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摩擦自复位耗能支撑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研究
1
作者 朱丽华 刘通 +2 位作者 董尧荣 罗金武 李子杰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可恢复功能结构为背景,提出一种加工简单、装配便捷的变摩擦自复位耗能支撑。文章介绍该支撑的构造形式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其恢复力理论预测模型。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测试该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受力性能,分析... 以可恢复功能结构为背景,提出一种加工简单、装配便捷的变摩擦自复位耗能支撑。文章介绍该支撑的构造形式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其恢复力理论预测模型。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测试该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受力性能,分析其滞回曲线、特征荷载和刚度、耗能能力。结果表明,装配弹簧和楔形块组的自复位耗能支撑荷载-位移曲线呈典型的“旗帜形”特征,滞回曲线的特征由弹簧预压长度、弹簧刚度和楔形块组数量等参数决定;支撑试件经历多次循环荷载作用后基本没有残余变形,具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和稳定的工作性能,其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复位能力均可通过调节弹簧与楔形块组的相关参数而改变;所提出的自复位支撑恢复力理论预测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支撑 摩擦耗能 滞回性能 抗震性能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钢支撑控制旁侧既有盾构隧道变形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哲 吴鹏飞 +5 位作者 魏纲 冯韦皓 吴雪桦 李航 易子浩 胡恬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5-806,共12页
为探明伺服钢支撑主动控制旁侧既有盾构隧道变形时基坑和隧道的整体受力变形规律和机理,解决工程中伺服钢支撑的不合理应用问题,开展室内缩尺模型试验,通过分析地连墙变形、隧道变形、隧道围压与内力、周围土压力等试验数据,以及伺服钢... 为探明伺服钢支撑主动控制旁侧既有盾构隧道变形时基坑和隧道的整体受力变形规律和机理,解决工程中伺服钢支撑的不合理应用问题,开展室内缩尺模型试验,通过分析地连墙变形、隧道变形、隧道围压与内力、周围土压力等试验数据,以及伺服钢支撑不同组合方式下的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研究伺服钢支撑主动控制旁侧隧道变形的规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伺服加载对隧道水平位移和拱顶沉降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且对水平位移的控制效果更加显著,对隧道右拱腰围压与弯矩的影响最大,拱顶拱底次之,对左拱腰影响最小,对地表沉降未产生显著的控制效果。伺服加载在旁侧土体产生的附加应力,随着距离增大产生消散现象,在隧道右拱腰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伺服加载对地连墙变形、隧道围压和弯矩、隧道变形的影响同步产生且相互关联。伺服钢支撑设置位置越靠近隧道埋深处、设置层数越多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越好,但设置位置不当时设置层数与隧道变形控制效果不成正比,甚至产生负向控制效果,工程中应重点考虑伺服钢支撑的设置位置,不可盲目增大设置层数,否则增加工程成本且可能产生工程风险。研究结果可为伺服钢支撑主动控制围护结构及旁侧隧道变形提供理论指导,利于其更加广泛而合理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深基坑 伺服钢支撑 地连墙变形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维振动特性辨识与试验研究
3
作者 孙晨晋 周孟德 +4 位作者 任宇航 张新雨 赵麒 闫欢欢 刘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6,共9页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特性不明导致控制有效性差的问题,首先基于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设计了系统振动特性辨识整体方案;其次建立了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刚度对系统的俯仰、偏航维度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特性不明导致控制有效性差的问题,首先基于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设计了系统振动特性辨识整体方案;其次建立了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刚度对系统的俯仰、偏航维度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了“正弦扫频-频谱细化-频响函数”振动特性辨识方法,并依据辨识结果建立了振动状态估计模型,将其引入控制闭环形成了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最后开展了脉冲响应试验与锤击试验,并对比了传统方法与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的抑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俯仰、偏航维度频率响应辨识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4 0 g/V、0.007 5 g/V;且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将俯仰、偏航维度的等效阻尼比分别提升了1.48倍、3.00倍,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 多维振动特性 辨识方法 振动状态估计模型 基于辨识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裂缝分叉结构处悬浮支撑剂的分流比定量表征模型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刘春亭 石孝志 +5 位作者 王素兵 朱炬辉 王荣 齐天俊 何乐 曾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7,共8页
为了定量表征悬浮支撑剂在复杂裂缝分叉结构处的运移规律,基于裂缝分叉结构处悬浮支撑剂的受力分析,构建了裂缝分叉结构处悬浮支撑剂的分流比计算模型,分析了压裂液参数(注入速度和黏度)、支撑剂参数(密度、粒径和砂比)及裂缝形态(缝宽... 为了定量表征悬浮支撑剂在复杂裂缝分叉结构处的运移规律,基于裂缝分叉结构处悬浮支撑剂的受力分析,构建了裂缝分叉结构处悬浮支撑剂的分流比计算模型,分析了压裂液参数(注入速度和黏度)、支撑剂参数(密度、粒径和砂比)及裂缝形态(缝宽、缝宽比、逼近角)对悬浮支撑剂分流比的影响,并用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能较准确地计算出裂缝分叉结构处悬浮支撑剂的分流比;裂缝分叉结构处悬浮支撑剂的分流比随流体分流比的增加而增大,但其远小于流体分流比;裂缝分叉结构处悬浮支撑剂分流比随流体黏度、砂比、缝宽、缝宽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却随注入速度、支撑剂粒径、支撑剂密度、逼近角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非常规储层改造时选用小粒径、低密度支撑剂可以提升分支裂缝的支撑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非常规储层改造的支撑剂优选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缝网 悬浮支撑 分流比 CFD-DEM耦合模型 逼近角 缝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地连墙钢支撑预加轴力研究
5
