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土型”退化草地优良牧草筛选试验 被引量:52
1
作者 施建军 马玉寿 +2 位作者 董全民 王彦龙 王柳英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3-549,555,共8页
在青海省玛沁县乳品厂"黑土型"退化草地,引入13属30个草种,经4年淘汰,筛选出9属17个草种。其中,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达14585 kg/hm2;能完成生育期的有12个草种,短芒老芒麦(Elymus breviaristatum)种... 在青海省玛沁县乳品厂"黑土型"退化草地,引入13属30个草种,经4年淘汰,筛选出9属17个草种。其中,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达14585 kg/hm2;能完成生育期的有12个草种,短芒老芒麦(Elymus breviaristatum)种子产量最高(1832 kg/hm2);不能完成生育期的有5种,但产草量都比较高,叶量丰富,适应性强,尤其是无芒雀麦(Bromus inermus)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根茎繁殖力强,形成草皮快。试验表明,筛选出的17个草种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该研究为进一步选育牧用价值高,恢复退化草地能力强的优良牧草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筛选 越冬率 生长性能 产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群落组分配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马玉寿 尚占环 +2 位作者 施建军 董全民 龙瑞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在黄河源区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以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不同混播处理(A-垂穗披碱草;B-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C-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D-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E-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 在黄河源区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以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不同混播处理(A-垂穗披碱草;B-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C-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D-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E-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F-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短芒老芒麦)进行了连续3 a的群落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播群落的牧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建植的当年,混播群落牧草产量、草层高度和群落盖度等指标主要受垂穗披碱草和短芒老芒麦等高禾草控制;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牧草产量显著高于混播群落(P<0.01),第2年各群落生长趋势与建植当年基本一致,但混播群落的生长优势已开始显现。第3年,6种牧草混播处理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单播群落(P<0.01)。不同高、矮禾草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地优化人工植被的群落结构,遏制单一种建植的快速退化现象,几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混播配置可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进行人工建植恢复的关键技术,是一项快速稳定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黑土型”退化草地 人工草地 混播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生态学在“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马玉寿 张自和 +3 位作者 董全民 施建军 王彦龙 盛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1-97,共7页
通过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发生现状、成因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黑土型”退化草地恢复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建,可根据退化草地的等级(系统受损程度)采... 通过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发生现状、成因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黑土型”退化草地恢复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建,可根据退化草地的等级(系统受损程度)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中度和轻度退化草地改良通过休牧、灭鼠、毒杂草防除等措施即可达到其植被的自然恢复.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由于原生植被及生草层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已基本丧失,只有通过利用适宜草种改建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才能快速恢复其退化草地植被.利用禾本科适宜牧草在高寒草甸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上改建的人工和半人工草地,其植被的盖度基本上接近于原生植被,而显著高于退化草地的植被盖度;改建植被的地上总生物量是未退化植被的4-5倍,是退化草地的10-15倍.选择适宜的草种是“黑土滩”植被改建成功的关键,施肥、灭杂、灭鼠以及适度放牧利用等人工调控措施是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关键,人工调控可有效维持人工草地的生产力,防止其快速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恢复生态学 植被改建 人工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茅属8种牧草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的适应性表现 被引量:15
4
作者 施建军 马玉寿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在青海省达日县和玛沁县“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引种的羊茅属8种牧草中有4个可安全越冬,抗寒性强,适应性随栽培年限延长而提高。其中,中华羊茅第2年开始生长发育即达完整,第2、第3年单位面积草产量接近1000g/m^2,种子产量高。下繁... 在青海省达日县和玛沁县“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引种的羊茅属8种牧草中有4个可安全越冬,抗寒性强,适应性随栽培年限延长而提高。其中,中华羊茅第2年开始生长发育即达完整,第2、第3年单位面积草产量接近1000g/m^2,种子产量高。下繁草毛稃羊茅、西北羊茅和紫羊茅(同德)第2年生殖枝占20%~35%,生殖生长不整齐,第3年开始产量大幅度增加,适应性增强。越冬良好的4种牧草对“黑土型”退化草地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茅属 引种 “黑土型”退化草地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武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群落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彦龙 马玉寿 +3 位作者 孙小弟 施建军 董全民 盛丽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通过对大武地区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立的3龄和7龄单播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结构和植物量组成的研究,分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管理下,3龄和7龄垂穗披碱草单播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仍... 