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AF方法生成贴体坐标系的研究
1
作者 欧阳洁 耿兴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1-219,共9页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近似因子方法(Approximate FactorizationMethod,简称AF方法)生成二维贴体曲线坐标系的稳定性,给出了分解参数、松弛参数与加速参数选取的理论依据,通过实际计算考证了AF方法生成贴体坐标系的可行性及求解无粘性不可...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近似因子方法(Approximate FactorizationMethod,简称AF方法)生成二维贴体曲线坐标系的稳定性,给出了分解参数、松弛参数与加速参数选取的理论依据,通过实际计算考证了AF方法生成贴体坐标系的可行性及求解无粘性不可压流场之压力分布的正确性。理论分析与实际计算表明:对于贴体曲线坐标系的生成及无粘性不可压流场流函数的计算,AF方法的特定格式均能够提供简单、迅速的算法及可靠的收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动力学 近似因子法 贴体坐标系
全文增补中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引起土层相对位移的半解析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大顺 杨海涛 晏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367-11376,共10页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会产生相互影响,双孔隧道的断面收敛变形与单洞收敛变形有着较大区别。结合近邻双线隧道施工洞周变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边界条件,并通过引入位移释放系数η,分别考虑隧道开挖时和衬砌施作后洞周产生的位移,根...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会产生相互影响,双孔隧道的断面收敛变形与单洞收敛变形有着较大区别。结合近邻双线隧道施工洞周变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边界条件,并通过引入位移释放系数η,分别考虑隧道开挖时和衬砌施作后洞周产生的位移,根据复变函数和交替法理论,获得了近邻双线盾构隧道开挖后的半解析解,并通过与两个现场工程监测数据对理论解进行了验证。最后对隧道进行几何参数分析,获得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双线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的扰动规律。结果表明:隧道横向变形对地表沉降曲线形态、大小均有较大影响,然而对地表沉降槽宽度影响较小;位移释放系数对地表沉降影响显著,随着位移释放系数的增加,其地表沉降越小,反之亦然;隧道埋深越大,地表沉降值越小,影响的范围越大,当超过一定深度时,地表沉降值变化相对较小;随着d/R的增加,地表沉降曲线形态从V—U—W进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 SCHWARZ交替法 近邻隧道 位移边界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足被动行走机器人步态多重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暴雨萌 饶晓波 +1 位作者 丁顺良 高建设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4-1795,共12页
目前关于被动行走步态的研究主要是揭示参数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而对于步态多重稳定性的研究则较为少见.步态的多重稳定性不仅是行走模式多样化产生的根源,还是引发步态突变的关键因素.尽管当前共存步态的存在性已受到关注,但关于这... 目前关于被动行走步态的研究主要是揭示参数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而对于步态多重稳定性的研究则较为少见.步态的多重稳定性不仅是行走模式多样化产生的根源,还是引发步态突变的关键因素.尽管当前共存步态的存在性已受到关注,但关于这些步态的产生、演化以及消失机制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开展.为此,文章以圆弧足被动行走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胞映射及点映射算法探索到与周期一步态共存的几种高周期步态,绘制了共存步态的三维吸引盆并对这些步态的行走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此外,基于跳跃矩阵法改进了Poincaré-Newton-Floquet(PNF)算法,对被动行走系统的不稳定轨道及其对应的Floquet乘子进行了求解,并结合吸引盆进一步揭示了步态演化过程中的分岔和激变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共存步态的周期越高,其平均步速越快,但步态稳定性越差;这些共存步态均由极限环的折叠分岔产生,并由倍周期级联路径通向混沌,最终与不稳定轨道在吸引盆边界上产生碰撞而消失.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被动行走步态的多重稳定性,并为机器人的优化设计及稳定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行走 多重稳定性 PNF方法 倍周期分岔 折叠分岔 边界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入射下山体-隔震层-隧道的整体响应分析
4
作者 黄磊 刘翔 +3 位作者 刘中宪 段更月 蒋坪临 艾天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38,共13页
