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12”汶川大地震公路路基震害浅析 |
曾超
王可君
李曙平
王建国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2
|
“5.12”汶川大地震时冶勒大坝实测动力反应 |
熊堃
何蕴龙
张艳锋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
3
|
关于志愿者行动的价值探讨——以“5.12”汶川大地震志愿者行动为例 |
张胜康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
4
|
“5.12”汶川大地震受灾人口特征与生存环境变化分析 |
沈茂英
|
《西北人口》
CSSCI
|
2008 |
4
|
|
|
5
|
汶川8.0级地震震后InSAR形变及机制研究 |
曹梦圆
季灵运
廖欣
刘艳慧
刘传金
石云
朱良玉
熊国华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框架结构在汶川5.12大地震中的震害分析及抗震启示 |
王威
薛建阳
章红梅
周颖
谢启芳
李方圆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0
|
|
|
7
|
“5.12”汶川地震对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坝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陈生水
霍家平
章为民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6
|
|
|
8
|
5.12汶川大地震极震区灾害致因初析 |
邹和平
刘玉亮
郑卓
李出安
刘伟东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9
|
5.12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 |
陈群策
丰成君
孟文
秦向辉
安其美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9
|
|
|
10
|
地震前后灾区旅游地国内游客旅游动机变化研究——以“5.12”汶川地震前后的九寨沟为例 |
李敏
张捷
钟士恩
董雪旺
刘泽华
程绍文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3
|
|
|
11
|
5.12汶川8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浅析 |
韩金良
吴树仁
何淑军
孙炜锋
张春山
王涛
杨金中
石菊松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6
|
|
|
12
|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 |
王连捷
崔军文
周春景
孙东生
王薇
唐哲民
钱华山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9 |
37
|
|
|
13
|
汶川5.12大地震地表次生灾害评价与分析 |
孙晓宇
周成虎
郭兆成
张俊
苏奋振
仉天宇
张丹丹
吕婷婷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
14
|
汶川县泥石流沟在汶川“5.12”地震后的活动趋势 |
余斌
谢洪
王士革
章书成
鲁科
韩林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
15
|
汶川5.12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周边地震活动的影响 |
王连捷
周春景
孙东生
吴珍汉
王薇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8 |
32
|
|
|
16
|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同震滑动断层泥的发现及构造意义 |
付碧宏
王萍
孔屏
郑国东
王刚
时丕龙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6
|
|
|
17
|
5.12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情况初步分析 |
林良俊
方成
李小杰
徐建宇
刘传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2
|
|
|
18
|
龙门山地震带5.12汶川地震余震空间分布特征 |
王青
李国蓉
梁斌
杨媛媛
俞音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9
|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 |
许强
黄润秋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
2008 |
206
|
|
|
20
|
“5.12”汶川地震后抗逆力的个案研究——来自精神分析视角 |
孙瑞琛
刘文婧
贾晓明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