通过对大武地区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立的3龄和7龄单播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结构和植物量组成的研究,分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管理下,3龄和7龄垂穗披碱草单播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仍然以垂穗披碱草为优势建群种,3龄和7龄单播人工草地地上植物量为377.4g/m2和371.2g/m2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黑土型”退化草地250.1g/m2的水平。地上植物量组成中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比例高达99%以上,而“黑土型”退化草地毒杂草比例占到了98%。人工草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黑土型”退化草地 植物量 群落结构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早熟禾属10种牧草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施建军 马玉寿 +4 位作者 王柳英 董全民 李青云 李有福 来德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在青南牧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引种10个早熟禾品种,波伐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高山早熟禾、高寒肯塔基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巴林、康尼、肯塔基、超优异,通过3年的观测,除波伐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冷地... 在青南牧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引种10个早熟禾品种,波伐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高山早熟禾、高寒肯塔基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巴林、康尼、肯塔基、超优异,通过3年的观测,除波伐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4个品种能适应本区高寒气候,越冬率达80%以上,其余6个品种越冬率差,不能适应本区高寒气候。波伐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4个品种第2年开始能完成完整的生殖生长,并在第2、3年产草量最高,第2年达到种子产量高峰。综合评比,波伐早熟禾、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适应性好,产量较高,可作为本区“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适宜的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禾 “黑土型”退化草地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披碱草属三种牧草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施建军 王柳英 +2 位作者 马玉寿 董全民 王彦龙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对引入达日县和玛沁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的三种披碱草属牧草的生长情况,分别进行了4年和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些牧草的越冬率均接近100%,抗寒性很强,适应性随栽培年限延长而提高。总的生长发育规律是生长前期地上植物增加速度较快,... 对引入达日县和玛沁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的三种披碱草属牧草的生长情况,分别进行了4年和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些牧草的越冬率均接近100%,抗寒性很强,适应性随栽培年限延长而提高。总的生长发育规律是生长前期地上植物增加速度较快,到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生育期随栽培年限延长而缩短,随海拔增高而延长。三种牧草第2年单位面积平均干草产量约1 100g/m2,垂穗披碱草和短芒老芒麦单位面积平均种子产量约330g/m2。是“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人工植被的优良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 “黑土型”退化草地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草地在“黑土型”退化草地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蒋卫平 施建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3期38-39,共2页
通过建植人工草地来重建和改建"黑土型"退化草地,是快速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途径。人工草地发展要紧密结合高寒气候特点,培育适合高寒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因地制宜的在栽培和利用技术方面推出适合当地... 通过建植人工草地来重建和改建"黑土型"退化草地,是快速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途径。人工草地发展要紧密结合高寒气候特点,培育适合高寒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因地制宜的在栽培和利用技术方面推出适合当地应用的系列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植被恢复 人工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同德县“黑土型”退化草地成因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桂玲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6期15-16,共2页
在同德县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由于超载过牧、鼠类危害等因素影响,此状况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 在同德县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由于超载过牧、鼠类危害等因素影响,此状况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地等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姆滩“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彦龙 马玉寿 +1 位作者 施建军 董全民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2期10-12,共3页
通过对格姆滩"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之下,人工播种的垂穗披碱草及入侵的优良乡土牧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能充分利用群落资源,生态位较宽,相反,阔叶... 通过对格姆滩"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之下,人工播种的垂穗披碱草及入侵的优良乡土牧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能充分利用群落资源,生态位较宽,相反,阔叶型杂类草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生态位宽度较窄。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分布较广,因而与其它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有着相似利用资源能力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姆滩 “黑土型”退化草地 人工植被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姆滩“黑土型”退化草地生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彦龙 马玉寿 +4 位作者 孙小弟 施建军 董全民 盛丽 杨时海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过格姆滩“黑土滩”退化草地一年的禁牧封育,测定了地上生理量及营养成分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黑土型”退化草地群落优势种为阔叶型杂类草。