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气候学角度理解“21.7”河南特大暴雨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智煜 黄安宁 +4 位作者 黄丹青 赵大军 张艳 顾春雷 陈爽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1-700,共20页
2021年7月19—22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破纪录降水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目前,“21.7”河南特大暴雨的研究大多针对降水个例,引发极端降水的气候学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基于谱聚类方法,利用中国气象局多年历史站点降水资料和NCE... 2021年7月19—22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破纪录降水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目前,“21.7”河南特大暴雨的研究大多针对降水个例,引发极端降水的气候学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基于谱聚类方法,利用中国气象局多年历史站点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研究了1960—2021年华北地区夏季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主控环流天气型,系统揭示了“21.7”河南特大暴雨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21.7”河南特大暴雨发生在罕见天气型下,即西太平洋上空增强的远距离台风配合异常偏西北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异常偏东北的南亚高压。该天气型虽然仅贡献了华北地区夏季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5.97%,却易导致更强的极端降水事件。台风和副高之间的盛行东南风将水汽从西太平洋输送到河南,对流层高低层强烈的风切变引发的垂直上升运动导致了“21.7”河南暴雨的发生。河南及周边地区对流层低层更加强烈的上升运动与非绝热加热之间的正反馈效应使得“21.7”河南暴雨相对同一天气型下的其他特大暴雨事件的极端性更强。本研究为理解和准确预测类似“21.7”河南暴雨的破纪录区域性极端降水提供了全新的气候学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7”河南特大暴雨 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 天气分型 谱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21.7”特大暴雨的区域集合预报检验和预报偏差分析
2
作者 廉丹华 袁慧玲 +1 位作者 王婧羽 陈法敬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300,共14页
河南“21.7”特大暴雨覆盖范围广、强度大、降水时间段集中,造成了严重损失.利用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多源融合降水分析产品(CMA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CMPASV2.1)和欧洲中期天气... 河南“21.7”特大暴雨覆盖范围广、强度大、降水时间段集中,造成了严重损失.利用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多源融合降水分析产品(CMA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CMPASV2.1)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数据,对CMA区域集合预报系统(Region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CMA-REPS)在此次暴雨事件中降水最强时间段(2021年7月20日14-20时,北京时)的预报结果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预报时效越短,集合平均和概率预报的降水效果越好,但降水强度与大值落区依然存在较大的预报偏差.结合多种降水预报评分筛选出最好和最坏的集合成员,并通过对比环流形势、水汽条件等因素,探讨了降水预报偏差的成因.好成员在郑州地区预测了占总降水30%的对流性降水,而坏成员则未能预报出对流性降水,两者总降水的偏移与非对流性降水的表现一致.好成员预测的降水区域偏向东北,与预报的副高位置偏东、台风“查帕卡”路径偏北以及南风偏强有关;坏成员预测的降水区域偏西,与相对湿度的大值区偏移一致,可能是因为预报的台风“烟花”引导的低层东风更强.在925 hPa上,好成员成功预测出郑州西部山脉迎风侧的强辐合区,导致超过25 mm·(6 h)^(-1)的强降水从山前延伸至地形高度800 m以上的迎风坡.相比之下,由于预报的辐合区域小、强度弱,坏成员的强降水仅分布在600 m以下的山前区域.总体而言,CMA-REPS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预报偏差主要源自大气环流的模拟偏差以及复杂地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21.7”河南暴雨 概率预报 预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启动时间和双台风对“21.7”河南极端暴雨事件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心怡 张熠 +2 位作者 刘昊炎 王其伟 王迪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8,共15页
对发生在2021年7月18日至21日的河南极端暴雨事件(“21.7”河南暴雨)进行集合模拟数值试验,旨在探究模拟启动时间以及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对此次暴雨事件的影响.不同模拟启动时间的试验组分析表明,在降水峰值发生前24 h启动的一组... 对发生在2021年7月18日至21日的河南极端暴雨事件(“21.7”河南暴雨)进行集合模拟数值试验,旨在探究模拟启动时间以及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对此次暴雨事件的影响.不同模拟启动时间的试验组分析表明,在降水峰值发生前24 h启动的一组试验能够最准确地模拟双台风的路径和强度演变特征,其再现了“21.7”河南暴雨中心位置、强度及时间演变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该试验很好地再现了低层东南风急流及其动力辐合特征,基于此最优试验移除台风环流后,副热带高压西伸南压且水汽输送路径随之发生调整.