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1”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以扬州大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例
1
作者 刘鹏刚 陈兵 +3 位作者 孙敬 陈帅 秦涛 殷俊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61-164,共4页
“3+2+1”研究性教学是基于理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全国涉农高校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手段,相较之前经验和方法得到了极大... “3+2+1”研究性教学是基于理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全国涉农高校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手段,相较之前经验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如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经被广泛采纳并受到好评。然而,近年,随着慕课、微课和金课的逐渐成熟和完善,理论课堂的学习气氛越来越好,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越来越高。该课程前期未开展教学改革的2020年和2021年学生平均成绩为74.9分;开展教学改革的2022年和2023年学生平均成绩为83.7分,该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提升8.8分,提高率为11.75%。因此,该研究为后续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1” 教学模式 课程实施 成果成效 反思心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FAR1/FHY3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2
作者 唐晓飞 薛永国 +6 位作者 曹旦 孙建强 刘琦 朱梓菲 栾晓燕 王秀君 刘鑫磊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2,共13页
FAR1/FHY3转录因子家族是光敏色素A(phyA)介导的远红光信号传导的重要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光信号转导、植物激素反应和抗逆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大豆FAR1/FHY3基因家族的进化和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中的FAR1/FHY... FAR1/FHY3转录因子家族是光敏色素A(phyA)介导的远红光信号传导的重要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光信号转导、植物激素反应和抗逆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大豆FAR1/FHY3基因家族的进化和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中的FAR1/FHY3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对该基因家族的编码蛋白特征、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染色体位置、启动子顺式元件以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中共鉴定出72个FAR1/FHY3成员,分布在19条染色体上。系统发育分析将其与拟南芥和玉米的FRS蛋白分为5个亚组,保守蛋白质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说明蛋白质之间存在进化关系。共线性分析鉴定表明,共有24对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对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大豆FAR1/FHY3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谱的分析表明,FAR1/FHY3可能在逆境胁迫反应中具有潜在作用。对低温胁迫下表达量差异显著的6个家族成员(A.Glyma.09G012900;B.Glyma.11g088700;C.Glyma.12g052000;D.Glyma.13g211200;E.Glyma.15g125400;F.Glyma.20G156100)进行qRT-PCR分析表明,其表达情况与转录组分析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大豆FAR1/FHY3在大豆生长发育及胁迫应答中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FAR1/FHY3 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鳉eef1a1l3基因的表达特征及抗体制备
3
作者 黄岩 林淑婷 +2 位作者 邓菊 梁晶婕 陈天圣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青鳉(Oryzias latipes)是研究性别分化和生殖调控的重要模式鱼类,前期通过青鳉性腺转录组发现eef1a1l3 mRNA在卵巢中高表达,而在精巢几乎不表达,推测其参与性别分化和卵巢发育的调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Eef1a1l3蛋白在硬骨鱼类中非常... 青鳉(Oryzias latipes)是研究性别分化和生殖调控的重要模式鱼类,前期通过青鳉性腺转录组发现eef1a1l3 mRNA在卵巢中高表达,而在精巢几乎不表达,推测其参与性别分化和卵巢发育的调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Eef1a1l3蛋白在硬骨鱼类中非常保守。为探究eef1a1l3基因的功能,通过半定量PCR(SqRT-PCR)绘制了eef1a1l3基因在不同组织和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通过抗原选取、原核表达、蛋白纯化以及动物免疫实验获取Eef1a1l3多克隆抗体,并对该抗体进行了特异性的检测以及效价的鉴定。结果显示,eef1a1l3 mRNA在成体组织中仅在卵巢特异表达,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呈现母源性表达。制备的Eef1a1l3多克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最大稀释倍数为1∶64000,显示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并且Eef1a1l3蛋白在青鳉性腺中的卵巢而非精巢中有表达,这与mRNA表达模式一致。综上,eef1a1l3基因可能是早期胚胎发育和卵巢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并且制备的Eef1a1l3多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青鳉及其他硬骨鱼类eef1a1l3基因功能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鳉(Oryzias latipes) eef1a1l3基因 多克隆抗体 表达模式 性别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3”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建国 李久熙 +3 位作者 桑永英 李建平 李建昌 郝建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55-158,共4页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的1个中心、2个主体、3重保障的“1+2+3”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高校与企业的有机融合,增强了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了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满足了当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1+2+3”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新型科研机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共享“1+3”模式探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梦瑶 刘蕾 +2 位作者 韦莉 邱登梅 杨曙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2,268,共6页
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科研机构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高水平前沿交叉研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大型仪器设备是其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维护、共享和激励等方面... 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科研机构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高水平前沿交叉研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大型仪器设备是其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维护、共享和激励等方面的机制建设尚不完善。新型科研机构如何统筹管理和高效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对机构自身及学校的科研产出和“双一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针对新型科研机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1+3”(1个核心工作小组+三级平台)的管理模式,并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有效提升了开放共享水平,支撑了实验室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新型科研机构 开放共享 “1+3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口高考“3+X+1”模式下的辅导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如俊 《职教论坛》 2003年第12期32-33,共2页
