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陕北子洲县“7·26”特大暴雨引发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调查
被引量:
33
1
作者
王楠
陈一先
+2 位作者
白雷超
王灏霖
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4期338-344,I0003,I0004,共9页
[目的]2017年7月25日20时到26日8时陕北榆林地区突降了一场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与经济损失。通过考察该次暴雨造成的土壤侵蚀危害,旨在为今后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及暴雨灾害的防御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8月2—6日赴暴雨受灾...
[目的]2017年7月25日20时到26日8时陕北榆林地区突降了一场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与经济损失。通过考察该次暴雨造成的土壤侵蚀危害,旨在为今后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及暴雨灾害的防御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8月2—6日赴暴雨受灾区子洲县,选取了清水沟、马家沟、蛇家沟3个典型小流域作为重点调查区域,对该次暴雨下流域内坡耕地、退耕林草地、梯田、填沟造地、淤地坝、道路等的土壤侵蚀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7·26"特大暴雨洪水下,坡耕地细沟发育明显,甚至产生小切沟;而2000年退耕的林地和自然恢复草地以面蚀为主,无明显细沟产生;新修梯田连接两阶田面的道路及承接路面来水的田面冲毁严重,田埂部分区段被冲开,田坎发生塌落;在削坡填沟造地区域,不仅农作物和坝体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残蚀了田旁新修道路,切割裸露沟壁多处发生土体塌落;淤地坝或轻或重都存在损毁与隐患,但在该次暴雨中滞洪拦沙作用明显。同时,在调查中发现该区陡坡耕种现象依然存在,小流域蓄排水系统缺乏,部分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与维护不到位,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结论]"7·26"特大暴雨洪水造成的土壤侵蚀依然很严重,而退耕林草地的土壤侵蚀轻微,证明水土保持工作在该区依然十分重要。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应该继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特别是陡坡退耕。同时,专业设计并实施小流域蓄水、引水、排水网络系统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6”特大暴雨洪水
土壤侵蚀
坡耕地
退耕地
填沟造地
榆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保措施对“7·26”暴雨洪水减水减沙的作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徐建华
金双彦
+1 位作者
高亚军
高文永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26,共5页
采用水文学方法分析表明,无定河流域现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2017年"7·26"暴雨洪水的减水减沙作用有限;通过查勘认识到,林草植被以及梯田在一般降雨情况下减水减沙作用明显,但遇到类似此次的大暴雨,则淤地坝拦沙作用明显...
采用水文学方法分析表明,无定河流域现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2017年"7·26"暴雨洪水的减水减沙作用有限;通过查勘认识到,林草植被以及梯田在一般降雨情况下减水减沙作用明显,但遇到类似此次的大暴雨,则淤地坝拦沙作用明显;径流主要来自坡面,而泥沙主要来自沟边重力侵蚀、耕种便道和河道淤积物冲刷、河岸及滩地淘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7
·26
”
暴雨
洪水
无定河
201
7
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定河“7·26”暴雨洪水泥沙来源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王道席
侯素珍
+2 位作者
杨吉山
郭彦
郑艳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1,共4页
2017年7月26日无定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子洲、绥德和米脂3县,单站最大日降雨量为256.8mm,大理河绥德站洪峰流量为1959年以来最大值,无定河白家川站洪峰流量为1975年建站以来最大值,最大含沙量均超过800 kg/m^3,造成绥德...
2017年7月26日无定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子洲、绥德和米脂3县,单站最大日降雨量为256.8mm,大理河绥德站洪峰流量为1959年以来最大值,无定河白家川站洪峰流量为1975年建站以来最大值,最大含沙量均超过800 kg/m^3,造成绥德和子洲县城严重受灾。针对暴雨洪水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选择暴雨中心区的典型小流域开展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然林草地、坡耕地、经济林地、梯田等的侵蚀情况,淤地坝溃坝、河道行洪情况和受灾情况。初步分析认为:尽管流域综合治理程度已有大幅度提高,水土保持作用明显,但遭遇特大暴雨时仍会形成高含沙大洪水。根据对"7·26"暴雨侵蚀现象的分析,指出了洪水期流域侵蚀新特点,阐述了高含沙洪水泥沙来源;针对洪涝灾害和侵蚀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防洪和侵蚀严重区域治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26
”
暴雨
洪水
含沙量
泥沙来源
无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定河流域2017年“7·26”暴雨洪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卢寿德
卢广毓
巩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27,32,共4页
2017年7月25—26日,黄河中游支流无定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暴雨强度大、历时短、突发性强。受此影响,大理河青阳岔、绥德两站和无定河白家川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绥德县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此次特大暴雨的降雨特征为:(1)暴雨中心降雨...
