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5-羟色胺_(1B)受体及多巴胺1型受体在大鼠运动疲劳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胡琰茹 刘晓莉 乔德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8,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大鼠力竭前后"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各核团5-羟色胺1B受体(5-HT_(1B))及多巴胺1型受体(D_1DR)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调控运动疲劳发生、发展的中枢机制。方法:24...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大鼠力竭前后"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各核团5-羟色胺1B受体(5-HT_(1B))及多巴胺1型受体(D_1DR)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调控运动疲劳发生、发展的中枢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力竭即刻组、恢复90min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组别5-HT_(1B)和D_1DR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安静组对照组相比,力竭即刻组、恢复90min组大鼠黑质网状部及苍白球内侧部5-HT_(1B)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平均光密度(AOD)值均显著减少(P<0.05),D_1DR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AOD值均显著增加(P<0.05);力竭即刻组、恢复90min组大鼠丘脑腹外侧核5-HT_(1B)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AOD值均显著增加(P<0.05,P<0.01);在大鼠皮质辅助运动区,力竭即刻组、恢复90min组5-HT_(1B)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AOD值均显著增加(P<0.05),D_1DR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AOD值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力竭运动过程中"黑质网状部/苍白球内侧部-丘脑-皮质"各核团5-HT_(1B)及D_1DR受体蛋白表达变化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量改变,进而影响神经元电活动兴奋性,可能是"黑质网状部/苍白球内侧部-丘脑-皮质"通路调节运动疲劳及运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力竭运动 “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 5-羟色胺1B受体 多巴胺 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在力竭运动中“黑质-丘脑-皮层”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琰茹 刘晓莉 乔德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黑质-丘脑-皮层"神经通路在运动疲劳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局部场电(LFPs)及皮层脑电(ECoG)同步记录技术,对一次性力竭运动中大鼠黑质网状部(SNr)、丘脑腹外侧核(VL)及皮层辅助运动区(SMA)神经元电活... 目的:探讨"黑质-丘脑-皮层"神经通路在运动疲劳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局部场电(LFPs)及皮层脑电(ECoG)同步记录技术,对一次性力竭运动中大鼠黑质网状部(SNr)、丘脑腹外侧核(VL)及皮层辅助运动区(SMA)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进行同步、动态观察。结果:在力竭运动的不同阶段"黑质-丘脑-皮层"通路神经元电活动出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自主运动期黑质网状部神经元电活动频率减小,振幅增大,δ、θ波活动显著增强,兴奋性下降;丘脑腹外侧核和皮层神经元电活动频率增大,振幅减小,α波活动显著增强,兴奋性升高;疲劳初期和力竭期时,黑质网状部神经元电活动频率增大,振幅减小,α波活动显著增强,兴奋性升高,丘脑腹外侧核和皮层神经元电活动频率减小,振幅增大,δ、θ波活动显著增强,兴奋性下降。力竭运动中皮层与丘脑腹外侧核电活动变化趋势相同,但与黑质网状部相反。结论:大鼠力竭时,黑质网状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抑制了丘脑腹外侧核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对运动皮层产生去兴奋作用。"黑质-丘脑-皮层"通路功能失调是导致力竭及运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力竭运动 “黑质-丘脑-皮层”通路 皮层脑电 局部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