作者 安会丽 李洪元 +2 位作者 付飞 刘炳 冯家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4期56-58,共3页
针对深圳地铁某深基坑项目,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根据土层参数和地质勘探报告中的数据,将不同的土层属性分配给模型中的各个区域,根据施工进度对深基坑地连墙的钢支撑施加不同的预压轴力进行分析。当钢支撑预加轴力为0时,... 针对深圳地铁某深基坑项目,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根据土层参数和地质勘探报告中的数据,将不同的土层属性分配给模型中的各个区域,根据施工进度对深基坑地连墙的钢支撑施加不同的预压轴力进行分析。当钢支撑预加轴力为0时,墙体水平变形量最大可达8mm。当施加100%的钢支撑预加轴力后,墙体水平变形量最小。预加轴力达到51%的钢支撑预加轴力后,桥墩的位移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预加轴力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位移,保证深基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深基坑 支撑 预加轴力 土体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高渗透新能源主动支撑电网无功电压快速控制方法
6
作者 庄红山 亢朋朋 +2 位作者 赵慧杰 罗成 李飞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2期217-221,227,共6页
为解决高渗透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电压波动及越限问题,应具备较灵活的无功调压能力主动支撑电网电压,传统的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策略调压能力较弱。为此,面向新能源高渗透的区域电网场景下,以两级式跟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 为解决高渗透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电压波动及越限问题,应具备较灵活的无功调压能力主动支撑电网电压,传统的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策略调压能力较弱。为此,面向新能源高渗透的区域电网场景下,以两级式跟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高渗透新能源主动支撑电网的无功电压快速控制方法,使得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的电压支撑调节能力,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电压波动。最后,搭建了含高渗透光伏接入两区域电网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新能源 无功调节能力 两级式跟网型 主动支撑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液强制返排及支撑剂回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景宏 何顺利 +2 位作者 李勇明 邓燕 赵金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57-61,共5页
如何科学合理选择放喷油嘴尺寸,同时准确预测裂缝闭合时间,是压裂液强制返排的核心.根据支撑剂运移和压裂液强制返排机理,同时考虑支撑剂受力、压裂液二维滤失、压裂液压缩性和井筒摩阻,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岩石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相关理... 如何科学合理选择放喷油嘴尺寸,同时准确预测裂缝闭合时间,是压裂液强制返排的核心.根据支撑剂运移和压裂液强制返排机理,同时考虑支撑剂受力、压裂液二维滤失、压裂液压缩性和井筒摩阻,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岩石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裂缝闭合前后放喷油嘴尺寸选型的支撑剂运移及力学模型和裂缝强制闭合时间计算模型.采用建立的模型,不仅可使放喷油嘴尺寸定量化,同时在不需要冗长的压降数据情况下,就能确定裂缝强制闭合时间.经实例验证,本模型的计算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实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强制返排 裂缝闭合 支撑剂回流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支撑局部结构模型空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明 张开敬 赵人达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1,35,共4页
本文应用SAP5程序中的第八类厚壳单元,对南昆铁路八渡南盘江特大桥V形支撑局部结构模型进行了应力分析,绘出了各部位等应力迹线,并揭示出了常规内力分析中不能发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V形支撑 局部结构模型 空间有限元分析 铁路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剂嵌入深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金洲 何弦桀 李勇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09-212,13,共4页
压裂施工后,支撑剂嵌入人工裂缝壁面会导致支撑缝宽减小、导流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压裂改造效果。为了明确闭合压力、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嵌入深度的影响,在弹性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缝面变形的支撑剂嵌入深度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进... 压裂施工后,支撑剂嵌入人工裂缝壁面会导致支撑缝宽减小、导流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压裂改造效果。为了明确闭合压力、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嵌入深度的影响,在弹性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缝面变形的支撑剂嵌入深度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对闭合压力、弹性模量、支撑剂粒径等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准确度高、与试验测试结果符合良好,支撑剂嵌入深度随闭合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弹性模量和支撑剂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对于优化压裂设计方案、增加施工成功率和准确评价压裂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嵌入 弹性力学 嵌入深度 模型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连鸣 苏明周 王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4-688,716,共6页
