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北京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措施再思考
1
作者 林晨 蒋奇 +4 位作者 高宁 王萌 刘向阳 高路博 王春艳 《中国水利》 2025年第5期52-58,共7页
以永定河北京城市段为例,论述了北京河道治理四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防洪排涝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工程治河阶段、21世纪初至2023年的生态治理V1.0阶段、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以来的生态治理V2.0阶段的主要工程措... 以永定河北京城市段为例,论述了北京河道治理四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防洪排涝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工程治河阶段、21世纪初至2023年的生态治理V1.0阶段、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以来的生态治理V2.0阶段的主要工程措施实施理念。重点分析了生态治理V1.0阶段成果以及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暴露出的相关问题,研究提出了生态治理V2.0模式,强调在防洪安全和生态韧性方面提升治理标准,增强绿化适应性,改进道路与设施系统的防洪能力。通过分析洪水对河道形态、堤防和生态景观的影响,识别了河道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现行治理策略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治理V1.0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极端天气事件面前仍显不足,需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提升韧性设计,优化水体系统,加强绿化系统的空间管控及防洪适应性,并完善道路与设施系统的防洪措施,以期为构建更安全、生态、可持续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永定河城市段 河道生态治理 水体 绿化 道路 设施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地下水影响特征分析
2
作者 朱静思 王哲 李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围绕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对深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特征和暴雨洪水的资源效应问题,基于流域平原区逐日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了海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漏斗区、滞洪区等典型区域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异特征,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水文分... 围绕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对深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特征和暴雨洪水的资源效应问题,基于流域平原区逐日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了海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漏斗区、滞洪区等典型区域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异特征,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水文分析计算方法,估算了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研究表明,浅层、深层地下水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均有响应,但特点不同。浅层地下水位阶段性跃升明显,深层水位呈持续平稳回升态势,深层回升幅度较浅层明显;暴雨洪水主要补给冲洪积平原河道带等强入渗区域和漏斗区等地势低洼区域的地下水。平原区地下水位响应程度西高东低,变化幅度上西部山前冲洪积平原水位升幅大、东部滨海平原升幅小,变化过程上暴雨结束后西部的山前平原水位持续缓慢上升、东部滨海平原水位总体下降,并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水文分析等计算方法,估算7月28日至8月31日“23·7”洪水补给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约111.0×10^(8)m^(3),补给强度为8.64×10^(8)m^(3)/10^(4)km^(2)。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利用雨洪资源、缓解地下水超采状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地下水位 影响特征 地下水补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胜天 朱贻凡 +7 位作者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4,共10页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32,纳什系数E_(NS)为0.78,蓄滞洪量计算的E_(RMS)为0.75,E_(NS)为0.92,证明研究计算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可靠;8个蓄滞洪区共蓄洪24.63亿m^(3),蓄滞洪区利用率约为36.90%,平均淤积厚度为2.60 cm,总淤积量达7.67×10^(7) t;海河流域洪水含沙量约31.14 kg/m^(3),其中大清河系和永定河系的洪水含沙量达到过去20 a平均含沙量的20~40倍;此外,研究发现海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山地的淤积情况更严重,较早启用的、位于上游的蓄滞洪区淤积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海河流域 蓄滞洪区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复盘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致家 张心愿 +1 位作者 白云鹏 黄鹏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9,92,共8页
为支撑海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决策及预报预警工作,基于实测降水与流量资料,采用新安江-海河模型对海河流域2023年7月发生特大洪水的大清河2个典型小流域——紫荆关流域和漫水河流域进行了洪水模拟,并选取紫荆关流域1996—2020年5场洪水、... 为支撑海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决策及预报预警工作,基于实测降水与流量资料,采用新安江-海河模型对海河流域2023年7月发生特大洪水的大清河2个典型小流域——紫荆关流域和漫水河流域进行了洪水模拟,并选取紫荆关流域1996—2020年5场洪水、漫水河流域1953—2016年8场洪水进行了参数率定,选取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安江-海河模型对“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模拟精度较高,可反映实际洪水过程,两个小流域洪峰、洪量模拟的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峰现时间误差均为0 h;相较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紫荆关流域,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大的漫水河流域,新安江-海河模型的模拟效果较新安江模型的模拟效果提升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极端降水 洪水预报 新安江-海河模型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北京市永定河洪水调查分析及对设计洪水的建议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军梅 杨毅 +4 位作者 郭金燕 刘进 张玉洁 丛晓红 王丽晶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期52-57,63,共7页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北京市境内永定河全面开展降雨分析和洪水调查计算,并与设计雨量、历史洪水、实测洪水和设计洪水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永定河不...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北京市境内永定河全面开展降雨分析和洪水调查计算,并与设计雨量、历史洪水、实测洪水和设计洪水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永定河不同历时雨量、流量、洪量及重现期标准,结合本次暴雨洪水特点重点分析了永定河三家店至卢沟桥段洪水规律的变化情况。针对永定河防洪工程设计洪水工作中存在问题和“23·7”特大洪水实际,提出防洪工程设计洪水工作思路和建议,以期为防洪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洪水调查 历史洪水 设计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北京市拒马河洪水调查分析与河道治理建议 被引量:8
