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的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
1
作者 杨尚朴 苏晓成 +1 位作者 刘晓月 郑淑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9-648,共10页
为了解决目前节水型社会评价模型中内容完备性不足、指标量化分级较为简单、权重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问题,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理论,结合组合赋权的单指标量化-多准则集成-多目标综合(SMI-P)评价方法构建节水型社会评... 为了解决目前节水型社会评价模型中内容完备性不足、指标量化分级较为简单、权重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问题,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理论,结合组合赋权的单指标量化-多准则集成-多目标综合(SMI-P)评价方法构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丰富了节水型社会评价内容,明确各个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合理解释了节水型社会中各指标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组合赋权的SMI-P评价方法能够细化指标量化的等级划分,改善指标的量化方法并减小赋权误差;本文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解决了目前节水型社会评价模型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分级较模糊和指标数据处理误差大的问题,评价结果更为清晰、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 评价模型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建鹏 武江民 +1 位作者 贾腊春 曹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2-611,共10页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和熵权-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对2010—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区(县)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分析各流域及各区(县)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有助于发现生态系统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恢复...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和熵权-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对2010—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区(县)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分析各流域及各区(县)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有助于发现生态系统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恢复策略。结果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显著提升,2013—2016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2016年后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黄河干流流域1健康程度较高且健康值变化幅度最大,洮河流域健康状况改善较大,其余流域健康程度低且健康值涨幅较小。在整体准则层层面,黄河流域甘肃段驱动力、压力指数波动增长,状态与响应指数持续上升,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稳定改善。人口增长、人均水资源量、建设用地比例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是影响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变化的主要因素。优化土地利用、促进人口均衡分布、推动水资源均衡分配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促进黄河流域甘肃段绿色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 熵权-变异系数综合赋权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研究
3
作者 郭进军 周丕志 胡少伟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4,共7页
强震会大幅降低库区边坡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涌浪荷载叠加极大威胁坝体安全。为探究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演化,以某高拱坝为对象,构建分段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确定地震-滑坡涌浪荷载计... 强震会大幅降低库区边坡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涌浪荷载叠加极大威胁坝体安全。为探究地震-滑坡涌浪叠加下高拱坝动力响应与损伤演化,以某高拱坝为对象,构建分段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确定地震-滑坡涌浪荷载计算模型,分析拱坝的模态变化规律、位移响应特征及损伤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动水附加质量使得拱坝湿模态频率显著降低,降幅为18%~23%,高阶振型变化显著。地震与涌浪叠加时,拱顶中点位移峰值R_(d)与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大涌浪高度正相关,在地震峰值加速度由0.2g提升至0.6g时,R_(d)增幅达89.7%。不同工况下最大位移时刻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不同工况下坝体损伤程度差异较大,上游面损伤对涌浪高度变化敏感,在涌浪高度相差40 m时,上游面加权损伤面积比变化幅度达到27.1%;从工况一至工况三悬臂面加权损伤面积比从9.99%增至25.76%,坝体出现贯穿裂缝;损伤耗散能随荷载强度提高而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涌浪耦合 高拱坝 动力响应 连续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何晔宇 匡耀求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2-368,共7页
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风险形成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识别影响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将海岸带生态安全归纳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准则... 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风险形成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识别影响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将海岸带生态安全归纳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准则层,选取26个能够反映生态安全状况的因子来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岸段两个沿海县(区)2007、2010、2013、2015、2016年的海岸带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惠东县这5年海岸带生态安全等级分别为预警(Ⅲ)、较安全(Ⅱ)、较危险(Ⅳ)、较安全(Ⅱ)、较安全(Ⅱ);大亚湾区海岸带生态安全等级分别为预警(Ⅲ)、预警(Ⅲ)、预警(Ⅲ)、较安全(Ⅱ)、较安全(Ⅱ)。(2)“十二五”规划所采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措施对惠州海岸带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岸带生态安全状况于2013年有明显恶化,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措施及力度仍不足以抵消这一时期持续增加的生态环境压力,同时,海岸带生态环境对于响应措施的反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3)影响惠州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的发展及污染物排放、人类活动密集及人类对海洋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政府响应措施实施力度、自然和人为原因所造成的海洋灾害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 海岸带生态安全 粤港澳大湾区 惠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视角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4,共6页