基于剪切屈服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的试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以屈服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并且考虑刚度退化的双折线恢复力模型,并给出了各特征点参数和各阶段刚度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由该恢复力模型计... 基于剪切屈服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的试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以屈服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并且考虑刚度退化的双折线恢复力模型,并给出了各特征点参数和各阶段刚度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由该恢复力模型计算所得曲线与试验曲线较为接近,可为剪切屈服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支撑 高强钢 恢复力模型 刚度退化 双折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多区支撑顶板的力学模型及破断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宁静 徐刚 +1 位作者 张春会 孙明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18-3426,共9页
综放工作面一次开采厚度和宽度大,顶板破坏条件和影响因素复杂。为分析综放工作面顶板破坏特征,将基本顶视作为原岩区、液压支架控顶区、采空区、破断垮落顶板充填体4区支撑的板,建立综放工作面多区支撑的顶板力学模型,开发有限元计算程... 综放工作面一次开采厚度和宽度大,顶板破坏条件和影响因素复杂。为分析综放工作面顶板破坏特征,将基本顶视作为原岩区、液压支架控顶区、采空区、破断垮落顶板充填体4区支撑的板,建立综放工作面多区支撑的顶板力学模型,开发有限元计算程序,结合二分法反演基本顶作用荷载和周期垮落步距。利用模型研究陕西崔木煤矿综放开采过程中顶板弯矩和剪力分布,分析基本顶沿煤壁前方断裂、煤壁处断裂和采空区断裂的条件、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综放开采多区支撑基本顶的最大弯矩发生在煤壁前方;若基本顶在煤壁前方产生拉伸破断,基本顶边界条件改变,引起弯矩重分布,最大弯矩位置转移至煤壁处;若基本顶不在煤壁处断裂,随着工作面推进,基本顶内最大弯矩增大,最大弯矩位置向采空区方向偏移,基本顶将在采空区上方断裂;基本顶最大弯矩位置受支架刚度、基本顶抗拉强度和厚度影响较大,随着支架刚度、基本顶抗拉强度和厚度增大,最大弯矩发生位置向采空区方向偏移,更容易在采空区上方位置产生拉伸破断;基本顶最大剪力位置受周期垮落步距、支架刚度、基本顶厚度影响较大,随着周期垮落步距、支架刚度和基本顶厚度增大,最大剪力发生位置向采空区方向偏移,基本顶更容易在采空区上方产生剪切破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支撑顶板 综放工作面 破断位置 力学模型 支架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电厂主厂房钢支撑-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沈祖炎 黄奎生 +1 位作者 陈以一 童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在振动台上实现大型复杂钢支撑-框架结构的模拟地震试验,以某现役大型火电厂主厂房结构为原型,根据结构静、动力性能等效原则,设计制作了大缩比振动台试验整体模型。采用钢板模拟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工形钢梁模拟钢桁架,小螺栓节点... 为了在振动台上实现大型复杂钢支撑-框架结构的模拟地震试验,以某现役大型火电厂主厂房结构为原型,根据结构静、动力性能等效原则,设计制作了大缩比振动台试验整体模型。采用钢板模拟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工形钢梁模拟钢桁架,小螺栓节点连接模拟高强螺栓连接等尽可能反映结构实际情况的制作方案和措施,探索了细部构造对整体模型影响的途径,为中国首次实现同类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火电厂 支撑-框架结构 地震振动台 细部构造 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水平裂缝支撑剂回采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德春 李文静 +1 位作者 李华 石常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4,97,共4页
针对大庆油区聚合物驱油井压裂后裂缝支撑剂回采严重的问题,基于1164个水力压裂油层的裂缝支撑剂回采资料,研究了聚合物驱油井压裂裂缝支撑剂回采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影响支撑剂回采的36个因素的关联度,确定... 针对大庆油区聚合物驱油井压裂后裂缝支撑剂回采严重的问题,基于1164个水力压裂油层的裂缝支撑剂回采资料,研究了聚合物驱油井压裂裂缝支撑剂回采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影响支撑剂回采的36个因素的关联度,确定了19个因素为主要因素;同时,运用多元二次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水力压裂水平缝支撑剂回采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结果总符合率为98.80%,模型预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3.81%,证明了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油田生产对油井压裂裂缝支撑剂回采状况的预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回采 预测模型 水力压裂 非线性回归 大庆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库的冷连轧过程控制仿真支撑系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兴刚 袁枫华 徐心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结合当前实际应用对改善仿真建模过程的需求,以简化专业领域仿真过程、提高仿真建模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以模型重用技术为基础,基于领域模型库的仿真支撑系统的思想,给出了仿真支撑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并针对带钢冷连轧过程优化控制系统... 结合当前实际应用对改善仿真建模过程的需求,以简化专业领域仿真过程、提高仿真建模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以模型重用技术为基础,基于领域模型库的仿真支撑系统的思想,给出了仿真支撑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并针对带钢冷连轧过程优化控制系统,就标准仿真流程框架的提取、层次化领域模型库的构建及支撑系统运行机制的实现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应用实例说明本文提出的仿真支撑系统总体框架及运行机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支撑系统 框架 模型 可重用 冷连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开槽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力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从永 吴从晓 周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97-402,共6页