6
作者 唐颖 刘冀宏 +2 位作者 丛晓红 张建涛 周星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北上影响,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雨,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北京市境内拒马河进行洪水调查,在深入分析拒马河治理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天然河...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北上影响,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雨,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北京市境内拒马河进行洪水调查,在深入分析拒马河治理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天然河道恒定流水面线计算和均匀流计算方法推求洪痕对应的流量,并以此复盘分析洪水频率。根据洪水分析成果及水毁情况,从拒马河水域空间划定、河道治理及建筑物设计等方面提出规划治理建议,以期为后续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马河 洪水流量 洪水频率 河道治理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大清河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晓 刘军梅 +3 位作者 张建涛 季明锋 张焜 石树兰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暴雨中心位于大清河流域。基于大清河流域站点场次降雨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雨集中在48 h内,面平均降雨量过程共出现3~4...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暴雨中心位于大清河流域。基于大清河流域站点场次降雨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雨集中在48 h内,面平均降雨量过程共出现3~4次峰值,最大1 h、6 h、24 h和48 h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7%、23%、59%和92%;流域强降雨(1 h降雨量≥20 mm)持续了2~13 h,持续时间较长,漫水河站强降雨持续时间最长,占总降雨历时的20%;流域暴雨中心不固定,7月30日15时和17时暴雨中心位于流域西南部,其余时段暴雨中心位于流域北部、东部,7月31日24时暴雨中心在流域西南部;流域降雨空间分布不均,最大1 h、6 h和24 h降雨空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高值区位于流域北部偏东,低值区位于流域南部,最大72 h降雨量高值区呈带状分布于流域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降雨时空分布 大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永定河流域水工程调度实践与思考——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应对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芳华 潘兴瑶 +2 位作者 宋佳杰 陈建刚 周星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期64-67,77,共5页
2023年7—8月,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北上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北京市永定河段首次启用大宁水库、滞洪水库分蓄洪水。围绕本次北京市永定河流域水工程调度实践,简述洪水预报... 2023年7—8月,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北上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北京市永定河段首次启用大宁水库、滞洪水库分蓄洪水。围绕本次北京市永定河流域水工程调度实践,简述洪水预报与调度策略,梳理斋堂水库、三家店拦河闸、卢沟桥枢纽调度过程,总结实施预报调度、精细调度、流域统一调度等经验,从精准预报调度技术、突发状况应急处置、智能化调度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水工程调度 永定河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干流雁翅站“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特征分析
9
作者 薛栋元 连玉柱 +2 位作者 唐磊 贾祯晖 林宬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明确极端暴雨下永定河洪水流量特征,为应对极端暴雨提供技术支撑。基于2305号台风“杜苏芮”导致的“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根据永定河干流雁翅水文站洪水过程中连续监测水文数据,分析了此次暴雨中永定河水系的降水及洪水过程特征... 明确极端暴雨下永定河洪水流量特征,为应对极端暴雨提供技术支撑。基于2305号台风“杜苏芮”导致的“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根据永定河干流雁翅水文站洪水过程中连续监测水文数据,分析了此次暴雨中永定河水系的降水及洪水过程特征。结果表明:2023年7月29日—8月6日,雁翅站洪水径流总量为2.03亿m^(3),实测洪峰流量为1710 m^(3)/s,为1951年建站以来的最大流量,洪峰重现期超过20年一遇。该研究为永定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台风 洪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战流域性特大洪水 助推新阶段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河北水利》 2024年第2期39-39,44,共2页
2023年,省大清河河务中心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决策部署,上下一心、攻坚克难、争先进位,经受住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考验,并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河系水务等... 2023年,省大清河河务中心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决策部署,上下一心、攻坚克难、争先进位,经受住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考验,并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河系水务等各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 特大洪水 流域性 大清河 治水思路 水务 高质量发展 决策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3卫星的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水体变化监测
11
作者 吴浩 陈楚 +1 位作者 银朵朵 刘娜 《海河水利》 2024年第9期64-67,共4页
