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路径探析
1
作者 陈红 周颖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着重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等内容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着重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等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灵活采用浸润式、有机式、问题式、专题式等多种融入方法,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愿景、总方案,切实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融入内容 融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三维探论
2
作者 侯凤英 《航海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82-87,共6页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大学生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然之举,是提升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行”的现实诉求,是提升大学生主动精神的客观要求。历史主动精神内蕴的主观能动精神、科学精神和主体精神,...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大学生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然之举,是提升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行”的现实诉求,是提升大学生主动精神的客观要求。历史主动精神内蕴的主观能动精神、科学精神和主体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理性认识原理、群众史观原理的内容相契合。因此,采用历史叙事式教学和问题交互式教学,将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融入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理性认识原理、群众史观原理中,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主体精神,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历史主动精神的认知认同和思维方法认同,进而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行”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主观能动精神 科学精神 主体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原则、重难点和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小侠 付悦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始终坚持政治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引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的原则。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重难点,以“过去五...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始终坚持政治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引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的原则。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重难点,以“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解答“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科学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解答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什么行及其当代价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解答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研判的正确性;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答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当中的作用以及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答“两个必然”历史大势的不可逆转。就实践路径来看,党的二十大精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坚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要以整体系统方式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要联动社会大课堂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重难点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品读运用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敏 何绍芬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7-155,共9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根脉,品读经典就等于找到了本源、打牢了基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一门课程,在课程中运用经典品读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根脉,品读经典就等于找到了本源、打牢了基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一门课程,在课程中运用经典品读教学,要做到“教师引领示范与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研讨与课外学习、重点精读与广泛浏览、领悟经典理论与联系实际”四个相统一,构建教师导读、学生品读、混合点评的品读模式,通过科学确定品读篇目、精心组织品读活动、强化课外监督辅导、优化考核评价方式,有效增强品读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品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分析
5
作者 王军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列入了大会主题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马克思...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列入了大会主题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理论含量与教学质量,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增强理论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融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6
作者 宫敏燕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明确教学的目标指向,有效地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原理”课,是“原理”课教学体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关键。遵循一定的方法路径,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针对性地、系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明确教学的目标指向,有效地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原理”课,是“原理”课教学体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关键。遵循一定的方法路径,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有机地融入“原理”课导论及其他七个篇章,对打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效融入“原理”课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实践探索
7
作者 降瑞洁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升“原理”课程教学实效以及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在现阶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原理”课程的融入仍存在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升“原理”课程教学实效以及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在现阶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原理”课程的融入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块设置、教学形式设计等方面。为此,高校以及教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优化内容选择、创新教学形式,并寻求二者在思维认知层面的融合点,从而实现有效融入,助力课程教学实效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与学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慧 王绪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51,60,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源头和根脉。立足于经典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与学,有其内在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有利于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廓清理论误区、破解...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源头和根脉。立足于经典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与学,有其内在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有利于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廓清理论误区、破解理论难点、增进理论认同,更好地理解原理的科学内涵和理论精髓。要有效地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与学,必须把握经典选取的引导性原则、适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现实性原则,发挥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媒介的合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原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教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实”与“时”
9
作者 旷爱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4-60,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和理论核心。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重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帮助大学生构建实践指南,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效性与时效性。聚焦当前实现“原理”课“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和理论核心。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重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帮助大学生构建实践指南,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效性与时效性。聚焦当前实现“原理”课“实”与“时”的基本经验和做法,从提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程度、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增强教学方法与树立政治意识的匹配度等方面,探讨提升“原理”课实效性与时效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效性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迎春 张殊美 《航海教育研究》 2018年第3期86-89,共4页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有品质,问题导向式教学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规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学问题的整体性设置是实施关键;教师问题意识和问题解析能力是根本保证。
关键词 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问题意识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探析
11
作者 刘芳君 《政工学刊》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 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 古为今用 有机融合 历史自信 思想精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问题式”教学方法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崔希福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文是在分析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经验化、常识化,甚至是庸俗化倾向的基础上,对"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将有助于... 本文是在分析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经验化、常识化,甚至是庸俗化倾向的基础上,对"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抵制和规避"原理"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上述弊端,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问题式”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春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3,共3页
人文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高校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人文教育功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讲授中渗... 人文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高校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人文教育功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讲授中渗透人生教育,从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大学生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体系建构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盛跃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体系的建构应该遵循以下逻辑:在话语维度上扎根中国语境并建立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在内容维度上凭借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把握时代精神;在方法维度上渗透大众意趣,践行以理服人、以言动人、以形化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体系的建构应该遵循以下逻辑:在话语维度上扎根中国语境并建立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在内容维度上凭借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把握时代精神;在方法维度上渗透大众意趣,践行以理服人、以言动人、以形化人和以情感人的理念;在价值维度上体现人文关照,化理论为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语境 时代精神 大众意趣 人文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刘巍 《中国农业教育》 2013年第3期57-60,共4页
通过对中美两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比较,从注重学习原著、开展讨论式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三方面对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与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
16
作者 谢玉科 符丽芳 《中国军转民》 2022年第15期50-53,共4页
军校政治理论课有着特殊的规定性,改革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课质效的重要动力,应从四个方面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方面,突出军政素养培育导向;在评价主体方面,强化学员和部队的评价功能;在评价指标方面,构建多... 军校政治理论课有着特殊的规定性,改革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课质效的重要动力,应从四个方面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方面,突出军政素养培育导向;在评价主体方面,强化学员和部队的评价功能;在评价指标方面,构建多维的理想和信仰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式方面,选择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理论 教学评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合理性分析
17
作者 徐太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双语教学在大学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能否采用这一新形式则有诸多争议。鉴于学生实际情况、语言学习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 双语教学在大学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能否采用这一新形式则有诸多争议。鉴于学生实际情况、语言学习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增强教学实效性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双语教学 实效性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琼 《成才之路》 2022年第21期29-32,共4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不仅是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也是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需要。当前,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一...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不仅是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也是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需要。当前,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一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目的,二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原则,三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方法,四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程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视域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
19
作者 韦芳元 李丹 《教师》 2023年第6期93-95,共3页
传统教学信息量少,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新时代,要着力打造“金课”,面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应对挑战的新选择,也为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方向。文章以职业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传统教学信息量少,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新时代,要着力打造“金课”,面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应对挑战的新选择,也为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方向。文章以职业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以更新教学理念为重点,以改革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新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两轮六步”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
作者 傅强 张星昭 +1 位作者 沈丹 张晓倩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帮助大学生整体把握、切实运用、忠诚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团队可采用“两轮六步”教学模式,通过输入型学习和输出型学习相结合的两轮教学,依次奏响课前预习预热、课上师生探究、课下慕课学习、测前串讲复习、随... 为帮助大学生整体把握、切实运用、忠诚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团队可采用“两轮六步”教学模式,通过输入型学习和输出型学习相结合的两轮教学,依次奏响课前预习预热、课上师生探究、课下慕课学习、测前串讲复习、随堂测验巩固、团队研究展示的“六步曲”,以此提高教学总体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需要通过问题驱动、素材驱动和交互驱动的方式,增强学生课前预习的驱动力;通过甄选和录制影音微课,提高网络教学的吸引力;通过构建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模式 两轮六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