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3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卫东 高文生 +3 位作者 龚维明 林毅峰 刘永超 吴江斌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7,共21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文章结合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与发展,从建筑市政、桥梁及海上风电基础工程面临的基本问题和特点出发,介绍各自领域的研究与技术进展。在建筑市政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多塔楼高层建筑整体筏形基础、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沉降分析与控制技术,以植入预制桩、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压入式沉井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环境低影响技术,以及既有建筑基础加固与地下空间拓展等城市更新关键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了冲刷和波浪等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基础、锚锭基础和沉井基础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发展。在海上风电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往复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波浪辐射及绕射作用,动冰冲击和冰激振动等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式、重力式、吸力筒式、漂浮式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实践。另外,也简述基础工程在抗震与性能化设计、智能化和环境低影响的施工装备与技术、城市更新面临的既有基础检测、全寿命数字化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建筑市政 桥梁 海上风电 基础工程抗震 施工技术与装备 检测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高萍 何景师 徐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现场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现场工程师作为新型劳动者,应具备创新能力、跨界技能、数智素养、学习能力和工匠精神。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过程,应对标“新产业”、运用...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现场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现场工程师作为新型劳动者,应具备创新能力、跨界技能、数智素养、学习能力和工匠精神。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过程,应对标“新产业”、运用“新介质”、开发“新模式”、瞄准“新技术”、聚焦“新主体”,构建真实情境、开发真实任务、梳理真实流程、立足真实岗位、挖掘真实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现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斌 李丽丽 张淑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89-91,94,共4页
以山西农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图学课程为例,以工程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策略,在提高学生工程图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 以山西农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工程图学课程为例,以工程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策略,在提高学生工程图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工程图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图学课程 工程能力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数字孪生虚拟实体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少楠 董国玉 +1 位作者 焦红波 李博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存储着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存在数据量庞大、管理复杂、更新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以WebGL为核心引擎渲染加载的应用层数字孪生平台受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存储着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存在数据量庞大、管理复杂、更新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以WebGL为核心引擎渲染加载的应用层数字孪生平台受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的限制,面临着轻量化处理的挑战。针对数字孪生虚拟实体维度中的几何模型数据,利用改进QEM(Quadric Error Metrics,二次误差测度)算法和Low-Poly算法进行轻量化处理,选取水轮机导水机构作为案例,研究在满足数字孪生业务需求下的最优简化程度。结果表明:轻量化的处理是必要的;轻量化处理后的模型文件大小大幅度减小;在满足数字孪生精细度等级4个精度等级的简化程度的上限分别为原始数据、40%左右、70%左右、9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水利工程 轻量化 Q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改性膨胀土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波 李浩洋 +3 位作者 童军 王卫 查恒 夏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1,共6页
采用磷石膏改良膨胀土可以同时实现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和膨胀土的改良。以引江济淮Y003标段的中膨胀土为例,通过液限、塑限、击实、膨胀率、直剪和崩解试验对磷石膏改性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土的液限与塑性... 采用磷石膏改良膨胀土可以同时实现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和膨胀土的改良。以引江济淮Y003标段的中膨胀土为例,通过液限、塑限、击实、膨胀率、直剪和崩解试验对磷石膏改性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土的液限与塑性指数均低于素膨胀土,其中50%(质量百分比)掺量的磷石膏混合土液限较素膨胀土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塑性指数下降了20.3;改性土的膨胀率均低于素膨胀土,50%掺量的磷石膏混合土自由膨胀率较素膨胀土下降了36个百分点,无荷膨胀率下降了5.12个百分点;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改性土的内摩擦角逐渐增大,黏聚力逐渐降低;磷石膏的掺入导致改性土的抗崩解能力下降,实际应用中要考虑添加其他胶凝材料。