从2003年开始,江苏对口高考招生大部分专业将试行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考试的办法,即实行"3+X+1"考试科目设置方案:"3"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文化课;"X"即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中... 从2003年开始,江苏对口高考招生大部分专业将试行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考试的办法,即实行"3+X+1"考试科目设置方案:"3"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文化课;"X"即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专业知识,并在命题中增加综合知识题型;"1"即一门专业综合技能过关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高考 “3+X+1” 科目设置 中等职校 教学质量 辅导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类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1+3+1”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7
作者 吕红明 刘冰雪 +4 位作者 郑雨微 温鑫 刘洋 沈冰蕾 贺显晶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6期50-54,共5页
分子生物学是为农学、植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草业等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农业学科中的最前沿领域。在新农科背景下,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阐述了黑龙江八一... 分子生物学是为农学、植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草业等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农业学科中的最前沿领域。在新农科背景下,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阐述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的“1+3+1”教学模式,即包括“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拟+现实”3种途径,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重塑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为培养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并存的专业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新农科 “1+3+1”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园林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徐迎碧 徐彬 +1 位作者 王颖 杜洁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194-195,200,共3页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成为建设适合专业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之路的途径之一。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园林专业为例,探讨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提出从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优化课程结构、改...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成为建设适合专业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之路的途径之一。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园林专业为例,探讨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提出从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优化课程结构、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构建“3+1”应用型园林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专业 应用型人才 “3+1”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3+1+1”高考模式下的非选修班生物学教学
9
作者 王升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3+1+1”高考模式 非选修班 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知识面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2”高考模式下新课程实施中的典型问题及其解决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玉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4-36,共3页
“3+1+2”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为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但在新课程实施中还存在诸多典型问题。借助课程方案学习、教师课程培训、规范课程实施、开展质量监测以及管理者研讨能有效破解问题。同时,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后续工作跟进,... “3+1+2”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为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但在新课程实施中还存在诸多典型问题。借助课程方案学习、教师课程培训、规范课程实施、开展质量监测以及管理者研讨能有效破解问题。同时,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后续工作跟进,有利于高中新课程稳步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2” 高考 新课标典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80
11
作者 李震 朱昌平 +1 位作者 范新南 郭铁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期128-130,共3页
“3+1”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它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前3年完成本科的基本学习任务,大4进行创新实践锻炼。对于现今大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欠佳... “3+1”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它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前3年完成本科的基本学习任务,大4进行创新实践锻炼。对于现今大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欠佳的现状是一种改变,探索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3+1”教学模式 创新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2”新高考模式下应用型高校人才精准选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湘 旷水章 毛圣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1期253-254,共2页
在“3+1+2”新高考模式下,应用型高校如何建立、构筑体现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培养诉求的人才选拔标准与体系,让高校招录到最适合自身培养的学生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从高校自身定位、招生准备工作、录取模式及挖掘新选拔途径等方面进行... 在“3+1+2”新高考模式下,应用型高校如何建立、构筑体现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培养诉求的人才选拔标准与体系,让高校招录到最适合自身培养的学生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从高校自身定位、招生准备工作、录取模式及挖掘新选拔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为湖南省应用型高校招录到最适合自身培养的优秀学生提供参考,发挥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让学生选择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校与专业,实现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2”新高考 应用型高校 人才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人才培养模式下食品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鹏 许晓曦 孔保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0,共3页