2017年7月25—26日,黄河中游支流无定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暴雨强度大、历时短、突发性强。受此影响,大理河青阳岔、绥德两站和无定河白家川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绥德县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此次特大暴雨的降雨特征为:(1)暴雨中心降雨总量大;(2)暴雨中心降雨强度大;(3)降雨空间分布梯度大。分析了干支流洪水来源及组成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1)加大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建设力度;(2)从黄河防洪、生态及经济建设等多方面考虑,利用水保及防洪措施控制当地水土流失,同时减少河道中的泥沙量;(3)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含沙量
洪水
特征
“7
·26
”
洪水
无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何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205-205,210,共2页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两槽一脊"型,主要影响系统为副热带高压、低...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两槽一脊"型,主要影响系统为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以及高空槽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副热带高压维持不变,在副高西北侧偏南风急流的作用下华北地区有水汽通道形成,来自孟加拉湾源源不断的水汽不断向天津地区输送;特大暴雨天气的对流性和持续性特点较为明显;对流层低层的南风急流强度不断增强,之后短波槽携带大量的冷空气入侵天津地区,推动了垂直运动的发生、发展,有利于特大暴雨天气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天津市
西青区
2012年
7
月25-
26
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理河2017年“7·26”暴雨产洪产沙浅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金双彦
高文永
+1 位作者
郭邵萌
高亚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6,共4页
阐述了大理河2017年"7·26"暴雨洪水的水文情势,计算了次洪径流量和次洪输沙量,并与历史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本次洪峰流量、次洪径流量和次洪输沙量在历史点群的左上方或点群中间。结果表明:几十年水土保持工作和生...
阐述了大理河2017年"7·26"暴雨洪水的水文情势,计算了次洪径流量和次洪输沙量,并与历史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本次洪峰流量、次洪径流量和次洪输沙量在历史点群的左上方或点群中间。结果表明:几十年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修复政策的实施,大理河流域下垫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遇到"7·26"这样的强降雨,依然会产生高含沙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洪产沙
下垫面
大理河
"
7
·26
"
暴雨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郑州市“7·20”特大洪水对地铁工程防洪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徐苏容
周振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4,共14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地下建筑工程的发展。针对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的特大暴雨(简称“7·20”暴雨),提出了暴雨洪水广义极值分布模型和重现期计算方法。基于二维-非恒定流理论,构...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地下建筑工程的发展。针对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的特大暴雨(简称“7·20”暴雨),提出了暴雨洪水广义极值分布模型和重现期计算方法。基于二维-非恒定流理论,构建了城市洪水模拟模型,对城市洪水进行了模拟。计算表明,郑州“7·20”暴雨超过了千年一遇水平。选择郑州市环型地铁5号线为计算实例,基于地铁5号环线的建筑工程分布特征并综合考虑地表与地下雨洪汇流特点,沿地铁5号线路设计了36个洪水风险点。应用暴雨模拟模型计算得到了地铁5号线沿途36个洪水风险点对应于不同洪水频率的淹没水深。通过对洪水模拟模型有关参数的验证,结果证明,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域范围内的洪水过程基本符合研究区低洼处的洪水淹没情况,该模型也可以准确地描述市区街道洪水形成过程、道路和桥梁交汇处的累计淹没水深。构建的模拟模型也可以合理地模拟城市河道排水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以郑州“7·20”暴雨为洪水设计验证标准,就地铁5号线而言,大多数洪水风险点的淹没水深超过2.0 m,最大淹没水深接近3.0 m。根据洪水模拟和重现期计算结果,提出了郑州市地铁工程洪水风险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洪水预警措施。通过检验证明,研究结果对于城市短历时极端暴雨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工程防洪以及城市地铁线路运行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20
”特大
暴雨
GEV分布模型
洪水
模拟模型
地铁工程
防洪
郑州市
降水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时空变源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复盘分析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系“23·7”较大洪水为例
被引量:
4
8
作者
马强
史朝旭
+3 位作者
赵悦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通过构建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暴雨时空统计分析对全河系洪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的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7,洪峰相对误差均小于5%,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此次洪水的产流机制变化。分析发现,此次洪水过程中北运河流域产流以蓄满产流机制为主,潮白河流域产流则蓄满及混合产流两种机制均有体现,特别是靠近降雨集中区的山区平原过渡地带表现出明显的混合产流机制。建议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体系,重点提升该区域的水雨情监测能力。所提出的时空双维度下的流域性洪水复盘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其他流域级洪水模拟复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复盘
分布式水文模型
暴雨
时空统计分析
“23·
7
”特大
洪水
北三河流域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26”暴雨下不同土地利用坡面浅沟沟槽发育特征及体积估算
被引量:
7
9
作者
杨波
王文龙
+5 位作者
张闯娟
郭明明
康宏亮
王文鑫
陈卓鑫
赵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128,共8页
为明确黄土高原“7·26”特大暴雨下不同土地利用坡面浅沟沟槽形态发育特征,该文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岔巴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的方法,研究休闲地、农地和撂荒地坡面浅沟沟槽侵蚀形态特征和沟槽体积估算。结果表明:1)休闲地、农...
