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甘肃省“121”雨水集流工程经济后评价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李莉
-
机构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0-52,共3页
-
文摘
甘肃中东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农村人畜饮水困难。"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为了客观评价"121"雨水集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作用,利用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可行,其结果可用于指导全省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加强雨水利用工作的决策、管理。
-
关键词
“121”雨水集流工程
人畜饮水
经济后评价
-
Keywords
"1-2-1" rainwater harvesting project human-livestock potable water
economic post-evaluate
-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推进雨水集流工程 促进西部开发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方华荣
-
机构
水利部
-
出处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0年第3期35-35,38,共2页
-
-
关键词
雨水集流工程
西部大开发
水资源利用
因地制宜
-
分类号
S277.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西北干旱地区雨水集流工程浅析
- 3
-
-
作者
李恒山
杨国华
-
机构
松辽委农水处
水利部农水司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7年第12期15-16,共2页
-
-
关键词
干旱
水资源
雨水集流工程
-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会宁县大力发展雨水集流工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殷振学
-
机构
甘肃省会宁县人畜饮水工程管理站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98年第3期11-12,共2页
-
文摘
会宁县是甘肃省中部地区20个干旱县(区)之一,在“苦瘠甲天下”的陇中,会宁县更是苦甲陇中,其主要原因是缺水,特别在会宁中北部地区更为严重,自古就有“讨面容易讨水难,窖中无水是荒年”的民谣.据统计,自1970~1987年的18年间,国家下拨抗旱拉水资金达1284.3万元,群众自筹710.3万元,合计近2000万元,年均100多万元.尽管国家和群众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力,但只是解决了大旱之年出现的燃眉之急,没水喝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从1987年9月开始,县委、县政府组织安排县水利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天然降水资源的集蓄利用进行了定点试验研究,探索出了采用建造混凝土集流场蓄集天然降水的工程措施,从而走出了利用有限的天然降雨来彻底解决旱山塬区人畜饮水困难的新路子.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
关键词
雨水集流工程
饮用水
因地制宜
-
分类号
TU991.114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干旱山区农村人饮雨水集流工程建设与管理
- 5
-
-
作者
薛育林
-
机构
永登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16期6-7,共2页
-
文摘
依据永登县实际情况,对雨水集流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进行了整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近年来简捷、可操作、群众易接受的方法和措施。
-
关键词
干旱山区
水利工程
雨水集流
建设
管理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从甘肃省雨水集流工程看水土流失区径流的利用
- 6
-
-
作者
祁长雍
-
机构
甘肃省水利学校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97年第12期16-18,共3页
-
文摘
在水土流失地区,为了防止坡面径流挟带的泥沙进入河道,往往采用拦蓄工程(如谷坊、淤地坝等),使引起侵蚀的主要动力——水,能够就近拦蓄,就地入渗,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我们从甘肃省东中部黄土高原地区近年兴起的集雨节灌方法中得到启示,建议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对径流的利用作一些调整,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1 甘肃的集雨节灌工程甘肃省东中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丘陵区,属全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之一,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十分匮乏.甘肃省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而十分缺水的定西地区,自产水资源量仅16亿m^3,只占全省总量的5%,人均拥有水资源580m^3,不及全省水平的1/2,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资源量3000m^3,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但甘肃省中。
-
关键词
雨水集流工程
水土流失区
径流
甘肃
-
分类号
F327.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雨水集流工程
- 7
-
-
作者
牛昱
-
机构
甘肃省庄浪县农机局
-
出处
《农机推广》
1998年第6期15-15,共1页
-
文摘
雨水集流工程是一种新的旱作农业技术,即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人工收集贮存天然降水,充分利用滴灌、喷灌等高新技术。
-
关键词
雨水集流工程
旱作农业技术
工程措施
有限灌溉
旱地农业
天然降水
滴灌
喷灌
水分
半干旱地区
-
分类号
S27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坡地集流梯田工程蓄水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5
- 8
-
-
作者
高鹏
刘作新
张光灿
刘霞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系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2,共4页
-
基金
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2004-2006)
国家"863"节水重大专项资助(2002AA2Z4321).
