显差异.同时,被试在新版标识系统环境下流线2中的寻路时间及转错弯次数显著性降低,停驻观望次数无明显差异.新版标识系统近优度大于旧版标识系统,即新版标识系统综合指引功效优于旧版.研究形成以BIM+VR技术为基础、以乘客空间认知为导向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标识系统一般性评估方法,为其他封闭空间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枢纽 标识系统 寻路理论 建筑信息建模(bim) 虚拟现实(vr) 评估及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VR技术的钢结构桥梁教学实践改革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卫星 巨云华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1238,共8页
为改变当前本科院校钢结构桥梁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主动适应教育、建筑行业信息化改革发展的新趋势,针对该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特点,我校尝试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探索,将BIM技术和V... 为改变当前本科院校钢结构桥梁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主动适应教育、建筑行业信息化改革发展的新趋势,针对该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特点,我校尝试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探索,将BIM技术和VR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环节中,建立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教师协作引导的新型教学体系。通过以钢桁梁课程实践设计为例,论证了引入BIM+VR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介绍了应用Revit、Navisworks和Fuzor软件建立BIM和VR体验环境的实践过程,总结了引入BIM技术和VR技术到钢结构桥梁教学实践课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部分对策,以期改善教学困境,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探索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bim技术 vr技术 教学实践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和VR技术的地下高速铁路车站沉浸式疏散演练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志伟 马伟斌 王子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1-135,140,共6页
针对既有地下车站多采用平面化疏散演练与培训现状,为提升疏散效率研发了基于BIM和VR技术的地下高速铁路车站沉浸式疏散演练系统。首先介绍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模块和软硬件的设计,详述了系统中BIM与VR场景... 针对既有地下车站多采用平面化疏散演练与培训现状,为提升疏散效率研发了基于BIM和VR技术的地下高速铁路车站沉浸式疏散演练系统。首先介绍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模块和软硬件的设计,详述了系统中BIM与VR场景转换、投射、融合的关键技术。结合应用案例证实该演练系统可还原灾害现场的各类要素,适合乘客疏散演练与管理人员日常培训,构建的虚拟现实场景疏散系统适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地下高速铁路车站 bim+vr 虚拟现实系统 演练培训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VR的沉浸式地下高速铁路车站疏散演练场景构建关键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志伟 马伟斌 +1 位作者 于进江 关根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157,共5页
以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为依托,基于建设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设计模型开展了BIM+VR(Virtual Reality)的沉浸式地下高速铁路车站疏散演练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研究,给出了BIM向VR场景转化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阐明了... 以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为依托,基于建设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设计模型开展了BIM+VR(Virtual Reality)的沉浸式地下高速铁路车站疏散演练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研究,给出了BIM向VR场景转化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阐明了疏散场景构建过程中软硬件及关键组件开发技术。通过场景应用及与既有平面化疏散指示对比,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BIM的二次利用与沉浸式虚拟疏散演练场景开发提供了成套解决方案,可为类似复杂立体轨道交通车站人员疏散演练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高速铁路车站 bim分解 bim+vr耦合 精准匹配 虚拟现实 场景构建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VR”的茶楼建筑设计理念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马玉琳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100-100,共1页
我们清楚,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实际上无法满足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具体诉求,尤其是对于整个茶楼的具体建筑与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设计理念,同时,其实际上,也与茶文化的发展应用之间有着重要关联。本文拟从... 我们清楚,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实际上无法满足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具体诉求,尤其是对于整个茶楼的具体建筑与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设计理念,同时,其实际上,也与茶文化的发展应用之间有着重要关联。本文拟从茶楼建筑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底蕴认知入手,结合茶楼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背景分析,通过系统化分析"BIM+VR"的具体技术内涵,从而探究基于"BIM+VR"的茶楼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具体的应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vr” 茶楼 建筑设计理念 设计应用 文化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边扬 赵雪娜 +2 位作者 赵晓华 张钰 刘卓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7,共12页
以北京市四惠枢纽为研究对象,探索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满足乘客需求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搭建KANO乘客需求模型,通过桌面实验,形成动态导向标识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的优化设计方案,与四惠枢纽现有方案形... 以北京市四惠枢纽为研究对象,探索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满足乘客需求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搭建KANO乘客需求模型,通过桌面实验,形成动态导向标识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的优化设计方案,与四惠枢纽现有方案形成对比。其次,基于寻路理论通过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仿真技术,实现人与枢纽的信息交互,提取新旧导向标识方案作用下乘客寻路过程的特征参数。最后,通过对寻路实验中主客观指标分析可知,被试在新版动态导向标识方案中寻路时间、犯错误点数及迷茫点数显著降低,且新版动态导向标识方案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满意度均优于旧版。结果表明:研究搭建BIM+VR的虚拟仿真平台,形成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综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为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设计及合理应用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动态导向标识 综合评估 优化设计 KANO需求模型 寻路理论 bim+v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智能技术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姚军军 刘利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10-114,共5页
为确保京雄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全面受控,针对前期安全管理现状与工程特点不相适应的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智能技术的优点,建立由劳工信息系统、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信息系统、虚拟现实(VR)安全体验馆及邻近铁路防侵入等多个智能监控系... 为确保京雄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全面受控,针对前期安全管理现状与工程特点不相适应的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智能技术的优点,建立由劳工信息系统、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信息系统、虚拟现实(VR)安全体验馆及邻近铁路防侵入等多个智能监控系统组成的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从人员进场、安全方案模拟、安全仿真培训到重点部位监控及时有效的管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 虚拟现实(vr)安全体验 智能监控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