采用高精度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开展了山体-隔震层-隧道的整体响应分析,研究了P波入射下柔性隔震层对高斯形山体内双线隧道地震动响应的减弱作用。在隔震层与围岩之间考虑了碎土的错动滑移,以模拟不完美交界面,并系统讨论了隔震层弹性... 采用高精度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开展了山体-隔震层-隧道的整体响应分析,研究了P波入射下柔性隔震层对高斯形山体内双线隧道地震动响应的减弱作用。在隔震层与围岩之间考虑了碎土的错动滑移,以模拟不完美交界面,并系统讨论了隔震层弹性模量、厚度、P波入射频率等因素对隧道地震动响应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隔震层厚度可以显著降低隧道应力,有效提升隔震效果,应力降低幅度约达50%以上,且使得结构受力更为均匀;随着隔震层材料的弹性模量减小,隧道动应力数值明显减小,有效减少了其应力放大区的面积,从而有效避免因地震而导致的衬砌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元法 山体地形 双线衬砌隧道 隔震层 地震波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动态分析的边界元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应付 李剑 +1 位作者 杨正明 张训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4,共5页
为了研究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渗流规律,建立了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将该模型转变成Laplace空间的修正Helmholtz方程,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考虑井... 为了研究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渗流规律,建立了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将该模型转变成Laplace空间的修正Helmholtz方程,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考虑井筒储存效应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不同边界条件双重介质油藏井底压力的典型曲线分析表明:窜流系数控制过渡段出现的早晚,裂缝弹性容量系数控制过渡段持续时间的长短,油藏的边界条件对油藏的压力动态存在明显影响。不渗透区域的存在对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导数曲线存在明显的影响,可根据压力导数典型曲线的特征识别近井大范围局部不渗透区域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油藏 任意形状 边界元方法 不稳定压力 典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孤立波数值造波方法及其与理论和实验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效民 张林 +2 位作者 郭海燕 姜海 王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8-905,共8页
为评估不同内孤立波数值造波方法,本文基于Kd V、m Kd V和e Kd V三种理论模型,分别采用双推板、平板拍击和速度入射边界三种数值造波方法,对内孤立波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数值造... 为评估不同内孤立波数值造波方法,本文基于Kd V、m Kd V和e Kd V三种理论模型,分别采用双推板、平板拍击和速度入射边界三种数值造波方法,对内孤立波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数值造波方法均能实现对内孤立波的模拟,但在造波效果及效率方面存在差异。速度入射边界法在造波效果及效率方面都比较好;平板拍击法的造波效果较好,效率略差;双推板法在造波效果及效率方面均略劣于以上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双推板法 平板拍击法 速度入射边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减速器辐射噪声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腾蛟 廖勇军 +1 位作者 李润方 刘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中心输入式双环减速器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齿轮内部动态激励以及环板不平衡惯性激励,建立了减速器传动系统及结构系统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ANSYS软件对双环减速器进行固有模态及动态响应数值仿真。以振动位移作为边界条件,建立... 以中心输入式双环减速器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齿轮内部动态激励以及环板不平衡惯性激励,建立了减速器传动系统及结构系统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ANSYS软件对双环减速器进行固有模态及动态响应数值仿真。以振动位移作为边界条件,建立减速器箱体的声学边界元分析模型,在SYSNOISE软件中用直接边界元法计算了箱体表面声压及场点的辐射噪声。利用传动系统试验台对双环减速器进行振动加速度及辐射噪声测试,并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两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减速器 动态响应 辐射噪声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接入的大型电力系统多目标动态优化调度 被引量:56
8
作者 杨柳青 林舜江 +1 位作者 刘明波 李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6-295,共10页