-
文摘
为了探索在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基础上的雨水集蓄利用模式和技术,以丘陵半干旱区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为试验区,遵循坡地水量平衡和雨水叠加利用理论,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有机集成,研究确定了坡地集流梯田工程的集流潜力、集流效果及其断面参数;并对该工程集蓄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和增产增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坡耕地适宜修建1∶1平坡比的集流梯田工程;与坡耕地相比,集流梯田土壤含水量提高1.96~3.12个百分点,特别是7,8,9三个月的差异更大,比坡耕地平均提高3.62个百分点,集流梯田产量提高58.28%~76.02%;产值增加70.98%~114.30%。
-
关键词
丘陵半干旱区
小流域
集流梯田工程
雨水集蓄利用
-
Keywords
hilly semiarid area
small watershed
rainwater collecting terrace project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se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干旱山区以雨水集流为基础的经济林发展模式
- 9
-
-
作者
芦维忠
李鸿杰
-
机构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2期50-51,共2页
-
文摘
甘肃省秦安县实行以雨水集流工程为基础,以增加科技含量为手段,以促进经济林发展为目标,建成了几种经济林生产模式,已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效果,可为西北其它干旱地区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西北干旱山区
雨水集流工程
经济林
发展模式
集水窖
秦安县
-
分类号
S759.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MBER土壤固化剂集流场的施工工艺
被引量:10
- 10
-
-
作者
樊恒辉
高建恩
吴普特
孙胜利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海威建材厂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
基金
国家863项目"新型高效雨水集蓄与利用技术研究"(2002AA2Z40512)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人工高效汇集雨水利用技术转化与工程示范"(02EFN217101279)
+1 种基金
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项目"黄土高原小流域地表径流模拟与调控技术研究"(2002BA901A26)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创新前沿项目"小流域地表径流调控模拟试验研究"(C23013700)
-
文摘
人工集流场常用的防渗材料有混凝土、聚乙烯薄膜和沥青玻璃丝油毡等,这些材料的集流效率高,但是存在造价高或耐久性差的缺点。应用土壤固化剂修建集流场,能够有效解决集流材料造价高和耐久性差等问题。在阐述MBER土壤固化剂的组成和固化机制、原材料的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和集流场结构设计等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壤固化剂集流场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在干硬性施工工艺中混合料的均匀性、含水率和施工时间是应用固化剂修建集流场的关键技术,建议加强对塑性施工工艺的研究。
-
关键词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人工集流场
防渗材料
集流效率
土壤固化剂
施工工艺
均匀性
含水率
施工时间
固化机制
-
Keywords
soil stabilizer
flow collecting plot
construc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大容积集雨水窖的选形及效益评价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戚乐磊
艾园园
薛建阳
张祥
王霞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3期35-38,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级高等理工科教改研究项目(1282B12071)
-
文摘
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传统集雨水窖对大面积集雨需要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大容积集雨水窖,提出了由集雨量准确确定出其对称面内轮廓线形状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集雨水窖的建设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选形方法可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设计计算;效益评价说明大容积水窖的建设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更加显著。该新型大容积水窖的研究,将为城市大面积雨水积蓄终端设施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
关键词
集雨水窖
内轮廓线设计
城市雨水集流工程
效益评价
-
Keywords
rainfall collecting cellar
design of inner outline
urban rainfall collection projects
benefit evaluation
-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锅扣缸”集雨水窖的建造与使用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李银川
-
机构
甘肃省会宁县水务局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63-64,共2页
-
文摘