2023年7月27日,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基于GF-3卫星在8月5—11日期间的4期SAR影像,采用双极化水体指数(SDWI)阈值分割的水体提取方法,以东淀蓄滞洪区天津段为例,分析在此次洪涝灾害中的洪水演变过程。... 2023年7月27日,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基于GF-3卫星在8月5—11日期间的4期SAR影像,采用双极化水体指数(SDWI)阈值分割的水体提取方法,以东淀蓄滞洪区天津段为例,分析在此次洪涝灾害中的洪水演变过程。结果表明,8月5日研究区洪水初至,7日洪水东进,发展迅猛;8月10日蓄滞洪区北部水位与大清河持平,大清河南岸发生险情;8月11日水势减弱,水体扩张减缓。SDWI阈值分割水体提取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取洪水轮廓,不仅能够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洪水水势水情,还可以通过多期影像对比预判洪水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险情,为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及灾情评估提供借鉴思路和决策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SDWI阈值分割 水体提取 东淀蓄滞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东淀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模拟与预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滨滨 于汪洋 +5 位作者 马奉泉 喻海军 穆杰 柴福鑫 李敏 宋文龙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0期37-42,57,共7页
为全面支撑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东淀蓄滞洪区的运用决策及预报预警,基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洪水分析软件IFMS/Urban,构建了蓄滞洪区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利用实时监测和预报的水情数据,持续... 为全面支撑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东淀蓄滞洪区的运用决策及预报预警,基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洪水分析软件IFMS/Urban,构建了蓄滞洪区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利用实时监测和预报的水情数据,持续开展了东淀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模拟和滚动预报工作。实践证明,本次构建的洪水演进模型模拟预报精度较高,模拟结果跟遥感监测淹没范围和前方现场实时反馈信息吻合较好,可反映蓄滞洪区洪水演进实际过程,并能准确预测未来动态变化,及时为下游关键区域提供洪水预警,有效支撑了本次洪水防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东淀蓄滞洪区 水动力学模型 洪水模拟 滚动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启用蓄滞洪区洪水淹没全过程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文龙 马建威 +4 位作者 孙亚勇 李小涛 黄诗峰 刘宏洁 桂荣洁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0期31-36,共6页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减弱低压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023年7月28日起,海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导致发生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本次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海河流域共启用了8个蓄滞洪区,基于多时相光学和雷达遥感...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减弱低压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023年7月28日起,海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导致发生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本次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海河流域共启用了8个蓄滞洪区,基于多时相光学和雷达遥感数据,开展了启用蓄滞洪区洪水淹没全过程遥感监测分析,获取8个蓄滞洪区“启用—淹没—最大淹没—退水—全部退水”不同过程下的淹没水体范围和面积,为动态掌握蓄滞洪区淹没情况、全面了解蓄滞洪区内洪水演进过程及开展洪水演进模拟分析和水工程调度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蓄滞洪区 洪水淹没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动态风险分析技术对防汛应急工作的支撑——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兰沟洼蓄滞洪区运用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念强 王静 李娜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9期39-44,共6页
2023年7—8月,海河流域发生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包括大清河在内的多个水系的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超保证洪水。海河流域先后启用8个蓄滞洪区分洪。以大清河水系兰沟洼蓄滞洪区为例,介绍了蓄滞洪区启用前、启用后和退水过程... 2023年7—8月,海河流域发生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包括大清河在内的多个水系的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超保证洪水。海河流域先后启用8个蓄滞洪区分洪。以大清河水系兰沟洼蓄滞洪区为例,介绍了蓄滞洪区启用前、启用后和退水过程中的洪水分析模拟成果,检验了洪水动态风险分析对防汛应急决策的技术支撑作用,总结了整个应急过程中的技术支撑经验,对未来洪水动态风险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用模式和成果需求等做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 海河流域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蓄滞洪区 兰沟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水水文测报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祚顶 李兰涛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8期5-8,共4页
在防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水过程中,水文系统加强会商研判,强化监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文测报支撑。总结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特点、雨水情监测预报经验及其在洪水防御中发挥的作用,通过... 在防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水过程中,水文系统加强会商研判,强化监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文测报支撑。总结了“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特点、雨水情监测预报经验及其在洪水防御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总结此次洪水中水文监测预报暴露出的短板问题,提出加快推进海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持续提升水文测报能力、加强水利测雨雷达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四预”支撑、推动涉水工程信息及时共享等下一步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杜苏芮” 海河流域 流域性特大洪水 水文测报 水利测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 被引量:9