为明确黄土高原“7·26”特大暴雨下不同土地利用坡面浅沟沟槽形态发育特征,该文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岔巴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的方法,研究休闲地、农地和撂荒地坡面浅沟沟槽侵蚀形态特征和沟槽体积估算。结果表明:1)休闲地、农地和撂荒地浅沟沟槽发育宽度集中分布在30~70cm、深度集中分布在20~60cm、断面面积集中分布在0.05~0.25m^2;沟槽平均宽度分别为46.46、47.41和43.11cm,深度为47.11、36.06和41.47cm,断面面积为0.23、0.17和0.19m^2,其中,休闲地坡面沟槽深度和断面面积均显著高于农地(P<0.05)。2)休闲地和农地的宽深比均为浅沟上坡段>下坡段>中坡段,而撂荒地为下坡段>上坡段>中坡段;三者宽深比均大于1且农地平均宽深比显著高于休闲地和撂荒地(P<0.05),即3种土地利用坡面沟槽的横向侵蚀速率高于沟底下切速率。3)休闲地、农地和撂荒地坡面浅沟沟槽平均侵蚀体积分别为5.9、3.26和4.5m3,其中,休闲地地侵蚀体积显著大于农地(P<0.05)。4)3种土地利用坡面浅沟沟槽侵蚀体积可分别采用浅沟长度的线性函数、幂函数和指数函数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土地利用
“7
26”
特大
暴雨
浅沟沟槽
黄土高原
岔巴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流域东南部地区“95·7”特大洪水分析
10
作者
陈宝
王为民
王沁涧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0,共4页
从降水过程、暴雨时空分布、洪水发生时间及过程、洪水组成特征和洪水稀遇程度等几方面,分析了1995年7月中、下旬发生在松辽流域东南部地区的特大洪水。
关键词
特大
洪水
洪水
特性
松辽流域
1995年
7
月
暴雨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
5
11
作者
马强
王莹
+4 位作者
魏琳
史朝旭
王浩雯
张晓祥
刘昌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7,共12页
为加深对极端暴雨条件下流域洪水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认识,以“23·7”海河流域大清河特大洪水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采用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分别构建覆盖大清河南、北两支的分布式水文模...