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新型开槽式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滞回性能,在此基础上,应用PERFORM 3D软件对布置新型开槽式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和无支撑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线性模型模拟的滞回曲线与试验... 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新型开槽式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滞回性能,在此基础上,应用PERFORM 3D软件对布置新型开槽式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和无支撑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线性模型模拟的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分析时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阻尼器的滞回性能是可行的;在罕遇地震作用时新型开槽式防屈曲耗能支撑能吸收较多的地震输入结构能量,减小结构构件产生塑性变形,保护主体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耗能支撑 力学模型 抗震性能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模型的暗支撑短肢剪力墙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长军 曹万林 +1 位作者 张建伟 杨兴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建立了适合于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非线性分析的宏观计算模型,分析推导了SAP程序中Link单元的刚度矩阵,明确了Link单元中各弹簧的物理意义,给出了各单元等效刚度计算方法,选取了合适的单元力—位移关系。用由Link单元建立的宏观模型对3片... 建立了适合于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非线性分析的宏观计算模型,分析推导了SAP程序中Link单元的刚度矩阵,明确了Link单元中各弹簧的物理意义,给出了各单元等效刚度计算方法,选取了合适的单元力—位移关系。用由Link单元建立的宏观模型对3片普通短肢剪力墙和3片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试验和计算所得顶点力—位移骨架曲线符合良好,说明所建宏观模型合理,用由Link单元建立的宏观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的非线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 短肢剪力墙 宏观模型 静力弹塑性分析 Link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水平缝支撑剂层稳定性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德春 李文静 +2 位作者 张仲平 石常兰 梁国平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基于射孔完井水平裂缝中支撑剂均匀充填,考虑充填层强度、油层和流体物性以及裂缝的渗流条件,研究了地应力及渗流引起的附加应力联合作用的支撑剂充填层渗流模型和力学模型,并进行现场应用.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对压裂油井支撑剂回采... 基于射孔完井水平裂缝中支撑剂均匀充填,考虑充填层强度、油层和流体物性以及裂缝的渗流条件,研究了地应力及渗流引起的附加应力联合作用的支撑剂充填层渗流模型和力学模型,并进行现场应用.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对压裂油井支撑剂回采出砂状况分析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油井总体符合率、不出砂井符合率和出砂井符合率分别为84.66%,84.18%和88.10%,为大庆油田压裂油井防砂措施实施方案制定提供了决策支持,有利于提高措施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模型 支撑剂充填层 出砂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安全支撑体系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翁勇南 宋守信 王静 《物流技术》 2010年第5期16-19,共4页
明确了物流安全的研究范围,以非线性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概念,建立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结构模型、行为作用模型和效用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明确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运作机理。
关键词 物流安全 支撑体系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涡激振动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博 王元兴 余永生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4,共6页
以0.55m×0.4m低湍流航空声学风洞某模型及其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支撑系统和热线间接测量模型尾流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涡激振动模态,给出了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基... 以0.55m×0.4m低湍流航空声学风洞某模型及其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支撑系统和热线间接测量模型尾流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涡激振动模态,给出了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功率谱分析方法,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的三阶振动频率分别为31.1、120.9和221.4Hz;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域滤波和频域积分方法,提高了有效信号的信噪比,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的振型和振动节点位置;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分离涡脱落频率的方法,获得了模型一阶和二阶振动的尾流涡激频率分别为31.1和124.1Hz,并从测量尾流速度脉动量获得了模型振幅变化和抖振边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从而分析模型振动的方法,有利于小尺度的模型振动测量,而且相对于加速度传感器装于模型表面的直接测量方法而言,对试验模型的绕流流场干扰较小,为测量风洞试验模型的涡激振动模态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支撑系统 振动模态 尾流 涡激振动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计算模型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建民 李慧民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60-862,共3页
在回顾已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各种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这些模型在模板支撑架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建议按框架模型进行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同时考虑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行修正;开展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承载力试验,以对该... 在回顾已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各种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这些模型在模板支撑架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建议按框架模型进行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同时考虑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行修正;开展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承载力试验,以对该计算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模板支撑 计算模型 稳定承载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