通过定量分析降水关键区的整层水汽通量发现,在降水最大峰值出现的时段内,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分别削弱了东南风和偏南风的水汽输送,表明台风的存在对降水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某些时段内反而减缓了河南地区的极端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7”河南暴雨 水汽输送 台风“烟花”(2021) 模拟启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7”河南特大暴雨降水特征及极端性分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杨浩 周文 +4 位作者 汪小康 李山山 王婧羽 王晓芳 胡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1-579,共9页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37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和区域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区域站)小时降水量资料,从累计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时间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1·7”(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特大暴雨的极端性特征。结果...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37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和区域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区域站)小时降水量资料,从累计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时间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1·7”(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特大暴雨的极端性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突发性强、暴雨落区集中等特点。6天累计降水量平均达到219.05 mm·站^(-1),有155个站超过600 mm。全省5.43万km^(2)累计过程降水量大于250 mm,超过“75·8”过程(1975年8月)的3.45万km^(2)。强降水主要出现在3个时段(18日15时至19日04时、19日09时至21日08时、21日09时至22日14时),最大降水时段发生在19—21日,落区集中在太行山东南侧、伏牛山东北侧的豫中北地区。有1514个站出现至少1个时次的短时强降水(≥20 mm·h^(-1)),大值中心分别位于郑州、新乡和鹤壁等地,部分区域短时强降水贡献率超过70%。强降水中心在20日中午至21日夜间由河南中部向河南北部移动,强度由强变弱再加强。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极端性表现出明显的局地性特征,郑州国家站7月20日17时1 h降水量达201.9 mm,超过“75·8”过程的小时降水强度,并打破全国国家站历史纪录。3 h和6 h最大降水量均发生在郑州尖岗水库附近。郑州站7月总降水量高达902.0 mm,约是近70年历史平均值的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7”特大暴雨 短时强降水 极端性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21.7”极端暴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秀萍 李若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3-865,共13页
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省发生了一次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极端暴雨事件,被称为“21.7”极端暴雨。在“21.7”极端暴雨发生不到2 a的时间里,“21.7”极端暴雨相关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所发表的论文达百篇。文中主要从降水的特... 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省发生了一次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极端暴雨事件,被称为“21.7”极端暴雨。在“21.7”极端暴雨发生不到2 a的时间里,“21.7”极端暴雨相关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所发表的论文达百篇。文中主要从降水的特征、影响天气系统、发生和发展机制、下垫面效应、气候变暖增幅效应和数值模式预报等方面对“21.7”极端暴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与“75.8”特大暴雨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观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进,“21.7”极端暴雨的研究结果呈现了比“75.8”特大暴雨研究更精细的降水和中小尺度系统特征,尤其是微物理过程,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与中尺度对流涡旋耦合增强的动力学过程,以及霰粒子的融化促进各尺度粒子的同步增长的微物理过程是“21.7”极端暴雨过程的重要发现;“21.7”极端暴雨体现了更明显的热带和海洋的影响,可能导致“21.7”极端暴雨过程出现更极端的小时雨量;然而,城市化对极端暴雨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与气候变暖的信号难以区分,增大了“21.7”极端暴雨机理研究的不确定性。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7”极端暴雨 研究进展 机制 数值模式 “75.8”特大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7”河南特大暴雨气象和水文雨量观测对比 被引量:13
6
作者 宝兴华 夏茹娣 +1 位作者 罗亚丽 徐祥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8-681,共14页
2021年“21·7”河南特大暴雨打破我国大陆小时气象观测纪录,该极端天气事件位列2021年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第2位。已有研究使用气象地面站雨量观测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雨情分析和极值统计,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单一来源资料存在... 2021年“21·7”河南特大暴雨打破我国大陆小时气象观测纪录,该极端天气事件位列2021年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第2位。已有研究使用气象地面站雨量观测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雨情分析和极值统计,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单一来源资料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对比气象站和水文站雨量资料,分析两套业务观测系统记录“21·7”河南特大暴雨过程的异同,发现气象站和水文站雨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两者不同等级的累积降雨落区、逐日和逐时降雨演变趋势均一致性强,但累积雨量和雨强极值的空间分布和数值存在差异,两套资料在暴雨中心(过程雨量大于600 mm)的系统性偏差小于1%。