为加深对极端暴雨条件下流域洪水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认识,以“23·7”海河流域大清河特大洪水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采用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分别构建覆盖大清河南、北两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展分组并行模拟。结果表明:14个站点模拟洪峰误差平均值小于5%,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为0.7,模拟结果较好。“23·7”特大洪水大清河北支平均径流系数为0.55,远高于南支流域(0.27),致灾洪量主要来自北支。北支流域在洪水过程中呈现超渗、蓄满混合产流模式,当该区域累计雨量超过107 mm时,流域出现蓄满地表产流,当小时雨量超过15.3 mm/h时,则可能出现超渗地表产流;对比大清河系南支,北支流域缺少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也是导致本次大清河特大洪水灾害发生的另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洪水
分布式模型
产流模式
时空变源
"23·
7
"
特大
洪水
大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子洲县“7·26”特大暴雨引发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调查
被引量:
33
1
作者
王楠
陈一先
白雷超
王灏霖
焦菊英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4期338-344,I0003,I000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土壤侵蚀效应与控制机制(2016YFC0501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丘区坡面退耕与淤地坝对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的阻控机理(41371280)
文摘
[目的]2017年7月25日20时到26日8时陕北榆林地区突降了一场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与经济损失。通过考察该次暴雨造成的土壤侵蚀危害,旨在为今后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及暴雨灾害的防御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8月2—6日赴暴雨受灾区子洲县,选取了清水沟、马家沟、蛇家沟3个典型小流域作为重点调查区域,对该次暴雨下流域内坡耕地、退耕林草地、梯田、填沟造地、淤地坝、道路等的土壤侵蚀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7·26"特大暴雨洪水下,坡耕地细沟发育明显,甚至产生小切沟;而2000年退耕的林地和自然恢复草地以面蚀为主,无明显细沟产生;新修梯田连接两阶田面的道路及承接路面来水的田面冲毁严重,田埂部分区段被冲开,田坎发生塌落;在削坡填沟造地区域,不仅农作物和坝体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残蚀了田旁新修道路,切割裸露沟壁多处发生土体塌落;淤地坝或轻或重都存在损毁与隐患,但在该次暴雨中滞洪拦沙作用明显。同时,在调查中发现该区陡坡耕种现象依然存在,小流域蓄排水系统缺乏,部分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与维护不到位,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结论]"7·26"特大暴雨洪水造成的土壤侵蚀依然很严重,而退耕林草地的土壤侵蚀轻微,证明水土保持工作在该区依然十分重要。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应该继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特别是陡坡退耕。同时,专业设计并实施小流域蓄水、引水、排水网络系统十分必要。
关键词
“7·26”特大暴雨洪水
土壤侵蚀
坡耕地
退耕地
填沟造地
榆林地区
Keywords
"
7
·
26
" extreme rainstorm flood
soil erosion
slope cropland
abandoned cropland
fields built by filling gullies
Yulin Reg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保措施对“7·26”暴雨洪水减水减沙的作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徐建华
金双彦
高亚军
高文永
机构
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2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402)
文摘
采用水文学方法分析表明,无定河流域现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2017年"7·26"暴雨洪水的减水减沙作用有限;通过查勘认识到,林草植被以及梯田在一般降雨情况下减水减沙作用明显,但遇到类似此次的大暴雨,则淤地坝拦沙作用明显;径流主要来自坡面,而泥沙主要来自沟边重力侵蚀、耕种便道和河道淤积物冲刷、河岸及滩地淘刷等。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7
·26
”
暴雨
洪水
无定河
201
7
年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sand reduction
storm and flood on July
26
Wuding River
year 201
7
分类号
P333.5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定河“7·26”暴雨洪水泥沙来源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王道席
侯素珍
杨吉山
郭彦
郑艳爽
机构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1,共4页
文摘
2017年7月26日无定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子洲、绥德和米脂3县,单站最大日降雨量为256.8mm,大理河绥德站洪峰流量为1959年以来最大值,无定河白家川站洪峰流量为1975年建站以来最大值,最大含沙量均超过800 kg/m^3,造成绥德和子洲县城严重受灾。针对暴雨洪水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选择暴雨中心区的典型小流域开展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然林草地、坡耕地、经济林地、梯田等的侵蚀情况,淤地坝溃坝、河道行洪情况和受灾情况。初步分析认为:尽管流域综合治理程度已有大幅度提高,水土保持作用明显,但遭遇特大暴雨时仍会形成高含沙大洪水。根据对"7·26"暴雨侵蚀现象的分析,指出了洪水期流域侵蚀新特点,阐述了高含沙洪水泥沙来源;针对洪涝灾害和侵蚀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防洪和侵蚀严重区域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
“7
·26
”
暴雨
洪水
含沙量
泥沙来源
无定河
Keywords
July
26
rainstorm
floo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ediment source
Wuding River
分类号
P331.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定河流域2017年“7·26”暴雨洪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卢寿德
卢广毓
巩琳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