从2006年8月-10月、10月-翌年的4月、8月-翌年的4月封育草地地上生理量分别损失了44.8%... 通过过格姆滩“黑土滩”退化草地一年的禁牧封育,测定了地上生理量及营养成分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黑土型”退化草地群落优势种为阔叶型杂类草。从2006年8月-10月、10月-翌年的4月、8月-翌年的4月封育草地地上生理量分别损失了44.8%、34.5%、63.8%,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25.1%、18.1%38.7%,放牧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别损失了44.8%、82.8%、90.2%,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25.1%、61.3%、71.0%。草地的实际利用率为26.3%。从8月-翌年的4月封育草地粗蛋白、粗脂肪、磷均呈下降趋势,粗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均呈上升趋势;在夏季属氮碳营养型(NC),冬季属碳氮营养型(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地上生物量 营养成分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分级标准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小弟 董全民 马玉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4期54-55,共2页
主要综述了草地退化的评估指标、分级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分类及分级提出了建议:首先,在退化草地分级标准的制定中,应对各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中选出主要指标及其量化范围,再以此制... 主要综述了草地退化的评估指标、分级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分类及分级提出了建议:首先,在退化草地分级标准的制定中,应对各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中选出主要指标及其量化范围,再以此制定退化草地分级标准;其次,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型"退化草地先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滩地、缓坡地和陡坡地,然后再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退化指标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椤草的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9
13
作者 施建军 王柳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6期10-11,共2页
野生梭椤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在海拔高度3 756m的大武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通过2年的栽培和生长特性观测,结果表明:梭椤草越冬率可达到95%以上,第2年20%的植株在8月5日腊熟,鲜草产量615g/m2,干草产量175g/m2,茎叶比1∶0.74。... 野生梭椤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在海拔高度3 756m的大武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通过2年的栽培和生长特性观测,结果表明:梭椤草越冬率可达到95%以上,第2年20%的植株在8月5日腊熟,鲜草产量615g/m2,干草产量175g/m2,茎叶比1∶0.74。在高寒草甸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黑土型”退化草地 梭椤草 牧草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
14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革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革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护坡、草地经营管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原地区乡土草种选育、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高寒草甸建群植物嵩草属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种子生理学、高寒革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恢复途径的研究、草原毒杂草的新型药物防除。以及草原毛虫种群生态学和冬虫夏草的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方面,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学 科学学 草业 “黑土型”退化草地 种群生态学 高产栽培技术 草地生态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
15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护坡、草地经营管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原地区乡土草种选育、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高寒草甸建群植物嵩草属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种子生理学、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恢复途径的研究、草原毒杂草的新型药物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学 科学学 草业 “黑土型”退化草地 高产栽培技术 饲草饲料 草地生态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
16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护坡、草地经营管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原地区乡土草种选育、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高寒草甸建群植物嵩草属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种子生理学、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恢复途径的研究、草原毒杂草的新型药物防除,以及草原毛虫种群生态学和冬虫夏草的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方面,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学 科学学 草业 “黑土型”退化草地 种群生态学 高产栽培技术 饲草饲料 草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
17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 青海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之一,1997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学科现已形成以牧草栽培育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草地生态与环境保护、植被护坡、草地经营管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原地区乡土草种选育、饲草高产栽培技术、高寒草甸建群植物嵩草属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种子生理学、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替研究、“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恢复途径的研究、草原毒杂草的新型药物防除,以及草原毛虫种群生态学和冬虫夏草的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方面,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大学 科学学 草业 “黑土型”退化草地 种群生态学 高产栽培技术 饲草饲料 草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