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1”合作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数据多角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吕红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152,共4页
“16+1”是依据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愿望打造的跨区域合作平台,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稳定增长,但也出现了双边贸易长期失衡等新问题。本文以商务部网站数据为基础,从“16+1”实施前后进口... “16+1”是依据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愿望打造的跨区域合作平台,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稳定增长,但也出现了双边贸易长期失衡等新问题。本文以商务部网站数据为基础,从“16+1”实施前后进口与出口数据对比、“16+1”合作框架下进口与出口数据各国贡献度,以及进口与出口数据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深化“16+1”合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6+1”合作框架促进了进出口贸易额稳定增长;增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额,关键是从贡献度较高的国家入手;进口额与出口额之间具有强相关性,贸易政策要促进进口与出口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1”合作框架 中东欧国家 多角度分析 进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欧地区林业发展现状及“16+1”合作前景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燕琴 陈洁 顾亚丽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59,共7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机制的积极落实,中东欧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成为林业合作的重点区域。中东欧国家森林资源良好,林业科研实力强劲,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具备良好的林业合作基准。分析了中东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机制的积极落实,中东欧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成为林业合作的重点区域。中东欧国家森林资源良好,林业科研实力强劲,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具备良好的林业合作基准。分析了中东欧地区的森林资源禀赋、林业法律法规政策、森林经营管理制度、林产品加工贸易现状等情况,总结认为中东欧自然资源禀赋优良,林业管理机制较为完善,林业产业基础较好,基于此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加强林业合作的前景及相关风险,以期为推动"16+1"林业合作提供参考与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林业法规 林业管理机制 林产品贸易 “16+1”林业合作 中东欧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1”合作下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洋 张泽群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90,共7页
自“16+1合作”机制出台后,在农产品的贸易中,中东欧16国与中国的联系更加频繁。中东欧16国与中国的频繁交易使得贸易规模迅速的扩张,从而使中国的农产品集中在东欧16国的市场上。通过研究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国与中东欧16国... 自“16+1合作”机制出台后,在农产品的贸易中,中东欧16国与中国的联系更加频繁。中东欧16国与中国的频繁交易使得贸易规模迅速的扩张,从而使中国的农产品集中在东欧16国的市场上。通过研究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发现:经济规模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空间距离则起到阻碍作用;人均GDP差额与贸易水平呈负相关;“16+1合作”机制与贸易水平呈正相关,但目前影响程度尚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16+1合作 中东欧 农产品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与“17+1合作框架”下波兰与中国双边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4
作者 BORUCZKOWSKA Natalia 邸玉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8-192,共5页
中波自建交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国不断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欧洲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波兰位于东西方的交汇点,对推动中欧合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波兰和中国双边贸易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中波自建交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国不断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欧洲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波兰位于东西方的交汇点,对推动中欧合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波兰和中国双边贸易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了"17+1"合作框架下波中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并给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中贸易 “一带一路”倡议 17+1合作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东欧合作:特点与改进方向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晓中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50,共10页
中国—中东欧国家多领域合作提出5年来,已取得长足进展,形成了"16+1合作"框架,收获许多初期合作成果,积累了不少可贵的多边合作经验。随着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日益显现出合作理念新颖、制度建设成熟等鲜明... 中国—中东欧国家多领域合作提出5年来,已取得长足进展,形成了"16+1合作"框架,收获许多初期合作成果,积累了不少可贵的多边合作经验。随着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日益显现出合作理念新颖、制度建设成熟等鲜明特征。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16国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和试验田,其经验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欧 “16+1合作”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的新篇章 被引量:4
6
作者 贾瑞霞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102-103,共2页
当前,中东欧国家的创新能力快速发展,正处于快速追赶欧盟平均水平的阶段。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实现"16+1合作"的创新发展,应积极推动中欧创新伙伴关系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对中东欧国家以及国际形势的研究。
关键词 “16+1合作” 创新合作 中东欧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ESEE合作的不对称关系和深化合作关系面临的障碍:理解和解决方案
7