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27,32,共4页
文摘
2017年7月25—26日,黄河中游支流无定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暴雨强度大、历时短、突发性强。受此影响,大理河青阳岔、绥德两站和无定河白家川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绥德县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此次特大暴雨的降雨特征为:(1)暴雨中心降雨总量大;(2)暴雨中心降雨强度大;(3)降雨空间分布梯度大。分析了干支流洪水来源及组成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1)加大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建设力度;(2)从黄河防洪、生态及经济建设等多方面考虑,利用水保及防洪措施控制当地水土流失,同时减少河道中的泥沙量;(3)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关键词
暴雨
含沙量
洪水
特征
“7
·26
”
洪水
无定河流域
Keywords
rainstorm
sediment concentration
flood characteristics
July
26
201
7
flood
Wudi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85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何超
机构
天津市西青区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205-205,210,共2页
文摘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两槽一脊"型,主要影响系统为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以及高空槽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副热带高压维持不变,在副高西北侧偏南风急流的作用下华北地区有水汽通道形成,来自孟加拉湾源源不断的水汽不断向天津地区输送;特大暴雨天气的对流性和持续性特点较为明显;对流层低层的南风急流强度不断增强,之后短波槽携带大量的冷空气入侵天津地区,推动了垂直运动的发生、发展,有利于特大暴雨天气的出现。
关键词
特大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天津市
西青区
2012年
7
月25-
26
日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理河2017年“7·26”暴雨产洪产沙浅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金双彦
高文永
郭邵萌
高亚军
机构
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401)
文摘
阐述了大理河2017年"7·26"暴雨洪水的水文情势,计算了次洪径流量和次洪输沙量,并与历史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本次洪峰流量、次洪径流量和次洪输沙量在历史点群的左上方或点群中间。结果表明:几十年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修复政策的实施,大理河流域下垫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遇到"7·26"这样的强降雨,依然会产生高含沙洪水。
关键词
产洪产沙
下垫面
大理河
"
7
·26
"
暴雨
洪水
Keywords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underlying surface
Dali River
"
7
·26
"rainstorm and flood
分类号
P333.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郑州市“7·20”特大洪水对地铁工程防洪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徐苏容
周振民
机构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9020)。
文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和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地下建筑工程的发展。针对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的特大暴雨(简称“7·20”暴雨),提出了暴雨洪水广义极值分布模型和重现期计算方法。基于二维-非恒定流理论,构建了城市洪水模拟模型,对城市洪水进行了模拟。计算表明,郑州“7·20”暴雨超过了千年一遇水平。选择郑州市环型地铁5号线为计算实例,基于地铁5号环线的建筑工程分布特征并综合考虑地表与地下雨洪汇流特点,沿地铁5号线路设计了36个洪水风险点。应用暴雨模拟模型计算得到了地铁5号线沿途36个洪水风险点对应于不同洪水频率的淹没水深。通过对洪水模拟模型有关参数的验证,结果证明,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域范围内的洪水过程基本符合研究区低洼处的洪水淹没情况,该模型也可以准确地描述市区街道洪水形成过程、道路和桥梁交汇处的累计淹没水深。构建的模拟模型也可以合理地模拟城市河道排水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以郑州“7·20”暴雨为洪水设计验证标准,就地铁5号线而言,大多数洪水风险点的淹没水深超过2.0 m,最大淹没水深接近3.0 m。根据洪水模拟和重现期计算结果,提出了郑州市地铁工程洪水风险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洪水预警措施。通过检验证明,研究结果对于城市短历时极端暴雨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工程防洪以及城市地铁线路运行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7
•20
”特大
暴雨
GEV分布模型
洪水
模拟模型
地铁工程
防洪
郑州市
降水
气候变化
Keywords
7
•20 Extreme Rainstorm
the GEV model
flood simulation
subway
flood control
Zhengzhou
precipitation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时空变源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复盘分析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系“23·7”较大洪水为例
被引量:
4
8
作者
马强
史朝旭
赵悦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06702)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R-2022034)。
文摘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通过构建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暴雨时空统计分析对全河系洪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的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7,洪峰相对误差均小于5%,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此次洪水的产流机制变化。分析发现,此次洪水过程中北运河流域产流以蓄满产流机制为主,潮白河流域产流则蓄满及混合产流两种机制均有体现,特别是靠近降雨集中区的山区平原过渡地带表现出明显的混合产流机制。建议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体系,重点提升该区域的水雨情监测能力。所提出的时空双维度下的流域性洪水复盘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其他流域级洪水模拟复盘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洪水
