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被引量:25
1
作者 綦春霞 周慧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3,共8页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大学教育 衔接教育 预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先修课慕课(MOOCAP):我国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新方式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永贵 孟夏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3期15-23,共9页
大学先修课慕课(MOOCAP),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主要方式。基于对MOOCAP发展历程的分析,提出慕课认证进入学校学分体系与以信息技术破解大学先修课困局,是催生MOOCAP的关键动因。通过从目标、组织结构、课程、教学、评... 大学先修课慕课(MOOCAP),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主要方式。基于对MOOCAP发展历程的分析,提出慕课认证进入学校学分体系与以信息技术破解大学先修课困局,是催生MOOCAP的关键动因。通过从目标、组织结构、课程、教学、评价、成效六方面总结对比中美MOOCAP的发展现状及异同,提出与美国相比,大学与高中在大学先修课标准及学分认证上缺乏共识与合作体制,是阻碍我国MOOCAP发展的主要困难。但困难与机遇并存,MOOCAP是"互联网+"时代我国大学与高中基于在线开放课程进行人才培养协同的创新,是大学招生改革的新措施,也是我国大学先修课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能有效促进我国大学与高中教育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先修课慕课 MOOCAP 大学高中教育衔接 学分认证 大学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的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淑梅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文章从整体上分析了当前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的基本概况,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的局限及发展趋向提出了思考,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 大学高中教育 衔接研究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高大衔接改革: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大学入学选拔为一体 被引量:5
4
作者 吕光洙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33,共10页
高大衔接改革是日本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是以符合学生成长的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一贯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的理念支配下的总体性和基础性的教育设计。它以高中生从高中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平顺过渡为目的,把高中教育、大... 高大衔接改革是日本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是以符合学生成长的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一贯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的理念支配下的总体性和基础性的教育设计。它以高中生从高中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平顺过渡为目的,把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大学入学选拔有机地融合为一体。重构大学入学选拔,提高和保障高中教育质量,转变大学教育质量是其整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高大衔接 高中教育 大学教育 大学入学选拔 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高中校能做什么?
5
作者 翟春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7,共3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全面构思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开发50多门选修课程,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选择与规划能力;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学...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全面构思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开发50多门选修课程,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选择与规划能力;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学生自主生活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大学衔接 大学预备教育 走班制 学生社团建设 习惯养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与大学衔接的现状反思与改进路径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国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共4页
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使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研究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成为重要课题。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是教育连续性的体现,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虽然目前高中与大学已存在几种类型的衔接方式,但也存在... 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使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研究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成为重要课题。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是教育连续性的体现,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虽然目前高中与大学已存在几种类型的衔接方式,但也存在诸如覆盖范围有限、侧重于课程的衔接、配套制度设计不完善和衔接的功利化等问题。因此,高中与大学需要更宽范围、更广角度的衔接,需要更多机构的参与和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衔接 教育的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娟 谢君婷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44,共15页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共同经历并且仍在继续面对的课题,而大学招生制度又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纽带。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直面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并形成相对成熟的衔接对策的国家,在谋求中等教...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共同经历并且仍在继续面对的课题,而大学招生制度又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纽带。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直面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并形成相对成熟的衔接对策的国家,在谋求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过程中也始终高度重视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的作用。伴随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适应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需要,美国的大学招生先后经历了"个校筛选制"、"证书入学制"、综合选拔制度、开放招生与选拔招生并存制、多元化的招生制度等制度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大学教育 教育衔接 招生制度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一高中协同创新:助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 被引量:4
8
作者 许丽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29,共3页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高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以"高中与大学衔接"为主题,围绕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政策趋势、高校-高中协同创新等话题,对如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高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京师高中教育高峰论坛",以"高中与大学衔接"为主题,围绕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政策趋势、高校-高中协同创新等话题,对如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高中协同创新 高中教育质量 “高中教育研究中心” 高中债务 办学自主权 综合素质评价 大学先修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促进了大学新生适应吗?——新高考政策认同对大学新生专业适应性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旦 余秀兰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共11页
始于2014年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把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立交桥”作为改革总体目标之一,致力于通过改革促进教育衔接。大学新生的适应是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转换衔接的重要表征。为此,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构建新高考政策认同与专业适应性间... 始于2014年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把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立交桥”作为改革总体目标之一,致力于通过改革促进教育衔接。大学新生的适应是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转换衔接的重要表征。为此,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构建新高考政策认同与专业适应性间的中介关系模型,探究新高考政策认同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机制,从大学新生适应的视角,来考察新高考政策对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的作用,进而评估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实施成效。研究发现:在新高考政策下,经历新高考的大学新生的专业适应性情况良好;总体而言,新高考政策认同对大学新生专业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现出政策影响的持续性,但专业优先政策认知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专业选择结果预期在政策认同影响专业适应性中起到中介作用,但所呈现的中介效应有所不同。由此可认为,新高考改革能促进大学新生适应,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建议从“学生中心”理念出发,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强化政策宣传,优化政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专业适应性 政策认同 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衔接 自我效能 结果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的手段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8期26-32,共7页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掌握的是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具有的是语篇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语句输出。但用英语写作是我国学生的弱项,也是英...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掌握的是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具有的是语篇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语句输出。但用英语写作是我国学生的弱项,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改进写作教学的尝试和成果不断出现于报刊。然而,这些研究或局限于字、词、句和语法层次,或集中在大学英语写作层面,很少涉及语篇层次和中学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写作 语篇衔接 高中 普通高级中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 写作能力 语篇能力 英语教学 写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研究性学习对学生高考选科的影响——基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本科新生学习自传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秋颖 苏彦捷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36,共3页
从学术生涯发展角度来看,嵌入高中科目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使高中生完善了学术人格,提高了学业成绩,点燃了学术激情,因而对高中生极富吸引力。新高考制度下,这类吸引力既是嵌入高中科目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延展性地加强"高中–大学&q... 从学术生涯发展角度来看,嵌入高中科目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使高中生完善了学术人格,提高了学业成绩,点燃了学术激情,因而对高中生极富吸引力。新高考制度下,这类吸引力既是嵌入高中科目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延展性地加强"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深层次原因,又是高中生能够学术性地考虑各种因素及其之间关系,进而选择高考科目的内涵性支持。相对而言,专门设置的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或活动,更能吸引高中生探索自我与高中未设科目的大学学科/专业、学科门类、跨学科专业等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嵌入式研究性学习 “高中-大学”教育衔接 学术生涯发展 学术人格 学术激情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过12年的大学“直升班”
12
作者 王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25,共3页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本科)"直升班"创办于2000年,是浙江省教育厅批复的高考改革项目之一,素有高校"直通车"之称。在"直升班"实验中,浙师大附中进行了招生模式、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四...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本科)"直升班"创办于2000年,是浙江省教育厅批复的高考改革项目之一,素有高校"直通车"之称。在"直升班"实验中,浙师大附中进行了招生模式、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四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直升班"学生培养目标:应具备"四种素质"、"五种能力"。坚持"一个中心,三条主线"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身心素养)为主线。用素质学分制建立评价方案。"合理认知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了"直升班"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本科)"直升班" 高考改革项目 高中大学衔接教育 学生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