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教育技术与“3+1”模式高等师范教育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0,共4页
综合性大学办高等师范教育是高师改革的大势所趋 ,“3 + 1”模式就是在综合性大学中把四年制本科师范教育按三一分段教育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与高师教育“3 + 1”模式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 综合性大学办高等师范教育是高师改革的大势所趋 ,“3 + 1”模式就是在综合性大学中把四年制本科师范教育按三一分段教育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与高师教育“3 + 1”模式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高等师范教育 培养模式 “3+1”模式 教育观念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成效——以天津师范大学“3+1+2”模式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光明 苏丹 +2 位作者 贾国峰 孙琳 杨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6,共5页
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与教育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3+1+2"模式,该模式是在"4+2"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学习任务,成绩优异(符合学校保送生相关规定)... 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与教育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3+1+2"模式,该模式是在"4+2"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学习任务,成绩优异(符合学校保送生相关规定)者通过笔试、面试合格后,进入"3+1+2"实验班。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和"严""精""巧""实"的培养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兼顾,提升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了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教师教育 本硕一体化 三位一体 “3+1+2”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3·3·3—1”型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研究
3
作者 刘贵元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小学 教育模式 思维训练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3·3·3-1”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选考科目要求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根洲 宋彩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9,共9页
2020年开始实施的高考选考科目要求“3+3”模式,有效解决了原有“3+3”模式存在的物理弃考问题,“3+1+2”模式则通过设置首选科目的方式基本解决了物理弃考问题。然而,“3+1+2”模式衍生出来的化学弃考问题压缩了理学、工学、农学、医... 2020年开始实施的高考选考科目要求“3+3”模式,有效解决了原有“3+3”模式存在的物理弃考问题,“3+1+2”模式则通过设置首选科目的方式基本解决了物理弃考问题。然而,“3+1+2”模式衍生出来的化学弃考问题压缩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个学科门类部分专业类科学设置选考科目要求的选择空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则在整合两种模式选考科目要求的同时迅速解决了化学弃考的问题。三个版本《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的依次出台是一个选考科目要求不断优化、选考科目地位不断调整的过程。不断规范、优化高校的选考科目设置权是重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科学性的必要举措。然而,物理、历史、化学三门科目的地位得以优先保障,生物、地理、政治三门科目的地位亦相应地变相降低。具有强大“指挥棒”作用的高考会放大选考科目地位的差异,这就可能导致高校专业文轻理重问题愈加严重化、高中阶段文科教育愈加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模式 “3+1+2”模式 选考科目要求指引 选考科目设置权 科目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的三网融合及其发展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陶蒙华 崔亚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电信运营商 三网融合 “3+1”模式 专家学者 设备制造商 有线电视网 技术融合 业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类专业“卓越计划”中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涓涓 强彦 王楠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70,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本文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卓越计划"3+1"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管理、评价和交流等方面的若干问题,提... 为了解决传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本文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卓越计划"3+1"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管理、评价和交流等方面的若干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检验,供其他院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计算机类专业 实践教学 “3+1”模式 改革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