作者 Anastas Vangeli Adela Gjorgjioska +1 位作者 郝晓琼 杨晨成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6,87,共11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使双方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果。本文基于该背景分析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进一步合作的主要障碍,并为双方政府克服这些困难提供了政策建议。首先,文章回顾了"一带一路&qu...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使双方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果。本文基于该背景分析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进一步合作的主要障碍,并为双方政府克服这些困难提供了政策建议。首先,文章回顾了"一带一路"推动双方合作的背景,简要总结了该议题的政策艺术性。然后,基于高层官员及专家间的访谈内容和政治论坛上有关合作事项的与会观察,本文提供了对这些原始数据的分析。文章的分析模型结合了两种衡量推进合作障碍的评估标准。第一种基于对问题源头的探讨,即究竟是外生因素还是内生因素造成的;第二种基于代理—结构二分法。之后,文章为每一种障碍提供了各自的理论分析模型(源于结构的内生因素,源于代理的内生因素,源于结构的外生因素,源于代理的外生因素),并相应给出合作实践中的具体实例。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对每种障碍存在的可能解决机制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双方在未来如何提高适应力和推进合作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1 合作障碍 解决机制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路征 彭志豪 高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3,共6页
基于中国和中东欧十六国贸易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欧班列开行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及贸易结构(包括进出口结构和商品种类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班列的通行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总体上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贸... 基于中国和中东欧十六国贸易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欧班列开行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及贸易结构(包括进出口结构和商品种类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班列的通行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总体上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贸易效应主要体现在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贸易上,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弱;在商品种类结构方面,中欧班列有利于中国-中东欧制成品贸易,且对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大,而对初级产品贸易影响相对较小;此外,中欧班列对机械产品贸易尤其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中欧班列的开通并没有改变现阶段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的结构特征,而是进一步强化了现有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16+1合作 贸易结构 中东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东欧国家外交关系40年回顾:成就、挑战与展望--基于保加利亚的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永香(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本文探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40年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在冷战结束之前,中国-中东欧国家外交关系从差别对待逐渐走到整体回暖。冷战后,中国-中东欧国家外交关系则经历了从互相疏离、相互调适再到携手构建新型外交战略的转变。2... 本文探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40年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在冷战结束之前,中国-中东欧国家外交关系从差别对待逐渐走到整体回暖。冷战后,中国-中东欧国家外交关系则经历了从互相疏离、相互调适再到携手构建新型外交战略的转变。2011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深刻改变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形势,给中东欧国家和保加利亚提供大量发展机会。该倡议在中东欧地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保加利亚与中国的合作潜力较高,并已形成密切联系。两国若能在相关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寻求适合双方国情的发展机会,最终彼此都将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 中东欧国家 保加利亚 “一带一路”倡议 “16+1合作”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欧盟和中东欧:一个未满足期待的三角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M.维特罗夫索娃 S.哈尼施 +2 位作者 刘露馨 朱金志(译) 刘露馨(译校)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111,158,共24页
由于欧盟未能满足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以及(潜在的)西巴尔干欧盟成员候选国的期待,他们转向与中国发展关系,但其原因仍有待探讨。本文运用角色理论和克里斯托夫·希尔于1993年提出的"能力一期待差距"概念,探讨中东欧国家各... 由于欧盟未能满足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以及(潜在的)西巴尔干欧盟成员候选国的期待,他们转向与中国发展关系,但其原因仍有待探讨。本文运用角色理论和克里斯托夫·希尔于1993年提出的"能力一期待差距"概念,探讨中东欧国家各自在欧盟未实现他们的期待(包括政治、经济和加入欧盟的期待)时是如何认识和发展他们与欧盟、中国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本文遵循角色理论的关系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了中国对中欧地区的历史认知及其对"16+1"合作日益增长的期待,随后探讨了中东欧国家近来令人困惑的角色转变,认为这些国家开始寻求与欧盟更加密切的对华政策是由于欧盟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新挑战,如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的政策和英国脱欧使中东欧国家更接近欧盟,同时,反大国情绪以及在投资方面中国未能满足其期待或许可以解释中东欧国家为何最近重新重视发展对欧盟关系。当今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关系中"期待一现实差距"这一现象说明,中东欧国家应该管理和修正他们的期待来避免未来的误解与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关系 “16+1”合作 欧盟 中东欧 维谢格拉德集团 西巴尔干 波罗的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东欧沿线国家电力投资环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峰 窦如婷 郑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132,共10页
“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为投资中东欧沿线国家电力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中东欧国家存在较大的投资潜力。为了量化企业在中东欧国家进行电力投资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构建电力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为投资中东欧沿线国家电力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中东欧国家存在较大的投资潜力。为了量化企业在中东欧国家进行电力投资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构建电力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16+1合作”机制下的中东欧国家的电力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和评价。基于模型的评价结果,本文将中东欧国家的电力投资环境分为良好型、潜力型、成长型和薄弱型四个类型。结合模型结果,本文提出中国电力企业应针对各个国家的不同投资环境因地制宜制定投资策略,遵守市场化原则、注重风险防控,并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为“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1合作 电力投资环境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