复盘
分布式水文模型
暴雨
时空统计分析
“23·
7
”特大
洪水
北三河流域
海河流域
Keywor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floo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floods temporal and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23·
7
”catastrophic flood
Beisan River Basin
Hai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26”暴雨下不同土地利用坡面浅沟沟槽发育特征及体积估算
被引量:
7
9
作者
杨波
王文龙
张闯娟
郭明明
康宏亮
王文鑫
陈卓鑫
赵满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榆林学院陕西省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12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研究”(2016YFC0501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127)
文摘
为明确黄土高原“7·26”特大暴雨下不同土地利用坡面浅沟沟槽形态发育特征,该文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岔巴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的方法,研究休闲地、农地和撂荒地坡面浅沟沟槽侵蚀形态特征和沟槽体积估算。结果表明:1)休闲地、农地和撂荒地浅沟沟槽发育宽度集中分布在30~70cm、深度集中分布在20~60cm、断面面积集中分布在0.05~0.25m^2;沟槽平均宽度分别为46.46、47.41和43.11cm,深度为47.11、36.06和41.47cm,断面面积为0.23、0.17和0.19m^2,其中,休闲地坡面沟槽深度和断面面积均显著高于农地(P<0.05)。2)休闲地和农地的宽深比均为浅沟上坡段>下坡段>中坡段,而撂荒地为下坡段>上坡段>中坡段;三者宽深比均大于1且农地平均宽深比显著高于休闲地和撂荒地(P<0.05),即3种土地利用坡面沟槽的横向侵蚀速率高于沟底下切速率。3)休闲地、农地和撂荒地坡面浅沟沟槽平均侵蚀体积分别为5.9、3.26和4.5m3,其中,休闲地地侵蚀体积显著大于农地(P<0.05)。4)3种土地利用坡面浅沟沟槽侵蚀体积可分别采用浅沟长度的线性函数、幂函数和指数函数进行估算。
关键词
侵蚀
土地利用
“7
26”
特大
暴雨
浅沟沟槽
黄土高原
岔巴沟流域
Keywords
erosion
land use
“7
26”
extreme rainstorm
ephemeral gully groove
Loess Plateau
Chabagou watershed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流域东南部地区“95·7”特大洪水分析
10
作者
陈宝
王为民
王沁涧
机构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0,共4页
文摘
从降水过程、暴雨时空分布、洪水发生时间及过程、洪水组成特征和洪水稀遇程度等几方面,分析了1995年7月中、下旬发生在松辽流域东南部地区的特大洪水。
关键词
特大
洪水
洪水
特性
松辽流域
1995年
7
月
暴雨
时空分布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
5
11
作者
马强
王莹
魏琳
史朝旭
王浩雯
张晓祥
刘昌军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江苏省流域地理空间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7,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C3006702)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R-2022034)。
文摘
为加深对极端暴雨条件下流域洪水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认识,以“23·7”海河流域大清河特大洪水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采用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分别构建覆盖大清河南、北两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展分组并行模拟。结果表明:14个站点模拟洪峰误差平均值小于5%,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为0.7,模拟结果较好。“23·7”特大洪水大清河北支平均径流系数为0.55,远高于南支流域(0.27),致灾洪量主要来自北支。北支流域在洪水过程中呈现超渗、蓄满混合产流模式,当该区域累计雨量超过107 mm时,流域出现蓄满地表产流,当小时雨量超过15.3 mm/h时,则可能出现超渗地表产流;对比大清河系南支,北支流域缺少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也是导致本次大清河特大洪水灾害发生的另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暴雨
洪水
分布式模型
产流模式
时空变源
"23·
7
"
特大
洪水
大清河
Keywords
rainstorm flood
distributed model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the"23.
7
"catastrophic flood
Daqinghe River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陕北子洲县“7·26”特大暴雨引发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调查
王楠
陈一先
白雷超
王灏霖
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保措施对“7·26”暴雨洪水减水减沙的作用
徐建华
金双彦
高亚军
高文永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定河“7·26”暴雨洪水泥沙来源分析
王道席
侯素珍
杨吉山
郭彦
郑艳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定河流域2017年“7·26”暴雨洪水特征分析
卢寿德
卢广毓
巩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何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理河2017年“7·26”暴雨产洪产沙浅析
金双彦
高文永
郭邵萌
高亚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郑州市“7·20”特大洪水对地铁工程防洪影响研究
徐苏容
周振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时空变源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复盘分析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系“23·7”较大洪水为例
马强
史朝旭
赵悦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7·26”暴雨下不同土地利用坡面浅沟沟槽发育特征及体积估算
杨波
王文龙
张闯娟
郭明明
康宏亮
王文鑫
陈卓鑫
赵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松辽流域东南部地区“95·7”特大洪水分析
陈宝
王为民
王沁涧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马强
王莹
魏琳
史朝旭
王浩雯
张晓祥
刘昌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