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根据DPSIR模型分析,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尚处于探索时期,同时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思想观念的束缚,面临着师资、与专业教育融合和氛围营造上的压力,形成了师资短... 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根据DPSIR模型分析,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尚处于探索时期,同时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思想观念的束缚,面临着师资、与专业教育融合和氛围营造上的压力,形成了师资短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分离、创新创业文化匮乏的状态,出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高、实用价值低、引导功能不足等问题。高校据此采取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与专业教育融合、培育文化氛围等响应措施。为了进一步发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还应当在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育方法理念的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文化的建设上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响应框架的有源配电网运行优化策略
6
作者 胡柳君 董红 +3 位作者 曾繁宏 张军 张勇军 高毓群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71,共10页
为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电压质量,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和分布式广义快速对偶上升(SAC-GFD)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响应框架的优化策略。首先,利用软演员-评论家(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将配电网运行优化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为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电压质量,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和分布式广义快速对偶上升(SAC-GFD)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响应框架的优化策略。首先,利用软演员-评论家(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将配电网运行优化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智能体在含有可再生能源波动和负荷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进行交互与探索,获得对不确定性环境具有鲁棒性控制策略。将配电网运行优化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从而训练出能够快速输出配电网设备最优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智能体。其次,计算当前配电网的潮流分布、节点电压状态以及有功功率和无功-电压灵敏度矩阵。然后,用户基于当前配电网状态,采用分布式方法计算自身负荷的最优调整值,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上的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所提算法能更有效地降低网络损耗和节点电压偏差,且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和更好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响应 深度强化学习 软演员-评论家 广义快速对偶上升法 有源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存量地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潜力研究——“节点-场所-品质”三维魔方状态模型分析
7
作者 郭源园 郭淳锐 +2 位作者 王贞欢 陈放 刘康琦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促进当前大都市存量地区的提质增效,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域空间的城市更新问题是亟待突破的难点。以传统“节点-场所”模型为基础,纳入轨道交通站域的“品质”感知维度,构建“节点-场所-品质”三维魔方状态分析模型,探究在三维价值交... 为促进当前大都市存量地区的提质增效,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域空间的城市更新问题是亟待突破的难点。以传统“节点-场所”模型为基础,纳入轨道交通站域的“品质”感知维度,构建“节点-场所-品质”三维魔方状态分析模型,探究在三维价值交互下存量地区轨道交通站域的更新潜力。以天津市中心城区内环地区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依赖型和失衡型站域分别占比高达35.49%和38.71%,平衡型和协调型则分别占比22.58%和3.22%;更新潜力较高的站域则集中分布在内环边缘地区,并且在建地铁站域的更新潜力也相对较高,而低更新潜力地区则集中分布于中心商务区。上述发现以期为大都市存量地区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更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 站域 “节点-场所-品质”三维魔方状态模型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研究中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的陷阱与改善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小宾 章锦河 +2 位作者 郭丽佳 杨良健 王静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23-4932,共10页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关该模型指标遴选的适宜性和科学性则较少受到重视,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的套用、误用、混用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100多篇PSR模...