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膨胀土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磷石膏 资源化利用 工程特性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药剂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邓刚 +3 位作者 张茵琪 严俊 裴东东 李维朝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白蚁是主要的害堤动物之一,给堤坝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措施对药物的需求,分析了各防治措施使用的化学药剂有效成分和剂型特点,总结了生物药剂研发现状和发展方向。施用白蚁防治药剂... 白蚁是主要的害堤动物之一,给堤坝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措施对药物的需求,分析了各防治措施使用的化学药剂有效成分和剂型特点,总结了生物药剂研发现状和发展方向。施用白蚁防治药剂是开展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的重要途径,亟需研发适用于监测-灭杀一体法的高耐久性饵剂和粉剂,并扩大生物药剂有效成分获取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白蚁防治 化学药剂 生物药剂 有效成分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高萍 何景师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的新载体。从学徒制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工程师身份认同等方面分析了现场工程师项目实施的困境,引入协同学理论建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的“三环聚合、协同联动”社会支持系统模型...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的新载体。从学徒制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工程师身份认同等方面分析了现场工程师项目实施的困境,引入协同学理论建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的“三环聚合、协同联动”社会支持系统模型,并从建立目标协同机制、开放联动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探索高质量实施项目的运行机制,通过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促进政企校深度协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 职业教育 协同 社会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瑞雪 王兆波 刘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评和反馈机制的新思路。实践表明,依托教科产融合基地,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赛教融合助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挖掘实践教学所在企业或所在地的思政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落在实处。建立了基于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金属材料工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治沙”新模式: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建华 刘恒 +3 位作者 戴蕙泽 吴立国 张明远 周建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随着沙漠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治沙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工程治沙”模式——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的概念,这是一种结合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化操作的高效治沙新策略。首先,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 随着沙漠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治沙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工程治沙”模式——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的概念,这是一种结合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化操作的高效治沙新策略。首先,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其次,就工程治沙的技术方法和机械设备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结合土地沙漠化治理现状和现有装备技术,给出了工程治沙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的人员组成、作业规程以及装备配置。总之,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作为“工程治沙”的一种新模式,不仅优化了治沙技术,还为沙区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这种模式有望在更广泛的区域得到应用,并为全球抗击沙漠化问题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治沙 机械化 服务队 三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下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永旺 管志川 +3 位作者 齐宁 侯健 陈德春 姚传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5,256,共5页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于实践能力,且存在越来越弱的趋势,难以支撑行业的快速转型升级。针对此问题,创新性的构建了“6+1”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了校内校外“实+虚”结合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三驱联动,四位一体”实践模式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石油工程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行业 转型升级 石油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爆破扩腔能耗随不耦合系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永辉 秦丽绚 +1 位作者 徐锐 张智宇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了优化地下工程周边孔光面爆破中的炸药能量分布情况,提高孔痕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采用爆破破岩及断裂力学理论,构建扩腔能耗计算方法,通过浇筑素混凝土模型进行爆破试验,得到扩腔尺寸、体积和能耗随不耦合系数K的变化规律。研究结... 为了优化地下工程周边孔光面爆破中的炸药能量分布情况,提高孔痕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采用爆破破岩及断裂力学理论,构建扩腔能耗计算方法,通过浇筑素混凝土模型进行爆破试验,得到扩腔尺寸、体积和能耗随不耦合系数K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K由1.25增大到3.375的过程中,扩腔直径平均为3.43 cm,扩腔长度平均为12.7 cm,扩腔体积介于52.98~155.56 cm 3,扩腔能耗介于0.58~1.70 kJ,其在炸药总能量中的占比介于2.9%~8.5%;随着K的增大,扩腔体积和能耗呈减小趋势,K在达到3.0~3.5时对减小扩腔能耗效果最为明显,而后趋于平稳;K增大会减轻炸药能量对炮孔壁岩石的粉碎程度,使扩腔体积减小,同时扩腔能耗降低;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互验证,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选取较大的不耦合系数可以减小扩腔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爆破 扩腔 能耗 不耦合系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逻辑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祖辉 傅琳琳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共20页