针对风电接入的大型电力系统,提出了以发电总燃料耗量、污染气体排放量和购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动态优化调度模型,并考虑了抽水蓄能机组的实际运行特性对优化调度的影响。采用法线边界交叉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一系列单目标问... 针对风电接入的大型电力系统,提出了以发电总燃料耗量、污染气体排放量和购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动态优化调度模型,并考虑了抽水蓄能机组的实际运行特性对优化调度的影响。采用法线边界交叉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一系列单目标问题,并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从而获得均匀分布的帕累托最优解。根据熵权双基点法决策出折中最优解,为运行人员提供决策指导。在某省级电力系统上的计算结果表明,法线边界交叉法和熵权双基点法的结合能够快速、有效地求解电力系统多目标动态优化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电力系统 动态优化调度 风电接入 多目标 法线边界交叉法 熵权双基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倍周期分岔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强 王宝华 杨成梧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9,共4页
电力系统中倍周期分岔PDB(Period Doubling Bifurcation)和混沌现象将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受到周期性负荷扰动的电力系统,利用PDB产生的条件和广义牛顿法,得到受扰电力系统在其物理参数平面上PDB转迁集的解析表达式和PDB存在区域... 电力系统中倍周期分岔PDB(Period Doubling Bifurcation)和混沌现象将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受到周期性负荷扰动的电力系统,利用PDB产生的条件和广义牛顿法,得到受扰电力系统在其物理参数平面上PDB转迁集的解析表达式和PDB存在区域,并且分析了这些参数变化对转迁集的影响,为预测电力系统PDB和混沌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周期分岔 混沌 非线性频率 广义牛顿法 转迁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吸离心泵正反转工况流致振动噪声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春林 罗波 +2 位作者 夏勇 曾成 叶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8-254,共7页
为深入了解双吸离心泵运行的振动噪声规律,以某一双吸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声学间接边界元法(IBEM),采用LMS Virtual-Lab分析计算平台,进行基于泵壳模态的强迫振动响应计算。然后根据泵壳模态强迫振动响应计算与声学间接边界元的声... 为深入了解双吸离心泵运行的振动噪声规律,以某一双吸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声学间接边界元法(IBEM),采用LMS Virtual-Lab分析计算平台,进行基于泵壳模态的强迫振动响应计算。然后根据泵壳模态强迫振动响应计算与声学间接边界元的声学波动方程求解耦合方程,得到双吸泵在液力透平工况和泵工况下外辐射声场的声压级指向分布和声压级分布。结果表明:偶极子声源是流体噪声的主要声源;在蜗壳隔舌处非定常脉动力是主要的噪声源;叶频及其倍频是双吸泵外辐射声场噪声的主要诱导频率;泵壳发生了共振,所以声振耦合的作用不可忽略。研究揭示了双吸泵作液力透平及泵工况内部流动诱发的外辐射声场的声振耦合计算规律,为后续减振降噪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元 双吸泵 液力透平 强迫振动响应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吸泵作液力透平内部流动诱导噪声数值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勇 王春林 +2 位作者 杨晓勇 叶剑 曾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3-489,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双吸离心泵在液力透平工况下振动与噪声的变化规律,采用一种间接混合计算方法即计算流体力学CFD与LMS Virtual-Lab声学仿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对双吸泵内部声场进行求解.利用k-ε湍流模型对双吸泵进行三维非定常流场计算,并... 为进一步研究双吸离心泵在液力透平工况下振动与噪声的变化规律,采用一种间接混合计算方法即计算流体力学CFD与LMS Virtual-Lab声学仿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对双吸泵内部声场进行求解.利用k-ε湍流模型对双吸泵进行三维非定常流场计算,并在分析出偶极子声源为流动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后,提取蜗壳表面以及叶片的压力脉动作为偶极子声源.基于LMS Virtual-Lab声学仿真模块,利用直接边界元法(DBEM)对内声场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得出了声学边界元模型表面声压级分布,以及内部主要检测点的声压级频率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叶片通过频率及其谐频是产生流动噪声的主频,在叶频处泵蜗壳进口和叶片的声压值最大;各谐频处流动噪声也出现了峰值,但随着频率的增大,流动噪声的声压值明显衰减.研究结果为泵作液力透平工况下减振降噪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泵 边界元法 液力透平 内声场 偶极子声源 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排水条件下未打穿竖井地基固结计算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开茂 谢康和 +1 位作者 应宏伟 来方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通过在竖向排水井底面以下土层中设置虚拟砂井,得到了双面排水条件下考虑土层三维渗流从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解析解.根据所得解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在双面排水情况下未打穿竖向排水井地基的固结性状,并与单面排水情况进行了比较,比较... 通过在竖向排水井底面以下土层中设置虚拟砂井,得到了双面排水条件下考虑土层三维渗流从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解析解.根据所得解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在双面排水情况下未打穿竖向排水井地基的固结性状,并与单面排水情况进行了比较,比较显示双面排水使未打穿砂井地基固结速率大为提高.