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密特自然辩证法界说中的“马恩对立论”——基于《马克思的自然概念》释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廷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施密特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自然观上制造“马恩对立论”的一个缩影。自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都致力于对辩证法的适用限度省审,认为辩证法只在马克思分析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展现自身,如果把辩证法“应...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施密特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自然观上制造“马恩对立论”的一个缩影。自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都致力于对辩证法的适用限度省审,认为辩证法只在马克思分析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展现自身,如果把辩证法“应用”或“推广”到自然领域,则是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僭越。施密特沿着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开辟的辩证法批判路向,同样主张辩证法的社会实践性,并提出独具特色的社会和自然的“双向中介”思想。在施密特看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独断的形而上学”“素朴的实在论”,是向自然“本体论”的回返。实际上,施密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定出如此这般的哲学判断,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他忽视自然辩证法中关于“自然概念”的历史内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双向作用以及内纳的深厚实践底蕴。也就是说,在对自然辩证法内涵与实质的把握程度上,恩格斯和马克思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密特 马克思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马恩对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思想论析--驳“马恩对立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恩格斯晚年的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思想是“马恩对立论”最主要的抨击目标,部分西方学者在制造出对立的两种“唯物主义”(经济唯物主义与自然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社会历史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制造出对立的两种哲学理... 恩格斯晚年的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思想是“马恩对立论”最主要的抨击目标,部分西方学者在制造出对立的两种“唯物主义”(经济唯物主义与自然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社会历史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制造出对立的两种哲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乃至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其背后的思想根源是由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框架与主体性原则所导致的自然—社会二元思维,而这种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极力批判的。实际上,马克思通过阐释人与自然的生产性互动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性,恩格斯则在更广泛意义上通过分析物质运动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证明这一结论,因此,两个人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辩证法 “马恩对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古代社会研究对历史唯物主义新发展
3
作者 郭云泽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人类学笔记》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经典文献,是晚年马克思、恩格斯耕犁古代社会的研究成果,为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搭建了全新视域与解释框架。通过把握两个文本的内在关系,聚... 《人类学笔记》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经典文献,是晚年马克思、恩格斯耕犁古代社会的研究成果,为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搭建了全新视域与解释框架。通过把握两个文本的内在关系,聚焦两个文本对古代社会的家庭、私有制、国家和文明起源等议题的分析,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古代社会基本问题上的认知异同,揭示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张力和内在统一,有助于驳斥“马恩对立论”的错误倾向。马克思、恩格斯的古代社会研究对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奠基性、开拓性的发展,不仅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理论效力,而且丰富和完善了社会形态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阶级斗争理论以及拓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视野,将历史唯物主义推向新的理论高度与历史高度,共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社会 “马恩对立论” “两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研究澄明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江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整体性问题是个学术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与价值旨趣和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当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其实质就是如何从整体来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追根溯源,解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起源以及... 整体性问题是个学术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与价值旨趣和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当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其实质就是如何从整体来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追根溯源,解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起源以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进而凸显其理论和现实意蕴,有力回击"马恩对立论"、深化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实践中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共产主义信仰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 “马恩对立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