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需从政策演化、实践演化和主体演化三重视域进行观察。“千万工程”的深化与乡村振兴具有多方位的关联效应,着重体现在其对产业兴旺的驱动效应、对生态宜居的引领效应、对乡风... 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需从政策演化、实践演化和主体演化三重视域进行观察。“千万工程”的深化与乡村振兴具有多方位的关联效应,着重体现在其对产业兴旺的驱动效应、对生态宜居的引领效应、对乡风文明的联动效应、对治理有效的提升效应和对生活富裕的推进效应。通过总结浙江围绕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这五种“千万工程”乡村建设类型的实践经验,发现“千万工程”的普适经验在于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所蕴含的人居环境也是营商环境、村庄既要建设又要运营、公共品也可以转变为市场品、公共服务既要重视平等又要注重效率等发展理念,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所蕴含的领导重视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规划先行与动态优化相结合、示范引领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所蕴含的党政领导、数智赋能、群众参与的推进机制;同时,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在“和”字上下功夫,更好体现乡村硬软环境之“和”、乡村多元主体之“和”、乡村治理方式之“和”、县域城乡关系之“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 乡村全面振兴 人居环境治理 乡村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工程学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文明 刘经典 伍丹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6,共9页
人体工程学综合应用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原理与方法,能实现机器、环境对人的最佳适应。文章采用网络调查、电话与邮件调研、内容分析等方法开展用户访谈,考察公共图书馆人体工程学设施供给现状以及用户对其的满意度和需求,为图... 人体工程学综合应用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原理与方法,能实现机器、环境对人的最佳适应。文章采用网络调查、电话与邮件调研、内容分析等方法开展用户访谈,考察公共图书馆人体工程学设施供给现状以及用户对其的满意度和需求,为图书馆界推广人体工程学应用,改善空间环境,提升读者的舒适度、健康性和阅读效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工程 图书馆空间 阅读设施 空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绿色设计目标分解及实现途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信丰 李海军 +2 位作者 县勇 巨玉祥 贺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8-380,共13页
铁路工程绿色设计,是实现其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铁路工程各专业大多从某个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主要集中于绿化和污染防治案例研究,很少从系统角度出发研究铁路工程绿色设计。铁路工程要实现某一绿色指标,须从系统角度,各专业协同设... 铁路工程绿色设计,是实现其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铁路工程各专业大多从某个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主要集中于绿化和污染防治案例研究,很少从系统角度出发研究铁路工程绿色设计。铁路工程要实现某一绿色指标,须从系统角度,各专业协同设计。因此,需要对铁路工程绿色设计目标进行特征分析,明确铁路工程绿色设计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为此,首先从铁路绿色设计概念出发,采用目标层次分解、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铁路工程绿色设计的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将资源节约划分为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材料节约及水资源节约等,将环境保护分解为生态环境保护、水土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人文景观提升及其他环境保护等方面,并进一步细化第3层次的属性特征,明晰了铁路工程绿色设计的目标特征及内涵。通过对铁路工程各专业的设计流程进行分析,依据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梳理各专业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主要绿色设计要点。基于jieba分词工具将绿色设计目标特征及各专业的绿色设计要点划分为多个词向量,采用主观赋权的方法确定特征分词的权重,并定义语义信息匹配度,将铁路工程绿色设计目标与铁路工程设计的各专业进行匹配,明确铁路工程各绿色设计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为铁路工程各专业系统实现总体绿色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铁路工程 目标分解 实现途径 设计要点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散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治宇 刘思彤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9,88,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散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梳理了小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并结合实践需求,归纳提出健全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散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梳理了小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并结合实践需求,归纳提出健全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工程发包行为以及严格施工现场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散工程 安全管理 风险来源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标志性变革及其启示
16
作者 李超 段莉 +1 位作者 罗贵珣 王伟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6,I0005,共10页