气象站和水文站的融合资料呈现比单一资料更细致的降雨分布、更全面的演变特征。此外,基于融合资料发现累积雨量排名前3位的城市(郑州、鹤壁、新乡)均具有累积雨量大、小时雨强极强、强降雨集中、雨强突然增长的特征,鹤壁和新乡最强降雨时段分别比郑州晚26 h和2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7”河南特大暴雨 气象站和水文站观测对比 暴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21·7”特大暴雨常规与扰动天气形势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钱维宏 孔海江 +2 位作者 赵培娟 任静静 张银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08-4224,共17页
2021年7月19—21日,河南省中北部的特大暴雨造成了内涝和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中以省会郑州市的灾害最为严重.极值日雨量分布从西南的鲁山400.6 mm到郑州659.7 mm和东北部的鹤壁777.5 mm,跨度约为300 km,其中20日16—17时的郑州最大小... 2021年7月19—21日,河南省中北部的特大暴雨造成了内涝和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中以省会郑州市的灾害最为严重.极值日雨量分布从西南的鲁山400.6 mm到郑州659.7 mm和东北部的鹤壁777.5 mm,跨度约为300 km,其中20日16—17时的郑州最大小时降水量达到201.9 mm.科学认识和提前预报产生特大暴雨的天气系统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前提.本文利用我国气象业务平台上的大气观测实况和数值模式产品做常规与扰动天气形势分析,结果发现:(1)与强降水对应的稳定云团属于西北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北与内陆高压连通后形成在南侧的对流层中下部东风波中尺度扰动低压系统;(2)最强降水的20日,华南沿海台风“查帕卡”、西北太平洋台风“烟花”与郑州附近强上升气流的扰动中低压构成了相互牵制的3个强降水系统;(3)扰动分析比常规天气图上的风和比湿形势更能有效地确定极端降水的位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模式产品中的风扰动、比湿扰动和湿涡度扰动对极端降水预报有明确的指示意义,认识模式产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未来提高特大暴雨预报技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天气分析 常规天气分析 复盘分析 特大暴雨 河南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郑州市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链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颖颖 李经纬 +3 位作者 陈睿山 吴昊圆 王初 杜士强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以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链作为案例,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对城市洪涝灾害的节点和传播路径进行建模,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选用度、边介数、平均路径长度、连通度等指标定量分析城市洪涝灾害链的脆弱性、关键节点和... 以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链作为案例,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对城市洪涝灾害的节点和传播路径进行建模,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选用度、边介数、平均路径长度、连通度等指标定量分析城市洪涝灾害链的脆弱性、关键节点和关键传播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断链减灾策略,并对其减灾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结果表明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链中节点度数、点介数和特征向量中心度都将关键事件指向交通中断、抗洪物资供应不足、应急指挥不力、地铁进水、生产线爆炸等,而“抗洪物资供应不足-暴雨洪涝”“交通中断-抗洪物资供应不足”“应急指挥不力-暴雨洪涝”这三条边对整个灾害链网络的结构起到关键作用。应急供电、应急通信、应急交通和停工停产可以有效断链减灾,并且以应急供电的断链减灾效果最显著。相关结果可以为有效应对城市洪涝灾害链提供知识图谱,辨识关键节点和传播路径,并建立断链减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灾害链 复杂网络 断链减灾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组织化:“互联网+线上应急救援”的实践路径和现实困境——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雅倩 王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0-55,共6页
为响应我国应急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参与式观察、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方法,从准组织化集体行动视角切入,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中救援模式相对成熟的“互联网+线上应急救援”实践路径和现实困境进行探... 为响应我国应急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参与式观察、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方法,从准组织化集体行动视角切入,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中救援模式相对成熟的“互联网+线上应急救援”实践路径和现实困境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线上应急救援实践路径涵盖聚合、运转、高效、离散4个阶段,且以持续不断的行动流呈现,具有准组织化集体行动特征;同时,线上救援形式面临“合法性”不确定、救援质量不稳定、风险评估主观性和政府正式沟通渠道有限性等现实困境,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线上应急救援” 准组织化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 应急管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牛淑贞 张素芬 +1 位作者 席世平 张一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1-34,共4页
