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新品种嫩单4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徐婷 王俊强 +4 位作者 韩业辉 周超 马宝新 丁昕颖 曲忠诚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157-159,共3页
嫩单4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2016年利用玉米自交系D3A34223为母本和玉米自交系N962为父本组配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0-2021年参加齐顺联合体玉米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1294.4 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平均增产8.8%。2... 嫩单4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2016年利用玉米自交系D3A34223为母本和玉米自交系N962为父本组配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0-2021年参加齐顺联合体玉米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1294.4 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平均增产8.8%。2023年参加齐顺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1938.0 kg,比对照德美亚3增产7.4%。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2024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本文作者对嫩单40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生产实践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嫩单4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加糯玉米新品种沈糯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朱敏 郭涛 +3 位作者 张曼册 李凤海 钟雪梅 王宏伟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8-90,共3页
沈糯20号是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SY-KN167为母本、自交系SY-sh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强、穗型美观、籽粒饱满、抗病性强,适宜在辽宁地区或相似生态区种植。... 沈糯20号是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SY-KN167为母本、自交系SY-sh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强、穗型美观、籽粒饱满、抗病性强,适宜在辽宁地区或相似生态区种植。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审玉20230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加糯玉米 沈糯20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耐密植玉米新品种“佤玉2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如海 饶红杉 +3 位作者 刘金菊 李萍 板建娟 许文芳 《种子科技》 2025年第3期68-70,共3页
“佤玉20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自选自交系“临选2018—1×临选2016—1”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抗病、耐密植等特点,在海拔1000~2000 m区域可以种植,最适宜区域为海拔1200~1800 m。阐述了“佤玉20号”的选育过... “佤玉20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自选自交系“临选2018—1×临选2016—1”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抗病、耐密植等特点,在海拔1000~2000 m区域可以种植,最适宜区域为海拔1200~1800 m。阐述了“佤玉2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佤玉20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鲜食甜玉米珠贝20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4
作者 鲁金华 张文 +6 位作者 董云波 董云武 魏瑞忠 施德林 康指用 周阿文 郭世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67-169,共3页
珠贝20是玉溪市种子管理站与厦门市吉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JF274为母本、JF282为父本联合选育的优质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具有品质优、可生食、皮薄、汁多、牛奶香、糖度高、高产稳产等特点,深受消费市场欢迎。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云南省... 珠贝20是玉溪市种子管理站与厦门市吉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JF274为母本、JF282为父本联合选育的优质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具有品质优、可生食、皮薄、汁多、牛奶香、糖度高、高产稳产等特点,深受消费市场欢迎。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云南省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鲜食玉米区域春秋季节种植。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珠贝20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 珠贝20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邯豆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5
作者 王涛 周敬霄 +3 位作者 王旭 雷晓彤 郭海萍 肖付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192-194,共3页
邯豆20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邯6103为母本、中黄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9年和2020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北片夏播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202.1 kg和196.2 kg,较对照分别增产0.5%和0.9%;2年区试平均亩产199.2... 邯豆20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邯6103为母本、中黄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9年和2020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北片夏播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202.1 kg和196.2 kg,较对照分别增产0.5%和0.9%;2年区试平均亩产199.2 kg,较对照增产0.7%。202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北片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215.8 kg,较对照增产3.9%。该品种高油、抗病、抗倒伏、成熟落叶性好、不裂荚,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邯豆20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为促进高油品种在市场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邯豆2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沈立 龚亚明 +4 位作者 刘娜 冯志娟 卜远鹏 王斌 张古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74-1178,共5页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28.2 cm,主茎节数7.7节,有效分枝数3.3个;单株有效荚数29.1个,标准荚率72.6%,标准二粒荚荚长5.5 cm、荚宽1.5 cm,平均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重304.3 g,鲜百粒重79.2 g;籽粒椭圆形,种皮淡绿色,子叶黄色,口感香甜柔糯。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和SC18株系,感炭疽病。2020—2021年浙江省鲜食春大豆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836.8 kg;2022年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60.0 kg,适宜在浙江及周边地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农20 特征特性 农艺性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优质小麦新品种泛育麦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家传 胡厚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148-151,共4页