美国工程教育从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的发展中有四次重要变革,即:以工程科学革命为标志的第一次变革,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科学化;以成果导向教育和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志的第二次变革,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重要跨越;以强调工程... 美国工程教育从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的发展中有四次重要变革,即:以工程科学革命为标志的第一次变革,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科学化;以成果导向教育和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志的第二次变革,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重要跨越;以强调工程设计为标志的第三次变革,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以ICCT集成教育为标志的第四次变革,将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前三次变革已经完成,第四次变革正在进行。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有:从工程范式向科学范式转变;开启基于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不断增加对工程设计的重视程度;高等工程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 工程设计 教学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复杂工程支配网络综合项目排序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可 刘思敏 +1 位作者 张政 马敏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9,共11页
复杂工程包含的项目众多,对项目的重要性进行综合排序,是工程实际决策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项目之间的联系且分析视角单一,导致排序结果区分度不高。为此,基于复杂工程支配网络,提出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综合项目排序方法... 复杂工程包含的项目众多,对项目的重要性进行综合排序,是工程实际决策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项目之间的联系且分析视角单一,导致排序结果区分度不高。为此,基于复杂工程支配网络,提出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综合项目排序方法。首先,引入结构洞理论,构建项目影响广泛性的度量模型。其次,利用k-shell算法对项目中心度进行重要性评价及层级划分,构建项目的全局重要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结构洞理论与k-shell算法,提出项目重要性综合排序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算例网络和实际工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项目排序方法具有更高的区分度,能够适应项目评价的多维度要求,为复杂工程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支配网络 结构洞理论 k-shell算法 项目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4 位作者 窦悦 郭巧敏 庾朝富 李子硕 黄依迪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内外数据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数据空间工程建设的驱动要素视角,提出了战略引领型、技术驱动型、需求拉动型、生态赋能型4类数据空间,总结了“政府主导+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数据开发利用”“场景牵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合作+数字城市建设”4种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建议,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关键技术创新、深化应用体系建设和启动试点示范工程,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数据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工程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系列化新型智能防淹装备应用研究
19
作者 刘俊 武志松 +5 位作者 车轮飞 蔡崇庆 李国栋 胡浩明 刘起 於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76,共4页
[目的]目前地下工程淹水事件频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影响。遇淹水时通常主要采用人工封堵的方式,例如临时用沙包堆积或者人工加装防水板,存在需工作人员长期值守、使用不便捷、响应不及时等问题。针对地下工程地面出入... [目的]目前地下工程淹水事件频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影响。遇淹水时通常主要采用人工封堵的方式,例如临时用沙包堆积或者人工加装防水板,存在需工作人员长期值守、使用不便捷、响应不及时等问题。针对地下工程地面出入口、地下连接通道等不同场景,研究响应迅速、安全可靠的防水倒灌措施,提高地下工程整体的防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方法]基于液位报警控制技术,提出地下工程系列智能防淹装备,主要包括全断面智能防淹门、智能垂落式防淹门、智能上翻式防淹挡板等,可使地下工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淹体系,全面保障地下工程不被洪涝水淹。[结果及结论]该系列装备已在洛阳、厦门等城市的地铁项目中应用,结合作者单位的设计项目进展情况可预见,系列智能防淹装备将在更多的地下工程项目中推广,为城市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智能防淹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吉隆沟南北向构造及其工程地质安全制约
20
作者 刘函 孙先锋 +4 位作者 郭镜 张士贞 苟正彬 李俊 王保弟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9-1164,共16页
【研究目的】吉隆沟将是未来西藏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区段,但是对该区基础地质特征认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南北向构造的认识不足可能造成潜在的工程建设风险。【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节理统计、音频大地电磁... 【研究目的】吉隆沟将是未来西藏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区段,但是对该区基础地质特征认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南北向构造的认识不足可能造成潜在的工程建设风险。【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节理统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热调查及U系测年方法系统刻画吉隆沟南北向断层与节理构造特征,分析与南北向构造相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风险。【研究结果】吉隆沟南北向断层普遍规模较小,少数切穿高喜马拉雅带,同时还是吉隆盆地的控盆断层。吉隆盆地的形成及沉积演化受控于其东界与内部4条南北向正断层,盆地东界断层附近震积岩及内部大量同沉积断层指示盆地具间歇性活动特征。南北向节理呈区域透入性分布,应力分析显示受控于与南北向裂谷相似的应力场。【结论】吉隆沟南北向构造潜在的工程地质风险源包括全新世活动性及其对区域地热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提出南北向构造是吉隆沟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的重点关注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隆盆地 南北向构造 工程地质风险 地质调查工程 吉隆沟 喜马拉雅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