利用郑州 71 4CD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 ,结合河南省地面逐时雨量、风场、郑州探空、省区域小图等资料 ,对 2 0 0 0年 7月 5~ 6日发生在新乡、郑州、开封、许昌等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 。
关键词 特大暴雨 中尺度特征 辐合线 强度场 多普勒速度场 河南 天气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河南焦作特大暴雨涝灾对葡萄危害程度调查
11
作者 赵名花 刘大瑛 +3 位作者 刘军丽 梁玉英 崔海玲 牛秀丽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3年第5期44-46,共3页
2021年7月21日开始连续3天的强降雨,以及8月下旬、9月中旬2次持续2~3天的降雨,其降水强度和降水量世纪罕见,河南省焦作地区多地遭受了洪涝灾害,给农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对葡萄生产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通过调查,总结了... 2021年7月21日开始连续3天的强降雨,以及8月下旬、9月中旬2次持续2~3天的降雨,其降水强度和降水量世纪罕见,河南省焦作地区多地遭受了洪涝灾害,给农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对葡萄生产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通过调查,总结了不同涝灾程度对2022年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葡萄受涝灾程度分为3级:①轻度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生产 葡萄生长发育 危害程度 涝灾 特大暴雨 洪涝灾害 河南焦作 焦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市7.20特大暴雨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峰 喻谦花 +4 位作者 罗福生 霍继超 冯跃华 靳晓颖 刘翠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共11页
河南7.20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洪灾多发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大暴雨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问题,对开封市12个自动内涝监测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构建了由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维度9个影... 河南7.20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洪灾多发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大暴雨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问题,对开封市12个自动内涝监测站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构建了由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维度9个影响因子组成的半结构多层次多目标指标体系,在输入层采用信息熵权向量,在准则层对短期风险、长期风险2个子系统采用熵值权向量、对等权向量、决策偏好权向量3种赋权方法,构成改进风险模糊评价模型。对12个站点的内涝风险进行5个级别(极高、较高、中等、较低、极低)的评估。结果显示:在短期风险评估中,5号站点为极高风险,10号站点为中等风险;在长期风险评估中,6号站点为较高风险,8号站点为极低风险;在目标层的最终评价中,3种方法均显示5号、2号站点风险极高,7号、8号站点风险较低。经过与开封市内涝实际情况对比,认为评价体系和改进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针对城市内涝风险能够给出短期风险、长期风险、综合风险精准的评估结果,为城市进行排水管网完善、内涝积水点防治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应对暴雨引发的内涝问题制定应急减灾预案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城市内涝 风险评估 河南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畜牧业受暴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3
作者 袁军虎 王熠略 +2 位作者 韩艳杰 张甜 田志龙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21年第9期15-16,共2页
7月17日至21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部和西北部出现大雨到暴雨,郑州、焦作、新乡、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其中,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河南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 7月17日至21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部和西北部出现大雨到暴雨,郑州、焦作、新乡、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其中,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河南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mm,73站(占比约38%)累积降水量超过50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郑州 特大暴雨 畜牧业 影响及应对措施 强降雨 降水量 累积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起来保丰收——河南积极开展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14
作者 丁浩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15期25-26,共2页