雨水集流工程是指在年降水量少(250~500mm)、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6—9月的干旱山区,利用屋面、庭院场地以及道路收集雨水,以水窖的形式蓄起来,供人畜饮水及农业节水灌溉。以往的雨水集流蓄水窖普遍采用球形水窖,由于这种水窖在施工中两半球的接合处防渗处理难度大,加上长时间蓄水,受水压及自重等因素的影响,
-
关键词
集雨水窖
雨水集流工程
农业节水灌溉
年降水量
干旱山区
人畜饮水
球形水窖
防渗处理
-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杨凌示范区水系工程人工湖设计探讨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安梦雄
-
机构
水利部西北水科所
-
出处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0年第1期59-64,共6页
-
文摘
通过对我国第一个农业农业示范区人工水系工程中人工湖的设计 ,说明在城市排水规划中采用人工设施进行雨水集流存储 ,并有效开发利用 ,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越的生态环境 。
-
关键词
水系工程
人工湖设计
雨水集流
杨凌示范区
-
分类号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立足实际搞集流 缓解旱情保丰收
- 14
-
-
作者
林惠萍
-
机构
互助县水保站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
-
关键词
干旱山区
雨水集流工程
人畜饮水
农业灌溉用水
互助县
-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279.24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希望之光照定西
- 15
-
-
作者
沈志华
-
出处
《人民论坛》
1995年第11期22-23,共2页
-
文摘
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黄土高坡之上,地势高险,山峦重叠,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干旱、冰雹、霜冻、低温等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解放前,定西一直受着贫困的煎熬。 解放后,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战,特别是10多年的改革开放,定西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曾经几乎是一贫如洗的定西,到了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23亿元。
-
关键词
定西县
梯田
雨水集流工程
水窖
艰苦奋战
华西村
农民
冰雹
生命之源
乡镇企业开发区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试论贫困地区农行的发展问题
- 16
-
-
作者
王德秀
张鹏君
张克礼
-
机构
甘肃省定西地区农业银行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3,共1页
-
文摘
试论贫困地区农行的发展问题王德秀张鹏君张克礼一、贫困地区农行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是存款上重点突破的战略。既从总量上突破,又从结构上突破。经过三年的努力,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人均存款上百万,低成本存款达到40%以上,存款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二是信...
-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发展问题
定西地区
农行发展
管理方式
“两高一优”农业
政策建议
雨水集流工程
战略选择
电子装备
-
分类号
F832.3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浅谈九华沟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路线
- 17
-
-
作者
高嶙
-
机构
甘肃省定西县水土保持局
-
出处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
文摘
九华沟流域 1996年列入甘肃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前 ,该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单一 ,不能形成系统的生态平衡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 ,侵蚀模数为 5 40 0t/(km2 ·a) ,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下 ,经济发展缓慢。治理路线以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为指导 ,调整流域产业结构 ,退耕还林还草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 ,以草促牧 ,以牧养农 ,以副促经济发展 ,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在治理上推广立体配套治理模式 ,农业发展“12 1”雨水集流工程 ,林业重点经济林果 ,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 ,开发水土保持产业化 ,提高系统对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循环 ,为同类地区的治理开发、资源的永续利用 ,建设生态农业提供了样板。
-
关键词
生态农业
雨水集流工程
九华沟流域
水土保持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他山之石
- 18
-
-
-
出处
《山东农机化》
1998年第12期21-21,共1页
-
文摘
○遍布田间地头的各类蓄水窖现已成为改变青海干旱山区旱作农业灌溉方式的得力措施之一,喷灌、滴灌、渗灌等多样化的新型灌溉技术也在越来越多的农户中得到推广和普及。 农民热衷于修建蓄水窖。
-
关键词
他山之石
蓄水窖
雨水集流工程
滴灌
干旱山区
农户
补灌
旱作农业
喷灌
旱梯田
-
分类号
S27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积石山县退耕还林扎实有力
- 19
-
-
作者
滕汉霞
-
出处
《甘肃林业》
2003年第6期13-13,共1页
-
-
关键词
积石山县
退耕还林
生态环境建设
造林绿化
雨水集流工程
-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