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有关该模型指标遴选的适宜性和科学性则较少受到重视,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的套用、误用、混用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100多篇PSR模型应用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认为:(1)PSR模型的实质是对人地关系的适应、反应与响应的评估,压力(Pressure)更多源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强度,状态(State)是人类活动压力下生态环境自身的质与量的表现,响应(Response)则是对谋求人地关系和谐所做出的制度安排,PSR模型指标遴选宜与之相契合。(2)目前国内外PSR模型应用主要存在内生性(Endogeneity)、矢量性(Vectority)、指示性(Indexicality)、针对性(Pertinence)等四个方面的缺憾。(3)忽视研究目标的指向性、科学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的主观性等,是造成PSR模型应用陷阱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提出PSR模型的优化与改善路径,以期为生态环境领域的PSR理论实证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陷阱 生态环境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储罐-液体相互作用的隔震储罐简化力学模型及地震响应研究
9
作者 李想 张书进 +4 位作者 孙建刚 王尊策 徐蕾 崔利富 吕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47,共12页
为了寻求一种既能减震又能降低成本的储罐结构,提出一种隔震储罐结构体系,根据力的平衡原则推导了滚动隔震装置恢复力模型,得出了复合滚动隔震装置的恢复力模型。基于三质点模型和场地土模型,提出了考虑土-储罐-液体相互作用(STLI)的隔... 为了寻求一种既能减震又能降低成本的储罐结构,提出一种隔震储罐结构体系,根据力的平衡原则推导了滚动隔震装置恢复力模型,得出了复合滚动隔震装置的恢复力模型。基于三质点模型和场地土模型,提出了考虑土-储罐-液体相互作用(STLI)的隔震储罐的简化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并研究了考虑STLI效应和不考虑STLI效应时抗震储罐和隔震储罐在不同场地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隔震储罐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基底剪力及倾覆弯矩,但对晃动波高的控制有限,建议在高烈度区,满足晃动波高的前提下,隔震储罐在设计时可以降低烈度。考虑STLI效应后,抗震储罐的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明显降低,且从Ⅰ类场地到Ⅳ类场地差异率逐渐增大,软土场地降低最为显著。隔震储罐地震响应受STLI效应的影响较小,可以有效地隔断上部结构与场地土之间的耦联,弱化STLI效应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液体相互作用 隔震储罐 复合滚动隔震 简化力学模型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对干湿条件变化响应的模拟分析
10
作者 陈靖凯 张志才 +3 位作者 陈喜 谢永玉 彭韬 陈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为明晰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规律及其受干湿条件的影响机制,基于V2Karst模型框架,给出了植被蒸腾消耗表层岩溶带水分以及地下管道汇流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半分布式计算模型,并利用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流域(阳长流域... 为明晰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规律及其受干湿条件的影响机制,基于V2Karst模型框架,给出了植被蒸腾消耗表层岩溶带水分以及地下管道汇流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半分布式计算模型,并利用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流域(阳长流域)对模型精确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喀斯特流域水文模型可较好地刻画阳长流域出口流量、蒸散发和陆地水储量动态过程;阳长流域旱季径流主要来自细小裂隙和基质中的分散入渗(82.1%);雨季,大裂隙水文连通性增强,对径流的贡献率显著增加;植被根系雨季倾向消耗浅表土壤水(占总蒸腾量的82.8%),旱季表层岩溶带水分对植被蒸腾贡献增加,比例增加至35.9%;干湿条件对喀斯特流域水文连通性与各介质层蓄量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进而影响水流路径与植被蒸腾耗水的水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降雨-径流响应 干湿条件 半分布式模型 阳长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阶GARCH类模型的非负性、平稳性及记忆性研究
11
作者 潘群星 杜修立 张兵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1,共6页
文章运用Maclaurin级数把(1,1)-阶GARCH类模型展开成ARCH(∞)过程,利用其脉冲响应函数和Volterra级数来考察模型的非负性(模型设定)、协方差平稳性及记忆性问题,结果表明:IGARCH、EWMA模型都是一个短记忆而非永久记忆过程,FIGARCH模型... 文章运用Maclaurin级数把(1,1)-阶GARCH类模型展开成ARCH(∞)过程,利用其脉冲响应函数和Volterra级数来考察模型的非负性(模型设定)、协方差平稳性及记忆性问题,结果表明:IGARCH、EWMA模型都是一个短记忆而非永久记忆过程,FIGARCH模型的记忆性仍是公开的,这三种模型都无法实现平稳;平稳的LMGARCH模型是一个长记忆过程,平稳的HYGARCH模型是一个中记忆过程;以上模型的设定都存在非负性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阶GARCH类模型 ARCH(∞)过程 脉冲响应函数 VOLTERRA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塔城地区草地健康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12
作者 邢梦祥 郑江华 +6 位作者 李刚勇 彭建 凯撒·米吉提 刘亮 张建立 马丽莎 陆建涛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3-688,共16页
塔城地区作为重要农牧区,深入研究草地健康对草地保护及放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该地区不同草地类型在长时间序列下健康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仍有待探究。选取15个指标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变异系数、Hurs... 塔城地区作为重要农牧区,深入研究草地健康对草地保护及放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该地区不同草地类型在长时间序列下健康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仍有待探究。选取15个指标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评价2001—2020年塔城地区草地健康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时间上,塔城地区草地健康值呈波动下降趋势。草地的警戒和崩溃等级的变化趋势相反,亚健康和健康等级趋势基本稳定。(2)空间上,塔城地区草地多年平均健康等级空间分布自西向东由亚健康等级逐渐转为警戒和崩溃状态。不同草地类型健康等级多为亚健康状态。(3)未来变化趋势上,塔城地区草地健康以持续减少为主,主要分布在塔城市、额敏县南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北部。(4)驱动因素上,植被因子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塔城地区草地健康状况,而因子交互作用比单因子更能产生明显的增强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塔城地区未来草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草地健康 HURST指数 地理探测器 塔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电”储能的电力需求响应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博 田广 +3 位作者 刘钊 葛少云 魏孟举 刘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9,共12页