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出发,结合"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实际,指出了开放性实验内容、教学手段和资源、运行机制和考核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以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3+1”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性实验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的“1+2+3”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毛国君 方娟 +1 位作者 易小琳 鲁鹏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9期40-42,共3页
本文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教学实践中构建的“1+2+3”模式,并就相关的教学规划以及课程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结构 课程群 “1+2+3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bbu-miR-103-1在泌乳期与非泌乳期表达模式及靶向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小艳 李胜 +4 位作者 陈秋萍 王萍 邓凯 刘庆友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91-2201,共11页
旨在探讨bbu-miR-103-1在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的差异表达模式,并预测其靶向调控基因及功能。本研究应用qRT-PCR检测bbu-miR-103-1,在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的差异表达。构建bbu-miR-103-1前体表达质粒LpEZX-pre-miR-103-1,并在293T细胞... 旨在探讨bbu-miR-103-1在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的差异表达模式,并预测其靶向调控基因及功能。本研究应用qRT-PCR检测bbu-miR-103-1,在水牛泌乳期和非泌乳期的差异表达。构建bbu-miR-103-1前体表达质粒LpEZX-pre-miR-103-1,并在293T细胞中包装高滴度的慢病毒颗粒,用于感染水牛乳腺上皮细胞实现过表达bbu-miR-103-1,同时应用化学合成的bbu-miR-103-1抑制剂转染水牛上皮细胞实现抑制表达bbu-miR-103-1,研究bbu-miR-103-1对PANK3及乳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牛泌乳期bbu-miR-103-1的相对表达量为非泌乳期的5.29倍(P<0.01);成功构建的慢病毒载体LpEZX-pre-miR-103-1包装获得了感染滴度为3.47×106PFU·mL-1的慢病毒颗粒;过表达和抑制表达bbu-miR-103-1分别极显著下调和上调了水牛乳腺上皮细胞PANK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过表达bbu-miR-103-1极显著提高了ACACA、GPAM、DGAT1和PDK4基因的表达(P<0.01),对SREBP1c、ADFP、CD36、ACSS1等基因产生了显著的上调作用(P<0.05)。过表达bbu-miR-103-1通过下调PANK3的表达,反馈提高了SREBP1c的mRNA水平,促进了以ACACA开头的脂肪酸从头合成。表明bbu-miR-103-1对水牛乳脂肪合成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揭示水牛高乳脂形成和调控机理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bbu-miR-103-1 表达模式 PANK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管理“1+3”模式实习基地群建设方案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名静 冯国利 +1 位作者 熊鑫 刘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6-220,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习基地角色定位不合理、校外实习项目与校内教学内容衔接不足、实习基地对学生就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校内"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中心,整合校... 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习基地角色定位不合理、校外实习项目与校内教学内容衔接不足、实习基地对学生就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校内"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中心,整合校外实习基地,形成"1个中心,3个平台"的信息管理专业"1+3"模式实习基地群的建设方案,并详细论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3个实施步骤。结合学校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通过数据对比,介绍了该方案4年的建设成果,以期对国内一般理工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1+3模式 信息管理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宋彧 王轲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37,共3页
"3+1"人才培养模式是四年制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联合分段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文章在阐述"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和校企联合培养体系等三大体系结构,从五个方... "3+1"人才培养模式是四年制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联合分段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文章在阐述"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和校企联合培养体系等三大体系结构,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该模式有效实施的注意事项,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是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市场营销专业 校企合作 “3+1”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4
18
作者 周晓辉 何汉武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本文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框架,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需求为切入点,探讨构建适应"3+1"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分散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一整套"3+1"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设... 本文以"3+1"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框架,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需求为切入点,探讨构建适应"3+1"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分散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一整套"3+1"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设计、教学管理与运行的机制和规范,将对地方工科院校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和应用范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 “3+1”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体系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宋小燕 宋彧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4-166,共3页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课程改革是当今社会迫切的需求。文章试述了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营销课程体系改革,在此基础之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进行实践环节的改革。并在培养&...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课程改革是当今社会迫切的需求。文章试述了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营销课程体系改革,在此基础之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进行实践环节的改革。并在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营销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2-1评价模式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宪 黄健柏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传统的大学教学评价模式存在一些弊端,4-3-2-1评价模式综合考虑学生期终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和课堂答问等方面情况,分别赋以不同权重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依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应用中能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4-3-2-1评价模式 权重 考评表 大学 教学评价 期终考试成绩 学习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