7月17日至21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侵袭,对郑州、新乡、周口、鹤壁、焦作等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贾鲁河、卫河泄洪区和部分低洼地块影响严重。积水地块农作物存在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7月24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 7月17日至21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侵袭,对郑州、新乡、周口、鹤壁、焦作等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贾鲁河、卫河泄洪区和部分低洼地块影响严重。积水地块农作物存在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7月24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河南省雨情汛情和抢险救灾进展情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俊忠就公众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厅长 抢险救灾 贾鲁河 河南省农业 特大暴雨 低洼地 灾后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自然灾害防治公共责任划分逻辑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承豫 徐培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6,共5页
自然灾害防治公共责任划分是开展高效公共安全治理的前置条件。该研究首先从自然灾害防治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基本要素出发,通过构建公共安全治理的双三角形理论模型形成了减缓致灾因子、降低暴露及减少脆弱性三个子目标。其次,以“目标—... 自然灾害防治公共责任划分是开展高效公共安全治理的前置条件。该研究首先从自然灾害防治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基本要素出发,通过构建公共安全治理的双三角形理论模型形成了减缓致灾因子、降低暴露及减少脆弱性三个子目标。其次,以“目标—主体—行为—后果”的连续统建构了自然灾害防治公共责任划分的总体框架。再次,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风险预警过程作为案例切片,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当前公共责任划分中存在部门本位、“主体—行为”规范不足、后果维度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指出上述问题可通过推动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形成配套规范性文件及落实三个子目标加以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公共责任 目标导向 双三角形模型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开封市内涝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喻谦花 霍继超 仝妍彦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1,99,共6页
以内涝典型易发区河南省开封市主城区为例,利用城市内涝监测点逐小时积水深度和同时段气象站降雨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和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基于降水因子(模型1组)和历史积水+降水因子(模型2组)的内涝评估模型;并以2021年“7·20”... 以内涝典型易发区河南省开封市主城区为例,利用城市内涝监测点逐小时积水深度和同时段气象站降雨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和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基于降水因子(模型1组)和历史积水+降水因子(模型2组)的内涝评估模型;并以2021年“7·20”特大暴雨过程为例,对模型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3 h短时强降水是内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积水与暴雨发生的时间相比,具有滞后1~3 h的特点;模型1组对内涝风险有一定评估能力,但总体误差明显高于模型2组;模型2组有80%的站点R 2≥0.9,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平均MAE≤3.9 cm,拟合结果评价优秀,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在开封市2021年“7.20”极端暴雨过程中,模型2组评估结果与实测积水的平均RSME为4.33 cm,平均MAE为2.94 cm,较为准确地评估了极端暴雨过程内涝灾害的涨水期、退水期和最大积水深度,能够为城市防汛和应急决策提供较好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评估 支持向量机 “7•20”特大暴雨 河南开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17
作者 刘应堂 高潮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6-37,共2页
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终于被降伏了。在与洪水搏斗的过程中,显示了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检验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公仆之心。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大家报告他们的感人事迹。1991年5月中旬至8月上旬,河南信阳地区9县1市连续遭受历史上罕见的... 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终于被降伏了。在与洪水搏斗的过程中,显示了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检验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公仆之心。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大家报告他们的感人事迹。1991年5月中旬至8月上旬,河南信阳地区9县1市连续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和洪水的多次袭击,一时间,洪峰突发,河水漫溢,特别是这个地区的固始、淮滨、息县、潢川等重灾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面临着重大威胁;灾区的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特大洪水 特大暴雨 潢川 河南信阳 组织群众 淮滨 抢险救灾 先锋模范作用 领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淅川电力:灾后抢险初战告捷
18
作者 李苏 王佰东 《农村农业农民》 2010年第10期49-49,共1页
前不久,河南省淅川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淅川县的电力设施损失巨大。
关键词 电力设施 抢险 灾后 特大暴雨 淅川县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