探索考虑“氢-电”储能(ESHE)需求响应方法。首先,基于ESHE运行原则和需求响应用户分类,提出涵盖“最优负荷”和“价格激励”的需求响应双级框架;然后,以系统整体经济性最优为目标,构建一级策略的负荷优化模型,提出用于模型求解的DR-ESH... 探索考虑“氢-电”储能(ESHE)需求响应方法。首先,基于ESHE运行原则和需求响应用户分类,提出涵盖“最优负荷”和“价格激励”的需求响应双级框架;然后,以系统整体经济性最优为目标,构建一级策略的负荷优化模型,提出用于模型求解的DR-ESHE无约束化算法;最后,以用户电费最优为目标,构建二级策略的价格激励模型,制定可实现最优负荷的激励电价。实验表明,所提需求响应策略的ESHE利用效率高、整体收益效果好;与未考虑ESHE相比,降低需求响应成本38.5%、增加系统运行收益2.19%,负荷峰谷差率、均方差等均得到优化;同时,提出的模型求解算法较传统遗传算法可降低运行成本、提升运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双级框架 负荷优化模型 无约束求解 价格激励 “氢-电”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14
作者 付宇轩 李连伟 +1 位作者 张源榆 郑直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9-350,共12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区域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脆弱性风险,通过生态脆弱性评价能够了解研究区域的整体生态状态,可对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sensitivity-reco...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区域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脆弱性风险,通过生态脆弱性评价能够了解研究区域的整体生态状态,可对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sensitivity-recovery-pressure,SRP)模型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该区域2011—2019年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冷热点分析法分别对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2011—2019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11—2019年研究区域总体处于轻度脆弱到中度脆弱,沿海地区生态脆弱性等级较高,内陆地区生物丰度高,植被覆盖度高,生态系统较为稳定,生态脆弱性等级较低;②2011—2019年该区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③2011—2019年研究区域生态脆弱性存在空间自相关特性,空间自相关总体呈上升趋势;④研究区域生态脆弱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人均GDP、土地利用程度、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生物丰度、第二产业比重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时空分布特征 空间自相关分析 驱动力分析 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SRP)模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砂土-混凝土桩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煜晨 陈琛 +2 位作者 杨奇 冷伍明 徐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0-561,共12页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考虑砂土密实度对扰动函数的影响,建立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用混凝土板表征桩侧粗糙度效应,采用大型直剪仪开展不同密实度的砂土-混凝土桩接触面力学行为的试验模拟,研究砂土密实度对混凝土桩-砂土...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考虑砂土密实度对扰动函数的影响,建立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用混凝土板表征桩侧粗糙度效应,采用大型直剪仪开展不同密实度的砂土-混凝土桩接触面力学行为的试验模拟,研究砂土密实度对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接触面模型初始剪切系数、模型扰动参数(A和Z)对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混凝土桩-砂土接触面易呈现应变软化,在低法向应力条件下,混凝土桩-密砂接触面的应变软化程度最大。2)模型扰动参数Z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孔隙比。模型扰动参数A越大,砂土与混凝土桩接触面的软化显著程度越大。参数A随着密实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法向应力增大,密砂的扰动参数A呈近似线性衰减,松砂和中密砂的扰动参数A近似呈双折线衰减。3)初始剪切系数k_s随着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密实度越大,增速越快。4)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桩-砂土接触面荷载传递模型可靠、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且易确定,能很好地表征桩-砂土接触面的应变软化及硬化等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实度 -砂土接触面 荷载传递模型 扰动状态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数据混合驱动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攀 秦川 +2 位作者 武思远 王珂 黄奇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2,共8页
为准确评估电网中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数据驱动方法融合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驱动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电网层级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基于热力学等值模型建立气象敏感负荷... 为准确评估电网中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数据驱动方法融合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驱动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电网层级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基于热力学等值模型建立气象敏感负荷的机理聚合模型,并以聚合功率与估算功率误差最小为目标,采用控制变量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确定机理聚合模型的等效参数(温控负荷设备数量、温度设定值等),同时综合考虑用户舒适度与意愿度等因素评估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估算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与温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获得的机理聚合模型等效参数及需求响应潜力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敏感负荷 机理-数据混合驱动 需求响应潜力 热力学等值模型 聚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彭涛 王珍 +1 位作者 赵乔 郭倩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41-145,153,共6页