16
作者 蔡阳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8期13-18,共6页
2023年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水利部门锚定“四不”目标,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强化流域防洪“四预”措施,为打赢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战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分析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雨水情特点,介... 2023年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水利部门锚定“四不”目标,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强化流域防洪“四预”措施,为打赢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战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分析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雨水情特点,介绍了数字孪生海河应用情况,总结了流域防洪“四预”实践成效,检视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数字孪生海河 三道防线 流域防洪 “四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下游视角浅谈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应对方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大伟 毕吴瑕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0期27-30,共4页
2023年7月底至8月上旬,京津冀地区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结合一线防洪经历,从流域下游视角简要论述了天津市应对本次特大洪水的过程和后续应对方略。首先对天津市强降雨过程及本地防御响应进行了分析,随后分析了上游各大水系的来水情况及... 2023年7月底至8月上旬,京津冀地区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结合一线防洪经历,从流域下游视角简要论述了天津市应对本次特大洪水的过程和后续应对方略。首先对天津市强降雨过程及本地防御响应进行了分析,随后分析了上游各大水系的来水情况及天津市应对情况,最后针对海河流域防御特大洪水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未来的洪水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天津市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渠西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拟研究——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玮琦 林文青 +3 位作者 王帆 毕吴瑕 张大伟 柴福鑫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9期45-49,66,共6页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北上与冷空气交绥带来的强降雨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为应对灾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针对此次洪水过程启用的蓄滞洪区构... 受2305号台风“杜苏芮”北上与冷空气交绥带来的强降雨影响,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为应对灾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针对此次洪水过程启用的蓄滞洪区构建了洪水分析模型,提供了关键的防洪决策支持。基于中国水科院自主研发的通用高性能洪水分析计算软件FASFLOOD,结合多时相SAR影像监测分析结果,开展了海河流域共渠西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模拟推演工作。研究成果揭示了蓄滞洪区洪水的演进过程及滞留分布,为蓄滞洪区启用决策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数据参考,有效支撑了本次洪水防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动力学模型 蓄滞洪区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洪水防御 共渠西蓄滞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农村防汛排涝问题与对策——从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谈起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思军 乔荣 温志强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7期42-46,共5页
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退水过程中天津市农村防汛排涝应急工作进行复盘,分析了近年天津市农村防汛除涝工作整体情况,总结存在农村防汛除涝工程建设能力不足、应急体系和预案体系建设存在缺陷、农村防汛除涝管理能力不足、... 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退水过程中天津市农村防汛排涝应急工作进行复盘,分析了近年天津市农村防汛除涝工作整体情况,总结存在农村防汛除涝工程建设能力不足、应急体系和预案体系建设存在缺陷、农村防汛除涝管理能力不足、信息化短板明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体系建设,规范预案管理,积极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解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管资金难题,加强现代化灌区、现代化灌排泵站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融合,加强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农村除涝 应急预案 隐患排查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闻汛而动 强化担当 房山区积极应对“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20
作者 于尧尧 李安超 +2 位作者 王庆 薛园林 陈建刚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0期83-84,共2页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房山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水。在房山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水务防汛专项分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区水务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发挥行业...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房山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水。在房山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水务防汛专项分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区水务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发挥行业引领,强化专业担当,准备工作全面充分,应对措施及时到位,为房山区打赢强降雨防御攻坚战提供坚强水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务局 特大洪水 流域性 北京市房山区 生命至上 生命财产安全 应对措施 人民至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