泛育麦20是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以泛麦5号为母本、PH82-2-2和泛麦8号优4为父本复合杂交,经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为半冬性中熟优质中强筋品种... 泛育麦20是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以泛麦5号为母本、PH82-2-2和泛麦8号优4为父本复合杂交,经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为半冬性中熟优质中强筋品种,株高77.8~82.9 cm,亩成穗39.8万~40.9万穗/亩,穗粒数35.2~37.1粒,千粒重43.5~44.6 g,具有抗倒、抗寒、抗病、籽粒饱满、容重高、商品性好、高产稳产等特性,适宜在黄淮南片中高产水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泛育麦20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品质朝天椒新品种红运20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程英 钟时伟 曾启熙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杂交一代单生朝天椒新品种红运20是由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登记[登记证号:GPD(2021)440046]并推广的高产高品质型品种,目前已在10个省份示范种植并取得较好的示范效果,深受种植户认可。现总结其适应性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以期促进红... 杂交一代单生朝天椒新品种红运20是由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登记[登记证号:GPD(2021)440046]并推广的高产高品质型品种,目前已在10个省份示范种植并取得较好的示范效果,深受种植户认可。现总结其适应性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以期促进红运20在华南、西南等产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生朝天椒 红运20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鄄城县小麦“20+40”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9
作者 刘树念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9期71-71,213,共2页
介绍了鄄城县应用与推广小麦"20+40"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该高产栽培模式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小麦 “20+40”栽培技术 鄄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4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扬 况浩池 +2 位作者 曾正明 罗俊涛 陈光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09-6810,共2页
[目的]推广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40。[方法]对K优40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K优40是不育系K17A和恢复系R40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适宜、分蘖力强、耐肥抗倒、长势旺盛、抽... [目的]推广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40。[方法]对K优40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K优40是不育系K17A和恢复系R40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适宜、分蘖力强、耐肥抗倒、长势旺盛、抽穗整齐、熟相好等特性,已于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结论]该组合适宜重庆市和四川省海拔800 m以下稻瘟病非常发区作中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 K优4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豆20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磊 于伟 +3 位作者 汪茂斌 李智 王敏 任清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3-46,共4页
通过试验 ,明确了皖豆 2 0的适宜播期为麦收后至 6月 15日 ,最迟不能晚于 7月 10日。皖豆 2 0分枝潜力大 ,自我调节能力强 ,适宜密度为 15~ 30万株 /hm2 ,最佳为 2 2 .5~ 30万株 /hm2 ,产量峰值在 2 6 .3万株 /hm2 。适宜播量为 75~ ... 通过试验 ,明确了皖豆 2 0的适宜播期为麦收后至 6月 15日 ,最迟不能晚于 7月 10日。皖豆 2 0分枝潜力大 ,自我调节能力强 ,适宜密度为 15~ 30万株 /hm2 ,最佳为 2 2 .5~ 30万株 /hm2 ,产量峰值在 2 6 .3万株 /hm2 。适宜播量为 75~ 10 5kg/hm2 ,最佳播量 75kg/hm2 。百克土中含P2 O52mg以上时 ,可不施P肥 ,富K的黄泛淤土无需施用K肥 ,上茬小麦每公顷产量在 6 0 0 0kg以上的田块 ,施N肥不增产。水分是影响该品种产量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栽培技术 播期 密度 施肥 灌水 大豆 皖豆20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郧单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刚 李永学 +4 位作者 吴承国 唐余成 陈光勇 王致云 柯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34-36,共3页
郧单20是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科学院采用自选系WD01作母本、外引系T259作父本选育的高产、多抗、品种优良的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2016005。通过对郧单20选育过程、综合特性、栽培技术、制... 郧单20是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科学院采用自选系WD01作母本、外引系T259作父本选育的高产、多抗、品种优良的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2016005。通过对郧单20选育过程、综合特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推广该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郧单20 选育进程 综合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振华 袁平荣 +5 位作者 赵国珍 苏振喜 寇姝燕 邹茜 刘慰华 陈于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864-4866,共3页