为定量评估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以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和属性识别理论对黄柏河生态健康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柏河生态系统综合健... 为定量评估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以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和属性识别理论对黄柏河生态健康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柏河生态系统综合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的健康等级分别是良、中等和良,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农药施用强度、水土流失率等是影响黄柏河生态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集对分析 属性识别理论 黄柏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海丹 邵景力 +1 位作者 谢新民 柴福鑫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于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朝阳市区为例,综合考虑该市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即使达到较高的节...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于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朝阳市区为例,综合考虑该市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即使达到较高的节水水平,现状供水模式也无法满足朝阳市区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外调水是朝阳市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水资源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玲玲 周林飞 +2 位作者 张婷婷 李嫱 王铁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了评价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的安全状态,结合水源地自身特性,分析了对其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建立了水库型水源地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此模型构建了3个层次的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5级评价标准,... 为了评价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的安全状态,结合水源地自身特性,分析了对其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建立了水库型水源地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此模型构建了3个层次的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5级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了14个指标,确定各指标在各等级的取值范围,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准则层及总体安全等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压力指标安全等级为Ⅲ,2012年大伙房水库供水的7座城市人口为负增长,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流域所处的三县内,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营养元素及污染源直接流入河中。状态指标安全等级为Ⅱ,库区水质满足Ⅱ级标准,富营养化等级为Ⅰ级,水体贫营养,但氮素含量高,依然有富营养的危险。响应指标安全等级为Ⅲ,其中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安全等级"高",但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治理率极低,且相关管理部门的监控及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安全综合指数为2.4834,在2与3之间,更接近于2。总体安全等级为"高"级,但非常接近于"中"级。对水源地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主要为非点源污染、水量不足、流域内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及监控、管理的疏忽。对水源地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有利于水源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大伙房水库水源地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与实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宝海 聂守军 +7 位作者 高世伟 刘晴 刘宇强 常汇琳 马成 唐铭 薛英会 白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750,共13页
为提高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效果,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影响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的遗传、环境和选择因素进行探讨。构建1个目标、3个准则和18个指标组成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概念模型与评价体系,并采用客观熵权和功效评分... 为提高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效果,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影响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的遗传、环境和选择因素进行探讨。构建1个目标、3个准则和18个指标组成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概念模型与评价体系,并采用客观熵权和功效评分相组合方法进行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在PSR模型设计环境下,‘绥粳18’杂交育种9个世代杂交后代均表现出穗颈瘟权重值最大,其次是倒伏级别,再次是空壳率,寒地生态环境下抗穗颈瘟发病指数、抗倒伏级别和空壳率水平是水稻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最重要的考虑指标。PSR系统评价中,各子系统的影响力大小依次是响应子系统(权重为0.6867)>状态子系统(权重为0.2651)>压力子系统(权重为0.0482);各指标值变异系数为0~200.4%,大范围变异利于提高后代选择育种效果。与目前多依据株型理论选择杂交后代系谱相比,运用PSR模型理论与评价体系方法,创建动态压力选择环境,客观评价指标特征,并引入专家决策管理,能够有效克服单纯依靠育种经验、定性定量不结合、多注重性状选择以及响应决策不系统而导致多优性状聚合难、鉴定难、选择效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好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寒地水稻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方案。本研究结果可为加快寒地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突破性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粳稻 杂交后代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熵权 选择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