同时,以此解为基准,对现有未打穿竖向排水井地基平均固结度近似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得出了现有近似计算公式及方法适用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未打穿砂井 固结 双面排水边界 近似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析法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云液水含量的二维垂直分布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珺 雷恒池 +2 位作者 陈洪滨 王彦飞 嵇磊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1025,共15页
通过机载双天线微波辐射计的观测数据层析反演出云液水的空间分布是一个有限角度的图像重建问题。为提高这一反问题的适定性,本文对已有的正则化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云液水的分布特征选择W1,2空间范数的离散形式作为正则项;通过数值模... 通过机载双天线微波辐射计的观测数据层析反演出云液水的空间分布是一个有限角度的图像重建问题。为提高这一反问题的适定性,本文对已有的正则化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云液水的分布特征选择W1,2空间范数的离散形式作为正则项;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确定双天线仰角的最优设置方案为(30°,90°)等。为避免已有方法中对目标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而产生的模型误差,采用L-BFGS-B算法对非线性目标函数直接求解。按照侧边界内云液水分布是否已知将反演模型分为已界模型和未界模型。已界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反演误差在8.6%~12.3%之间,反演图像可以反映出不同云型的结构特征。敏感性试验表明,影响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为投影数据的角度分辨率、辐射计观测噪声以及侧边界云液水分布的不确定性;受云液水含量、正则算子特性及边界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云型的反演精度存在差异。为使微波辐射计探测云液水分布能够独立于其它探测手段,本文针对未界模型提出嵌套反演方法。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嵌套反演方法可以为目标区域的反演提供足够的侧边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 侧边界 机载双天线微波辐射计 云液水空间分布 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结构建模及水下振动和辐射噪声预报 被引量:22
14
作者 彭旭 骆东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3年第6期9-12,共4页
船舶动力系统的振动通过壳板向水下辐射的噪声的预报一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船舶的声学设计建立在一体化的概念下,本文基于船体与周围声学流体介质耦合作用,建立了带有浮筏结构的动力装置的整个双层壳体船舶的FEM/BEM数学模型。首先利... 船舶动力系统的振动通过壳板向水下辐射的噪声的预报一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船舶的声学设计建立在一体化的概念下,本文基于船体与周围声学流体介质耦合作用,建立了带有浮筏结构的动力装置的整个双层壳体船舶的FEM/BEM数学模型。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水下船舶结构的振动和声场耦合的模型,计算在模拟动力设备激励下船舶壳板的振动,然后利用边界元软件SYSNOISE,对轻外壳面上的法向声强进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动力系统 辐射噪声预报 声学设计 振动控制 LAPLACE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叉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的边界元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红梅 杨德全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通过数值计算判断血流动力学特性的突变对双分叉动脉血管病变发展的影响。方法利用边界元方法计算了一类双分叉侧支型动脉血管主支管病变前后的血液流场、血管壁切应力、压力等血液流体动力学特性,并作了分析和比较,对病变产生、发... 目的通过数值计算判断血流动力学特性的突变对双分叉动脉血管病变发展的影响。方法利用边界元方法计算了一类双分叉侧支型动脉血管主支管病变前后的血液流场、血管壁切应力、压力等血液流体动力学特性,并作了分析和比较,对病变产生、发展和加剧的流体动力学原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对病变前后分支管壁切应力和压力的计算结果分析,对主支管的病变是否会影响分支管的血液流体动力学特性做出了判断。结果主支管病变处由于血管腔变窄血液流速明显变大、切应力变大,主支管病变或病变加剧对分支管血液流场分布及切应力并无明显影响,而使分支管壁血压升高。结论血液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对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加剧、破裂有一定的影响,双分叉动脉主支管病变的加重极易导致分支管分叉处粥样斑块病变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叉血管 病变 切应力 血压 边界元方法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局部非均质区碳酸盐岩油藏产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洪 王新海 +1 位作者 任路 胡治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边界元法在含局部非均质区域油藏渗流研究中应用广泛,但仅限于压力预测,而不稳定产量预测未见报道。