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武汉“1+8”城市圈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9,共6页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部门绩效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落实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界定了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确定了...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部门绩效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落实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界定了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确定了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五个维度,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 新公共管理 绩效评估 武汉“1+8”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契约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合作模式——以武汉“1+8”城市圈建设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吉军 易玲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共4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区域间城市合作不断涌现。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以本区域、域内城市间政府协议为基础构架起来产生的合作及其合作模式引起人们关注。从行政契约理论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区域间城市合作不断涌现。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以本区域、域内城市间政府协议为基础构架起来产生的合作及其合作模式引起人们关注。从行政契约理论的视角对城市合作中的模式进行探索,对湖北省武汉"1+8"城市圈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契约 城市合作模式 武汉“1+8”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1+8”城市圈农村金融深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毓萍 陈中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5-89,共5页
城乡统筹发展是武汉"1+8"城市圈重要改革目标之一,但目前城市圈农村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城镇经济。以规范分析为主导,从农村金融深化的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农户和企业、非金融中介和教研机构)的角度分析了武汉"1+8"... 城乡统筹发展是武汉"1+8"城市圈重要改革目标之一,但目前城市圈农村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城镇经济。以规范分析为主导,从农村金融深化的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农户和企业、非金融中介和教研机构)的角度分析了武汉"1+8"城市圈农村金融的现状,由此提出金融深化的对策,以推动城市圈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完善农村金融辅助体系,加强城市圈不同城市政府部门的协作,并依托产业链使得城乡共享辅助性资源;丰富农村金融服务的品种,开发农民工客户;大力发展新型关系型融资模式,减少信息约束;拓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1+8”城市 农村金融深化 农业产业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城市圈小城镇建设规划研究——以孝感市三汊镇建设规划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俊舟 宋建成 吴银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219-12220,12224,共3页
介绍了三汊镇的概况与城市建设现状,阐述了"1+8"城市圈小城镇建设规划指导思想,提出了三汊镇规划编制经验,旨在为"1+8"城市经济圈内同类乡镇的建设规划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1+8”城市 三汊镇 规划 调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农村金融服务延伸的研究
5
作者 周毓萍 陈中飞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5,共3页
本文认为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完善是农村金融服务延伸的形式,并从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微观层次分析城市圈农村消费性、生产性、基建投资金融服务的缺陷。最后,从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微观、中观、宏观层次提出实现武汉"1+8"... 本文认为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完善是农村金融服务延伸的形式,并从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微观层次分析城市圈农村消费性、生产性、基建投资金融服务的缺陷。最后,从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微观、中观、宏观层次提出实现武汉"1+8"城市圈金融服务有效延伸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1+8”城市 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 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圈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武汉市为例
6
作者 李鸿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119,共5页
实证分析发现,武汉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动周边8城市的经济成长,反而阻碍了8城市的协调发展,原因在于武汉与8城市的经济联系度不强。随着产业升级的逐步完成,武汉与周边城市的经济结构开始呈现差异与互补性,这时经济之间的往来与联系才会... 实证分析发现,武汉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动周边8城市的经济成长,反而阻碍了8城市的协调发展,原因在于武汉与8城市的经济联系度不强。随着产业升级的逐步完成,武汉与周边城市的经济结构开始呈现差异与互补性,这时经济之间的往来与联系才会慢慢增大,城市圈的经济建设呈现协调发展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武汉“1+8”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简介
7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万,106国道贯穿全境,"三高(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三铁(京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汉麻铁路)”在此连接。拥有京九铁路和沪汉蓉...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万,106国道贯穿全境,"三高(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三铁(京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汉麻铁路)”在此连接。拥有京九铁路和沪汉蓉快速铁路两个二级火车站。、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是武汉“1+8”城市圈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蜚声全国的红色古城、交通新城和特产名城,也是中国花卉协会首次以花命名的“中国映山红第一城”。“十二五”时期。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惟一的县级市,既有后发地区资源丰富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又有不可多得的政治优势、政策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社 城市 武汉“1+8”城市 中国花卉协会 区域性中心城市 京九铁路 简介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耕地价值认知与农户耕地保护支付意愿——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68
8
作者 朱庆莹 陈银蓉 +2 位作者 胡伟艳 梅昀 袁凯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31,共12页
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农村市场体制还不完善,正式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社会资本在农村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探讨了社会资本、耕地价值认知与农户耕地保护支付意愿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完善耕地... 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农村市场体制还不完善,正式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社会资本在农村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探讨了社会资本、耕地价值认知与农户耕地保护支付意愿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完善耕地保护机制,进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团结提供依据。文章在对社会资本、耕地价值认知和农户耕地保护支付意愿之间关系进行文献综述并提出研究假设基础上,利用武汉"1+8"城市圈483份农户调研数据,在测度农户社会资本和耕地价值认知的基础上,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①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对农户耕地保护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耕地保护支付意愿程度增加3. 695个单位。②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农户耕地价值认知,农户耕地价值认知正向促进农户耕地保护支付意愿,表明社会资本对耕地保护支付意愿的影响可通过影响耕地价值认知这一路径进行传导,耕地价值认知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③收入水平在农户耕地价值认知对其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中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其影响系数为0. 266,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研究认为,要从加强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方面来增强农户社会资本禀赋的积累;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农户对耕地价值认知水平;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大相关农业补贴和减少非强制性支出来提升农户收入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重视对农户的相关农业技能培训和政策引导;通过工程技术提升耕地总体质量等;共同促进农户耕地保护支付意愿的增强,更好的保护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耕地价值认知 农户耕地保护支付意愿 中介效应模型 武汉“1+8”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