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海拔高,水的沸点较低,普通米饭硬度大、食味性较差等问题,开展粳稻软米新品种选育研究。根据育种目标,用软米品系云粳优3号作母本,抗稻瘟病高产品系云粳优10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5年8代系谱选择,育成了国内第一个粳... 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海拔高,水的沸点较低,普通米饭硬度大、食味性较差等问题,开展粳稻软米新品种选育研究。根据育种目标,用软米品系云粳优3号作母本,抗稻瘟病高产品系云粳优10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5年8代系谱选择,育成了国内第一个粳型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该品种早熟、品质优、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轻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配合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500-1 80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相似生态型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优质 香软米 云粳2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皖杂40优质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曙峰 唐胜 《中国棉花》 2000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杂交种 皖杂40 产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优质粳稻新品种滨稻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薇 耿雷跃 +5 位作者 邹拓 刘林斌 徐亚会 张启星 孟令启 杜琪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2期43-44,47,共3页
滨稻20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育成的常规中晚熟粳稻品种,具有耐盐、优质、高产等特性,米质达国标优质3级,耐盐等级3级。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56.4 kg/667 m^(2),较对照品种垦育38增产14.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37.8 kg/... 滨稻20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育成的常规中晚熟粳稻品种,具有耐盐、优质、高产等特性,米质达国标优质3级,耐盐等级3级。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56.4 kg/667 m^(2),较对照品种垦育38增产14.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37.8 kg/667 m^(2),较对照品种垦育38增产14.9%。202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长城以南的唐山市、秦皇岛市作一季稻插秧栽培种植,被秦皇岛市列为2023年水稻主导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滨稻20 耐盐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SCN大豆新品种嫩丰2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芳 王守义 +3 位作者 王淑荣 袁明 韩冬伟 李晓明 《大豆科技》 2009年第1期45-46,共2页
本文介绍了高产抗SCN大豆新品种嫩丰20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嫩丰20原代号为嫩970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合丰25为母本,安8711-27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本文介绍了高产抗SCN大豆新品种嫩丰20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嫩丰20原代号为嫩970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合丰25为母本,安8711-27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抗SCN 嫩丰2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地区新葵20号复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殷波 柳延涛 +4 位作者 李万云 陈寅初 刘胜利 王鹏 赵刚 《新疆农垦科技》 2013年第7期12-13,共2页
新葵20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早熟油葵杂交种,2010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已在北疆地区推广应用,本文总结了北疆地区麦茬免耕复播新葵20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 新葵20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早熟油葵杂交种,2010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已在北疆地区推广应用,本文总结了北疆地区麦茬免耕复播新葵20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地区 麦茬复播 新葵20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湘薯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超凡 周虹 +1 位作者 黄艳岚 易九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18-20,23,共4页
湘薯20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用湘薯16作母本,徐薯22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种子,再经逐级选育而成2010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湖南省多点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6 841.1 kg/hm2,薯干产量12 562.5 kg/hm2;在不同... 湘薯20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用湘薯16作母本,徐薯22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种子,再经逐级选育而成2010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湖南省多点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6 841.1 kg/hm2,薯干产量12 562.5 kg/hm2;在不同区域进行的生产示范,平均鲜薯产量49 726.0 kg/hm2,薯干产量16 583.0 kg/hm2,均比对照南薯88增产显著。薯块烘干率33.1%左右,抗薯瘟病兼抗黑斑病,耐旱、贮藏性好、品质佳、增产潜力大。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壮苗,深耕土地、高垄双行,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湘薯20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新品种豫芝20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体德 张海洋 苗红梅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82-83,共2页
豫芝20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有性杂交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新品种试验,平均产量为1472.10 kg/hm2,粗脂肪含量56.99%,粗蛋白质含量18.75%。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 豫芝20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有性杂交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新品种试验,平均产量为1472.10 kg/hm2,粗脂肪含量56.99%,粗蛋白质含量18.75%。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2015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豫品鉴芝2015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豫芝20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X20阿魏菇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文华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SX20阿魏菇 特征特性 菌种生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