基于边界元法首次得到了不稳定产量预测计算方法,研究了局部非均质区域对双重介质油藏生产井产量递减曲线的影响。研究发现,局部非... 边界元法在含局部非均质区域油藏渗流研究中应用广泛,但仅限于压力预测,而不稳定产量预测未见报道。基于边界元法首次得到了不稳定产量预测计算方法,研究了局部非均质区域对双重介质油藏生产井产量递减曲线的影响。研究发现,局部非均质区域流度比小于1时,含局部非均质区域油藏产量高于无局部非均质区域油藏(流度比等于1);局部非均质区域流度比大于1时,含局部非均质区域油藏产量低于无局部非均质区域油藏。当流度比小于1时非均质区域半径越大(非均质区域面积越大)产量越高,非均质区域离井越近产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非均质区 双重介质 边界元法 产量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秀亲 李瑞斌 张应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4-766,共3页
用三维边界元素法对 GB- 12 75 9- 91双圆弧齿轮的轮齿弯曲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得出齿根应力沿齿长的分布。
关键词 边界元法 双圆弧齿轮 弯曲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多维测算与分解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涛 黄少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6,共15页
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框架,借鉴“AF”双界限法计算原理,对我国中西部五省乡村教... 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框架,借鉴“AF”双界限法计算原理,对我国中西部五省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进行测算,并根据城乡、省份、学校类型以及教师个体特征对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进行分解。结果显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总体较为乐观,但判定值超过0.6后,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开始大幅下降,表明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教学要求、学生/家长要求、专业发展、组织支持四项维度对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贡献率最高,而家庭要求、环境资源、晋升资源维度贡献率最低;城乡、区域和群体间(按学校规模、教师学历、教师教龄、教师职称和乡村经历分组)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村低于城市,中部地区低于其他地区,小规模学校低于非小规模学校,本科学历及以上低于专科及以下,11—30年教龄最低,二级教师最低,有乡村经历低于无乡村经历。鉴此,亟待使评估方式从单维转向多维,亟待采取分层分步策略提升吸引力,亟待重点关注吸引力城乡差距和“中部塌陷”现象,亟待精准强化“两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af”双界限法 测算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边界和双九区图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阎振坤 厉吉文 李晓华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6-40,共5页
介绍了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基本原理,为提高变电站的控制性能,在高压侧电压正常时引入了模糊边界的无功调节判据,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基于模糊边界无功判据的控制策略,通过对九区细分图和模糊边界无功判据的研究,分析了... 介绍了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基本原理,为提高变电站的控制性能,在高压侧电压正常时引入了模糊边界的无功调节判据,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基于模糊边界无功判据的控制策略,通过对九区细分图和模糊边界无功判据的研究,分析了基于模糊边界无功判据的控制策略特点;在高压侧电压越限时采用双九区图控制策略,它能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这种分高压侧电压正常和越限两种情况的综合控制策略更符合人的判别思维,能减少分接头调节和电压波动的次数。与传统的九区图控制相比较,这种综合控制策略能提高变压器分接头使用寿命而不降低电压无功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电站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模糊边界 九区细分图 双九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复杂声边界的圆柱壳结构声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威 陈炉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4-1040,共7页
对复杂声边界内的结构振动-声辐射问题开展了研究。针对同时存在着自由液面和刚性壁面的复杂声边界问题,结合镜像法原理,应用双反射方法推导了复杂声边界条件下的圆柱壳结构远场声压方程式。最后,以直角空间域内的圆柱壳结构为例,进行... 对复杂声边界内的结构振动-声辐射问题开展了研究。针对同时存在着自由液面和刚性壁面的复杂声边界问题,结合镜像法原理,应用双反射方法推导了复杂声边界条件下的圆柱壳结构远场声压方程式。最后,以直角空间域内的圆柱壳结构为例,进行了结构的声振特性数值计算。在算例中,对比了声边界特性、频率及与声边界的距离对声辐射功率、声辐射指向性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解决含复杂声学边界的声振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 圆柱壳 双反射法 复杂声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